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2018年第21期 【运输经济】中国民航产业全球竞争力分析

    赵巍 编 辑:王犇 2019-10-10 10:01:00

       

      航空将世界的人民和文化融合在一起促成全球化繁荣。民航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可靠和安全的航空服务使更多人能够体验世界,并支持世界第一的行业旅游业持续发展,民航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航空运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全球航空旅客运输量41亿人次,航空货邮运量6190万吨,全球贸易价值35%的货物是由航空完成的,全球人员国际流动中57%是通过航空实现的。根据牛津经济学院(OxfordEconomics)最新研究报告汇总,2016年航空运输业支持6550万个就业岗位和2.7万亿美元的全球GDP,是全球经济的推动力;全球民航产业产值如果按照国家GDP规模排名大约可以排到瑞典和阿根廷之间,全球20名左右。全球民航产业产值对于全球GDP的贡献率为3.6%。

      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民航大国,中国民航业务量(包括运输量、运输周转量等)稳居全球第二,但是中国民航产业产值GDP贡献率只有0.93%,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样中国民航产业的人均产值也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美国的七分之一左右。中国高速发展走在民航大国跨越民航强国的路上,任重而道远。

      一、全球民航产业的经济价值

      基于牛津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社会价值影响力模型,民航产业的经济价值同样从就业人口和行业产值两个方面,包括直接产业、间接产业、导出产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四个层次的内容。

      2016年航空业支持全球655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民航业内工作,以及为航空旅行支持的经济活动提供其他工作。

     

      第一层级,全球民航产业直接就业岗位1020万。这些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机场运营商服务人员:525,000(为机场运营商工作)。

      (2)其他机场服务人员:560万(零售,汽车租赁,政府机构,如海关和移民,货运代理和一些餐饮)。

      (3)航空公司:270万人员(飞行和机组人员,高管,地面服务,登记,培训,维护人员)。

      (4)民用航空关联产业:120万(民用飞机,发动机和部件的工程师和设计师)。

      (5)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233,000(空中交通管制员,高管)。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这些工作的平均工作效率约为全球平均工作的4.4倍。

      第二层级,全球民航产业间接就业岗位1,080万。这些工作包括航空运输业供应商的工作。例如,航空燃料供应商;建造机场设施的建筑公司;飞机上使用的子组件供应商;在机场零售店销售的商品制造商;以及商业服务部门的各种活动(如呼叫中心,信息技术和会计)。通过航空运输业公司购买商品和服务,支持全球超过1,08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第三层级,全球民航产业导出就业岗位780万。包括直接或间接雇用航空运输部门的人员的支出支持零售店,生产消费品的公司和一系列服务行业(如银行和餐馆)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全球通过航空运输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使用其收入购买商品和服务供自己消费的员工支持全球780万个就业岗位。

      第四层级,民航产业关联旅游业有3670万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航空运输在支持这一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守派分析表明,航空业在旅游业内支持了3670万个就业岗位。点击此处了解航空在支持全球旅游业方面的作用。

      2016年全球航空业支持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2.7万亿美元(经济贡献率3.6%)。以下为四个层级来源。

     

      第一层级,民航产业直接产值704.4亿美元。全球航空公司每年运送旅客超过40亿,运费近6200万吨。提供这些服务可在航空运输业内创造1,02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并为全球GDP贡献7404亿美元。与其他行业的GDP贡献相比,全球航空运输业大于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事实上,如果航空运输是一个国家,其GDP将在世界上排名第20,类似于瑞士或阿根廷。

      第二层级,民航产业间接产值637.8亿美元。这些包括航空运输业供应商的就业和活动-例如,航空燃料供应商;建造机场设施的建筑公司;飞机上使用的子组件供应商;在机场零售店销售的商品制造商;以及商业服务部门的各种活动(如呼叫中心,信息技术和会计)。这些间接活动在2016年为全球GDP贡献约6378亿美元。

      第三层级,民航产业导出产值4540亿美元。直接或间接雇用航空运输部门的人员的支出支持零售店,生产消费品的公司和一系列服务行业(如银行和餐馆)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全球约454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由航空运输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雇员利用其收入为自己消费购买商品和服务提供支持。

      第四层级,民航产业关联旅游业产值896.9亿美元。旅游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之一,航空运输在支持这一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守派分析表明,航空业在旅游业内支持了8,969亿美元的经济活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联合牛津经济学院预测2036年航空运输将支持9780万个工作岗位,行业整体产值将达到5.7万亿美元。详细见下图1。

      未来20年来航空运输业将保持较高速增长。包括空客,波音,庞巴迪和巴航工业在内的几家飞机制造商以收入乘客公里数的形式估计未来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未来20年航空运输需求将平均每年增加4.3%。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对航空旅行的需求将增加2.3倍。

      如果实现这一增长之路,那么在2036年航空运输业将做出贡献:为世界经济提供155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和1.5万亿美元产值;包括间接和导出产业,4640万个就业岗位和3.8万亿美元产值;考虑到全球旅游业的影响,就业总数为9780万个,总产值5.7万亿美元。

     

    图1 全球民航产业未来发展展望(数据来源IATA)

      所有对于未来预测基于航空运输部门以预测的速度增长。但是展望未来20年则自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意外的政治和经济事件可能会使这些预测偏离正轨。全球化发展会促进民航产业稳步成长,全球冲突的单边主义的各种壁垒同样会严重阻碍全球民航产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产业倒退。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使得几乎全部的研究机构、厂家和行业协会都调低了今年开始的未来20年的航空产业增长速度。

      二、全球区域民航产业特征

      全球范围内,民航产业强烈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区域民航产业呈现出不同特征。全球区域内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造成全球区域民航产业特征的差异。从就业人口和行业产值两个方面,亚太、北美和欧洲都是全球主要的航空产业主要区域,亚太整体经济水平低人口众多,在就业方面表现优异,尤其是旅游相关就业人口;北美和欧洲民航产业产值则领先全球,整体人均产值在直接、间接、导出和旅游相关四个层级都遥遥领先。

      下表1是2016年全球各国区域民航产业就业人口和区域民航产业产值分布图。

     

    表1 全球区域民航产业就业与产值及其区域贡献汇总对比表

      亚太区域民航产业整体就业贡献几乎占到全球半壁江山,3020万,区域贡献高达46.1%,超过第二北美(18.62%)、第三名欧洲(11.14%)、第四名拉美(11.01%)的总和。航空旅游相关产业就业贡献更是高达55.56%。中东航空产业就业贡献9.41%。非洲虽然航空运输量只占到全球份额的2%左右,但是航空产业就业人口贡献也达到9.41%。

      相对于就业在航空产业产值方面,北美和欧洲在全面领先亚太和全球。北美航空产业产值8443亿美元,整体贡献31.35%,直接贡献高达40.67%,间接贡献高达35.72%,导出产业贡献高达39.78%。欧洲航空产业产值8231亿美元,整体贡献30.56%,直接贡献高达27.36%,间接贡献高达35.36%,导出产业贡献高达24.55%,旅游产业产值贡献32.71%。北美和欧洲两个发达区域,欧洲航空旅产业产值要优于北美。亚太航空产业产值贡献只有25.40%,旅游贡献最高32.06%,导出产业贡献28.16%,直接产业贡献21.13%,间接产业贡献只有18.8%。拉美航空产业产值贡献5.8%,中东航空产业产值贡献4.81%,非洲航空产业产业产值贡献只有可怜的2.07%。

      按照直接产业对于间接产业、导出产业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支撑作用,全球区域航空产业直接产业就业和行业产值支撑指数见下表2。

    表2 全球区域航空产业支撑指数对比图

      如果将全球航空产业直接就业人口标准化为1,则对于航空产业间接就业支撑指数为1.07,对导出产业就业支撑指数为0.77,对旅游相关就业支撑指数为3.66,整体产业就业支撑指数为6.5,即每一个航空产业直接就业人口,可以带动6.5的就业岗位。非洲航空产业整体产业就业支撑指数为14.86,其中航空旅游就业支撑指数11.81。亚太航空产业整体产业就业支撑指数为9.15;拉美8.86,欧洲4.69,中东4.38,北美3.04。

      如果将全球航空产业直接产值标准化为1,则对于航空产业间接产业支撑指数为0.91,对导出产业产值支撑指数为0.64,对旅游相关产业支撑指数为1.28,整体产业支撑指数为3.83,即每一美元航空产业直接产值,可以带动3.83美元的整体行业产值。非洲航空产业产值整体支撑指数为5.42,拉美4.71,亚太4.6,欧洲4.27,中东3.94,北美2.95。

      航空产业无论是就业人口还是产业产值的外部溢出效应,越是经济欠发达区域越是溢出效应明显,而且进入门槛低劳动密集的航空旅游更为明显,比如非洲、拉美和亚太。越是经济发达区域航空产业的外部溢出效应则区域平缓,比如北美、欧洲和中东。同时经济发达区域航空产业全产业链的各个层级之间相对比较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航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可以加速对外开放和全球融合,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包括就业和行业产值两个方面。同时,伴随产业规模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全产业链需要从劳动密集的旅游相关向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间接和导出产业转移。

      三、中国民航产业全球竞争力分析

      全球航空产业在全球各个区域内呈现不同的产业特征,同时优于各个国家对于航空产业的战略定位不同行业布局不同,各个国家航空产业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全球范围内,美国、印度、中国、泰国航空及其关联产业就业人口超过400万,其中美国、印度和中国超过600万。全球范围内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法国、中国等航空及其关联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更是高达7784亿美元,中国只有1041亿美元。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法国等人均航空产业产值超过9万美元,其中美国11.9万美元,中国只有1.71万美元。全球范围内,泰国、中国香港、阿联酋、新加坡等航空产业经济贡献率超过10%,但是中国只有0.93%。

      中国在全球主要的航空产业大国中航空产业就业贡献全球排名第三,仅低于美国和印度;中国航空产业整体产值贡献全球排名第六,落后于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法国;中国航空产业人均产值贡献排名20位,仅高于泰国和印度;中国航空产业整体贡献率不足1%,排名倒数第一。

      详细见下表3全球主要航空产业大国的竞争力对比指标。

     

      表3 全球主要航空产业大国的竞争力对比指标

      中国航空产业人均产值与美国、亚太以及全球整体的对比图见下图2。

     

    图2 中国民航关联产业人均产值对比分析图

      如果将中国民航产业的人均产值标准化为1,则整体民航产业人均产值亚太是中国的1.32倍,全球是中国2.4倍,美国更是中国的6.96倍。其中民航直接产业亚太是中国1.82倍,全球是中国的2.81倍,美国是中国4.87倍;民航间接产业亚太是中国2.68倍,全球是中国的4.1倍,美国是中国的8.52倍;民航导出产业亚太是中国2.69倍,全球是中国的4.07倍,美国是中国的8.53倍;航空关联旅游产业亚太是中国的0.9,全球是中国的1.55倍,美国是中国的6.83倍。中国整体与亚太区域和全球平均水平以及美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非常巨大。

      人均产值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指标,中国民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也决定中国民航的平均人力资本价值较低。当前中国只有比较紧俏的飞行员的待遇水平达到且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航空产业较低的人均产值决定中国民航从业人员的待遇不会很高。提高中国民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产值,需要民航产业人力资源全面优化,减员增效;同时需要科技创新广泛应用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全面提高行业效率,也需要资源要素之间的均衡转移,要向产业链高价值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品类集中。

      虽然中国在全球主要的航空产业大国中航空产业就业贡献全球排名第三,中国航空产业整体产值贡献全球排名第六,但是中国民航产业整体的经济贡献占GDP的比例不足1%。中国民航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处于全球非常低的水平,低于全球3.6%的水平,低于美国、英国、法国4.2%左右的的水平,低于金砖四国南非(3.14%)、俄罗斯(1.81%)、印度(1.54%)、巴西(1.04%)。更低于全球航空产业战略立国的泰国(15.6%)、阿联酋(13.19%)、中国香港(11.86%)、新加坡(11.86%)。详细见下图3全球主要航空大国就业、产值以及经济贡献对比图。

     

    图3 全球主要航空大国就业、产值以及经济贡献对比分布图

      中国民航基本业务量已经稳居于全球第二,中国当前和未来10-20年内航空业务量增量稳居全球第一,中国民航高速稳健高质量发展势必带动中国民航产业的整体经济持续贡献升级,实现民航的经济动力引擎价值。

      民航产业造福人类,增强国家国际影响力。中国民航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战略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中国民航必须实现对于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引擎。中国民航正在从民航大国大踏步迈向民航强国,中国民航强国梦的破局之路必须在民航产业全产业价值链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产值创新破局,必须在民航产业的整体经济贡献上大力创新辐射破局。中国民航全球竞争力实现之际就是中国民航引领全球行业之时,就是中国民航全球民航强国梦实现之时!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成长与超越是全球民航人的历史担当与使命,即使充满艰辛而任重道远,中国民航人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成就中国民航强国梦!(供稿: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