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2期 【运输经济】中小机场直达航线引领欧洲机场高速成长
引言:欧洲的地域特征和天空开放政策使之成为名副其实全球最大的国际化航空市场。虽然饱受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非洲和中东难民潮的困扰,但是受益于航空低油价红利和旺盛的旅游需求,欧洲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还是在2016年第一季度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有16个国家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超过两位数,中小机场增速更是强劲。
全球机场理事会(ACI)欧洲分会于2016年5月11日在布鲁塞尔发布欧洲航空运输2016年一季度官方报告,此报告所有类型航空公司的客运航线数据(全服务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以及包机),今年一季度欧洲机场的客运量平均增长7.8%。欧盟国家机场客运量更是强劲增长8.2%,这是同期欧盟GDP增速的4.5倍。其中有16个国家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超过两位数。
欧洲地区2016年一季度各个国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情况见图1。
图1 欧洲各国机场吞吐量增长情况(2016Q1)
今年1季度,欧洲机场旅客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集中于欧盟的东部和南部,葡萄牙增长13.1%、西班牙增长14.3%、罗马尼亚增长16.4%,保加利亚增长13.9%,匈牙利增长13.2%,希腊增长17.1%,马其顿增长28.4%,马耳他增长15.7%,塞浦路斯15.7%等,以及丹麦(增长13.2%),爱尔兰(增长16.6%),卢森堡(增长22.8%)和荷兰(增长12.4%)。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大国英国只增长6.6%,德国增长5.4%,法国增长2.4%,意大利6.9%,均低于欧洲平均水平。
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似乎被包含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受到冲击(3月份旅客运输量下降29.1%,一季度只增长5.3%)。
同时,在第一季度非欧盟国家机场客运量增长6.2%。其中乌克兰增长14.4%,俄罗斯只增长2.9%,冰岛强劲增长36.8%,土耳其增长8.4%。
2016年一季度欧洲机场旅客运输量增长7.8%,其中欧盟机场增长8.2%,非欧盟机场增长6.2%;航空货运增长2.1%;飞机起降架次增长4%,其中客机兼货机增长4.1%,纯货机只增长0.5%。
全球机场理事会(ACI)统计,全球机场2016年一季度旅客运输量增长7.3%,货运吞吐量下降0.3%。欧洲机场的表现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一、中小机场引领欧洲机场旅客运输量大增
按照旅客吞吐量将机场分成四个梯队,第一组,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超过2500万人次(大约有18家机场);第二组,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1000万-2500万人次(大约有30个机场);第三组,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500万-1000万人次(大约有31家机场);第四组,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低于500万人次(大约130家机场)。
2016年第一季度,欧洲机场四类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别为:第一组平均增长6.8%,第二组平均增长7.6%,第三组平均增长11.2%,第四组平均增长8.9%。可以看到第三组年500万-1000万旅客吞吐量机场增速最高,第四组年旅客吞吐量低于500万的增速次之。中小机场的增速高于大中型机场。
今年一季度以上四类机场中增速最快的五大机场是:
第一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第二大机场SAW,增长19.5%),都柏林(17.5%),巴塞罗那(16.1%),哥本哈根(13.2%)和阿姆斯特丹(12.4%)。
第二组:科隆波恩(28.1%),阿利坎特(22.1%)、西班牙(18.2%),马洛卡帕尔马(17.8%)和雅典(15.7%)。
第三组:柏林(柏林第二大机场SXF,增长43.2%),法鲁(28.5%)、拉纳卡(19.5%),布加勒斯特(18.4%),波尔图(17.5%)。
第四组:列日(275.4%),奥赫里德(173.9%)、奥斯坦德(136.6%),圣托里尼/锡拉(127.1%)和奥拉迪亚(70.7%)。
2016年3月份欧洲机场旅客运输量增长5.5%,其中欧盟机场增长7.6%,非欧盟机场增长5.2%;航空货运下降1.8%;飞机起降架次增长2.3%,其中客机兼货机增长2.9%,纯货机下降0.3%。
2016年3月份,欧洲机场四类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别为:第一组平均增长6.1%,第二组平均增长6.2%,第三组平均增长11.2%,第四组平均增长9.5%。依然是中小机场引领欧洲机场旅客运输量大增。
今年3月份以上四类机场中增速最快的五大机场是:
第一组:都柏林(+18.1%),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第二大机场SAW增加9.3%),巴塞罗那(+14.2%),阿姆斯特丹(+13.1%),哥本哈根(11.2%)。
第二组:马洛卡帕尔马(+26.1%),阿利坎特(+25.2%),科隆-波恩(+23.2%),马拉加(+21.8%),爱丁堡和雅典(+17.1%)。
第三组:法鲁(+40.7%),柏林SXF(+39.2%)、拉纳卡(+24%),伊拉克利翁(+23.4%),沙勒罗瓦CRL(+20.2%)。
第四组:奥拉迪亚(+4136.6%)、列日(+587%)、奥斯坦德(+294.7%),奥赫里德(+242.6%),哈尔科夫(+121.3%)。
二、欧洲大机场业务发展不平衡
2016年一季度欧洲60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及其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欧洲60大机场旅客吞吐量统计情况
按照上文关于机场规模的分类,欧洲旅客吞吐量60大机场包括所有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48家机场,同时还包括12家的第三组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00万人次的机场。这60家机场几乎涵盖欧洲所有的大中型机场。
欧洲五大客运机场依次为伦敦希斯罗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阿姆斯特丹机场和法兰克福机场。这五大机场中只有阿姆斯特丹机场今年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增长12.4%,其他的增长幅度均低于10%。很明显地可以看到其他的中型机场的增长幅度相对较高。
欧洲60大客运机场中一市多场情况比较普遍,某种程度主机场之外的其他机场对于业务量增长贡献很大,尤其是主机场存在基础设施容量上限制约时。比如伦敦希斯罗机场(LHR)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增长2.6%,伦敦第二大机场LGW旅客吞吐量增长6.8%。第三大机场STN增长13.5%;巴黎戴高乐机场(CDG)旅客吞吐量增长1.2%,巴黎ORY机场增长3.4%;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IST)旅客吞吐量增长6.5%,伊斯坦布尔SAW机场增长19.5%;莫斯科SVO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9.2%,莫斯科DME机场增长0.2%;柏林TXL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3%,柏林SXF机场增长43.2%;米兰MXP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4.7%,米兰BGY机场增长10.4%,米兰LIN机场增长3.1%。
2016年一季度欧洲40大机场货运吞吐量及其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欧洲40大机场货运吞吐量统计情况
欧洲航空货运枢纽集中度更高,主要的四大航空货运枢纽依次为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增长4.9%;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同比下降1.5%,欧洲第一货运枢纽地位被巴黎戴高乐超越;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同比只增长0.8%;伦敦希斯罗机场,同比只增长0.4%。
倒是一些中小机场货运吞吐量较高增长,比如布拉格PRG机场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增长38.5%;伊斯坦布尔SAW机场,货物吞吐量增长28.5%;博洛尼亚BLQ机场增长27.9%。还有不少机场货运吞吐量下降,比如伦敦LGW机场下降16.9%,布鲁塞尔BRU机场下降9.6%。
2016年一季度欧洲50大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及其变化情况见图4。
图4 欧洲50大机场飞机起降架次统计情况
欧洲起降架次最多最繁忙的五大机场依次为伦敦希斯罗机场,今年一季度飞机起降架次只增长0.6%;巴黎戴高乐机场只增长0.2%;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IST增长6.7%,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只增长1.2%,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增长5.9%。大型机场增长率超过欧洲平均水平4%的机场,只有西班牙马德里MAD机场增长6%,巴塞罗拉BCN机场增长8.9%,哥本哈根CPH机场增长8%,伦敦LGW机场增长7.4%,伊斯坦布尔SAW机场增长24.3%。
而在中型机场中飞机起降架次一季度增幅超过10%的有一大堆。
三、中转旅客大幅度下降,直达航线成为新宠儿
欧洲机场航空旅客运输量2016年一季度取得较好增长趋势,尤其相对于比较平缓发展的2014-2015年,见图5。
图5 欧洲机场整体旅客运输量统计情况
欧洲市场航空货运同样和全球状况相一致,今年以来依旧持续低迷。自2015年以来一直处于历史低位运行。详见图6。
图6 欧洲机场整体航空货运统计情况
今年一季度按照不同旅客类型的旅客成长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欧洲机场旅客增长情况对比分析
欧洲机场今年一季度整体旅客同比2015年一度增长7.8%,其中国际旅客7.7%,国内旅客增长8.2%,国内旅客增长速度高于国际旅客,虽然国际旅客在欧洲具有绝对份额。旅客运输量的同比增幅均高于前两年。但是对于中转旅客,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却大幅下降幅度达到18.1%,2015年同比2014年一季度下降1.95%,2014年同比2013年一季度下降4.73%。
欧洲机场中转旅客自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今年一季度更是大幅度下降。中转旅客下降的状况是在整体旅客还保持较高增长的情况下的一种反常状况,这种反常现象的背后说明大航空枢纽机场作为中转功能的降低,以及其他机场之间直达航线的广阔发展前景。
曾几何时,中转旅客还作为枢纽机场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评估。枢纽中转功能,以及大力发展大型枢纽的中转业务,在某种程度网络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损失的却是旅客多余的旅行时间和费用。伴随航线网络的深入发展,城市连通性不断丰富和航线密度持续加大,城市直达航线越来越成为航空业务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宠儿,这个规律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均成立。
四、结束语
欧洲中小机场直达航线引领欧洲机场高速增长,中小机场直达航线发展正在改变大型枢纽机场的中转功能。航空市场枢纽中转功能的弱化以及直达航线的大力成长这个规律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航空市场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当前,中国通往欧洲和美洲的洲际航线,基本都是以北上广三大枢纽,以及周边日本东京成田、韩国仁川、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主要中转枢纽。伴随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其实对于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国北上广之外的航空枢纽来说,大力发展欧美洲际直达航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蕴含神秘的未挖掘的经济价值,这也给中国民航未来国际化航权谈判提出新建议和要求。
附录欧洲60大机场业务量统计表。
附表 欧洲60大机场业务量统计(2016Q1)
(供稿: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