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辉煌“十二五” 忆峥嵘岁月——新疆民航“十二五”时期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纪实

    朱焕 编 辑:张薇 2021-10-28 15:22:00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关键阶段,也是新疆民航助力民航强国建设、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其间新疆民航民生航空、门户枢纽和品质提升等三大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航空运输市场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民航成为新疆沟通内外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为新疆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航线网络日益完善,门户枢纽蓄势待发 

      新疆民航“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努力建设“东西成扇,疆内成网,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格局。截至2015年底,全疆开通航线较之2011年由141条增加到214条,新增73条,其中国内航线183条,国际(地区)航线31条;有17个国家、27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机场通航,乌鲁木齐比“十一五”末新增莫斯科、伊斯坦布尔、第比利斯、迪拜、首尔、沙迦、圣彼得堡、大阪等重要国际通航点,并实现与宝岛台湾通航。运营新疆航空市场的航空公司42家,其中运营疆内支线机场的航空公司达到12家,新增3家;有6个支线机场实现4家以上航空公司飞;有13个支线机场实现了每日2个航班以上;有6个支线机场开通了直达疆外的航线。新疆本土第一家独立法人航空公司乌鲁木齐航空公司落地,乌鲁木齐机场分公司与天津航空新疆分公司挂牌成立,新进九元航空是首家运营区内支线的低成本公司。新疆民航“串、环、延、网、筑”的航线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乌鲁木齐区域性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航线网络布局。 

      中国民航局(以下简称民航局)高度重视乌鲁木齐机场枢纽打造,已经着手启动了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规划编制工作。冯正霖局长强调指出,“编制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战略是民航局落实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民航新疆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作为行业政府,高瞻远瞩、立意深远,通过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及时向自治区、民航局上报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枢纽机场建设的调研报告和《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开放第五航权的请示》,着力推进门户枢纽建设。 

      “十二五”时期,新疆民航门户枢纽战略通过航线网络优化与拓展、航班波构筑、乌鲁木齐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乌鲁木齐机场流程优化等全力打造西部门户枢纽,开通国际航班旅客快速过站区,有效减少了过站旅客的通关时间,目前南航内部、海航股份和天津航空在新疆区域实现了行李直挂和一票到底,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迈入全国26个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第15位,中转人数由2010年的61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过百万人次,各项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增强,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初具成型,正蓄势待发,全力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洪流。 

      二、服务品质有力提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品质提升永远在路上管理局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将2013年确立为新疆民航“品质提升年”,及时出台了《新疆民航推动品质提升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有力指导和推进品质提升战略。辖区单位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主要平台,修订完善了乌鲁木齐机场冬季运行保障三大预案,完善航班运行管理,加强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建立乌鲁木齐机场冬季航班运行保障及备降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机场冬季飞机除冰雪资源整合,切实提高除防冰效率。2014年乌鲁木齐机场放行正常率在全国21个繁忙机场中排名第三位,2015年继续保持全国大型机场前列。2015年新疆地区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70.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辖区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妥善地做好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应急处置工作,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影响事件,受到民航局肯定和自治区表扬。 

      新疆民航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加开乌鲁木齐机场安检通道,安装安检通道木地板,缩短行李提取时间,T2-T3之间设置中转旅客室外人行通道,开通T2-T3中转旅客摆渡车,完善机场停车场及其周边道路引导标识标牌,在候机楼大厅增设旅客休息座椅,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机场服务和中转功能。经新疆机场集团组织测评,2015年乌鲁木齐机场旅客服务满意度达到86%,全疆机场平均水平达到85%。五年来,新疆民航圆满完成了中国-亚欧博览会、我在利比亚公民撤离、朝觐、运兵、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重大保障任务。2015年“三节一庆”期间,新疆民航圆满协调保障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朝觐包机和运送新老兵任务,国防动员和重大运输越来越成为新疆民航重要的政治任务。 

      三、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凝聚各方发展合力 

      政策决定对策,思路决定道路。20106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一个月,民航局就和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政府签订了《关于推进新疆民航跨越式发展的会谈纪要》(以下简称《会谈纪要》),举全行业之力和利好政策助推新疆民航发展。2012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管理局积极抢抓历史机遇,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会谈纪要》目标任务的落实,协调民航局在财经政策、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新疆民航发展。积极申请中小机场、支线航空补贴以及安全、科技、通用航空、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发挥支持引导作用和政策协同效应。与此同时,管理局从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狠抓政策落实,将民航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民航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细化分解,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另一方面,积极向自治区争取政策。自2014年至今,管理局一直在推动自治区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民航发展的意见》以及《新疆民用运输机场管理办法》等政策和法律文件,努力为辖区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请进来、走出去”共商发展大计。五年来,管理局主要领导带队赴疆内各地调研,与各地(州)加强沟通,达成发展共识。南航、国航、东航、海航、天津航、山东航等航空公司主要负责人来疆座谈,共同谋划新疆航空市场发展。管理局积极与中国民航大学、民航第二研究所等智库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以科技力量促进发展。“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战略赋予新疆民航重要的发展契机和历史使命。20153月份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发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新疆自治区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和“三基地一通道”的目标。在2015年的民航发展论坛上,民航局提出了民航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倡议,其中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对中亚、南亚等国的航权开放力度,适时推进与东南亚、东北亚、西亚等国的航权开放;重点推进西安、乌鲁木齐、昆明和银川等门户枢纽国际航权的开放”、“打造以‘沪兰大通道’为主干的‘空中丝绸之路’,丰富和扩大亚太航路航线网络”等具体举措。 

      四、肩负历史神圣使命,努力践行民生航空 

      新疆支线航空作为民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区内贫瘠航线的开通和持续运营上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态势,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充分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新疆安定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维持贫瘠航线健康、正常运营,管理局始终将促进贫瘠航线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加以引导,积极促成航空公司与当地政府达成贫瘠航线运营补贴协议。近年来,管理局陆续组织工作组赴新疆地州进行调研和邀请航空公司来疆座谈,认真了解各地州政府对民航发展相关需求,引导地方政府加强对民航事业发展认识,引领航空公司加强航线网络建设,合理安排运力投入。在管理局积极推动下,目前已促成建立了疆内贫瘠航线地方政府给予航空公司保底补贴的政策模式,维持了疆内特殊、贫瘠航线的正常运行。区内乌鲁木齐—塔城航线从“十二五”初期依靠地方政府的补贴每周三班“勉强度日”,到201512月份实现每天三班的完全市场化自营,市场发展模式已经成熟,意义深远。 

      管理局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因地制宜,制定了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推进短途运输试点。201410月,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短途运输伊宁-博乐-阿勒泰首航,这是新疆首次开通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2015年喀纳斯-富蕴短途运输航线正式运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服务的起步极大地提高了区域交通的通达性,改善了边远地区各族群众出行条件,满足大美新疆旅游交通需求,对进一步完善新疆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实现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有效衔接,在疆内构建枢纽干线、区内支线、通用航空短途航线为一体的民航综合运输体系意义重大,是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的大事。 

      五、经济外贸旅游火热,助力民航提档加速 

      2010年以来,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2011-2015年,自治区生产总值由5437亿元提高到9400亿元,平均增长10.7%,增速在全国位次由29位跃升至前列;人均生产总值由25034元增加到41063元,年均增长21.6%,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500亿元提高到1331亿元,年均增长21.6%。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各项政策红利的竞相释放,19个省市援疆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到位,实施援疆项目5150个,拨付援助资金580亿元。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积极变化,天山北坡经济带快速领跑新疆经济、南疆四地州经济后发赶超。新疆区内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为民航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发展环境保障和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 

      2010-2015年,新疆对外贸易总额连创历史新高,201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76亿美元,比2009年的138亿美元增长1倍,年均递增18.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中国-亚欧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实现对外经济贸易成交总额234亿美元。2011年,中央决定打造的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加快启动,两个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达到105.8亿元。20157月份,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新疆即将拥有3个综合保税区和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截止2015年末,新疆已有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批准的一、二类口岸29个,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口岸交叉,沿边、腹地口岸互补,航空、陆地口岸并举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2011年,自治区提出要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疆航空运输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国际、国内旅游业双双出现井喷式增长,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双双创历史新高,旅游总人数由2133万人次增加到60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86亿元增加到预计700亿元,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景区开发步伐加快,精品景区急速扩张,基本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民航运输是外贸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外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两者相互促进,共生共赢。 

      辉煌“十二五”,忆峥嵘岁月;筑梦“十三五”,建丝路丰碑。“十三五”时期,新疆民航将通过扩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强化中转服务、开拓国际航线和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向打造门户枢纽发起总冲锋,在“枢纽功能强化战略”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和“领头雁”。 (朱焕,民航新疆管理局运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