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之势、道、术

    编 辑:admin 2018-03-15 17:28:00

    党的十九大向全国人民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民航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如何继续发挥好服务广东经济在新时代继续走在前列的作用,是亟须我们共同思考的时代命题。广东作为全国民航大省,已经走在了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前列,保持甚至扩大这一领先优势,是需要当地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管理局、地方政府等多方协同共促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为牵引,以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为重点,全方位突显、多维度实现民航对国家和广东发展重要的战略、社会、经济价值。笔者认为,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亟须我们在明晰新时代、认清新任务、探索新模式3个层面展开新思考。

    明晰新时代  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之局势 

    势,《辞海》释意为位置的差距,由高俯低谓之势,也作格局之意。推进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的重要论述,将机场对经济发展的战略贡献作用提到全新高度。新一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机场群建设,这为广东民航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大湾区内民航各主体要通过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等各方面的有益实践,力争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探索出可行并被验证有效的路径。2018年是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期。

    在行业层面,民航局正在研究制定《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民航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业在交通强国各领域最具国际比较优势,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大格局中最能发挥先导作用。我国民航强国建设拟定了从航空运输大国到航空运输强国,再到多领域民航强国,最终发展成为聚合航空全产业链、引领全球航空业发展、世界公认的全方位民航强国的目标。我国民航发展依然处于数量高速发展和质量快速提升的历史阶段,民航领域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长期持续。2018年是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机遇期。

    在区域层面,广东明确推进“5+4”骨干机场布局,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建设,地方政府、空军和管理局已经形成了加快解决广东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共识与合力。为保障广东如期实现率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确保广东整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和实现广州市进一步强化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构想,广东民航必须立足国内国外先进标准,以争创世界一流机场集团为契机,谋求整体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是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同期。

    在明晰新时代的同时,我们必须直视当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也是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所必须解决的。它们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政策法规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民航法规部分内容修订有所滞后,民航规章特别是涉及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方面的规章较为欠缺,基于机场公益性的国家和地方相关财政、土地、项目政策支持缺位,协调行业和地方发展之间矛盾的净空、噪音、综合治理等地方立法空白等。

    二是行业空间需求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在:地方对机场净空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有关部门对配套机场的综合交通缺乏统筹等。

    三是行业保障能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在:国家层面飞机引进的渠道单一且费用较高,通用航空的保障能力建设严重制约其高速发展等。

    四是行业管理能力、方法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在: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落后并制约行业发展,行业内的机场、航空公司、空管、油料、物流、维修等单位缺乏统一的目标、愿景、协同,运用市场化方法配置行业发展核心要素的能力有限等。

    五是行业服务技术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具体表现在:行业发展新趋势对服务型和技术型人才的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行业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差异,行业高水平专家智库缺位等。

    认清新任务  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之寻道 

    道,即事物的发生规律。古人所谓得道,其实就是掌握了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谋求正道之前,我们必须明晰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包括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香港国际、珠海金湾、澳门国际5座大型机场,佛山、惠州2座军民合用机场,珠海九洲、深圳南头、中山三角3座直升机机场,以及岑村军用机场。广州增城、佛山高明2座运输机场建设项目已进入选址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机场密度大、流量大、空域复杂的区域。根据相关规划,五大机场中有四大机场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航空枢纽,而枢纽意味着不断增加的通航城市和更加密集的航班起降。航站楼、跑道、机坪、货站等航空地面设施可以随着资本的投入持续扩建,但大湾区空域是有限的。在空管技术尚无革命性提升的背景下,五大机场及未来的七大机场可使用的空域确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目前,这种基于五大机场各自发展诉求的分立式战略目标俨然已经成为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随着商贸和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湾区航空市场的客货运量增长依旧强劲,到2020年,客货运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33亿人次、1000万吨;到2030年,客货运需求量将分别达3.87亿人次、2000万吨。大湾区五大机场的4个管理主体注定了彼此之间将争夺以空域为代表的航空稀缺资源,而趋近恶性的竞争将人为造成航空市场供给的浪费。虽然“一国两制”对这一共同市场有所分割,但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深入,经济一体化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广东自贸区加速建设和广东自贸港战略规划酝酿,可以预见,这种市场壁垒将被逐渐打破。日趋统一的大湾区航空市场亟须构筑全新的、可行的、高效的大湾区航空管理体系。空域有限、管理多元、市场分割的现实困难唯有通过发展方能有效克服,这也是新时代广东民航发展的应有之意。

    民航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需要除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管理局、保障机构等行业内部努力之外的来自军方、各级政府、海关、卫检、边防等行业外部的配合和支持。相关各方要认清支持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笔者建议:

      一是强化军民融合发展,以管理体系创新实现大湾区空域有效扩容。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在空域,突破这一瓶颈的办法在于军民融合的推进速度和深入程度。军民融合的要义是正视双方目标和合理诉求,力争实现安全和经济的辩证统一,共享融合发展带来的增量成果。

    二是组建大湾区机场管理局,以区位及产业优势科学合理定位机场功能。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管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顶层设计能力及措施执行力。目前,大湾区民航发展存在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统筹,无法实质性协调区内四大管理主体。由相关各方以董事会的形式参与组建大湾区机场管理局,对大湾区民航高质量发展统一规划并监督执行,或许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制机制领域的有益探索。

    三是协同发展临空经济,以差异航空产业布局高效配置大湾区资源。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持续能力在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的办法在于临空经济产出对航空运输的反补程度。民航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和运营不仅满足了当地客货运输的需求,同时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机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定量论述机场的经济社会价值,对社会各界加深对民航业发展的认识、明确机场的定位、确定机场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索新模式  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之优术 

    术,是解题的方法。如果说道是世界观的话,术所代表的应该是方法论。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问题必须置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中加以思考,将其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大湾区内全域航空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目标。以五大机场现有相对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大湾区集聚世界航空资源的能力为抓手,最终构建起大湾区和区外的广通达、高效率、低成本的航空客货运输网络和以此为依托的航空全要素资源的充分流动、科学配置、竞争优势。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第一,通过股权安排推动多方利益趋同。广东机场集团、香港机场管理局、深圳市国资委、澳门机场管理局这4个大湾区五大机场的实际资方,可在现有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比例的机场股权置换,甚至可以探索成立由四方共同注入五大机场核心资产,基于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大湾区机场管理集团,以统一经济主体共同推进统一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上在资本层面的协同创新如能实现,必将极大地促成五大机场间务实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彼此的合作关系。

    第二,通过战略再定位协调各方发展协同。利益的一致势必要求五大机场互补式发展。基于充分发掘大湾区现有航空资源的潜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增量需求的视角,重新统筹规划和定位五大机场战略目标。广州白云机场可发挥其重要国内枢纽的优势,开通更多国内外航线,打造大湾区国内核心客货门户;香港国际机场可发挥其国际枢纽的优势,拓展更多国际航点,打造大湾区国际核心客货门户;深圳宝安机场可发挥其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和临近香港的优势,打造大湾区高新货运门户;珠海金湾机场可发挥其在航空会展、通航制造、飞机维修等航空辅助产业方面的优势,打造大湾区航空辅助产业基地;澳门国际机场可发挥其擅长葡萄牙语的优势开通更多拉丁美洲、欧洲航线,打造大湾区特色客货门户。这种基于各种比较优势的错位式互补发展战略,能使大湾区五大机场实现可持续的“共赢合作”。

    第三,通过高铁网络实现大湾区机场群资源共享。有效地将五大机场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大湾区客货源在它们之间的高效流通和以此引致的协同效应,使五大机场能够为旅客和货主提供便捷的航空运输服务,是资本管理趋同和发展战略互补的最终目标。大湾区大密度的机场事实上已经基本抵消了各自的区位优势,如果使用准时、快速、便捷的地面运输方式将五大机场高效串联起来,必将实现“5个1相加大于5”的协同共赢。大湾区高速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使五大机场的优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设想通过大湾区机场高铁东线连接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地机场,西线连接广州、珠海和澳门三地机场,通过港珠澳大桥高速路延伸线连接香港和澳门两地机场,这样就可以在大湾区五大机场实现20分钟~40分钟完成高品质、优体验的基于陆路的跨机场中转。这一大湾区机场高铁运输系统一旦建成,内地游客和国际中转旅客可由广州、深圳、珠海机场落地乘高铁前往港澳;港澳及国际人士可乘高铁抵达广州、深圳机场,再飞往内地的其他目的地城市。高铁网络可以实现大湾区五大机场的航权、航班、旅客的充分共享,宏观上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合五为一”和物理上的互联互通。大湾区空铁联运新系统将有助于充分挖掘大湾区现有航空资源的潜力,有效降低客座率偏低航班对空域资源的虚耗,增强往返大湾区航班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让大湾区机场“共享计划”真正落到实处,除了上述三地五场的“硬件”对接外,还需要“软件”连通。具体要求包括:五大机场实行统一的航班中转协议,通过协调海关、边防等各部门关系,尝试推出大湾区机场统一国际中转区;实行统一服务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制订大湾区共享机场计划;在服务外包领域采用统一集中发标采购,共同降低各自运营成本;在五大机场范围内推进土地、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全向交流,以共同增强大湾区机场的全球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为保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内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高效航空运输解决方案为己任。

    在势、道、术三者中,势是方向,道是根本,术是利器,缺一不可。不明道则难取大势,不取势则怀揣利器反受其害。新时代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美好明天取决于其管理者今天的务实行动。秉承“协同”思维,创新“共赢”模式将是可以期待的实现路径。(作者綦琦 系中国民航网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