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坚持“三个导向”,牢牢抓好安全

    张富伟 编 辑:孙文瑾 2021-10-26 16:17: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安全工作和民航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全是人们旅途出行的基本要求,是民航亘古不变的基础根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安全基础稳固,安全形势平稳,整个工作的大局就会有保障,各项工作才会比较主动。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形势导向这三个导向,只有把问题牢牢捆住、把过程紧紧管住、把形势实时守住,才能把安全工作向前端延伸、向关键延伸、向治本延伸,切实提高主动性更强、根基更牢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民航强国梦创造稳定良好的安全环境。   

      20136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总书记以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发展思维,有力揭示了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庄严提出了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执政理念,深刻阐述了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极端重要性,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全是人们旅途出行的基本要求,是民航亘古不变的基础根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安全基础稳固,安全形势平稳,整个工作的大局就会有保障,各项工作才会比较主动。要学习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形势导向这三个导向,只有把问题牢牢捆住、把过程紧紧管住、把形势实时守住,才能把安全工作向前端延伸、向关键延伸、向治本延伸,切实提高主动性更强、根基更牢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民航强国梦创造稳定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坚持问题导向 

      民航安全工作有一条基本的工作主线,就是不断强化问题意识,以解决存在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着力构建全面、系统、完善的责任落实、规章完备、监管有力、综合治理、重点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说,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是随着问题的不断倒逼而推动发展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和完善。在民航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专业技术人员、空域使用效率短期内还不得根本解决和改善的大背景下,决不能对存在的问题束之高阁、置之不理,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没有问题而放松警惕、一劳永逸。坚持问题导向,这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也是实现工作突破、抓出实效的有力抓手。 

      (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民航安全工作进程看,问题贯穿了安全制度建立与完善、安全监管深化与变革、安全责任明确与清晰、安全措施制定与落实的全过程。每一起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暴露了安全工作中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推动了安全工作关键点和系统性地加强和改善,由于安全工作的协同性和联动性,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举一反三,问题导向和问题牵引,推动着安全工作向着良性发展的轨道持续转变。可以说,安全问题是推动安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是安全形势保持平稳的计时器,越能早、越是多发现问题,越是快解决、多解决问题,就越是能提高安全的裕度,拉长与安全底线的距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此,要坚决杜绝松懈麻痹、盲目乐观等错误思想,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经常性翻,追根溯源,以敏锐的眼光、敏感的态度、敏捷的思维来发现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早发现问题早主动,快发现问题快行动。 

      (二)要严深细实解决问题。安全工作就怕看不到问题,更怕看到了问题却装作没看到,最怕把问题放置一边、避而不谈、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不解决问题,最终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小小蚁穴溃千里之堤,把小问题酿成大问题。正视问题不是对工作的否定,更不是抹杀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对安全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有些问题不是一眼就能看穿、一把就能抓住、一下就能分析透、一刀就能砍掉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念好严、深、细、实四字经,严字当头、深入思考、细微洞察、真抓实干,做到眼睛亮发现问题、耳朵灵听出问题、嗅觉敏感知问题、嘴巴勤指出问题、脑袋明思考问题,手脚快解决问题,最终用鲜明的态度、扎实的理论、聪颖的智慧、严明的行动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灭于初始状态,消灭于无形。 

      (三)要切实解决关键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问题千头万绪,需要提纲挈领;问题扑面而来,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大小难易、明确轻重缓急、摸清内在规律,才能牵得住牛鼻子,找得准突破口。针对安全工作具体实践中人为因素增加、驾驶舱资源管理混乱、基础理论和能力欠缺、人员资质把关不严、空防安全压力增大的状况,要着重解决七大问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强化措施,举一反三,严厉整治,解决违章违规违纪的三违问题;进行人员资质抽查,严防训练课程缩水、人情关放水、差强人意混水、弄虚作假搅水,把职责、培训、考核落实到每个岗位,解决资质能力问题;合理搭配机组力量,强化机组配合意识,深化规章和职责学习,持续监督标准操作程序(SOP)执行情况,解决驾驶舱资源管理混乱问题;加强针对性训练,整治作风不严谨、操作不熟练、侥幸心理严重等薄弱环节,解决非精密进近问题;严格把控收、存、包装、运输等环节,加强货物源头的管控,解决危险品运输问题;全面开展各类持证人员背景调查,加强人员搭配和日常训练,提高警觉性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解决空防安全问题;加大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打击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罪名以及修订《民用航空法》等有关条款,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 

      二、坚持过程导向 

      古语说:知危而后安。航空安全具有整体性强、参与面广、关键环节多、规章强制性突出的特点,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操作出现问题,都会引发不可逆转的恶性结果。因此,把好过程是取得完美结果的先决条件。坚持过程导向,就是把安全工作的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从偏重于结果考核向运行过程管控转化。 

      (一)关口前移,坚守红线。关口关口,要地咽喉;把住关口,安全无忧。树立超前思维、超前预防、超前治理,强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持续安全形势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评审,周期性地量化评审安全工作状况,深化安全管理体系(SMS)风险管理。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努力消除信息系统孤岛,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的安全信息化综合平台,以信息化支撑程序、环节、流程的有效衔接。安全管理最忌讳失之于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要完善制度、标准、程序、依据,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严之有线。牢牢把住转机型训练关、飞机适航关、签派放行关、飞行准备关、着陆形态关、特情处置关,把控关口保安全。强化红线意识,在飞行、机务、签派、空防、客舱、配载、地面等关键运行系统设立红线制度,谁碰红线严肃处理,努力使为有所循,行有所止。 

      (二)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强化安全过程管控,重点在基层一线,难点在基层一线,希望也在基层一线。如果基层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发生问题的几率就大;基层工作不落实,我们的心里就不踏实。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精力下投、作风下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健全机长、乘务长、班组长的三长培训长效机制,使一根针的基层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高战斗力。要推动由控制向建设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把工作触角从教育培训、案例分析、教训汲取延伸到安全责任、安全履职、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把工作着力点从严管严控严惩严处拓展到解决实际难题、倡导主动整改、自觉履职尽责等各个环节,准确把握安全管理与激发活力的结合点,在更强意识、更高主动上严防安全。 

      (三)能力上移,掌控主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能力欠缺,有、善是安全问题多发的源头,也是安全工作最需要加强的根本。要改进专业人员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尤其是要增加针对性强的培训科目;充分调动各个层级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持续开展关键技术人员资质排查,把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人找出来、挖出来。要把重点整治与完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阶段性安全整顿、重点领域整治的成熟做法上升为管理机制,发挥机制的引导、规范效应。从细节入手、标本兼治,从穿衣戴帽过程抓起,从落实标准操作程序(SOP)、标准喊话抓起,从监督检查抓起,切实使作风严起来、硬起来、实起来,切实解决心浮气躁、作风漂浮的安全工作顽疾威胁。 

      三、坚持形势导向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形势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虽然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实现了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量三个继续下降,同比分别下降5.8%4.1%15.8%,但绝对数量仍然触目惊心,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万起、事故死亡4.1万人、重特大事故32起。一桩桩事故成因看似十分偶然和孤立,但暴露出来的管理缺位、责任淡薄、制度虚设、机制苍白、监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却是异曲同工,如出一辙。根据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短板是民航安全工作的一个有力武器。坚持形势导向,考验的是对安全工作高度的警觉性、敏锐性,检验的是做好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促进的是隐患的持续排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 

      (一)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敏锐性。一起起事故无不触目惊心,教训无疑极其深刻;一起起事故虽不尽相同,教训却异曲同工;一起起事故成因虽千姿百态,教训却惊人相似;一起起事故虽在不同行业,却可引以为戒。不仅要对别人的事故有共震和共惊、还要有共鸣和共振,善于居安思危,举一反三,汲取教训,未雨绸缪,警钟常鸣,不断反思和反省自己的不足,防患于未然,从而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要时刻敲响安全第一这面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打好保证安全这场仗,善于汲取行业内外不安全事件的经验教训,做到不吃堑也可长智,不隔岸观如身临其中,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教训来认真吸取,把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必修科目来提高,不能撞了南墙才回头、见了棺材才掉泪。 

      (二)切实增强紧迫的事业心、责任感。民航安全涉及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一头连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旅客,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尊重、珍惜和保证人的生命,承担的是无上的责任,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每时每刻、时时刻刻,每个单位都不能对安全工作满足现状、盲目乐观,高枕无忧、掉以轻心,每个人都不能疏忽大意、玩忽职守,粗枝大叶、马虎从事,缺乏责任心、缺少事业心的不作为或少作为。因此,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安全形势变化特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隐患意识,持续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进一步出实招、硬招、新招,编织覆盖全面、环节紧扣的安全网,构筑起降低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防火墙 

      (三)持续推广科技新应用、新支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革命正在为安全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加大科技应用也是提高安全裕度和运行效率最有效的方法。要积极推行国际民航组织实现普遍安全监督审计(USOAP)向持续监测方法(CMA)过渡的安全管理变革,善于借鉴欧美民航业以及行业外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做法,建立安全信息驱动的新形势下的民航安全政策、安全技术、专业人员疲劳风险管理等研究分析机制。扩大EFB(电子飞行包)应用,逐步推进HUD(平视显示器)运行使用建设MEWINS(增强型气象系统)提升气象信息获取分析判断能力,建设MFORCS(航班运行风险控制系统),建设包含航前、航中、航后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并互联互通,构建融即时信息搜集与反馈、分析信息与决策、管控与服务的整合各类运行业务应用的大运行网。以信息化带动基础夯实、促进机制创新,提高安全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民航安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形势导向,将极大地有利于在引以为戒中堵塞漏洞,在汲取教训中制定措施,在警钟常鸣中防患未然,在防微杜渐中保持警惕,在深刻反省中举一反三,在忧患意识中居安思危,在引烧身中防微杜渐,从而不断警示和规范自己的行动,达到减少安全风险、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目的,持续创造民航生产更长更好的安全周期。(作者:张富伟 东航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