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步走战略 构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摘要:珠三角机场群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与世界级机场群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从现实条件出发,实施两步走战略,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第一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快珠三角地区机场布局,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广州第二机场建设;二是对广东省内机场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管理。第二步,在完成广东省内机场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成立粤港机场管理局,实现广东机场与香港、澳门机场的协同发展。
2016年5月25日,民航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国际枢纽为核心整合区域机场资源,实现区域机场群一体化发展,服务国家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战略,建设三大世界级机场群。2017年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中国民航局联合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提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世界级机场群,珠三角地区“推进广州、深圳等地机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可见,构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战略。
一、 珠三角机场的基本情况
珠三角地区包括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这11个城市中运营着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以及香港、澳门七个运输机场,其中佛山和惠州为军民合用机场。这七家机场中广州、惠州归属广东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深圳、珠海、佛山、香港、澳门机场各自都有不同的管理机构。
2017年这七家机场按照旅客吞吐量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香港、广州和深圳机场,三家合计占总量的91.3%;第二层级为澳门、珠海机场,两家合计占比8.1%;第三层级为惠州、佛山机场,两家合计占比0.6%。
机场 |
2017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
占比 |
|
1 |
香港机场 |
7290 |
36.09% |
2 |
广州白云机场 |
6583 |
32.59% |
3 |
深圳宝安机场 |
4561 |
22.58% |
4 |
珠海机场 |
920 |
4.55% |
5 |
澳门机场 |
716 |
3.54% |
6 |
惠州机场 |
96 |
0.47% |
7 |
佛山机场 |
35 |
0.17% |
|
合计 |
20201 |
|
二、珠三角机场群与世界级机场群的差距
机场群是指以一到两个空域资源丰富、流量压力较大的枢纽型机场为核心,周边联系相对紧密城市中规模相对稍小的机场,辅助核心机场分担部分国内、短程航线,逐渐辐射到更毛细航空网络的形态,是以协同运行和差异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多机场体系。机场群的出现和发展是依托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的,城市群是机场群的载体,依托城市群而生的机场群是以分工、协作、共享为特征的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目前世界公认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伴随着这五个世界级城市群产生了五个世界级机场群。
(一)世界级机场群的特征
相关资料总结了以上五个世界级机场群的主要特征:
1.机场群拥有一个或者多个世界领先的大型枢纽机场,如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芝加哥机场、伦敦希斯罗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东京羽田机场。
2.机场群呈现出与城市群相似的层级结构,即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拥有核心机场,次级城市拥有次级机场。
3.一市两场或一市多场成为大型核心城市的标配。
4.机场与地面交通、轨道交通高效衔接,机场有效的融入到当地城市公共交通以至于城市群的综合运输网络中。
5. 群内机场合理分工、差异化定位。
(二)珠三角机场群与世界级机场群的差距
目前,珠三角机场群在体量上可以说具备了世界级机场群的规模,但在发展质量上与世界级机场群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心城市与世界级城市有差距
机场群是伴随城市群而生的,要构建世界级的机场群首先要构建世界级的城市群,机场群的发展质量受制于城市群的发展质量。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国际化的世界级城市香港与其他城市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差。近年来广东省正在实施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建设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三个城市群发展,力图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更为重要是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目前广州、深圳这两个中心城市距离世界级城市的影响力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增强实力。此外,广州与深圳在协同发展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更不用说与国际化的世界级城市香港之间的协同了。
2.广东省内没有世界级的国际枢纽机场
香港机场是世界级的国际枢纽机场,但是受制于香港特殊的地位,香港机场无法成为带动珠三角机场群发展的核心作用,必须在广东省内的珠三角机场群中尽快建成第二个世界级的国际枢纽机场。按照国家及民航局的战略规划,以及机场的发展状况,广州白云机场具备成为世界级国际枢纽机场的条件。但要真正成为世界级国际枢纽机场,白云机场在硬件设施、中转流程及效率、国际航线网络建设、服务品质等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提升。
3.机场数量不足,机场之间协同性差
珠三角机场群有7个机场,涉及11个城市,覆盖6760万人,2016年旅客吞吐量1.86亿人次;京津冀机场群有8个机场,涉及13个城市,覆盖1.1亿人,2016年旅客吞吐量1.25亿人次;长三角机场群有19个机场,涉及30个城市,覆盖1.5亿人,2016年旅客吞吐量2.02亿人次。与其他两个机场群相比,珠三角机场数量最少,但是旅客吞吐量密度最大,机场承担的旅客压力较大。旺盛的航空旅客市场与较少的机场数量存在矛盾,需要加快珠三角地区机场建设进度。
此外,珠三角机场没有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机场群体系,各机场各自属于不同的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之间的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各机场之间的协同差,存在相互之间的内耗和不合理竞争。机场群中各机场的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是机场群协调发展的关键。要建设世界级的机场群就需要改变珠三角机场群尤其是广东省内机场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相互制约的情况。
4.机场的交通衔接需要加强
机场交通的通达性涉及到三个方面,包括机场与所在城市之间、机场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之间、机场与机场之间。珠三角各城市都比较重视机场与市区之间的交通建设,但目前各机场与高铁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连接,影响了机场与更广阔市场的联通。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融合机场与高铁,机场与城轨之间的交通衔接,加强城际交通网络建设,使得机场与其他城市之间以及机场与机场之间能够实现高效衔接,促进机场之间的业务关联,最终使机场成为空中、地面的、地下立体化的交通枢纽。
三、各机场在珠三角机场群的定位
珠三角机场群要成为世界级机场群,首先就要解决各机场的发展定位问题。根据各城市及各机场的发展规划、发展状况、航空市场属性等因素,珠三角各机场要有差异化的发展定位,打造香港和广州两个核心机场。珠三角机场群中各机场的定位建议如下:
1.香港机场成为以国际转国际业务为主的国际枢纽机场;
2.广州白云机场成为以国际转国内业务为主,国际转国际业务为辅的国际枢纽机场,是国际进入中国的门户机场;
3.深圳机场通过发展点对点的国际航线网络,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4.澳门机场利用与香港与澳门较为便利的关系,成为香港机场的辅助机场,大力发展低成本的国际航空市场;
5.珠海机场利用相对充裕的资源,大力发展低成本国内航空市场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国际航空市场;
6.惠州机场成为辐射珠三角和粤东北的区域性干线机场。
7.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疏解广州西侧空域,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发展国内航空市场。
8.广州第二机场主要发展国内航线,疏解白云机场的非国际功能。
四、构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现实路径
珠三角机场群的协同发展问题是在全国三大机场群中是最棘手的,关键就在于涉及到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构想,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实施两步走战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步是解决广东省内的问题,即解决机场数量少和机场之间缺乏协同的问题。一是要加快机场建设力度,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广州第二机场建设。二是要对广东省内机场进行资源整合,对广东省机场集团、深圳机场集团、珠海机场集团实行重组,实现广东省内机场协同发展。
第二步是整合后的广东机场与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构,其中主要是广东机场与香港机场之间的协调。
(一)加大珠三角机场建设力度
加大珠三角机场建设力度,首先就是要加快白云机场国际枢纽的建设力度,建设白云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和三号航站楼,使得白云机场在枢纽建设的硬件方面不断得到提升。
其次要加快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广州第二机场等白云机场辅助机场系统规划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形成的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国际航空枢纽在其周边一般有多机场系统,从不同功能对枢纽形成支撑。目前,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广州第二机场的筹备工作都在有计划的按期推进,这将助于强化白云机场的国际枢纽地位的形成,推动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
(二)广东省内机场实现一体化管理
无论从国际经验来看,从中国特色民航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广东省发展实际来看,加快推进广东省机场整合重组,实行统一管理,都十分必要。
1.有利于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合理的分工定位是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前提,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是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基础,改善保障资源条件是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保证,发挥协同效应是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关键。
从国际高度成熟机场群和城市群的发展规律来看,实行协调统一管理并进行分工协作,是提升机场群国际竞争力更为有效的方式。只有广东省内机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才能在更大的省级航空大平台上,集全省之力,提升珠三角枢纽机场国际竞争力,促进打造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更好满足国家和区域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同时,只有全省机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才能以统一主体对接与香港、澳门机场合作,实现更具质量的粤港澳机场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更好支撑。
2.有利于广东省民航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002年机场下放地方后,云南、新疆等省区就分别组建对全省实行统一管理的机场集团。得益于省级机场集团的一体化管理,这些率先实行全省机场一体化管理的地区民航事业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浙江省最近也完成全省机场整合,实现全省机场统一管理。这些省份之所以要推动全省机场一体化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全省机场资源,构建省级航空大平台,以推动实现当地民航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京津冀地区机场从管理上已率先实现了一体化,目前正进入到深入整合推动协调发展的阶段,成为促进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3.有利于有效破解广东省民航发展共同面对关键问题
现在广东省机场面临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空域资源紧张、基础设施瓶颈、航线、航权、地面综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这些共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制约珠三角地区民航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这些共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广东省内机场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发展质量将会降低,竞争力力会下降。要解决好这些民航发展共同面临的重大核心问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主体持续化、常态化、高效地进行解决。这个管理主体,将立足促进民航发展全局对机场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落实国家和省市各层面战略,统筹解决民航发展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统筹构建全省民用运输机场科学发展体系,统一全省机场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建设管理、人才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实现全省机场统筹协调发展目标。
(三)建立粤港机场协调机构
广东机场重组后,业务规模上已经超过香港机场,在粤港澳跨区域机场协调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澳门机场由于本身的业务规模和影响力所限,粤港澳机场协调实际上就是广东机场与香港机场之间的协同。对于两者之间的协调,建议可以参照纽约湾区机场模式,构建统一部署、以提高机场群整体效率为目标的跨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如粤港机场管理局,不涉及产权层面,只涉及行业管理及资源协同使用,通过协调加强对空域资源等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进一步释放城市群发展潜力。促进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构建。
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不能被地方的局部利益所左右。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政策“有形之手”的巨大推力,加快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构建进程,从而促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莉,高超,胡华清.我国三大机场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比较建议[J].综合运输,2015(9)4-10.
[2]邹建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需要区内机场协调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17(6)2-2.
[3]赵民合.关于长三角机场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17(6)19-21.
[4]李艳伟.大伦敦多机场系统运营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民用航空,2017(6)25-27.
[5]张莉.建设三大世界级机场群,服务世界级城市群[J].中国民用航空,2017(6)9-12.
[6]赵巍. 中国打造三大城市群世界级机场群的机遇与挑战[J].民航管理,2017(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