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真情服务理念 做好对口扶贫工作
摘要:“新疆管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很有成效,让我心里很踏实”,“工作队一线同志的工作体现在村上,但代表的是整个民航系统的工作”。2016年5月25日,中国民航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民航新疆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住古勒铁日干村“访惠聚”工作队住地这样肯定和鼓励我们,扶贫工作队成员感觉心里暖暖的,腰杆更直了,肩上的担子也更沉了。
一、领会冯局长讲话精神,提升执行力是首要政治任务
“一线工作队的同志们体现了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把当地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组织赋予的责任作为政治担当,做出了很大成绩。工作队不仅是在加强基层组织和强化稳定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做发展工作。工作队同志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关怀,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老百姓的腰包能鼓起来,生活能富裕起来,道路通畅起来,村庄能亮起来”。冯局长的指示精神包含了“加强基层组织、强化稳定工作、做好发展工作”三方面要点,与自治区“访惠聚”三项重点工作“做好群众工作(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高度契合,是工作队当前乃至今后更长阶段时间做好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意见,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操作价值。落实冯局长讲话精髓,提升工作执行力,是我们当前做好“访惠聚”各项工作任务的首要政治任务。
“是花儿就该努力绽放”。进住之前,工作队就花了一个月时间与第二批工作队进行工作交接,全面调研社情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今年以来,工作队积极贯彻民航局党组、自治区和管理局党委关于“访惠聚”工作的要求,落实行业“真情服务”理念,立足“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六个着力”,推进“六项任务”,全力推进“七项工程”,努力用我们的真情和真心浇灌这朵花儿,让它绽放地更加绚丽多彩!
一年来,驻村点古勒铁日干村没有发生暴恐事件和社会群体事件,“去极端化”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社会稳定;村两委完成换届选举,支部委员会、党小组和党员的作用明确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加强,兼顾帮扶的帕其坎特村实现软弱涣散摘帽;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攻坚的宏大目标,民生有力得到改善;工作队累计投入资金、物资近500万元,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便民服务中心等一大批民生设施投入使用,全村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亮化、美化,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以“平安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去极端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工作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要求,依托“三位一体”的维稳格局,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确保了一方平安。
(一)制度建设为根本
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了“四个一”制度,即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唱国歌大宣讲活动、召开一次工作碰头会、召开一次稳定形势分析会、进行一次共同学习。坚持执行党建、稳定、青年、妇女四项工作月度例会制度,紧紧依托“去极端化”的重要队伍,促进制度文化与群体文化融合,抵制极端思想渗透。建立了定期维稳应急演练、宗教人士座谈会、清真寺安全检查、每周五“两个制度”学习、“1+7”联系、定期关注清真寺宗教活动、“去极端化”宣讲等制度。
(二)阵地建设强基础
“妇女、青年、在校学生、党员干部”四个阵地建设是工作队确立的重点工作,工作队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文化对冲。针对妇女举办文艺汇演、厨艺大赛、手工制作、拔河比赛、表彰最美母亲等活动,支持建立缝纫合作社,激发全村女性热爱生活、勤劳致富、注重团队等现代文化精神,充分发挥妇女在整个家庭中“去极端化”的中流砥柱作用。针对青年组织“五·四”篮球赛、返乡内初(高)班和大学生“暑期收获分享会”、文艺汇演及义务宣讲活动,鼓励青年开展体育锻炼,宣讲“去极端化”、开展公益活动。针对在校学生组织双语比赛、表彰“三好学生”、开展与北京学生结对交流等活动,在祖国花朵心里种下学习国语、民族团结的种子。针对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带头抵制极端化行为;为党员发放农业生产工具,发挥其运用现代科技带头脱贫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现代文明作引领
创新性地开展“去极端化”活动,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制定“村现代新风尚民俗活动组织方案”,在婚礼、命名礼中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加入“民族团结、法律法规、‘去极端化’”等宣讲内容,弘扬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倡导民俗新风尚,推进“去极端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现代文明引领,研判新情况新形势,针对村民对于法律边界认识不清等问题开展宣讲,将法治文化与习俗文化相融合,潜移默化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极端思想。
三、以“脱贫工程”为核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2016年古勒铁日干村面临要完成整村脱贫的艰巨任务,工作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精准扶贫”做扎实
入村1个月时间工作队就完成了对全村207户贫困户的走访慰问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精准识别。在精准识别基础之上,工作队还与村两委共同设计针对贫困户的脱贫措施,达到一户一册、一户一方案。
(二)创新方式增效益
工作队还积极推进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支持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补贴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逐步实现“精准扶贫”。
(三)脱贫攻坚回头看
进入下半年,工作队开展了“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通过再次走访调研真正掌握各项脱贫措施落实情况,政府发的扶贫物资有没有真正到位、贫困户对扶贫措施到底满不满意、农户对年底脱贫有没有信心等。工作队尤其对目前脱贫措施落实不到位,年底前脱贫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贫困户进行再督导,个别特困家庭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实现脱贫目标。
四、以“增收工程”为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中央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掀起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上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在这场伟大的世纪战役中,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有效解决农民“缺钱花”这一现实问题,事关全局的成败。
(一)科技增收创效益
工作队通过实际调研,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就地盘活各类资源的增收思路。2016年年初,工作队了解到村里的核桃、红枣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比较低、品质不高,通过多方协调邀请农技专家举办了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结对指导帮扶,发放技术资料,为村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工作队还协调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捐赠10万元科普基金,积极用于农作物科学种植项目。
(二)广开思路畅销路
工作队还注册建立了淘宝新疆馆“民航新疆管理局‘访惠聚’工作队特产直销店”,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通过示范引导,在电商平台直销核桃、红枣等农产品5吨多,不但增加了农民种植收入,也利用网络帮助农民畅通了销售渠道。2016年6月16日,经工作队与新疆民航实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协调,中国团餐十强企业、北京餐饮十大品牌“北京金丰餐饮有限公司”来策勒县考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实地调研古勒铁日干村整村脱贫工作,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脱贫。
(三)示范引领惠民生
8月16日,工作队邀请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所策勒沙漠研究站来村调研新品种试种、林粮间作改良、智能滴灌节水等项目。在盐碱化土地治理问题上,科学家提出了建设排碱沟、设置排碱管网开展循环养殖、改良林粮间作模式等建设性意见。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努力协助村两委推进科学种植是示范引导村民试种新品种、开拓思路、推进扶贫攻坚,“科学引领、快速见效、树立典范”,争取早见成效、惠及百姓、改善民生。
五、以“民生工程”为目标,扎实做好群众工作
“悠悠万事民为先”。民生连民心,工作队驻村期间始终把老百姓自己的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扎实推进真正的民生工程在当地落地生根。
(一)民心工程惠民生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系列活动。规划建设了“民族团结林”,不仅能够美化周边环境,还对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充分彰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意义。工作队还策划建设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除宣传、教育、示范和休闲等功能之外,还从项目中为每位贫困户补贴增收基金2000元。
(二)特殊关爱暖民心
工作队将免费捐赠物品的“爱民之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改革了“爱民之家”制度,规定“四老人员”和贫困户作为领取衣物等物品的特殊群体范围。协调联系自治区残联和策勒县残联,申请对本村残疾人群实施精准帮扶,协调近5万元的轮椅、拐杖等物资。协调县疾控中心对本村65岁老人进行免费结核病筛查。
(三)真心帮扶显真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冯正霖局长关于“医疗援疆”助力扶贫攻坚的指示要求,2016年7月22日——23日,民航总医院党委书记丁跃率民航总医院援疆义诊医疗队来到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开展义诊和赠药活动,共为400余村民义诊,赠送价值5万余元药品,带来了民航人特殊的真情和关爱。统筹组织协调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牡丹分园向古勒铁日干村双语幼儿园小朋捐赠200余件玩具。协调由天津航空从天津、乌鲁木齐、西安、呼和浩特、贵阳、海口等六个分公司和基地组织发起“情系和田 大爱无疆”爱心捐助活动,共募集一批近4000件衣物和书籍。协调田地区红十字会拨付总价值25.6万元的扶贫物资,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和“四老人员”,让生活上真正需要关心和照顾的家庭获得实际援助。
六、以“通畅工程”为契机,合理改善当地环境
“要致富,先修路”。多年来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难题。今年,工作队协调自治区交通厅建设本村公路5.8公里,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即将配套安装200盏路灯,完全实现本村主要道路硬化、亮化。村里老百姓感激工作队所做的工作,送来锦旗“道路修到家门口,党的恩情记心间”。
七、以“科教工程”为先导,落实教育扶贫战略
“扶贫先扶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工作队充分重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花大力气完善教育设施和开阔学生视野。
(一)完善硬件强基础
3月份,工作队协调空管系统开展“空管支疆,爱心传递”活动,投资11万元援建了美术室、计算机室和手工室等三个项目。工作队制定完成了工作队教育扶贫专项方案,积极争取行业力量为乡、村两级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目前已协调中国民航大学已捐助50元资金,村小学硬件设施改造和村民技能培训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二)科普活动阔视野
4月份和7月份,工作队协调两家通用航空公司和相关单位开展了通用航空公益活动,组织体验飞行和公益课堂讲座、开展旅游线路空中勘察和城市规划航拍,累计飞行12小时,700多名师生听取科普讲座,各民族优秀学生代表参与飞行体验,从小培养筑牢学科学、爱科学的现代文化理念。召开促进和田地区通用航空发展座谈会,促南疆地区通用航空事业发展。
八、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是工作队“访惠聚”驻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工作队确定了以规范党支部工作强化村两委战斗堡垒作用的工作思路,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党建手册规范化
在民航二所的大力支持下,编写了双语村党建工作手册,建立10个党小组活动室,在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和年轻化方面强化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巩固基层组织。
(二)“两学一做”铸党魂
6月22日,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联合古勒铁日干村党支部全体党员赴策勒县战斗渠纪念馆参观,重温入党誓词,邀请参加过战斗渠建设的老党员讲故事,工作队组长周翔同志现场以“弘扬战斗渠精神、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主题讲党课。“七·一”之前,开展慰问“四老人员”,工作队与每一位“四老人员”同合一张影,留下珍贵的瞬间;唠一次家常,了解民情民意;送去一份慰问品,表达一份敬意和挂念。举办“纪念建党95周年”座谈会、“与党旗同合一张影”、写下“我最想对党说的一句话”和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激励先进、弘扬正气。组织完成了策勒县基层干部党性锻炼培训班活动,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领悟井冈山精神——“用信仰点亮人生”,进一步加强了党性锻炼,增强了党性修养。
(三)完善组织强堡垒
工作队按照相关要求,派员全程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对选举的前期准备、组织动员、候选人产生、召开选举大会等各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和监督换届选举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并监督村“两委”新老班子做好工作交接,充分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强化堡垒作用。
冯局长调研扶贫工作时,村支书从“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的角度,提出了在乡政府新开垦的3000亩土地上复制“于田县民航新村”的宏伟计划建议。助力脱贫攻坚、真正实现“访惠聚”的“七项工程”中还有很多的“打基础、惠长远”的项目及资金亟待解决。三年“访惠聚”,既是阶段性的收官,又是新征程的起点。真正实现“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需要全民航系统的鼎力支持!在这里工作队真诚发出倡议:扶贫众筹,虚位以待,请您来!
一年来,中国民航局冯正霖局长,新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穆铁礼甫·哈斯木,新疆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白志杰,新疆管理局张忠华局长、万向东书记及其他管理局领导,和田地委书记张金标、行署专员木则孜·艾沙,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党委书记高江淮等行业和地方领导都莅临驻村点,调研指导“访惠聚”工作,使工作队充分感受到了行业和地方对“访惠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驻村干部的亲切关心。
“访惠聚”背后是全民航几十万员工满满的爱!3年过去了,在民航局就对口扶贫工作的统筹下,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为村里盖起了近700平方米的“民航维稳宣教楼”,村民不用在露天开大会了;民航局空管局为村小学建起了全县乃至地区最好的双语语音实验室,维吾尔族小朋友可以用汉语在计算机上敲击出心中的理想了;全村主要道路硬化完成,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为村民安装了120盏太阳能路灯,村民出行从此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民航大学和民航二所支持的教育、党建项目也马上投入使用了;村里的红枣免费在中国民航报上亮相了;民航总医院的大夫带着6万多元的药品器械来为村民免费义诊了;中国民航科普基金即将在村里落地生根;重庆机场、江西机场、天津机场、奥凯航空、西部航空等支持的基层干部培训如期开展了……
著名作家冰心曾写下诗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风雨猛,折不断雄鹰的翅膀!”。
工作队期待并深信,“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通过奋斗与拼搏,耕耘与浇灌,我们将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所在的古勒铁日干村这朵花儿将会在祖国的南疆大地上美丽绽放!(朱焕,民航新疆管理局运输管理处,民航新疆管理局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