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关于公务员优秀评定的思考

    付令 编 辑:金杰妮 2021-10-26 16:44:00

    摘要:针对现有公务员民主测评中存在的分类票权重不合理、因管理幅度而存在偶然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两两比对法确定分类票的权重,建立模糊评价集,根据情况合理选用合成算子,利用评价向量开展测评。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民主测评 

      

    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促进勤政廉政,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各级政府部门都依据国家公务员局颁布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开展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在考核工作中,不少单位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民主测评工作。 

    一、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是全面征集干部和群众对考核对象意见的一种有效方式。其通常的程序为:制定测评方案,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次,召开会议进行测评,收集汇总和分析测评结果。民主测评结果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反馈。民主测评分为四个等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其中优秀等次人数按规定控制在被测评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内。 

    例如某单位,未担任领导职务的基层公务员,其民主测评结果通过所在部门内部测评投票产生。而对部门领导干部的测评,采取360度测评的方式,即:单位领导、平行部门领导和本部门下属分别投票打分。单位领导对部门领导的“上对下”测评使用A票,平行部门领导之间的“横向”测评使用B票,本部门公务员测评使用C票。 

    二、现有测评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单位,对部门领导的测评权重分配为:单位领导“上对下”测评(A票)占20%,平行部门领导之间“横向”测评(B票)占40%,本部门公务员测评(C票)占40%,即权重集A10.2,0.4.0.4)。三项测评结果加权之和即为最终测评结果,报党委会研究。 

    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权重不合理。政府部门基本上都是科层制,其特点即通常所说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上级的各项部署、计划、要求和指示落实得好不好,工作干得好不好,主要还是依靠上级领导的评价。依据这种逻辑,从直观上感觉,上述方案中单位领导“上对下”测评(A票)的权重20%明显不够。同样,由于部门领导大胆管理,可能得罪个别下属,无记名投票形式下的本部门测评(C票)也未必客观。平行部门领导间在客观上存在合作、竞争、工作交集、个人感情等多种因素影响, “横向”测评(B票)测评打分也未必完全公平。在上述方案中,下属(C票)和平级(B票)的打分权重却远高于单位领导(A票)打分的权重,其最终加权结果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民主集中”,以及体现领导意图,也难以作为论据支撑单位领导的研究决定,这是不合理的。 

    二是存在偶然因素。部门间一般依靠业务内容进行职能划分,而不是工作量平均划分,这导致了部门规模大小不一,即部门管理幅度不同。例如,上述单位有领导5人,部门9个。大的部门可能有十来人,最小的部门可能只有1名正式公务员,俗称“光杆司令”。在最小的部门,部门领导同样拥有一票C票投票权,给自己投上一票就占去最后测评结果40%的权重,相当于领导给自己投上10票。由于部门领导的谦虚,往往不好意思给自己投优秀等级的票,也可能使得最后测评结果相对实际偏低。这样完全达不到上级考评下级的目的,显然是极为不合理。 

    三、改进测评的思考 

    (一)方法 

    考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CE)对现有民主测评方案进行修订。两两比较单位领导、部门领导和本部门下属的测评重要性。以数字1至9表示相对重要性,9表示前者相对后者为最重要,1表示两者同等重要。小数表示前者重要性相当于后者重要性的比值。 

    1 两两比较重要性 

      

    单位领导 

    部门领导 

    本部门下属 

    单位领导 

    1 

    5 

    3 

    部门领导 

    0.2 

    1 

    0.5 

    本部门下属 

    0.3 

    3 

    1 

      

      

      

    1、确定权重集 

    1为一个两两重要性的比较矩阵,其特征值为3.14,特征向量为(0.63,0.12,0.25)。此向量中各元素依次为A、B、C票权重分布,命名为权重集A2。测评权重为:单位领导(A票)占63%,平行部门领导横向测评(B票)占12%,部门内公务员测评(C票)占25%。 

    经过计算,CI为0.07,查表知此时RI为0.58, CR=CI/RI=0.12,略大,可接受。 

    2、建立评价矩阵 

    依据《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评价集V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弃权)。建立因素集U为 

    评价集与因素集组合后得到评价矩阵R为 

    3、选择合成算子 

    综合评判公式为B=A2°R。公式中°为模糊合成算子。推荐使用最常见的加权平均算子(+,●)。 

    在特殊情况下,如测评打分的人员分类特别多,各自权重都不大,容易受个别因素干扰,出现“调皮”数据。这时需要抓大放下,抓住主要因素,采用取大取小算法(∨,∧),排除干扰。 

    4、规则修订 

    改进民主测评规则,明确部门领导不再对自己投测评票。对于只有1名正式公务员的部门,只考虑领导“上对下”测评和平行部门领导“横向”测评,加权后除以75%,得到最后测评结果。 

    最后的测评结果以行向量形式显示。不再是单单一个优秀等级的加权比例,而是一组数,显示各个等级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信息量更大。当然,行向量的第一个数,即加权优秀比例,是最重要的信息。 

    5、检验方法 

    检查数据,可采用加权之和为1的方式。原因是,因素集中A、B、C各票比例之和为1,即评判集的行向量已经自动归一化。而评价集中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和弃权各等级加权之和,等于各行向量之和加权所得总和,最终结果也为1。 

    (二)举例 

    2 使用原办法的测评结果 

    姓名 

    优秀 

    称职 

      

    加权优秀 

    A 

    B 

    C 

    加权称职 

    A 

    B 

    C 

     

    51.60% 

    80.00% 

    22.20% 

    66.70% 

    48.40% 

    20.00% 

    77.80% 

    33.30% 

     

    48.40% 

    20.00% 

    11.10% 

    100.00% 

    51.6% 

    80.00% 

    88.90% 

      

     

    29.30% 

    80.00% 

    33.30% 

      

    70.70% 

    20.00% 

    66.70% 

    100.00% 

     

    57.80% 

      

    55.60% 

    88.90% 

    42.20% 

    100.00% 

    44.40% 

    11.10% 

     

    57.80% 

      

    44.40% 

    100.00% 

    42.20% 

    100.00% 

    55.50% 

      

     

    65.80% 

    40.00% 

    44.40% 

    100.00% 

    34.20% 

    60.00% 

    55.60% 

      

     

    41.80% 

    20.00% 

    11.10% 

    83.30% 

    58.20% 

    80.00% 

    88.90% 

    16.70% 

     

    8.40% 

    20.00% 

    11.10% 

      

    91.60% 

    80.00% 

    88.90% 

    100.00% 

     

    25.80% 

    40.00% 

    44.40% 

      

    74.20% 

    60.00% 

    55.60% 

    100.00% 

    注:无基本称职、不称职和弃权票。 

    采用权重集A1(0.2,0.4,0.4)比例,优秀公务员排序为己、丁、戊、甲、乙、庚、丙、壬、辛。对前三名表述为:己(65.8%)、丁(57.8%)、戊(57.8%)。 

    若采用权重集A20.63,0.12,0.25),优秀公务员排序为甲、己、丙、壬、乙、庚、戊、辛、丁。对前三名采用评价向量表述为:甲(69.74%,30.26%,0,0)、己(55.53%,44.47%,0,0)丙(54.4%,45.6%,0,0)。即对甲的评价:69.74%为优秀30.26%为称职。其余类推。 

    3 使用新办法的测评结果 

      

    姓名 

    优秀 

    称职 

      

    加权优秀 

    A 

    B 

    C 

    加权称职 

    A 

    B 

    C 

     

    69.74% 

    80.00% 

    22.20% 

    66.70% 

    30.26% 

    20.00% 

    77.80% 

    33.30% 

     

    38.93% 

    20.00% 

    11.10% 

    100.00% 

    61.07% 

    80.00% 

    88.90% 

      

     

    54.40% 

    80.00% 

    33.30% 

      

    45.60% 

    20.00% 

    66.70% 

    100.00% 

     

    28.90% 

      

    55.60% 

    88.90% 

    71.10% 

    100.00% 

    44.40% 

    11.10% 

     

    30.33% 

      

    44.40% 

    100.00% 

    69.66% 

    100.00% 

    55.50% 

      

     

    55.53% 

    40.00% 

    44.40% 

    100.00% 

    44.47% 

    60.00% 

    55.60% 

      

     

    34.76% 

    20.00% 

    11.10% 

    83.30% 

    65.24% 

    80.00% 

    88.90% 

    16.70% 

     

    13.93% 

    20.00% 

    11.10% 

      

    86.07% 

    80.00% 

    88.90% 

    100.00% 

     

    30.53% 

    40.00% 

    44.40% 

      

    69.47% 

    60.00% 

    55.60% 

    100.00% 

    四、结论 

    通过专家组评估各类民主测评选票的相对重要性,两两对比形成重要性矩阵,并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权重集。在测评中使用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评价,得到的评价向量比单单一个数字蕴含了更为丰富的评价信息,从而使得公务员民主测评结果更加客观。 

    当然,如果更加细化评价方案,可以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采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别进行等级评判。同样可以按照前文所述方法,两两比较赋予这五个方面不同权重,再分别对每一个方面进行模糊评价,最后加权得到一个总评分数,依据总评分数高低定名次。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付令 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丽娟,陈俏.模糊综合评判中合成算子的选取[J].科协论坛,2012,(9):103-104 

    [2]李玉琳,高志刚,韩延玲.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确定和合成算子的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3):38-42+197 

    [3]赵世明.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评内容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4):47-51 

     

    作者简介:付令(1977-),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监察员,先后任民航四川监管局综合处处长、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著有《民航安全与效能——运行控制探索与实践》、《城市竞争与航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作者电话:1898002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