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通过对部分通用航空单位进行调研,对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在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信息获取和共享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解决目前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满足通用航空用户需求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应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一、 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通过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并到部分通用航空单位实地调研,对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总体来看,民航气象服务机构为通用航空提供的气象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其基本运行的需求,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气象业务运行关系不畅
通用航空气象没有纳入民航空管气象业务管理体系中,民航气象服务机构与通用航空气象业务运行关系还不明确、不顺畅。存在民航空管气象的业务通知送达不到通用航空单位的情况,民航气象中心在2014年开通了民航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并发文推广,供航空气象用户免费使用。但调研的通用航空单位都没有收到通知,也没有使用此网站。
(二)气象运行条件比较匮乏
所调研的通用航空单位均没有安装引接民航气象信息系统的终端,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通信链路;已经建立气象台的通用航空单位还缺少制作预报产品所需的探测资料和预报业务和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上的气象网站(国家气象局或国外的气象网站)获取各种气象资料和产品;部分通用航空单位还通过电话和传真方式向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索取气象信息。
(三)气象服务信息比较单一
通用航空用户对增加气象服务产品、提高精度、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需求迫切。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希望民航气象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更多层次、更高精度、更快更新频次的低空区域气象产品;二是希望提供更大范围、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特别是边远地区和海上作业区的云高和能见度等气象产品;三是引接民航气象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借助互联网可使用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四是增加可视化和文字化的气象产品,便于理解使用;五是增加通用航空气象信息电话咨询服务。
(四)气象人员队伍薄弱
通用航空气象人员配备缺少相应的规范要求,部分通用航空
机场没有气象人员,由于多数通用航空按照目视飞行规则开展飞行作业活动,也存在着忽视气象服务的情况。通用航空单位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还缺少培训的途径。
(五)气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
通用航空气象工作缺乏有效管控。个别通用航空机场没有气
象人员,只依靠管制人员履行机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没有相应的人员业务技能要求和资质管理,运行上存在安全风险。国家气象机构已经开始涉足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工作,福建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成立了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有限公司,开展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二、通用航空气象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和发展目标
根据通用航空发展趋势,研究制定通用航空气象发展的具体技术路线、发展策略和实施步骤,提升通用航空气象服务能力,提供适合通用航空运行特点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依托现有民航气象服务体系,确定需求引导、适应发展、科学谋划、逐步推进的通用航空气象能力提升策略。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立统一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基本信息源
综合利用民航气象、国家气象、农垦、水利部门以及通用航
空自建的各类气象探测资料和气象信息资源,建立通用航空气象信息处理与服务平台,成为统一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基本信息源。
(二)提高通用航空机场、临时起降点及低空作业空域的
天气探测、预警能力
建设低空加密观测数据发布系统、低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低空低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低空风切变监测预警系统、空中报告收集发布系统。提高通用航空机场、临时起降点及低空作业空域的天气探测和预警能力。
(三)研究开发适应通用航空飞行作业特点和运行需求的
通用航空气象产品
向通用航空用户提供时间分辨率1小时或更高,更新频率1小时或更快的精细化预报产品。结合通用航空飞行特点和通用航空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建立适应通用航空需求的气象服务业务。
(四)拓展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
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和“互
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具有时空覆盖全面、信息传递及时、服务获取便捷的通用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创新航空气象服务方式,为通用航空提供可定制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咨询服务。
(五)规范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活动
建立健全通用航空气象有关的规章、标准体系,规范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活动。探索并逐步推进通用航空气象信息服务基于市场化运营模式。
三、主要工作
(一)理顺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对通用航空活动的气象服务及保障工作做出如下规定:“飞行的气象保障工作由航空气象保障部门负责”。《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因此,包括通用航空气象保障工作在内的航空气象工作都应在民航局的统一管理下进行,其他机构开展通用航空气象业务是否合规,还要明确。特别是国家气象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及早介入,进行协调。
在通用航空发展的现阶段(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初级阶段),通用航空气象业务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还需要民航空管气象服务机构承担提供通用航空气象基础信息和基本气象产品的职责。现阶段将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完全交由市场主导,是否适应通用航空安全、高效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整合资源,合作共赢
目前民航气象探测设施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以分布在机场内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为主,无法对通用航空机场、作业区的天气进行探测。特别是对通用航空飞行有严重影响的雷暴、风切变、低云低能见度等重要天气的探测预警能力不足。这种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根本性的改变,需要整合现有民航气象、国家气象、农垦和通用航空自建的气象探测资源。一些通用航空单位建立了自己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如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的上级主管黑龙江农垦总局就有多部气象雷达设备(目前没有联网共享),可以建立充实服务黑龙江通用航空甚至民航运输的航空气象探测预警网。整合现有气象资源,建立统一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基本信息源,是节约资金,节省时间,适应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三)深入了解通用航空气象服务需求
民航气象服务机构按照规定为通用航空提供的气象情报有:预期的区域内的高空风、高空温度的情报;预期的区域内的重要天气现象情报;起飞机场、目的地机场和备降机场的机场天气报告;重要气象情报和与整个航路有关的尚未编入重要气象情报电报的航空器观测报告;与低空飞行有关的低空气象情报。
通用航空具有飞行作业项目多元化、机型繁杂、机载设备简单、飞行高度低、作业区域变化大、飞行时间不确定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通用航空所需要的气象服务无论从产品种类、发布频次与发布方式、关注重点、服务空域与时段等方面都与运输航空存在较大的区别。并且通航的航空器绝大多数体积小,飞行速度慢、高度低,抵御危险天气的能力很弱,另外,对于农林喷洒、海洋监测、海上救捞等作业而言,作业区的天气条件直接影响作业效果,天气对通用航空的飞行安全和作业效率影响更大,迫切需要适合通用航空飞行特点和作业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技术支持。目前,民航气象产品的发布频次、有效时段、层次及精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通用航空的需求。
从通用航空发达的美国来看,FAA 规定了面向通用航空飞行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与我国基本相同,比我们多了天气讲解、非机场区域天气条件和飞行员报告等资料,气象服务产品的精度也更高。这些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和产品是需要有专业的气象科研或服务机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技术研发。
建立与通用航空用户交流互动机制,开展用户需求调查分
析,组织通用航空与气象双向培训,提高通用航空气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通用航空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使用水平,发挥气象服务的整体效益。
(四)丰富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产品
在现有气象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非机场区域气象产品,提高精度,重点是飞行作业区的气象服务产品。
一是提供飞行作业区气象视频图像监视产品。将不同系统、部门和单位的视频监视系统进行整合,或者在非机场区域和飞行作业区设置视频或照相监视系统(或者建立可移动的视频或照相监视系统),建立通用航空气象视频或照相监视系统(每隔15分钟采集发布交换1次图像),作为气象监测和天气实况资料的补充,也有助于飞行和气象人员了解临时机降点和飞行作业区的天气状况。
二是提供飞行作业区预报、预警产品。重点是影响通用航空作业的雷暴、强降水、低能见度和大风的预报。向通用航空用户提供时间分辨率1小时或更高,更新频率1小时或更快的精细化预警预报产品。根据用户需求,对特定飞行区域和特定种类的危险天气,进行定制和发布。收集并发布交换飞行员空中报告。
三是气象信息与通用航空运行决策相融合。将气象雷达、卫星、闪电定位资料与航管雷达信息、ADS-B等信息资料融合,开发气象信息与通用航空运行融合技术,为运行决策服务。
(五)建立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民航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和增加针对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的栏目和内容,也可建立专门的通用航空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站。在美国,飞行服务站是为通用航空提供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从调研来看,个别飞行服务站还没有引入航空气象信息,随着各方关系的理顺和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民航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与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链接,通过飞行服务站获取气象产品和服务,也是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一个重要方式。
通用航空气象服务要不断向集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服务等先进技术,完善气象服务方式。特别是建立网络方式,用户可以登录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网站,根据飞行任务的时间、高度、飞行作业区域自动获取相应的气象信息,生成飞行气象文件。
建设的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网应具备短信、微信、传真、移动终端服务APP平台等功能,方便用户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气象信息。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通用航空气象咨询讲解服务。
近年来,各级出台了不少针对或涉及通用航空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意见,但有关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方面的内容还很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细化分解,逐步落实。随着通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快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综合探测能力、预警预报能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以适应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刘鹏 民航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部)
说明:此为民航局空管局制定《航空气象专项发展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向参与人员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民航局关于加强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意见》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
《中国民航空管现代化战略》
《航空气象专项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办法》
《通用航空机场空管运行保障管理办法》
《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