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广东“民航强省”建设战略研究

    林育钿 编 辑:孙文瑾 2021-10-29 12:36:00

     

      摘要:近几年,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家经济腾飞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民航强国也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民航强国大的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民航强省战略规划也应运而生。本文就结合广东省民航发展的具体实际,围绕民航强省建设主题,在战略部署、统一布局、一体化发展和解决空域瓶颈三个突出问题上展开具体研究分析,为广东民航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如何顺利实施,如何更好的服务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 

      建设民航强国是我国民航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三五时期则是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民航局在今年工作会上,把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明确为八大基本特征[1]: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四是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五是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六是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七是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八是具有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2011年广东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签订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民航科学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部署民航强省战略。广东民航年运输量接近1.2亿人次,占全国运输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全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2016年旅客运输吞吐量达到5973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三。广东省目前拥有民用运输机场6个,军民合用机场1个,通用机场7个,另有佛山军用机场开通了民航航班。其中,形成了以白云机场国家枢纽机场,深圳机场是区域枢纽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是干线机场,其他机场均为支线机场的机场群格局。从运输数据上看,广东已是名副其实的民航大省,具备建设民航强省的基础和体量。 

      通过分析,结合广东民航发展的实际和预测,认为广东民航强省至少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3] 

      一是会将民航强省作为省级层面实施的战略部署,并作为广东省政府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推进; 

      二是在全省范围内对机场进行统一规划,逐渐形成国际枢纽机场,干支线机场定位明确,运输机场与通用航空机场协调发展的民用机场群体系。 

      三是在广东省范围内整合配置机场资源得,实现全省各机场一体化协同发展; 

      四是广州白云机场的已经初具国际级枢纽机场的规模,同时中小型机场可以稳固快速的发展,广东作为亚太地区国际航空运输枢纽基本成型。 

      五是在珠三角地区的空域的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的推进想成实质性的效果,长期因空域紧张而制约珠三角机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六是广东省基本形成了高水平、高效能的机场群,成为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组成,同时成为推动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形成的强大动力。 

      七是临空经济发展迅猛,临空高端产业要素聚集业向机场周边聚集,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八是广东省内全方位立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成型,航空,公路、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之间实现无缝转接,旅客出行将更加便捷。 

      总体来说,民航运输业发展高速可持续,规模体量大,运营效益好,服务水平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能力强,具备通达全国、连接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广东省的民航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在此结合广东省民航发展的具体实际,就广东建设民航强省在战略部署、统一布局、一体化发展和解决空域瓶颈等三个方面如何推进展开具体分析。 

      二、把建设民航强省上升为全省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高度重视民航业的发展,在战略层面上进行部署,是各省发展民航的重要经验之一。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2]。民航的发达程度将决定各省经济的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民航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惠及大众。因此,广东省应把加快发展民航事业,建设民航强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配置资源,强化民航的辐射带动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部署: 

      一、将加快民航事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突出民航事业的战略地位。 

      二、 将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作为民航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强化航空枢纽建设。 

      三、将构建多层次的机场体系作为满足多元化航空服务需求的平台。 

      四、将依托空港发展空港经济,作为推动航空大都市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和城市群的重要途径。 

      五、将立法授权和构建法定机构为抓手,进一步理顺省内机场管理运营体制。 

      六、将制定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作为加快广东省民航事业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全省机场统一规划布局 

      目前,广东省境内的国际枢纽有白云机场,区域枢纽有深圳机场,干线有揭阳潮汕和珠海机场,支线有湛江、梅县和惠州机场,另有7个通用机场,可以说,民用机场体系已基本成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广东省内民用机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机场总量少。运输机场7个,通航机场7个,加上佛山机场也只有15个,而广东全省共有21个地级市,未实现一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至少一个运输机场或通用机场规划布局要求。 

      二、分布不均衡。珠三角(广州、珠海、深圳、揭阳、惠州)拥有5座机场,机场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数;珠三角以外机场只有3座(湛江、梅县、佛山),机场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数,由此可见,运输机场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还存在航空服务盲点。例如:珠三角西岸的佛山、云浮、江门、肇庆、阳江、中山六市2016年常住人口2345.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6185亿元、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5万元,航空市场需求潜力大;但是珠三角西岸仅有珠海一个民用机场,辐射范围和旅客吞吐能力极其有限。目前,上述六市居民的航空出行主要依赖于白云机场,白云机场位置与上述六市的匹配度不高,江门、中山、肇庆、云浮到白云机场需要2个小时,阳江需要3个小时,大幅增加了珠三角西岸地区居民航空出行的交通成本。  

      因此,广东省有必要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进一步完善机场布局,遵循适度超前、量力而行、预留空间、确保安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增加粤东西北地区机场布点,促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机场平衡发展。 

      尽管广东省已做出安排,计划十三五期间新建韶关机场,并开展云浮、阳江和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前期工作,但从机场总量、场址布局和时间计划而言,仍是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广东省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省机场布局规划,并举全省之力加快机场建设工作。 

      、推动全省机场一体化发展 

      目前,珠三角现有广州新白云、深圳宝安、珠海、惠州(军民合用)、佛山(军用)五座机场有四个运营主体,四种运营管理模式。广州白云和惠州两个机场由省机场集团统管,深圳机场由深圳市国资委管理,珠海机场由香港托管,佛山机场由中国联合航空旗下的佛山机场管理公司运营。这种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加剧了空域紧张,影响了航空枢纽建设进程,削弱了广东民航的整体竞争力。尽管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排在全国机场的第二和第四位,但在时刻分配方面,两个机场存在明显的竞争,且由于市场重合程度高,未能形成错位发展、有机互补的航线网络,一旦受到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冲击,将带来广东民航发展的系统性风险。此外,机场之间的无序竞争还表现在不同机场之间缺乏协同效应,大型机场航班时刻紧张,增加航班十分困难,但珠海、梅县等一些中小型机场却得不到充分利用,一方面导致有限机场资源(包括时刻资源分配、航线开拓、服务收费、争取客户资源等方面)的浪费 ,另一方面导致全省机场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广东省有必要推动全省机场一体化发展,通过整合机场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提升整体竞争力,以枢纽机场发展带动干支线机场发展,以民用运输机场发展带动通用机场发展。 

      目前,云南、湖南等省都实行了全省统一的机场管理体制,在统筹全省机场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广东机场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初步设想,一是未来新建机场项目由机场集团统一管理;二是对现有机场资产归属及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可以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地采取资产划拨、承债式联合、现金入股、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对现有机场管理主体进行联合重组,逐步将深圳、珠海和佛山机场纳入省机场集团统一管理,形成省内机场一体化的格局,构建起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枢、深圳机场为区域枢纽、其他机场为干支线的轮辐式航线网络,最终充分发挥出机场集群效能,实现全省机场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管理对接。 

          、解决珠三角机场发展的空域瓶颈问题 

      白云机场近年来航空业务量增长迅速,超出预期,机场现有设施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导致机场的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面临巨大挑战,尤其空域已成为制约机场发展的主要瓶颈[4]。一是西侧与佛山机场空域的矛盾,二是东侧与岑村机场空域的矛盾。由于珠三角地区民航空域资源紧张,在现有空域条件下,投资约40亿元的第三跑道无法发挥预期效益,机场高峰小时航班架次仍为民航局2012年批准的65架次。不仅如此,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设计能力达到8000万人次,但按空域现状和航班架次推测,6500万人次已达极限;而且第四、第五跑道也不具备建设的空域条件,极大程度上制约了白云机场的国际化枢纽建设进程。 

      尽管国家空管委于20166月将珠三角地区设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从优化空域使用审批制度、动态管理灵活使用空域、规范军民航调配标准、提高临时航线等待利用率、建立应急空域响应机制、强化重大军事活动保障、完善军民航长效协同机制、建立低空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加强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控手段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航班量快速增长,航班正常性也显著提升,但制约珠三角机场发展的空域瓶颈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彻底解决珠三角机场发展的空域瓶颈问题,必须开展军民航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多种举措并举共同打开珠三角空域瓶颈。如从空军佛山和岑村机场的搬迁着手,彻底打开白云机场西侧和东侧的飞行空域。同时,可以通过在白云机场东西两侧空域外围重新选址建设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广州第二机场,并实行军民合用,通过对民用和军用机场进行整合、搬迁,统筹解决空军佛山、岑村机场迁建问题,从而大大缓解甚至解决白云机场空域,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民航空域受限问题,既能保证国防安全与民用航空的发展需要,也能为广州、佛山的城市发展及经济建设释放空间,极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结束语: 

       20174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并对广东工作做了的总批示,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按照总书记精神将民航强省作为政府工作中重点推进的核心战略,民航强省是大势所趋,也十分契合现在热议民航提出的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和国家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多年在广东民航的从业经验以及观察广东具体实际在战略部署、统一布局、一体化发展和解决空域瓶颈三个层面展开思考总结并提出有益的建议,以期对民航强省战略的后期的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正霖. 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建设民航强国的火热实践[N]. 中国民航报,2017-05-04(005). 

      [2]陆二佳. 坚定民航强国建设信心  扎实推进当前民航工作[N]. 中国民航报,2017-03-20(001). 

      [3]本报记者  梁永军  通讯员  粤机轩. 广东机场集团  诠释民航服务新内涵  推进民航强省建设[N]. 中国民航报,2017-04-07(001). 

      [4]. 中南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取得进展[N]. 中国民航报,2016-12-08(001).   

      (作者:林育钿 广州白云空港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