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民航改革在基层落地见效
摘要:本文围绕党中央和民航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改革规划、起步、优化、巩固深化各环节的实际问题,从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出发,阐述如何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民航改革在基层落地见效,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为中国全面改革拉开了序幕。习近平同志先后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和指示批示,推动了国企改革、军队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民航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通过“N合一”方式将民航重点工作统一到改革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完善行业治理体系和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新路子。2020年是加快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的冲刺之年,也是深化民航改革“转段进阶”的关键之年。4月20日,民航局党组审议通过2020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方案,包括10个专项工作方案和12个专题工作方案。为民航今后三年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抓落实。推动民航改革需要立足民航实际,由于民航业的行业特点和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导致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企业是改革的主体。将民航改革与国企改革统筹起来,系统设计,同步推动是改革的关键。民航业点多面广摊子大,民航业点多面广流程长、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历史包袱轻重不同等问题是改革的难点。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的全球航空业危机,全行业面临630亿-1130亿美元的亏损。中国民航也不例外,一季度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46.6%,即便存在报复性增长,2020年我国民航总周转量增幅最终可能降至1%左右,给民航改革带来了更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中国民航业要走出困局,就要紧紧依靠改革,推动改革。各民航国企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抗疫精神”,将民航改革与国企改革统筹起来,把党的建设贯穿在改革规划、启动、优化、巩固深化的全过程中,推动民航改革在基层落实落实。
一、在改革规划上,党组织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定不移推进民航改革。
从今年来改革情况来看,无论是民航业务改革还是国企管理改革,都必定会触碰局部利益,改变员工工作习惯,倒逼人们走出舒适区,越是涉及全局的深度改革,在推向基层的时候阻力越大,部分地区或领域甚至出现推不动、落不了、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国企改革在规划上,要坚持改革定力,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一)要把方向,坚定改革信心不动摇。坚定改革信心重在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民航局改革和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政策要求,注重加强民航和国企的现状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要对目前的形势任务保持清醒的认识。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加强活动的组织策划,杜绝不走心的发言表态,注重从上级政策、基层实际、外部形势、内部需求、目前现状、长远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发展等角度分析解读,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鼓励不同观点间的研讨交流,切实把理论知识与民航改革实际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越辩越明中统一全员思想,坚定改革信心。
(二)要管大局,做好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各企业党组(党委)要从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大局出发,聚焦主责主业,把建设民航强国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统筹起来,结合民航业“后疫情时期”可能出现的行业集中度提升、资源向枢纽集中、行业回归自身规律、倒逼行业改革创新等变化,做好顶层设计。在民航安全管理、应急处置、民航货运物流、通用航空发展、民航科技支撑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民航由航空运输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同时,在改革设计中要注重结合公司实际,在前期调研和研究分析上下更大功夫。牢牢树立“调研先行”理念,,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党员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建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务公开等形式,多到基层一线去,多看看真情况,听听“炮火声”,掌握真实、新鲜、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征求意见,凝聚集体智慧,去粗存精、由表及里,形成契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决策。
(三)要保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善于担当,推动改革在基层落地落实。公司层面的改革设计虽然指明了大方向,画出了红黄线,但在具体操作落实上一般不会特别细。特别是民航国企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各地区经济状况、政府政策、文化习惯,分子机构发展历程、历史包袱等各不相同。各级党组织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时,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要带头研究,上级明确的红线底线必须坚决改,坚决推,确保不折不扣落地实处。同时要从大局和长远角度出发,立足本省经济结构,政策倾向,地区文化,员工意愿等综合考虑,主动与当地省市政府沟通协调,争取资源;做好研究分析和及时请示汇报,杜绝上下一般粗、一刀切情况发生,推动改革在基层的落地落。
二是在改革起步上,要抓住主要矛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改革在基层推进中的最大难点是一线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主要矛盾集中于对转变观念和提升能力两个方面,如国企铁饭碗观念、员工能力危机、个人利益得失等。改革要在基层落地,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改革稳步实施。
(一)做实做细政策宣讲。做好前期宣讲是推动改革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宣讲内容上,要充分尊重员工的知情权,重点加强改革形势的和利弊得失的分析,既要从宏观角度、长远角度把改革的形势讲明白,又要杜绝片面的强调改革的好处优势,对员工关心的问题避重就轻。在宣讲形式上,在做好集中宣讲的同时,要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充分运用谈心谈话法宝,加强与员工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特别是飞行、机务、签派、地服等一线倒班制单位。党支部书记要提前把员工关心关注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主动研究政策文件,把文件规定转化成员工能够理解,易于接受的例子进行讲解,切实做到讲明形势、讲明态度、讲明任务、讲明对策,把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工作上来。
(二)注重提升员工能力。改革势必对工作标准和员工个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部分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能力状态不能适应新要求导致改革意愿不强也是改革在基层落地的一大难点。这就要求将工作做在平时。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的日常学习。要建立日常学习机制,将学习培训工作细化到每天、落实到班组,充分利用学习会、班前会、技能竞赛、业务比武等方式,把新业务,新要求对员工进行宣讲普及和量化考核,督促全体员工跟上新要求。另一方面要关注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员工,组织上要综合考虑,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经验丰富、作风好的优势,同时,在工作安排上做好调整和补位,引导老同志认同改革、支持改革,确保改革工作平稳起步。
(三)要抓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各级管理干部是改革的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在业务改革中,要亲自参与、亲自把关、下沉一线、扑在基层,做好各项准备和模拟演练。在管理改革中,要从我做起,高标准、严要求,不讲条件,带头执行,且使用实际行动当好表率。同时,要注重引领“绝大多数”。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动改革相结合,围绕改革工作成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攻坚组、先锋队,引领党员在改革中挑重担子、啃硬骨头,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攻坚克难,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在基层扎根落实。
三是在改革优化上,要持续创新、做好引导,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改既成的,都需要一个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关键是要做好改革启动后的持续创新。
(一)要聚焦三个创新,提升改革质量。民航改革要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特别是发动机维修、信息化建设等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航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流程优化是重点,民航业务点多面广,安全的风险点、运行的梗阻点、服务的旅客痛点多是不同系统之间的沟通衔接点,是需要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管理创新是关键,要以提升管理效率为目标,缩短管理层级,精简审批流程;要注重加强作风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少内耗,提升效率。党组织在其中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好创新工作室、“五小创新”等创新项目,用好党内建言献策机制、党员课题攻坚等方式,为创新工作搭好平台,营造土壤,在持续的创新优化中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二)要优化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建立与改革相适应的考核机制,将改革后的工作尽可能实行量化管理,在薪酬分配上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拉开差距,杜绝大锅饭,一锅煮,切实通过考核调动全员改革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 原则,划清“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充分发挥容错机制的导向作用,为担当者担当,让违法者受到惩戒,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四、在改革巩固深化上,要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营造拥抱改革的文化范围。
新时代没有哪一项改革是一劳永逸的,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需要民航人不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营造拥抱改革的文化氛围。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民航改革也要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首先改革牵头部门要增强规章制度意见,多关注改革中的调整变化、员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实际改革成效等,及时将改革中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固定下来时形成制度,纳入手册。其次是各单位要加强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别是在生产一线单位,规章制度枯燥,员工自觉学习性不高等,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要发挥作用,将制度学习、业务学习与党性教育等一并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规章制度进行解析,转化为“应该做、不能做、怎么做”等一线人员能听懂、易接受、好执行的行为规范,通过“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开展“党员无规章,党员身边无规章”等专题活动,抓党员、带班组,推动制度在基层一线落细落实。努力实现一切行为形成制度,一切制度纳入手册、一切手册落实到行动。
(二)营造拥抱改革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加强日常的宣传引导。要在党组织生活中增加上级政策宣讲、形势任务分析等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党员群众关注中央要求、关注民航发展、关注改革大势,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手中活”的状态,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员工思想意识里种下改革的种子。其次,在推进改革中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选树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加强正面讲评、开展表彰奖励等,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员工看到标准的行为规范。最后,要从长远角度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要员工拥抱改革、支持改革,就要把民航改革、企业改革与员工发展相结合,及时与员工分享改革成果,让广大员工在改革中获得实实在在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的民航寒冬期,我们要依靠改革,尽快打开局面,走出困境。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民航局党组的统筹规划下,只要各级党组织扛起责任、主动作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党组织的力量,各项改革工作定能在广大民航基层落地见效,中国民航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建成民航强国指日可待。(作者:王雪雁 南航吉林分公司党委工作部 )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章程〔C〕.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10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5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10
[4] 中国民航改革开放三十年〔M〕.中国民航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