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枢纽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摘要:十大国际航空枢纽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赋予民航发展的新任务。本文从航空服务功能和规模、综合交通以及区域经济等角度分析了航空枢纽的内涵,并通过对全球前20大航空枢纽系统梳理,从业务规模、航线网络、基地公司、基础设施、综合交通、运营服务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特征,最后就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航空运输基于其网络的全球通达能力和高效的运输服务效率,在国家构建全方位开发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航空运输发展布局和强化国际航空服务能力,国家在“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级机场群和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即在原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上,增加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就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进行战略性谋篇布局,明确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是未来较长一段期时中国民航的核心发展任务。本文在分析国际航空枢纽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全球前二十大枢纽机场的发展特征,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国际航空枢纽的内涵分析
(一)航空枢纽的功能与规模
枢纽,原指主门户开合之枢与提系器物之纽,强调事物的关键部位,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也指重要的地点或事物关键之处。在民航领域,航空枢纽(或枢纽机场)一般是指在航空运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机场节点。航空枢纽的重要性可以从功能和规模两个方面来认识。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枢纽机场强调其在运输网络体系中的中转衔接能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为了追求运输网络的规模经济优势,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依托枢纽机场构筑轴辐式网络,通过航班衔接中转,能够以较高的成本效率满足尽可能多的航空市场需求。大量的航班在枢纽集散,形成了枢纽机场特有的航班波运行特征。枢纽机场的中转能力越强,则其网络的连通度越高,枢纽机场在整个运输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性则更强。
枢纽机场中转功能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地公司网络支撑。为提升网络竞争力,全球知名的大型航空公司均依托枢纽机场强化网络的中转衔接功能。为增强枢纽机场中转竞争力,机场与航空公司通常构建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主基地航空公司一般占据枢纽机场较大的份额的时刻资源,如亚特兰大、法兰克福、伦敦希斯罗等世界级航空枢纽的50%以上时刻资源由主基地航空公司占有。机场的地面保障设施、服务流程、以及相关资源的配置,乃至基础设施建设均充分满足主基地航空公司枢纽网络运营的要求。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阿联酋迪拜、卡塔尔多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枢纽机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正是机场与航空公司间这种命运共同体般的紧密合作。
从规模的角度来看,枢纽机场强调其在机场体系中的重要性,即客货业务量的份额。机场业务量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航线网络通达水平、航空公司运力投入以及机场所在地区市场规模的综合体现。机场业务量越大的机场,则其在机场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各国机场管理当局及相关监管机构,一般以机场业务量规模为关键指标对机场实施分类管理和专业指导。美国联邦航空局在其国家机场一体化规划(NPIAS)中采取业务量份额的方法,对全美的389个主要机场(Primary Airport, 相当于我国的运输机场)进行分类,按照各机场出港旅客(Passenger Enplanements)的份额,将机场分为大型枢纽、中型枢纽、小型枢纽和非枢纽。我国民航发展规划体系中,按照机场旅客吞吐量规模将运输机场分为枢纽、干线和支线机场。
表 1 美国NAPIS和我国规划体系按业务规模对机场分类
美国NAPIS对主要机场分类 |
我国规划体系对运输机场分类 |
||||
类别 |
出港旅客占全国比重 |
机场数量 |
类别 |
旅客吞吐量 |
机场数量 |
大型枢纽 |
>1% |
29 |
国际枢纽 |
>1000万人次 |
10 |
中型枢纽 |
0.25%-1% |
33 |
枢纽机场 |
18 |
|
小型枢纽 |
0.05%-0.25% |
76 |
干线机场 |
200-1000万人次 |
21 |
非枢纽 |
<0.05% |
251 |
支线机场 |
<200万人次 |
169 |
合计 |
389 |
合计 |
218 |
注:美国机场分类基于NPIAS(2015-2019),中国机场分类基于2016年数据。
枢纽机场的功能和规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枢纽机场的业务量规模离不开航空公司的运力投入,特别是主基地航空公司依托枢纽构筑枢纽运营网络,对提升枢纽机场航线网络服务广度和密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枢纽机场航空服务网络的完善,将提升机场对航空市场的服务能力,还能够通过中转衔接汇聚更多的航空客货流,进一步扩大枢纽机场的运营规模。另一方面,航空公司枢纽网络的构筑离不开枢纽机场在市场资源、基础设施、时刻容量、业务流程等全方位的业务支持。缺乏枢纽机场的业务规模支撑,航空公司难以构筑高效的枢纽中转网络。特别是具备较大规模本地客源市场和较好设施容量保障能力的枢纽机场,对航空公司枢纽网络建设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主要的航空枢纽,同时也是大航空公司的运营枢纽。如亚特兰大是全球旅客运输业务量最大的机场,同时也是达美航空的运营枢纽,达美航空占63.6%的航班份额;北京首都机场是亚洲旅客运输业务量最大的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国航的运营枢纽,占39.0%的航班份额;伦敦希斯罗机场是欧洲客运业务量最大的机场,同时也是英航空主基地,英国航空占51.6%的航班份额。
(二)国际航空枢纽的内涵
国际航空枢纽是枢纽机场的高级发展形式。国际航空枢纽通常占据良好的地理区位,是全球航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具有更加完善的国际航空网络,服务国际航空客货运输的功能更加突出。在服务功能上,国际航空枢纽强调其国际航线网络通达水平以及国际客货中转能力。在业务规模上,国际航空枢纽更多地强调其国际业务量规模和占比。按国际旅客吞吐量排名,2015年迪拜、伦敦希斯罗、香港、法国巴黎戴高乐和阿姆斯特丹机场位居全球前五位。
从综合交通的视角看,枢纽机场至少汇集了两种运输方式,是天然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航市场,完善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成为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关键。欧洲、日本等国家航空枢纽的发展表明,轨道交通能够集约高效地支撑枢纽机场大运量的集疏运需求。法兰克福等国际枢纽机场,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发展跨方式的联运服务,进一步地拓展了机场的腹地市场范围。
此外,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网络的通达能力改善了机场所在地区的交通区位条件,为区域经济加快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提供了基础条件。韩国仁川、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等亚太新兴国家,着力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建设,并依托枢纽机场规划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园区,驱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航空运输与综合交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国际航空枢纽的内涵也不再仅局限于航空运输服务本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航空枢纽不仅是国际服务功能突出的航空网络枢纽节点,还应该是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驱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
二、国际航空枢纽的特征分析
国际航空枢纽通常占据较好的地理区位、具备较好的市场腹地支撑,以及主基地航空公司的运力投入,从而形成了能有效汇聚航空客货流的航空服务网络。对2015年全球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位的枢纽机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际航空枢纽在业务量规模、基础设施能力、航线网络、基地航空公司、地面交通网络以及机场服务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共性发展特征。
图1 国际枢纽主要发展特征与关键指标
(一)较大的机场客货业务规模
全球知名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客货吞吐量均是千万级以上机场。亚特兰大、伦敦希斯罗、法兰克福、香港、迪拜等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的业务规模均名列全球前列,同时也是全球业务最繁忙的机场。从全球国际客货枢纽业务量排名来看,全球知名的国际枢纽机场排名在全球前20位左右,即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人次,或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超过100万吨。
(二)完善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
航线网络的通达性是枢纽机场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完善的国际国内航空网络是国际航空枢纽的必要条件。国际枢纽机场航线网络通达范围较广,国际航班的业务量比重较高。2015年,中东、欧洲及东南亚地区的航空枢纽的国际航班份额平均值为79.7%。北美、中国大陆地区的国内航空市场规模较大,纽约肯尼迪、亚特兰大、洛杉矶、上海浦东、北京首都等机场的国际航班份额相对较小。北美、中国大陆、日本等地区航空枢纽的国际航班份额平均值为21.2%。
(三)协同发展的基地航空公司
全球通达的国际航空网络需要强有力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实施枢纽战略来实现。2015年,全球前20位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运力投入占所有航线份额的平均值为41.5%,占国际航线运力(座公里)投入份额的平均值为42.8%。中东地区航空枢纽快速崛起,离不开阿联酋、卡塔尔、阿提哈德等航空公司巨大的运力资源投入和全球网络布局,更离不开迪拜、多哈、阿布扎比等航空枢纽与这些网络型航空公司构建起“命运共同体”般的合作关系。2015年,阿联酋航空运力投入占迪拜机场总运力的63.3%。
(四)充分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充分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是机场航站楼、跑道等物理设施的可保障的容量,这是大型机场容量水平的物理基础。其次是大型机场多跑道、多航站楼,以及复杂空域条件下的机场运行效率所能达到的机场实际运行容量。第三是的机场服务设施和业务流程还要满足国际/国内等各种客货流的高效中转的需要。目前,伦敦希斯罗、香港等全球排名靠前的国际枢纽机场容量已趋于饱和,正在规划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扩建计划。
(五)发达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
完善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是枢纽机场服务区域航空市场,拓展本地客源市场的基础。德国法兰克福、巴黎戴高乐等机场,通过汇集高速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机场的地面服务范围。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韩国仁川、中国香港加强地面路网建设,促进机场更好地域地区经济发展融合,通过临空产业开发来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六)高效优质的机场运营服务
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是,既是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机场服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出港和中转服务、安全水平、海关效率、餐饮购物、网络设施等方面的评估,国际机场协会(ACI)和SKYTRAX每年都对全球枢纽机场进行服务质量排名。香港、首尔仁川、新加坡、慕尼黑等机场历年位列全球前列,成为全球国际航空枢纽服务标杆。
三、相关建议
(一)全面认识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内涵
国际航空枢纽是一个国际和地区航空服务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我们需要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认识国际航空枢内涵,立足于加快提升国际航空服务能力,并加强与综合交通、地区经济融合发展,成为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二)准确把握我国枢纽建设的关键矛盾
基于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结合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展实际,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航发展设施容量不足与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关键矛盾。基础设施容量不足,一方面是机场地面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二是机场的综合运行效率水平不高;三是大型机场空域资源相对紧张。必须统筹机场规划建设和运营全流程,运用系统化思维解决国际枢纽机场容量瓶颈问题。
(三)合理选择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路径
看到国际枢纽机场发展共性的同时,还需要看到各机场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我国十大枢纽机场在地理区位、市场环境和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各枢纽机场的建设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合理借鉴国际枢纽建设的有益经验,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又能发挥区位优势的国际枢纽发展道路。 (彭峥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附表 2015全球客货吞吐量前20位机场
旅客吞吐量排名 |
货邮吞吐量排名 |
|||||||
序号 |
机场 |
万人 |
序号 |
机场 |
万吨 |
|||
1 |
亚特兰大 |
101,491 |
1 |
香港 |
442 |
|||
2 |
北京首都 |
89,939 |
2 |
孟菲斯 |
429 |
|||
3 |
迪拜 |
78,010 |
3 |
上海浦东 |
328 |
|||
4 |
芝加哥奥黑尔 |
76,950 |
4 |
安克雷奇 |
263 |
|||
5 |
东京羽田 |
75,317 |
5 |
首尔仁川 |
260 |
|||
6 |
伦敦希斯罗 |
74,990 |
6 |
迪拜 |
251 |
|||
7 |
洛杉矶 |
74,937 |
7 |
路易维尔 |
235 |
|||
8 |
香港 |
68,283 |
8 |
东京成田 |
212 |
|||
9 |
巴黎戴高乐 |
65,767 |
9 |
巴黎戴高乐 |
209 |
|||
10 |
达拉斯沃斯堡 |
64,072 |
10 |
法兰克福 |
208 |
|||
11 |
伊斯坦布尔 |
61,837 |
11 |
台北桃园 |
202 |
|||
12 |
法兰克福 |
61,032 |
12 |
迈阿密 |
201 |
|||
13 |
上海浦东 |
60,053 |
13 |
洛杉矶 |
194 |
|||
14 |
阿姆斯特丹 |
58,285 |
14 |
北京首都 |
189 |
|||
15 |
纽约肯尼迪 |
56,827 |
15 |
新加坡 |
189 |
|||
16 |
新加坡 |
55,449 |
16 |
阿姆斯特丹 |
166 |
|||
17 |
广州 |
55,202 |
17 |
芝加哥奥黑尔 |
159 |
|||
18 |
雅加达 |
54,054 |
18 |
伦敦希思罗 |
159 |
|||
19 |
丹佛 |
54,015 |
19 |
广州 |
154 |
|||
20 |
曼谷素万那普 |
52,902 |
20 |
多哈哈马德 |
145 |
|||
资料来源: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