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关于山西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编 辑:张薇 2021-10-30 23:26:00

     

    关于山西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邢丽 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局)  学号119

    摘要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为此,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培育文化旅游业成为山西省支柱产业,促进山西省经济转型的系列政策。同时,国家、行业部门也出台了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鼓励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山西通航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以期更好地开发山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使通航旅游成为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山西省经济转型升级,希望为山西省市政府及民航行业部门,研究制定通航旅游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2016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通用航空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用航空业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期。通航旅游作为国内新兴旅游方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山西省通航旅游却发展滞后,与其国内旅游资源大省地位不匹配。如何抓住时机,推进通航与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基本概念与规律

    目前国内对通航旅游的概念无明确的界定。通常指空中游览,即使用民用航空器在以起降点为中心、半径40千米的空域内载运游客进行观赏、游览的飞行活动。本文所指通航旅游,即“通航+旅游”,狭义“通航+旅游”是指采用通用航空器,整合旅游资源,开展的通航体验、旅游、娱乐、度假等活动,广义“通航+旅游”是指通用航空业与旅游业实现融合发展,通用航空业态广泛用于旅游业体系。从功能上看,通航旅游具有方便快捷、全方位观赏、参与性强、主要过程在空中等突出特点。从欧美发达国家通航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跨过4000美元,通用航空将面临快速发展的市场条件;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消费类通用航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山西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014年,山西省政府就提出了山西省经济转型的战略布局。2016年,进一步明确山西省要立足文化、旅游和区位等资源优势,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为目标,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大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正好与大力发展山西通航旅游业找到契合点。

    (一)山西旅游资源概况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丰富旅游资源。全省国家A级景区145个,其中包括云冈石窟、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介休绵山景区、皇城相府等6个国家5A级景区;国家4A级景区91个;国家3A级景区34个。山西旅游资源的特点:一是种类齐全。高山峡谷、森林飞瀑、祠堂庙宇、名院名城等类型丰富;二是景点分布分散。旅游资源沿省境南北中轴线600公里遍布全省,详见表2-1、图2-1

     

    2-1  山西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地市

    主要景点

    高速公路

    机场

    大同

    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恒山,悬空寺,觉山寺,大同火山群

    朔州

    朔州古城,应县木塔,崇福寺,净土寺,广武汉墓群

     

    忻州

    五台山,雁门关,边靖楼,芦芽山,娘娘滩

    太原

    晋祠,蒙山大佛,天龙山,崇善寺,永祚寺,凌霄双塔,崛围山

    吕梁

    碛口古镇;北武当山;庞泉沟

    阳泉

    藏山,娘子关

     

    晋中

    绵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张壁古堡

     

    长治

    古城长治,灵空山,太行大峡谷

    晋城

    皇城相府,蟒河,玉皇庙,炎帝陵,王莽岭,羊头山石窟

     

    临汾

    壶口瀑布,乾坤湾,尧庙,大槐树,小西天,广胜寺,东岳庙

    运城     

    关帝庙;普救寺;鹳雀楼;盐湖

    2-1  山西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二)山西旅游业态统计分析

    近年来,在政策助推下,山西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作用逐年增长。统计数据表明,自2010年以来,山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高于20%,详见表2-2,图2-2。然而,因受旅游在途时间、文化旅游模式单一、产品供给不足及消费层次较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山西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年均保持在150万人次左右,省外旅游人数占山西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比例不足一半。山西旅游收入全国排名自2013年开始呈下降趋势,严重制约山西旅游强省目标的进程。

    2-2  2010 --2016年山西旅游统计数据表

    年份(年)

    接待游客总数(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

    全国排名

    2010

    1.25

    1083

    13

    2011

    1.50

    1342

    15

    2012

    1.94

    1813

    11

    2013

    2.48

    2305

    8

    2014

    2.99

    2847

    12

    2015

    3.61

    3447

    15

    2016

    4.43

    4247

    15

     

    2-2  2010--2016年山西旅游人数及收入增幅图

    交通是旅游顺畅的前提,旅游在途时间直接影响旅游计划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山西境内现有高速铁路2条,高速公路通达各地级市,但旅游在途时间长,仍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缩短旅途耗时,对旅游业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提出通航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展通航旅游新业态,有利于推进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化,有利于提升旅游的品位与档次,有利于更好地助推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极大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山西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策层面

    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动通航旅游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业结合,在适宜地区开展空中游览活动”;“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等地区建设通用机场,促进空中游览、航空体育、飞行培训等发展”。201611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通用航空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出我国通用航空旅游第一批示范工程。与此同时,20169月,拉开了山西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序幕,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即将颁布《山西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等文件,为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硬件层面

    山西省内在用民用机场7个,以省会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一干六支”民用机场体系,已成为全省通航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在用的太原尧城、大同东王庄和长治屯留3个通用机场及筹建中的大同杜庄、灵丘、阳高,忻州繁峙,晋中平遥、介休,阳泉盂县,临汾永和,运城绛县、万荣、芮城,长治襄垣,晋城泽州、阳城等10余个通用机场和部分配套通航产业园,编织成山西通航的发展网络;通用航空器组装制造产业刚刚起步,并首先在大同通航产业园落户生产;三晋、成功、东方通航航摄、神飞公务机和大同云之翼俱乐部等通航企业在航空体育、通航作业领域特色显著,是山西通航旅游发展的基础力量。随着“十三五”山西布局的24个通用机场,若干个直升机场及起降场陆续建成,通航飞行服务保障条件日益改善,山西通用机场范围将覆盖5A级旅游景区、25%以上的4A级旅游景区及适宜开展航空旅游的景区,能够满足山西创新通航旅游发展的保障需求。

    四、山西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通航飞机摆渡是通航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纽带

    “通航飞机摆渡”目前尚无明确概念。本文将“通航飞机摆渡”定义为利用通用航空器,将游客直接运输至旅游目的地附近机场,期间可增加特殊景点的空中俯瞰。通航飞机摆渡是“短途运输+通航旅游”的结合产品,但飞行频次对实效发挥有一定影响。其具备以下优势:一是缩短旅游在途时间。利用通航飞机摆渡飞行,速度较地面交通有明显优势,详见表4-1,有效解决因景点分散、地面交通不便影响游客选择的难题,从而带来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加;二是提高旅游体验效果。通航飞行一般在低空3千米以下,从空中俯瞰,纵览全貌,带给游客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感受,同时,还可到达地面交通无法领略的更广阔空间。

    4-1  通航飞机摆渡优势

    对比指标

    出行方式

    速度

    出发时刻

    票价

    占用时间

    附属价值

    通航飞机

    快捷

    灵活

    较高

    高、新、奇、特

    地面交通

    灵活

    (二)基于通航飞机摆渡的通航旅游发展策略

    1. 创新发展通航全域旅游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化将成为未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方向。创新“通航+旅游”发展,应以“全域旅游”为着力点,注重提高空中和地面旅游交通衔接效率,实现游客在景区之间便捷通行,打造串连成线的全省域、跨区域的旅游产品,适应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一是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构建特色鲜明的通航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主题鲜明、特色各异的宗教古建、晋商文化、寻根觅祖、太行山水、红色经典、黄河文明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二是考虑到旅游资源组合和空间通达通畅性,山西“通航+旅游”的发展可以与短途运输相融合,发挥通用航空快速、便捷、类型多样、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鼓励开通机场至重点景区旅游直通航线,开展通航航班、包机等飞行游览服务,构建一体化“通航+旅游”产品,打造串连成线的优质通航旅游产品,满足中高端旅游时间敏感的需求;三是横向拓展产业链条,开展飞行过程中的视频与照片拍摄,加强通航旅游纪念品开发,完善周边景区吃、住、玩等配套服务项目。

    2.挖掘中高端通航旅游消费市场

    公商务人士具有较高消费能力,是中高端旅游产品争取的主要客源,但对时间的敏感性和消费的舒适性要求较高。因此,丰富中高端旅游产品种类,必须在通航旅游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方便快捷、安全舒适、服务周到、体验深刻等优点,以缩短旅途耗时为目标,开发公商务活动为主要目的,观光旅游作为附带的通航旅游产品。通航飞机摆渡飞行过程中,沿途空中观光风景名胜,从而引导商务人士向商旅人群转化,有利于挖掘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

    3.开发特色各异的通航旅游产品

    丰富通航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旅游品质,在适宜景区开发空中游览项目,使平面旅游向立体旅游发展。同时,利用山西太原、大同和长治3所航校资源优势,以飞行体验为特色,加强景区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打造山西航空运动特色品牌,以增加景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

    结合资源特征,山西通航旅游重点考虑以下类型:一是受地面交通限制、难以窥探景观全貌的旅游区域,如平遥古城景区、乔家大院、云冈石窟等;二是地域范围广阔、景点相对分散的旅游区域,如北岳恒山、芦芽山、太行山大峡谷、壶口瀑布、黄河湿地等;三是自然环境特别复杂、游客进出极不方便的旅游区域,如乾坤湾等。选取部分山西省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挖掘发展通航旅游潜力,其通航旅游产品构想见,详见表4-2

    五、结语

    本文提出“通航+旅游”发展的思路及策略,仅是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山西通航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初步探索,还需长期理论与实证的深入研究,才能加快横向拓展和纵向产业链条延伸,发挥出“112”的协同融合效应,为山西“通航+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创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

    [2]马霞.走进山西感受“晋善晋美”[N].中国文化报,2014-05-24

    [3]刘又堂.我国低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5(4)

    [4]曹夏清杨前进唐为亮.全域旅游视角下凤翔县旅游发展探讨 [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6)

    [5]刘又堂.低空开放背景下我国低空旅游发展前景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