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

    褚衍昌 编 辑:金杰妮 2021-10-27 19:42:00

    摘要:危险品航空运输由于其典型的运输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且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到社会经济宏观环境、民航业中观环境和危险品航空运输的微观环境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危险品航空运输又是一个涉及多方的综合系统。除了参与运输环节的各主体外,还有行业的监管部门(民航局、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行业协会、社会技术机构和科研院所等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构建一个销售代理人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分析的系统框架,基于系统思维(系统分析、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基础上对我国销售代理人进行有关危险品航空运输中的风险源、风险体系、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和措施制定。最终将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前移和实现我国安全航空运输的持续性、健康性做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民航安全发展必须变革的时代要求。对照民航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民航安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171228日,2018年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指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机制,努力提高综合安全保障能力,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安全保障。这些都对危险品航空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自1974年恢复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以来,依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技术细则》以及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2号)的统一规定运输危险品,取得了40多年安全运输的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危险品的种类和运输要求也有了变化。针对当前我国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的市场现状,加强了经营人对其销售代理人的管理责任,使销售代理人进行危险品航空运输时责任和义务更加明晰。因此,对于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风险控制变得非常重要。 

    围绕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笔者将撰写5篇文章,这是第一篇,给出研究的总体框架设计;第二篇是国内外危险品航空运输经验借鉴和启示,侧重国内外相关经验介绍;第三篇为基于服务链的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评价,侧重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给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销售代理人运用风险管理评价自身企业危险品的管理方法;第四篇为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航空运输信息平台,给出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技术控制手段第五篇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资质评估与示范应用,从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角度给出解决措施。 

    一、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现状与问题 

    )危险品航空运输现状 

    1.市场现状 

    根据20175月中国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发布的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信息,2016年国内、外国及港澳台航空公司共运输危险品56.5万吨,同比增加8.5万吨,同比增长17.71%。全国机场危险品吞吐量为69.5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同比增长13.01%。全国机场危险品吞吐量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60%,同比上年略有增长。2016年国内各航空公司及机场公司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共计262825人。 

    2.安全现状 

    依据20175月,民航局公告的2016年民航管理部门对违规航空运输危险品责任单位的行政处罚情况,涉及到16家单位,其中销售代理人9家,处罚事由主要有货运销售代理人作为托运人托运危险品、未对危险品正确分类、包装、加标记、贴标签、填写运输文件等等。 

    为什么这么多家公司违规,有的公司甚至多次违规呢?笔者认为危险品托运人及托运人代理人、销售代理人、经营人受利益驱动,容易引发违规运输。一方面,危险品运价比普通货物运价高,相对有利可图,部分托运人及销售代理人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运费,将危险品匿报为普通货物托运、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品、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等现象便层出不穷,致使事故症候甚至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在违规行为处罚方面,民航行政机关对危险品航空运输违规行为的处罚仅限于行政罚款,且处罚额度有限,最多可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难以起到震慑作用。特别是针对货运销售代理人发生隐报、瞒报危险品和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品的违规行为时,由于货运销售代理人资质管理由中航协负责,民航行政部门无权吊销销售代理人的资质,无形中导致了违法成本的降低,造成了违法行为屡屡发生。另一方面,随着运输市场的发展,运力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营人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竞相压价来争揽货源,安全运输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3.监管现状 

    危险品航空运输特点之一是环节多,链条长,随之而来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难度也在增加。切实做好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工作,对于实现持续安全发展,推进建设民航强国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相关主体职责如表1-1所示。 

     

     

    1-1 危险品航空运输监管体系表(注:各部门职责来自各部门网站) 

      

    监管部门 

    监管职责 

    民航业内 

    民航局 

    对全国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 

    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民航业外 

    安监 

    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 

    质检 

    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管理。 

    工信 

    掌管着许多危险品生产标准,如锂电池生产。 

    公安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 

    海关 

    海关对进出口危险品进行检查检验,对海关监管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管理。 

    邮政 

    负责依法查处寄递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卫生 

    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工商 

    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营业执照,查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法采购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认监委 

    负责认证、认证咨询、培训机构和从事认证业务的检验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的资质审批和监督;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对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核与辐射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 

    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20142015年主持两项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资金项目过程中,专门针对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问题进行调研和问卷调查,包括对北京、深圳、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的31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其中,销售代理人11家;货运航空公司10家;危险品生产企业、危险品运输咨询企业;安保公司等其他类10家。现场调研的同时,针对危险品销售代理人进行了现场和网上问卷调查。主要问题分为5大类,十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汇总如表1-2所示, 

    1-2 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类别 

    主要问题 

    社会层面 

    诚信问题,部分销售代理人缺乏诚信,有意瞒报。 

    规章制度层面 

    多对多的关系,造成航空公司对销售代理人管理困难、销售代理人受多头管理困难。 

    培训大纲的问题,部分销售代理人没有独立制定大纲能力;要准备多份大纲。 

    违规成本低、处理难,准入门槛低,违规成本低,形成鼓励货代违规。销售代理人在一家航空公司违规,不影响在其他家的运营,其他家也没有理由处罚。需要行业平台。 

    角色界定,销售代理人和航空公司(UPS)的双重身份。 

    管理层面 

    参训人员、从业人员素质,销售代理人要参加多次培训以适应各航要求;有培训证的不操作,操作的无培训证;素质偏低,代理人员结构决定事情结果。 

    安全与效益的博弈,销售代理人因其违法成本低,更注重效益;航空公司因注重安全,导致效益下滑。 

    操作层面 

    瞒报的风险源,真正风险在于普货货代而非危险品货代。 

    安检标准不一,不同航空公司标准不一,销售代理人将货物涌向标准低的地方。 

    鉴定机构、鉴定报告,无鉴定交不了货,有了也无用,只对样品负责;鉴定机构要到各航备案,社会成本很大;认定鉴定机构很困难夹带、转卖,邮件夹带普遍,不好识别,无品名,盲检;普货中夹带危险品比例大;销代间互相转卖现象普遍。 

    隐形危险品防止难。 

    技术层面 

    安检方法与设备缺乏,许多销售代理人没有安检设备,不具备安检条件;专业技术缺乏,部分公司连危险品管理信息系统都没有。 

      

      

    二、基于系统视角的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分析 

    )危险品航空运输环境的系统分析 

    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其系统分析如图1-1,在危险品航空运输中主体为托运人、代理人和承运人。整个系统的目标是保持危险品运输业持续安全、健康发展,但是来自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了危险品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这些因素是进行风险控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1-1 危险品航空运输系统分析 

      

    )危险品航空运输业价值链 

    在危险品航空运输价值链中,各主体的承担角色和需求不同,价值分割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对危险品航空运输的关注点不一。如图1-2所示。托运人是整个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源头,销售代理人是核心环节,对危险品的收货、运输等,从危险品航空运输的过程可见,对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管理影响较大的还是在各类代理人和物流公司环节,其中销售代理人是重点。 

      

    1-2 危险品航空运输业价值链 

      

    三、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研究框架 

    基于对危险品航空运输的系统分析和价值链识别,本文提出了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研究框架,如图1-3所示。 

      

    1-3 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框架,每个部分可以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详细见系列研究文章 

    1.我国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我国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通过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找出危险品运输的关键环节,并识别其中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后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次,对货运代理人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从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制度等入手,对货运代理人行业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为完善货运代理人管理提供依据。 

    2.国外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本文拟对国外主要国家(地区)在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如美国、荷兰、香港等。并组织人员,对其中的手册、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翻译,并整理出可以参考的条款。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在管理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方面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3.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体系 

    根据对我国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市场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体系,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原则、主要手段和实施路径。建立货运代理人和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控制技术和评估风险控制效果等。 

    4.基于服务链的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 

    对危险品航空运输涉及到的各主体进行系统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承运人、代理人、托运人等进行全面管理,并制定措施加强管理。 

    在行业主管层面,借鉴国外政府主管部门的先进做法,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操作指南,并给予指导。 

    在行业协会层面,对我国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重点解决行业性风险控制的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以及代理人诚信体系建设等。 

    在承运人及其地面代理层面,按照国务院安全法规的相关政策要求,由于生产安全主体责任在于航空公司,而作为航空公司授权代理人从事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行为,必须要符合这个安全主体单位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所以,本文拟计划通过中外航空运输企业的对比和分析,为我国航空公司对货运代理人在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建议性意见。 

    在代理人层面,作为具体从事航空货物揽收的货运代理人,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安全意识的薄弱与否、业务能力的好坏程度都直接影响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落实。根据我国货运代理人结构特点和业务流程的现状,设计出一整套既符合法律法规,也符合危险品物流链整体流程的货运代理人风险控制制度。 

    在托运人层面,作为危险品生产和制造的托运人,不仅是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起点,也是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核心。这是因为,托运人比任何人都熟悉其制造出来的各种危险品的构造原理和可能形成的危害性。因此,对于如何使得托运人能够配合好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其生产危险品能够满足和符合航空运输条件,这也是本文此次的一个重点领域之一。所以,加强对托运人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技术要求也是保障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重点工作之一。 

    5.基于物联网和信息技术对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进行风险控制 

    在风险控制的技术层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RFID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过程管理 

    作为危险品而言,有些危险品在航空运输属于危险品,而在其他领域则不属于危险品。因此,如何有效区别这些航空运输的危险品本身就是一项挑战。为此,本文拟参照目前较为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对于这些危险品从源头到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这些危险品在代理人的揽收阶段被识别和被跟踪,并最大程度规避夹带、隐藏、谎报和假冒危险品现象的发生。 

    2构建危险品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鉴于危险品运输涉及主体较多,不仅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航空公司、机场货站、货运代理人和众多托运人,而且危险品的种类又很繁多。为此,作为数量众多、层次不齐的我国货运代理人又该如何适应这种复杂环境内,显然只有有效地将上述各种资料集中在一起,并形成一种公开、透明的机制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大量货运代理人在线下的各种危险品操作依然是相当危险的。为此,本文拟对建立我国货运代理人的危险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重点分析,并将此作为有效应对其风险控制的手段之一。 

    6.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实施保障措施 

    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的实施离不开政策法规、人才等保障,本文从三个方面设计了保障举措。 

    在法律法规方面,本文拟计划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实施的《管制代理人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结合国际民航组织相关保安规则,以及我国的《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研究制定我国货运代理人及其托运人的管理办法,以此形成对货运代理人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控制在法律法规层面形成一定的有力支持。 

    在创新管理方面,本文拟参照一种称作“TAPA(科技资产管理协会)的认证体系,重点将从每一个货运代理人的基础设施、人员考核、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以期最终实现对整个航空货运代理人的诚信体制和风险控制提供基础依据。 

    在标准制定和培训方面,本文拟在上述两项基础之上,计划逐步开展对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在获得各方的支持下,逐步形成我国货运代理人的行业标准和培训标准,最终为政府及相关方提供所有货运代理人的危险品航空运输风险信息。(褚衍昌 中国民航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家力,马俊霞.基于ANP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货运销售代理人风险评估[J].滨州学院学报,2017,33(04):29-33. 

    [2]赵红丽.中美危险品航空运输政府监管体系比较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07):34-37.  

    [3]马颖培.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策略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2):47-48.  

    [4]孙金鑫,郭单.试论危险品航空运输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7(11):270. 

    [5]种鹏云.基于复杂网络的危险品运输网络拓扑特性、级联失效机制及抗毁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