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国外主要枢纽机场轨道集疏运系统运营对我国的启示

    杨伟娜 编 辑:金杰妮 2021-11-01 10:09:00

    摘要:本文以2017年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万以上的枢纽机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外主要枢纽机场轨道集疏运系统的运营现状,包括轨道制式、衔接方式、票价制度、服务质量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机场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枢纽机场的借鉴经验,建议我国枢纽机场应发展多制式、多层次的轨道集疏运系统;建立多方运营主体有效沟通的合作机制;利用空铁联运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 

      

    当前,我国对机场轨道交通发展问题极为重视,为促进我国枢纽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6年,民航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提升枢纽机场集散功能,建立机场规划与其他交通运输规划有效衔接机制,推动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在大型国际枢纽与其功能疏解机场之间、机场与城市高铁车站建设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2017年,民航局印发《提升枢纽机场集散功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提升枢纽机场集散功能是民航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确定的10个专项改革任务之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注重机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构建以机场为核心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大中型枢纽机场尽可能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或市郊铁路,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其他交通方式信息互联互通。2018年《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以需求特征为导向,充分发挥航空、高铁的比较优势和集成发展优势,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技术标准一体化、信息平台一体化,打造“无缝衔接、中转高效”的空地联运服务产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高铁”的大容量、高效率、现代化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相互诱发、互相支撑的良性发展新格局,为全球航空运输发展提供新实践、新理论、新方案。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如何有序地、合理地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逐渐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7年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万以上的枢纽机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旨在为我国机场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一、国外主要枢纽机场轨道集疏运系统发展概况

    2017年,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万以上的枢纽机场共50个,包含中国大陆的8个机场,其余42个机场为国外及地区机场。42个国外及地区枢纽机场中,有轨道交通衔接的机场为38个(图1-1,表1-1),未建轨道交通的机场4个,轨道交通衔接率达90.5%。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国外枢纽机场均建有机场轨道交通。 

    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的国外枢纽机场中,平均衔接轨道交通数量为1.7条;亚洲枢纽机场平均衔接1.5条,北美洲枢纽机场平均衔接1.1条,欧洲枢纽机场平均衔接2.3条,衔接数量最高,其中法兰克福机场连接5条轨道交通线路。表1-2为机场衔接轨道交通线路数量统计表。 

      

    1-1 衔接轨道交通的38个的国外及地区枢纽机场分布图 

    1-1 国外42个枢纽机场轨道交衔接概况表 

    地区 

    4000万以上机场总数(个) 

    轨道交通衔接机场(个) 

    占比 

    轨道交通总条数(条) 

    机场平均衔接轨道交通数量 

    (条) 

    亚洲 

    14 

    14 

    100% 

    21 

    1.5 

    欧洲 

    10 

    10 

    100% 

    23 

    2.3 

    美洲 

    17 

    13 

    76.5% 

    18 

    1.1 

    澳洲 

    1 

    1 

    100% 

    1 

    1 

    总数 

    42 

    38 

    90.5% 

    63 

    1.7 

      

    1-2 枢纽机场衔接轨道交通线路数量统计表 

    连接情况 

    机场名称 

    机场个数 

    连接4条及以上 

    法兰克福 

    1 

    连接3 

    伦敦希斯罗、孟买、伦敦盖特威克、 

    3 

    连接2 

    亚特兰大、迪拜、东京羽田、芝加哥奥黑尔、巴黎戴高乐、达拉斯-沃斯堡、仁川、马德里、巴塞罗那、墨西哥城、慕尼黑、迈阿密、马尼拉、东京成田、阿姆斯特丹 

    15 

    连接1 

    洛杉矶、香港、伊斯坦布尔、英迪拉·甘地、苏加诺哈达、樟宜、丹佛、苏凡纳布、纽约肯尼迪、吉隆坡、旧金山、多伦多、西雅图-塔科马、台湾、凤凰城天港、悉尼、纽瓦克、罗马、莫斯科 

    19 

      

    机场吞吐量是影响轨道交通接入机场时机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的38个机场中,轨道交通接入机场时,机场的吞吐量中位数为3381。超过50%的枢纽机场在机场吞吐量达到3000-4000万人次时,初次衔接了轨道交通。其中,亚洲的苏加诺哈达机场在吞吐量达到6301万人时,美洲的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在吞吐量达到6068万人时,美洲的丹佛机场在吞吐量达到5826万人时,首次衔接轨道交通。伊斯坦布尔机场开通轨道交通时,年吞吐量仅有1135万人,吉隆坡机场开通轨道交通时,年吞吐量仅有1639万人,剩余的其他机场,开通轨道交通时年吞吐量均在3000万人左右。 

    1-2枢纽机场首次接入轨道交通时的旅客吞吐量散点图 

    国外枢纽机场衔接的轨道交通类型主要包括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单轨)[1]。国外衔接机场的各种轨道交通制式中,地铁最多,机场数量达17个,市域线路次之,数量达16个,轻轨/磁悬浮/单轨制式排名第3,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区域快线较少见(表1-3,图1-3)。 

    1-3 衔接各类轨道交通的枢纽机场分类统计表 

    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机场名称 

    数量(个) 

    国家铁路 

    巴黎戴高乐、达拉斯-沃斯堡、法兰克福、迈阿密、马尼拉 

    5 

    城际铁路 

    法兰克福 

    1 

    区域快线 

    亚特兰大、巴黎戴高乐、法兰克福 

    3 

    市域(郊)铁路 

    东京羽田、芝加哥奥黑尔、伦敦希斯罗、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苏加诺哈达、仁川、丹佛、苏凡纳布、旧金山、巴塞罗那、孟买、多伦多、伦敦盖特威克、慕尼黑、东京成田 

    16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 

    迪拜、芝加哥奥黑尔、伦敦希斯罗、香港、伊斯坦布尔、英迪拉·甘地、樟宜、吉隆坡、马德里、巴塞罗那、孟买、伦敦盖特威克、墨西哥城、迈阿密、悉尼、罗马、莫斯科 

    17 

    轻轨/磁悬浮/单轨 

    东京羽田、洛杉矶、达拉斯-沃斯堡、仁川、纽约肯尼迪、西雅图-塔科马、台湾、凤凰城天港、纽瓦克、马尼拉 

    10 

    1-3 衔接不同轨道交通类型的国外及地区枢纽机场数量 

    二、国外主要枢纽机场轨道集疏运系统运营特点

    (一)票价制度灵活、优惠政策多是枢纽机场轨道交通运营的共性特点

    美洲以肯尼迪机场的AirTrain为例,肯尼迪国际机场地铁卡可以使用现金、信用卡或ATM卡从牙买加和霍华德海滩的自动售货机购买,有一个费用优惠选项是“30AirTrain肯尼迪国际机场地铁卡,只需40美元可以享受无限次乘坐。 

    欧洲枢纽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具有较灵活的票价制度,同时市场营销手段多样,具有多种票价优惠政策。如,希斯罗快线高峰与非高峰设置不同的票价,商务坐席与普通坐席票价不同,同时设置多种优惠政策,包括双人票、多人票、儿童票等。希斯罗快线在最近引进了一种Advance Saver的新票型,提前14天、30天和90天购买车票分别可以享受£16.5£14.3£12.1的优惠价格。 

    亚洲枢纽机场以香港机场快线为例,其票价系统独立于普通地铁,因此票价要高于普通地铁,票种包括单程票、往返票等。香港机场快线也同样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如团体票务折扣、免费乘坐出租车、当日回程折扣、亚洲万里通计划等。香港机场快线营销先进,如信用卡发送票价优惠券,早上快速列车服务的促销服务等。 

    (二)美洲枢纽机场具有典型的摆渡式衔接方式,轨道交通线路较短

    美洲枢纽机场大部分轨道交通线路存在线路较短的情况,轨道线路在场外设站,通过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或摆渡巴士将轨道车站与航站楼进行联系。与机场衔接的轨道交通既服务于航站楼间的旅客,也提供机场对外的交通服务。 

    (三)欧洲枢纽机场轨道交通制式多样,通达性好,服务便捷

    连接欧洲枢纽机场的轨道交通包括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市域(郊)铁路、地铁等种常见制式线路制式多样,不同制式的轨道线路服务范围层次分明连接法兰克福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制式包括市域(铁路、区域快线、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连接希斯罗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地铁、市域(郊)铁路、国家铁路等服务戴高乐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有两条,类型包括区域快线和高速铁路,其中区域快线服务巴黎都市圈,高速铁路服务法国各大城市之间[2] 

    欧洲枢纽机场连接的轨道交通线路通达性良好,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或市域(郊)铁路换乘便利,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表2-1)。如法兰克福机场连接的S9线换乘站点占比高达100%,可与系统中14条线路换乘;戴高乐机场的区域快线RER-B可与不同轨道系统的多条线路进行换乘,包括TER城际铁路、区域快线、法兰西岛城际铁路、电车、地铁、高速铁路等不同轨道系统的共19条线路。此外,服务欧洲枢纽机场的共享型线路较长,站点多,通常横贯城市中心与郊区,在郊区站间距较大,在市区站间距较小。如戴高乐机场的RER B号线贯穿巴黎南北方向,线路长80km,整条线路经60余年分期建设,线路市区部分首先建成,之后向郊区延伸线路设站47个。法兰克福机场的S8线和S9线横贯巴黎东西方向,线路分别长70km66km,整条线路分期建设,连接法兰克福的市区和郊区;希斯罗机场的皮卡迪利地铁线长71km,连接巴黎的东西两个方向。 

    2-1 欧洲典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站数量和换乘通达 

    机场名称 

    线路 

    换乘站点占比 

    换乘线路 

    戴高乐机场 

    RER B号线 

    23.4% 

    19 

    法兰克福机场 

    S9 

    100% 

    14 

    S8 

    85.7% 

    15 

    希斯罗机场 

    TfL铁路西部分支 

    77.8% 

    7 

    欧洲枢纽机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模式灵活多变,根据客流特点和线路定位,可开行不同运行交路的慢车和快车。例如,巴黎戴高乐机场的RER B号线快车与慢车具有不同的停站方案和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节约运营成本。法兰克福机场的市郊铁路S8线、S9线和城际线包含多种服务类型,在满足机场旅客出行需求的同时兼顾线路其他区域间的通勤旅客需求。希斯罗机场推出机场快线和Connect连接服务,两个轨道交通服务线路走向一致,与快线服务相比,Connect停靠更多的站点,票价便宜一半。 

    (四)亚洲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服务优质,运营时间长,换乘便捷

    香港机场快线列车与普通地铁列车车厢不同,经过特别设计,提高旅客舒适度与服务质量其中1节是专为九龙站或香港站预办登机手续的寄舱行李而设的专用车厢(该节车厢不设车窗)[3],每节车厢只设有2对车门,车厢内附设有行李架,皮制软座位的椅背安装有小型电视屏幕。 

    东京单轨列车羽田线使用六节编组列车,速度高达80公里/小时。每辆车都有一个面向过道的长座椅,前后座椅和过道中央座椅的组合,此外列车还提供额外的手提行李空间,为旅客提供便利。 

    亚洲枢纽机场轨道交通运营时间长,线路运行速度高,全程花费时间短。如香港机场快线全天超20小时不间断运营,运营速度高达130km/h,全程仅需24分钟;单轨羽田线全天超19小时不间断运营,全程仅需13分钟;京滨急行电铁机场线速度高达110km/h,全程仅需12分钟。 

    亚洲枢纽机场的机场专线深入市区,连接CBD等商务中心;机场共享线与多条轨道交通换乘,与轨道交通网络连接紧密。如香港机场快线为服务机场客流的专线,主要目标旅客为商务出行旅客。因此,线路深入城市中心商业区,与九龙半岛核心区和港岛核心区直接相连,可直达九龙、尖沙嘴、中环、铜锣湾等商业中心。东京单轨列车羽田线和京滨急行电铁机场线可与东京都轨道交通系统的多条线路可以换乘,包括JR山手线、JR京滨东北线、临海线和京急干线等。通过换乘,乘客到达东京都的各个商业中心、旅游景点的时间可控制在45min内。 

    2-1 京滨急行电铁机场线与其他线路的换乘 

     

     

    三、对我国机场发展轨道集疏运系统的启示

    (一)枢纽机场应发展多制式、多层次的轨道集疏运系统,统筹规划,分期建设

    从国际经验来看,枢纽机场衔接的轨道交通制式比较多元化,除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外,与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国家铁路的衔接也较为普遍。因欧洲机场所在城市一般是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中心城市的市域(郊)铁路网较为发达,欧洲国家以市域(郊)铁路和地铁为主,既注重机场与区域的连接,也注重机场与城市的连接,多采用运量高的轨道交通制式。美洲机场主要受制于本国交通出行习惯的制约,机场轨道系统集疏运以轻轨/单轨/磁悬浮等中小运量、低成本的轨道交通为主,注重于机场与城市的衔接。亚洲国家以地铁、轻轨/单轨/磁悬浮为主,主要注重机场与城市的衔接。鉴于此,我国枢纽机场,特别是在机场群、城市群和地区经济发达的区域,建议发展多制式、多层次的轨道集疏运系统。 

    另外,考虑到轨道交通建设和机场建设的协同发展问题,对多制式、多层次的轨道交通,在机场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多项规划中应统一规划、协同发展,随着机场业务量的不断增长、机场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对多种轨道交通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但是在规划阶段应统一做好预留,为未来长期、持续发展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方运营主体建立有效沟通合作机制,提供良好、灵活的服务,满足不同旅客需求,提高旅客满意度

    欧洲枢纽机场联合各个运营主体,包括航空公司、铁路运营商和经销商等通力合作,建立有效沟通和合作机制,开展由国家铁路公司、联合体或机场集团主导的空铁联运。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经营戴高乐机场的TGV[3],先后与法航、汉莎航、美联航、荷兰航等骨干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德国AIRail”空铁联运服务由汉莎航空公司、德国铁路公司(DB Bahn)和法兰克福机场三家企业合资组成的专门联合企业运作;荷兰史基辅机场的大力神列车是由荷兰国铁与比利时国家铁路(NMBS)、法国国铁、德国国铁共同合作运营,欧洲之星则由比利时国家铁路和法国国铁合作运营。 

    因此,考虑我国当前机场轨道交通运营实际,建议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使政府、机场、民航管理部门、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等多个机构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商机场轨道交通发展。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票价制度、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提高机场轨道交通通达性、扩展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安检互认等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提高旅客的出行满意度。 

    (三)积极通过发展空铁联运提供高质量民航服务,适应新时期旅客需要

    首先,通过空铁联运可以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枢纽机场通过引入轨道车站与本国或国际间的铁路网相衔接,有助于扩大机场的腹地范围,将机场的辐射范围扩展到全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大中城市、重要城镇。如法兰克福机场旅客中来自自身所在黑森州的旅客仅占43%,其它旅客都分布在其它州内[4]。其次,在两个机场之间的空--空的多式联运,可方便航空旅客的空空中转,促进枢纽机场的做大做强。2012年香港机场与深圳机场进行“机场合作”,设置深圳机场香港九龙地铁站城市候机楼[5],旅客可在此办理登机手续,还可专享深圳湾口岸检查通道和深圳机场头等舱安全检查通道。再次,机场轨道交通还可以提升枢纽机场的中转换乘效率。市域(郊)铁路、区域铁路、城际铁路、国际列车等轨道交通不仅为旅客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出行方案,而且还大幅提升了枢纽机场的中转换乘效率。如空铁联运为法兰克福机场实现了45分钟“最优中转时间”的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提升了该机场的换乘效率。 

    因此,建议我国枢纽机场完善空铁联运设施,通过设立城市航站楼,优化空铁联运流程等方式,提升集疏运系统的效率,优化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强化枢纽功能,在新时期,适应发展需要,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民航服务。(杨伟娜 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晓燕,陈子眉.国际大都市机场集疏运通道研究[J].交通与运输,2010,26(02):12-14. 

    [2]钟靖,陈小鸿.大型机场轨道交通发展影响因素及衔接模式——以美国东海岸机场为例[J].城市交通,2017,15(02):32-39. 

    [3]秦灿灿.大型机场旅客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 

    [4]赵素霞.机场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适应性分析评价[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12):156-157. 

    [5]张锋.我国当代城市航站楼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