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疫情冲击下机场货运发展的思与变

    常晓涛 编 辑:王亚玲 2020-05-25 11:24:00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抗击疫情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战役。作为经济景气度晴雨表的物流运输业,特别是产业集中度更高的航空货运业一方面遭受着严重冲击,另一方面成为国际医疗防疫物资运输、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的重要途径。疫情之下,航空货运危机重重却同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之下,作为航空货运发展重要环节的机场货运如何在疫情冲击下审时度势、化危为机,将成为推动我国航空货运发展重要因素。 

      一、疫情冲击下的航空货运市场发展现状 

      长久以来,航空货运发展形成了客机腹舱资源为主、全货机为辅的供给结构。疫情发生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腹舱供给量极速下降。客机腹舱货运量占整个航空货运总量的2/3,全货机仅占1/3。其中,在国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高达82%,在国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达49%,疫情在国内爆发后,国内外航司大面积削减航班计划,国内通达国际的客运航班大幅度衰减,腹舱货物运输通道基本中断,尽管全货机航班保持正常运转,但由于客机腹舱为航空货运主要运力,航空货运运力严重不足,通达能力严重受损。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0.6万吨,同比下降9.8%。其中,国内航线同比下降11.1%,国际航线同比下降6.7%。自1月23日,货邮运输量出现迅速下降态势。2月份完成货邮运输量29.7万吨,同比下降21%。 

      二是供给结构改变,腹舱供给变为以全货机为主供给。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以控制而国外疫情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全球疫情防控支援中心,航空货运则成为国际医疗防疫物资运输、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的重要途径。在此情况下,全球范围内一方面纷纷增开和新增至中国的货运航线,另一方面国内外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客改货”航班补充国际航空运力,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快速提升,航空货运紧张局面得到明显缓解。3月份国内共完成货邮运输量48.4万吨,同比下降23.4%,尽管同比仍为下降态势,但全货机运量开始逆势增长,增幅达28.4%,货量占比超过50%。4月份,单周全货机航班已经达到1050班,客改货939班,批复全货运加班包机839班,同比增加117.4%,批复中外航空公司“客改货”加班包机1873班。而进入5月份,国内实际执行的国际货运航班已达到4250班/周,同比增长达215%。 

      二、疫情冲击下机场航空货运市场呈现新特点 

      疫情冲击下的航空货运市场经历了“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而机场货运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一是市场集中度更加显著。疫情之前,近50%的货运量就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而近90%的国际货运量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郑州五大机场当中,国内疫情发生后,在疫情冲击下国际货运量为主的机场首当其冲,货量呈现断崖式下降。但随着中国成为境外货运运力主要投放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郑州等机场再次成为境外运力主要投放机场,其中仅上海机场就保障了全国逾5成的出口防疫物资。郑州机场更是在4月份完成货邮吞吐量5.2万吨,同比增幅达到30.4%,位居国内单月增幅首位。五大机场承担货运机场的功能更加突出。 

      二是全货运航线网络更加完善。疫情之前,国内全货机173架,占民航运输机队的4.5%,货运航线网络主要依靠客机构建,全货运航线网络通达范围有限。疫情导致客机相继停航,机场货运通航点大量减少,货运航线网络受损严重。但与此同时,由于航空货运在全球防疫物资运输中的主力军作用日趋明显,全货机在航权、时刻、运行保障等资源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全货运航线网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国际上各大机场和航司不但“停客不停货”,而且积极推出“客改货”全力支持货运发展,积极布局开通至中国的全货运航线;国内方面,国务院更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疫情期间国际货运航线给予政策支持,明确提出要“鼓励增加货机,发展全货机运输和支持快递企业发展空中、海外网络”。一众利好之下,国内承担货运机场功能的主要机场全货运航线网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以郑州机场为例,疫情期间,郑州机场新增10条国际全货运航线,不仅丰富了欧洲航线网络,更是开启了非洲斯亚贝巴和赞比亚等航线网络,弥补了郑州机场原先在非洲等地区航线网络布局的不足,进一步丰富了航线网络,优化了航线结构。 

      三是“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每一次困难和危机的出现,既是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考验,也是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绝佳机会。疫情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它同时是一面放大镜,不仅揭示了当前包括航空货运业在内的全球发展中“潜藏”的危机,也使得“潜藏”的发展优势得以全面和充分的释放,并形成长久和深远的影响力。因此部分机场货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得到了一次集中提升。此次疫情也使各国认识到中国将是其国际航空货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大部分的临时航班有望转化为长久运力,在此情况下,疫情期间抓住机会使货运保障和服务能力优势得以展示的机场将成为承接这种转化的首选,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缩小与领跑者的距离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与追随者的距离,机场货运竞争格局将会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三、疫情冲击下机场货运发展问题探析 

      疫情重创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传统贸易航空货源严重不足,中国成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的首选之地,货运总量约50%的腹舱货运服务基本停止运营,各国全货机、军用运输机、客改货航班纷纷降落中国机场抢购医疗物资,但由于增加航司多、航点多、机型多,保障货物数量多、泡货多、组版多,保障需要信息多、人力多、设备多,国际货运量的猛增对机场货运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大机场航空货站相继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面临着一场“大考”。而“大考”之下,机场货运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都得以展示和暴露。此次疫情导致航空货站频频爆仓,尽管本质上是由于突发的防疫物资货源与现有航空货站的产能设计不匹配所致,但也暴露出了航空货站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信息平台支撑能力不足,产能利用效率低下 

      长久以来,航空货站一直是整个航空货运服务链条的信息黑洞,沟通主要依赖电话、电报等传统方式,人员的调度和设备的调配则主要依靠人工,条块分割,人工操作,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此次疫情的爆发后,航空货运市场运力和货物属性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运力方面的航司多、机型多,货物方面泡货多、散货多、所需组板多。在此情况下,高效的地面保障需要航空货站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方案,而定制化的关键则是信息平台的支撑能力。但由于信息平台支撑能力不足,导致货物在货站内组板困难、出货延迟、库位紧张,运送出港货物的卡车也难以再快进快出,货站外围排起长龙,行进缓慢。货站内外人员和设备等产能利用效率低下,保障压力剧增,效率难以提升。 

      (二)航空市场网络布局不均衡 

      目前,机场航空网络布局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航点主要分布于欧美亚等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枢纽机场,对于非洲、中东等地区通航城市数量较少,通航率较低,航空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不足,尚未形成全球性的航线航班网络。“双枢纽”作用不强,航线规模和航线密度有待提升,海外枢纽机场不能给予国内机场良好的支撑,短程航线与远程航线连接性不强,航班中转衔接能力不够。 

      (三)人员设备不足,形势预判不足,保障能力无法满足需求 

      疫情以来由于前期对国际疫情发展重视不足,缺乏对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和发展趋势的合理判断未及时制定有效措施,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和疏导协调方案。在面对大量散货、轻泡货进入货站时,多机场货站长期处于爆仓状态,机场周边车辆拥堵,仓库货物积压,航班延误等现象频频发生各大机场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 

      期间临时包机数量持续增加,保障机型不断丰富,特别是“客改货”航班加入,货站人员和设备面临较大缺口,货站保障压力剧增,人员少、任务重,在遇到大批量货物出港和紧急航班保障情况时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此外,库区物资作业设备、运输设施不足,缺乏机械化的装卸、搬运和堆垛设备,货站处于人工操作阶段,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先进的技术管理,开展业务仍需大量人力投入。 

      四、疫情冲击下机场货运发展的变革思路 

      每一次困难和危机的出现,既是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考验,也是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绝佳机会。面对“考验”,机场需要积极转变思维,将疫情之下的危机和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契机和动力,以疫情倒逼货运转型发展,实现硬核保障再提升,内生动力再增强,在现代化管理上更进一步。 

      (一)加强航空货运智慧化建设 

      此次疫情的发生将航空物流保障从行业层面对货物资源的组织与调配提升至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高度,同样也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进一步变革。智慧化建设作为航空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蓄势待发。航空货运要打造智慧化系统,一是要实现运输全过程信息化与货物操作流程管理信息化。广泛整合行业内外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通过搭建货运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信息应用系统,推动机场货运各类数据的自主交互,最终实现航司海关、机场、货代“业务协同、服务整合、信息共享”的新型业务模式;二是加快探索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航空物流体系的智慧化应用,通过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造货运生态体系,从企业内外、产业之间、线上线下等各方面实现跨界融合,使货站内设施及应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信息化时代的安全生产需求及新经济、新竞争下的发展需要,为客户提供先进性、经济性和便利性的物流服务,全面提升我国航空货运信息化水平。 

      (二)构建全球航空网络格局 

      若要实现对全球物流要素的有效连接,就必须科学研究机场物流体系和运营机制,不断优化航线资源配置。一是以机场为核心,致力于构建聚集能力强、辐射范围广、通达至全球主要地区城市的枢纽干线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在全球关键通道、重要节点加强布局规划,提升机场航空运输通道功能、扩大物流辐射范围;加强枢纽航点建设,将短程航线和洲际航线有效结合,使国内市场、地区市场和国际市场连为一体,开发灵活、优质的航线服务产品,不断提高客户忠诚度。二是形成以海外货站据点为核心,形成区域辐射网络。强化海外货站合作项目,充分利用货站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和网络辐射优势,扩大市场需求,提供区域内的运输中转等多样性航空物流服务并保持业务稳定增强货物运输的可达性与时效性,提高运输服务的衔接性和整体型,形成干线与支线衔接互转、相互支撑的航空网络格局。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航空货运在长期粗放式的发展中积累了较多矛盾,经过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机场货站持续超负荷保障状态,各类问题集中暴露,已成为亟待补齐的“短板”。在后疫情时期,航空货运行业将整体进入服务保障升级的竞争阶段,优质的服务保障将成为未来国内各大机场博弈中的发力点和核心竞争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自动化的硬件设备设施等支撑要素将成为货运保障结构优化、服务升级的范本与蓝图。一是加强航空货运标准化工作。要高度重视航空货运标准化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研究,坚持跟踪研究国际动态,实质性参与行业标准化活动,明细各项标准规范。要加快推进重要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的标准化工作,将保障操作中适用的法规及标准的要求融入到标准体系之中,立科学有效的机场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机场运行的安全可控,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保障队伍提高人员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强化人员业务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全方位的综合保障能力,打造上下协调、合作紧密、专业高效的服务,为货物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货运市场的稳步拓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保障三是加快自动化硬件设施建设。增强地面物流设施服务功能,提高装卸、搬运等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扩大仓库容量,配备集装设备等多项机械化货物处理系统,加快货物处理流程,保证合理的进出货和库存控制,提供准确无误、快捷高效的保障服务。 

      五、结语 

      危机和压力带来的变异,不仅仅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因,通常也是商业模式、组织变革的最佳机遇。疫情的突然爆发,重创了全球航空业,但却为提升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韧性提供了最佳机遇。面对疫情,机场货运的发展必须坚定高质量发展理念,利用危机倒逼转型发展,将航空货运发展层级实现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