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7期 【运输经济】从全球机场竞争排名看中国航空枢纽发展
引言:ACI公布2015年全球机场业务量排名,亚特兰大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旅客吞吐量过亿的机场枢纽。中国民航局公布2015年全国机场统计公报,上海双机场业务量超越北京,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高速增长超越广州白云机场,成为中国第二大客运机场。全球机场的竞争排名伴随国际航空竞争力战略在不断变化,同时中国国际化航空枢纽发展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旺盛。全球航空竞争格局中,中国航空枢纽的发展成为十三五以及后继10年20年的航空业主要变革力量。
2016年3月底,民航局发布了《2015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10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06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04个。2015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旅客吞吐量914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飞机起降856.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0%。中国航空业务增速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2016年4月初,全球机场协会(ACI)发布2015年全球机场业务量排名以及机场发展数据。与上一年同比,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1%,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6.3%;全球机场总货物吞吐量增长2.4%,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增长2.2%;全球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增长1.8%。全球20大最繁忙机场业务量统计见图1。
图1 全球20大繁忙机场统计排名
后面我们逐一展开,详细分析。
一、从旅客吞吐量看,迪拜国家航空战略引人瞩目
机场旅客吞吐量最能反映机场的航空旅行价值,旅客吞吐量反映区域资源凝聚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反映单位空域的最大航空服务能力。2015年全球旅客吞吐量TOP20排名统计见表1。
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10149116人次,人类历史首次单一机场突破1亿人次,排名第一。亚特兰大机场十八年前超越芝加哥奥黑尔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运机场,一直保持全
表1 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大的20家机场排名
球第一地位。2015年旅客吞吐量增长5.52%,达到10149.11万的历史记录,同时抬高第一的门槛。2015年亚特兰大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增长1.63%,达到88.25万次;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4.15%,达到62.62万吨。
全球二十大客运枢纽机场基本被美国、欧洲和亚洲三大航空市场所瓜分。包括美国的亚特兰大、芝加哥、洛杉矶和达拉斯、纽约肯尼迪和丹佛;欧洲的伦敦希斯罗和巴黎戴高乐,伊斯坦布尔、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中国的北上广三大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以及香港机场,日本的东京羽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印尼雅加达和泰国曼谷。
另外中东的迪拜国际机场引人瞩目。迪拜国际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增长10.7%,达到7801万,未来3至5年内迪拜机场预期会超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运枢纽,而且可以预期迪拜机场会成为全球第二个突破1亿旅客吞吐量的机场。2015年迪拜机场飞机起降架次40.35万次,同比增长14.1%;航空货运吞吐量250.61万吨,同比增长3.4%。投资超过323亿美元还在建设中的迪拜世界中心机场(DWC),目前主要经营航空货运和低成本航空。未来迪拜双机场有可能打造中东全球航空枢纽城市,同时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航空城。
中国北京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大客运枢纽机场,因为受到空域及硬件发展约束未来业务量只能继续缓慢增长,对于1亿吞吐量可能成为永久的天花板。而已经投资建设的北京新机场,远期规划2025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有可能在投入运营的2019年以后的10年内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
未来香港机场在珠三角区域内继续面临广州和深圳两大机场的贴身竞争,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依存度也使得香港国际枢纽的增长潜力下降,诸如新加坡樟宜机场和韩国仁川机场一样,面临航空业务量的平缓发展。但是香港机场、樟宜机场和仁川机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依然是全球所有机场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目前全球十大航空客运枢纽机场的门槛是6400万旅客吞吐量,未来2年内中国上海浦东机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最有可能进入全球前十。2015年伊斯坦布尔机场旅客吞吐量6130万,增长8%,飞机起降架次44.72万次,增长6%。2015年,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600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十二五”期间,通航浦东机场的航空公司从83家增加到100家,其中国内航空公司28家,国际和地区航空公司72家;通航点从181个增加到210个,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点121个。浦东机场2015年的6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中,出入境旅客超过50%,继续巩固内地最大空中口岸地位。2015年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27万吨,同比增长2.8%,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三。上海浦东机场在全球20大客运枢纽中增速最大,伴随中国航空国际化市场的大发展以及上海迪士尼开园迎客,2016年上海浦东机场客运增速有望继续强劲表现。上海浦东作为中国第一大国际航空枢纽,依托长三角中国整体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上海自贸区的深化发展,和未来上海迪士尼旅游吸引力,未来5-10年内可以预期上海浦东机场业务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可以预期未来5-10年内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会超越北京首都机场并成为全球第三家吞吐量过亿的机场(有可能是继亚特兰大和迪拜之后的第三家)。
二、从国际旅客吞吐量看,中国的航空国际化才刚刚起步
航空运输的最大价值来源于长途快捷上,民航的国际化能力反映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家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中国拥有全球第一大人口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国际航空周转量2015年大约只能排名全球第五。2015年全球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名中,中国内地没有一家机场入榜。对于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来说,中国才刚刚起步。
2015年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名机场见表2。
阿联酋的迪拜国际机场自2014年已经超越伦敦希斯罗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客客运机场,2015年仍然保持10.7%的高速增长,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7745万。当前迪拜已经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旅游商务胜地。
表2 全球国际旅客运输最大的20家机场排名
全球国际航空客运机场基本都是全面对外开放地区和城市,国际化的旅客人流带来全面的国际旅游和国际商务的全球化价值。从进入20强的榜单名次看,变化不大。泰国曼谷因为2014年政局变化后业务全面恢复,2015年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16.3%,排名从第10提升到第9。西班牙的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增长14.1%,排名从第15提升到第14。中东卡塔尔的多哈机场增长17.3%,排名从第20提升到第16。
伦敦希斯罗机场排名第二,增长2.5%;伦敦盖特威克机场排名第12,增长6.4%。伦敦五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全球第一。伦敦地区旅客吞吐量占英国全部机场的三分之二左右。英国依然是欧洲乃至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城市。同样法国戴高乐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机场、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塞罗拉机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意大利的罗马机场表现不俗,而且国际化旅游城市地位突出。
亚太中国香港机场排名第三,2015年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8.2%,中国台湾的台北桃园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7.6%,排名第11。新加坡樟宜机场排名第六,韩国仁川机场排名第八,泰国曼谷排名第九,马来西亚吉隆坡排名第13,日本东京成田机场排名第17。
美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航空旅客运输大国,但是美国的机场专业化分工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国际客运枢纽也在逐步分散化。美国第一大国际客运枢纽纽约肯尼迪机场增长6.5%,排名全球第18。同时美国的迈阿密、洛杉矶、芝加哥等都表现不俗。
中国国际航空客运第一大枢纽上海浦东的国际(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整体旅客吞吐量只有迪拜、希斯罗和香港的三分之一,同时也只有韩国仁川的一半左右。上海浦东国际业务尤其是国际航空客运应该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2015年中国国内整体的国际旅客吞吐量只有区区的8581.8万人次,占到全国旅客吞吐量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是,当前中国国际航空旅客增长迅猛,2015年增速21.1%,超过整体增速的10%和国内增速的9%,以及地区航线增速的2.4%。中国航空的国际化已经起步,正在努力追赶超越中。
三、从货运吞吐量看,巨大国内和国际市场成就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枢纽
2015年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布局看,亚太和美国全面领先,美国国内航空货运领先全球,亚太的国际化航空货运产业链最具竞争力。欧洲的英、法、德、荷兰凭借经济体盘踞一方。中东的迪拜和多哈则在布局新一代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2015年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排名见表3。
2015年,香港机场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0.4%,以446万吨排名第一;美国的孟菲斯货运吞吐量增长0.8%,以429万排名第二;中国浦东机场货运吞吐量增长2.9%,以327万排名第三。两年连续排名情况基本变化不大,只有中东卡塔尔的多哈机场,强劲增长46%,排名从24名提升到第20。美国洛杉矶增长6.5%,排名从第15提升到第13;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增长15.6%,排名从第19提升到第17。
美国有六家货运枢纽机场上榜,同时反映出美国国内航空货运以及航空快递业务的蓬勃发展。
欧洲法国戴高乐排名第9,德国法兰克福排名第10,荷兰阿姆斯特丹排名16,英国希斯罗排名18。
表3 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机场排名(TOP20)
中国的北京首都机场2015年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2.3%,全球排名第14;广州白云机场增长5.8%,全球排名19。中国台湾台北桃园机场下降3.2%,全球排名第11。韩国仁川机场排名第五,日本东京成田排名第八,新加坡樟宜机场排名15。
中东迪拜机场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4.5%,全球排名第6。迪拜的世界中心机场已经投入运营,以国际货运为主大力拓展其航空业务。
四、从国际货运吞吐量看,未来的竞争在中东和东亚
2015年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排名见表4。
表4 全球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排名(TOP20)
2015年,中国的香港机场国际货运吞吐量438万吨,增长0.1%,排名第一。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国际货运吞吐量250.55万吨,增长4.5%,排名第二,超越韩国仁川机场。仁川机场只增长0.6%,以248.95万吨排名第三。上海浦东机场增长2%,以238万吨排名第四;日本东京成田机场以203.6万吨排名第五,中国台北桃园机场200.5万吨排名第六。新加坡樟宜机场排名第10,泰国曼谷排名15。中东卡塔尔多哈机场排名14,阿联酋迪拜世界中心机场增长13%,以89万吨排名第二十。
美国的安克雷奇是美国最大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也是北美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基地,2015年国际货运吞吐量196万吨,排名第七。迈阿密排名11,芝加哥奥黑尔排名16,洛杉矶排名17,纽约肯尼迪排名18。
德国的法兰克福排名第八,荷兰阿姆斯特丹排名12,伦敦希斯罗排名13,德国的莱比锡排名19。虽然欧洲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空客运增长很快,但是航空货运依然落后。
全球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未来在东亚的香港、浦东、仁川、成田,以及中东迪拜、多哈之间激烈竞争。当前航空货运处于平缓发展趋势,中国国内航空快递业务具有和美国可以媲美的强大空间,另外当前国际航空货运也只有中东地区保持较高速增长。
五、从飞机起降架次看,空管水平美国依旧绝对领先
飞机起降架次反映机场运营的繁忙情况以及单位空域的空管效率,从2015年全球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数据看,美国机场绝对领先,前20名中共有11家美国机场入榜,同时前四名全部为美国机场,前十名中只有中国北京首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59万次,排名第五,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47.58万次,排名第十。
2015年全球机场起降架次排名,见表5。
美国亚特兰大机场2015年全年飞机起降架次88.25万次,增长1.6%,全球排名第一;芝加哥奥黑尔机场87.51万次,下降0.8%,全球排名第二;达拉斯沃斯堡68万次,排名第三,洛杉矶65.56万次,排名第四。
中国北京首都排名第五,上海浦东机场增长11.5%,以44.83万次从25名提升到第15名。首都机场年59万次飞机起降架次大
表5 全球机场起降架次排名(TOP20)
约只有亚特兰大和芝加哥的三分之二,从空域运营效率上看,首都机场和亚特兰大和芝加哥机场的差距还很大。
另一方面,从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和日本东京羽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的比例关系看,通过运营大飞机比例同样可以提升机场运输能力。
在全球大型机场中,上海浦东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增长最快,同时也反映出浦东机场运力投入的速度和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未来可以预期的增长潜力。
六、从中国机场业务量增长看,国际化枢纽发展八方诸侯各显神通
(一)旅客吞吐量:向四大区域集中
2015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914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其中,国内航线完成8289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280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国际航线完成858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
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及增长情况见图2。
图2 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及增长情况(TOP40)
中国航空客运最大的40家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整体6.2585亿人次,同比增长7.2%,占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8.42%。中小机场成为全国客运增长的主力因素。40家最大客运机场中21家机场,客运增速高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000万旅客吞吐量的天津滨海机场增长18.8%,在京津冀一体化和天津自贸区红利下发展强劲;南京禄口机场增长17.7%;海口美兰机场增长16.7%;昆明长水机场增长16.4%;福州长乐机场增长16.4%,第一次超过1000万旅客吞吐量。上海浦东机场增长16.3%,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并超越广州白云机场,排名全国第二。哈尔滨机场增长14.8%;乌鲁木齐机场增长13.5%;西安咸阳机场增长12.7%;成都双流机场增长12.1%;杭州萧山机场增长11.1%,青岛机场10.9%,重庆机场增长10.7%。
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8994万,接近9000万,增长4.4%,在大型机场中增速不慢。广州白云机场只增长0.8%,相对同属珠三角香港机场8.2%增速和深圳机场9.5%增速确实值得反思。
2015年中国十大客运机场依次为: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8993.8万,排名第一;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6009.8万,第一次超越广州白云机场排名第二。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5520.8万,排名第三,在北上广中,广州白云机场已经落后,未来还面临香港和深圳的激烈竞争。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4224万,排名第四,成都在全国内地机场中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大,凭借西部人口大省优势业务发展稳健强劲,四年前超过深圳。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3972.2万,超越虹桥机场,排名又一次上升到第五,但是和成都机场的差距还不小。上海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3907万,排名落到第六,未来上海地区国际市场以上海浦东为主,虹桥作为主要国内综合交通枢纽,业务量发展也将趋于平缓。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3765.4万,排名第七,昆明机场定位于全国北上广之外的第四大枢纽门户,航空连接度大幅提升,业务量突飞猛进,同时准点率和服务水平表现非凡,预期未来还会继续上升。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3297万,排名第八。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3240.2,排名第九。杭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835.5万,排名第十。
全国十大客运机场的市场集中度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中国十大航空客运枢纽机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和杭州,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和西部区域(成都、昆明、西安和重庆)。未来上海浦东凭借中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会超越北京首都机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客运和货运航空枢纽机场。珠三角地区香港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的竞争还会长期延续。伴随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一带一路开放策略的深化实施,还有西部地域特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机场枢纽地位还会不断深入发展,除成都、昆明、西安和重庆外,乌鲁木齐的发展也可以预期。中国十大客运枢纽机场,东北和中部区域缺席,有经济因素同时也有高铁公路等优势交通因素影响。发展航空业务不光要将眼光盯在国内市场,更要把视野放在全球跨国度联通互动范围内,诸如郑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综合枢纽的定位也是可圈可点。
(二)货邮吞吐量:北上广之外的新货运枢纽正在形成
2015年全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18.0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89.8万吨,比上年下降0.7%);国际航线完成491.4万吨,比上年增长4.4%。
中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及增长情况见图3。
中国航空货运最大的30家机场,2015年货邮吞吐量1316.2万吨,同比增长3.8%,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3.38%。中国航空
货运枢纽大中型机场集中度更高。上海浦东机场2015年货邮吞吐量327.5万吨,增长2.9%,全国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三。北京首都机场188.9万吨,全国排名第二。成都机场货邮吞吐量55.7万吨,全国排名第五,上海虹桥货邮吞吐量43.4万吨,全国排名第六。
图3 中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及增长情况(TOP30)
在前30名货运枢纽机场中,2015年增速超过5%的有16家。其中年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有:西安机场21.2万吨,全国排名14,同比增长13.5%;昆明机场35.5万吨,全国排名第9,增长12.2%;郑州机场40.3万吨,全国排名第8,增长8.9%,郑州机场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航空货运枢纽进步大名次逐年递增;南京机场32.6万吨,全国第10,增长7.1%;杭州机场42.5万吨,全国第7,增长6.6%;广州白云机场153.8万吨,全国第三,增长5.8%;重庆机场31.9万吨,全国第11,增长5.4%,深圳机场突破100万吨,达到101.4万吨,全国排名第四,增长5.2%。
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杭州、南京航空货运发展迅猛,以及领先全国的上海浦东和虹桥,使得长三角区域成为中国航空货运的领头羊区域。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发展速度同样很快,尤其是深圳机场突破100万吨进入全球大型货运枢纽行列,但是珠三角广州和深圳两家机场的货运吞吐量总和也只有香港一家机场的三分之二左右,香港国际贸易港地位稳定,同时也预示未来深圳和广州面向国际航空物流发展的巨大替代空间。西部区域昆明、重庆、西安2015年航空货运表现不俗,增速迅猛,未来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可期,成都机场的货运增速相对低于客运增速,航空货运产业竞争力需要继续提升。中部郑州机场全产业链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实施效果明显,未来会挑起中国中部国际航空枢纽的大旗。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2015年几大机场的航空货运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天津机场竟然下降6.9%,未来发展航空对外联通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需要协同发力大力投入。
美国航空货运枢纽超过200万吨吞吐量的有4家机场,中国只有上海浦东一家;美国超过150万吨吞吐量的有6家机场,中国只有3家;美国超过100万吨吞吐量的超过12家机场,而中国只有四家。相对于美国庞大和航空货运市场和航空货运枢纽布局,中国大型航空货运枢纽未来货运业务量翻番以及持续增长的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三)飞机起降架次:运力投入大服务需改善
2015年全国机场飞机起降856.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0%。其中:运输架次为729.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6.9%。起降架次中:国内航线787.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20.9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6%);国际航线69.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8.9%。
中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及增长情况见图4。
图4 中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及增长情况(TOP30)
相对于全国运输起降架次增速6.9%,排名前30名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平均增长6.4%,略低于全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大中型机场有14家,他们依次是南京机场起降架次16.7万次,排名14,增长15.7%;海口机场12.2万次,排名21,增长15.1%;上海浦东44.9万次,增长11.7%;昆明30万次,排名第5,增长11%;哈尔滨10.8万次,排名25,增长10.9%;天津12.6万次,排名20,增长9.7%;青岛15.5万次,排名16,增长9.1%;杭州23.2万次,排名第10,增长8.8%;成都29.4万次,排名第6,增长8.7%;西安26.7万次,排名第7,增长8.6%;南宁8.7万次,排名29,增长7.9%;乌鲁木齐15.3万次,排名19,增长7.6%;春秋25.5万次,排名第9,增长7.3%。深圳30.5万次,排名第4,增长6.7%。
中国机场只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年飞机起降架次超过40万次,全球飞机起降架次排名最大的20家机场年起降架次均超过42万架次,最繁忙机场亚特兰大和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年起降架次88万架次,排名20的旧金山也接近43万架次。就单位空域运营管理效率中国机场的技术压力不大,管理瓶颈和管理挑战更大,尤其是保证客运航班的准点起飞更是如此,因为货运航班可以安排在较为空闲的夜晚时段。中国当前机场的航班准点率持续低位运行,延误航班大约占到三分之一,航空旅行价值和民航服务满意度大打折扣,多家机场因为航班准点率排名和航班延误而受到民航局主管部门处罚,对于中国机场来说加大运力投入的基础上努力改善服务水平和管理管理应该更重要。其实昆明机场全面改善服务能力同步提升连接度和航空业务量的经验可以借鉴学习和推广。
七、结束语
中国机场在全球区域范围内可圈可点,但是中国国际航空枢纽的竞争力并不强同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中国机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以及中国多元化多层次以及专业化分工航空枢纽发展成长应该成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未来20年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来落实,这也将成为中国民航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贡献和价值。(供稿: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