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许家坪机场迁建必要性浅析
摘要:恩施许家坪机场1993年11月底建成运营,2003年、2012年先后两次进行扩建。开航23年来年均旅客吞吐量增幅高达210%,按照2016年24%的增幅计算,未来6年将达到15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机场设施将面临饱和运转的压力,经过两次扩建后建设用地紧张。随着恩施市城区范围不断向东推进、向北拓展,整个机场处于城市包围之中,机场净空安全与城市发展矛盾日益凸显,安全管控难度增大,制约了机场和城市发展。从机场长远发展和城市规划来看,恩施机场不具备作为永久机场的条件,迁建已是必然。
一、城市与机场的发展
(一)恩施城市总体规划
图1 恩施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2016年,恩施市修编了2017-203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一带两翼三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1),明确了“东进、西延、北拓、南控”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北拓”指将位于机场北面的金龙大道两侧调整为城市中心区,集中成片,优化完善功能;“东进”指在原规划沿紧邻机场空侧的金桂大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东扩,规划建设城市商务中心(CBD)。
(二)恩施机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恩施航空运输市场发展迅猛,形势喜人。机场旅客吞吐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近6年年均增幅高达190%。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图2)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运输在恩施乃至湖北全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2.恩施旅游经济的井喷发展,“十二五”全州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8.3%、37.6%,2016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增幅均高于全省水平。3.恩施机场二期扩建后,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客运市场回归理性,民航运输相对于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2 恩施州近五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三)恩施机场发展前景
基于目前的大好市场形势和利好机遇政策,可以预见,恩施机场未来仍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1.恩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文化旅游业的繁荣以及对外贸易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恩施机场生产运输量逐年增加的态势不会改变。2.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山大路险,高速和铁路的修建成本高、难度大,但通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恩施州委州政府已将全州八县市通用机场建设项目纳入2017-2025年工作规划,恩施八县市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已启动,恩施机场将成为恩施通用航空的重要飞行保障基地。3. 恩施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建设被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国际航站楼计划于2017年8月建成,将成为恩施航空市场新的增长极。
(四)城市与机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图3 恩施中心城区土地使用强度规划图
1.机场扩建与城市用地的冲突(图3),机场与城市发展相互制约。恩施机场位于恩施城北,离市中心5.4公里。机场发展与城市规划矛盾突出,机场正处于“东进”规划建设城市商务中心和“北拓”规划建设城市中心区主轴线附近,严重制约城市建设用地,阻碍城市化进程。机场经两次扩建后,预留土地所剩无几,外围土地已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机场原址扩建几无可能。2.机场净空保护对城市建设的限制。跑道北端2K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点海拔高度必须控制在501.95米以下;跑道南端3K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点海拔高度必须控制在514.84米以下。恩施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不管是东进、西延还是北拓,都受到机场所在位置的牵制,新城区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种设施的建设高度极大受限。3.飞机噪音对周边市民的影响。机场围界紧邻恩施市花果山村和金子坝村,围界外10米范围内民房林立,周边居民对飞机噪音怨声载道。新城区首当其冲的便是金桂大道CBD区域,处在80-90dB的噪声影响范围内;北拓形成的政治文化中心将处在70-75dB的噪音影响范围内。4.机场发展面临的空域矛盾。恩施机场地处鄂西南山区,周围地形复杂,特别是北侧多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跑道北向1278米高的锁山,限制进港飞机从北向降落,主降方向只能定在跑道南端,机场可用空域有限,飞行矛盾突出。
二、恩施机场迁建的必要性
(一)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恩施机场迁建可满足新城区规划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布局。恩施市是恩施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州、市同城。伴随恩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20年,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山、水和其他生态用地规模64.6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60万。产城(村)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布局需进一步调整,城市扩张不可避免,机场周边土地“寸土寸金”,亟需机场迁建缓解城市建设土地压力,释放城市发展所需空间。
(二)机场安全发展的需要
目前,恩施机场净空安全同样受制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机场围界外5米范围内树木和违搭乱建民房清理工作难度大,机场周边城市建设塔吊林立,城市居民燃放孔明灯,附近村民焚烧玉米杆、杂草等,机场净空环境复杂,严重影响飞行安全。迁建后,新址将远离城镇居民区,净空安全将得到可靠保证。同时,机场自身发展面临的空域矛盾和满足远期发展的用地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三、恩施机场迁建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层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56号主席令)第五十六条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机场,应当符合依法制定的民用机场布局和建设规划,符合民用机场标准,并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并实施。”
2.《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第四条规定:“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建设程序。”
3.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调整(2015-2030)研究报告》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30年)研究工作汇报》,恩施机场未被列入“十三五”新增或迁建运输机场名单,远期2021-2030年规划新增机场也未提到恩施机场。
在民航局组织编制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时期运输机场建设项目专栏迁建及迁建研究项目中,恩施机场迁建未列入其中。
(二)地方政府意愿
1.湖北省政府已于2016年将恩施机场迁建项目纳入全省中长期民用运输机场重点建设项目库,启动恩施机场迁建前期工作进入全省“十三五”民航发展及中长期机场建设规划。
2.恩施州政府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将开展恩施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列入全年重点项目之一,并多次召开州政府专题会研究相关工作,成立了恩施州民航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机场迁建选址前期工作,与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沟通。湖北机场集团于2016年将“积极推进恩施机场迁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列为深化改革发展60条意见之一。
(三)对策及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航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十三五”民航机场改扩建和迁建项目前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基础〔2016〕1143号)有关内容提到:“机场需要扩容,存在受城市规划建设、周边建筑超高等限制,改扩建方案影响面广、经济性差、社会稳定风险水平高,或受地形条件限制严重,不具备原址改扩建条件;或者受空域使用限制,军民航飞行矛盾日益突出、实施机场改扩建无法缓解矛盾等情形的,可以开展机场迁建研究论证工作。对于不符合上述情形的机场,原则上不予支持,如仍要迁建,由地方自行安排。”
基于本条规定,结合恩施机场与恩施城市建设实际,机场迁建研究论证工作是可以开展的,条件也是符合的。为此,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和恩施机场可采取“两条腿走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政府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到国家发改委、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中南管理局及省直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机场迁建选址论证申报得到上级批复同意,力争将恩施机场迁建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中期调整范围或国家“十四五”机场建设规划。
2.机场配合尽快启动选址论证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做好预选机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空域资源系统规划、净空保护、电磁环境保护、噪声敏感区域控制等工作,提前布局临空经济区和综合交通枢纽。
3. 恩施机场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土地资源价值远远超出修建一座同等规模机场所需投入。如果争取纳入“十三五”中期调整或“十四五”建设规划失败,恩施州政府可遵循“如仍要迁建,由地方自行安排”的规定,按照“新(迁)建民用机场建设程序”自行开展恩施机场迁建相关工作。
四、结论
恩施许家坪机场迁建,不仅是湖北省民航发展以及恩施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机场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中长远发展来看,机场迁建是必要的,开展选址论证及前期工作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恩施州城乡规划管理局,《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6年修改)》;
[2]北京中航建研航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新(迁)建民用机场建设程序及注意事项(2017版)》;
[3]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湖北恩施机场总体规划(审定稿)(2009年版)》。
(作者:左小平 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