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提升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小机场空管保障的特点,从安全基础、人员资质能力、空管投入等方面分析了中小机场空管保障存在的问题,从 “人”、“机”、“环”、“管”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的思路,从加强领导、关爱队伍、抓好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中小机场空管工作的思路,解决中小机场人员数量和能力不够、设备保障能力不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全面加强中小机场空管工作,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推进中小机场空管高质量发展。
民航空管工作是民航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民航运行保障的中枢工作,是民航运行效率的关键工作,是机场安全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强国”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目前,全国200多个民航通航机场除44家空管保障单位是由民航局空管 局一体化管理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机场的空管保障都是由机场管理,而且这些机场大多都是吞吐量小的中小型机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体制还不统一,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还没形成。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全国大型机场逐步趋于饱和,航班量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中小机场,中小机场发展也随之进入到快车道,中小机场空管保障压力逐渐增大。中小机场空管保障由于没有一体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和运行体系,导致空管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保障能力强弱不一,对全国民航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017年“10.24”铜仁机场跑道侵入事件和2018年“2.26”张家口机场事件都暴露出了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的短板和弱项,中小机场的空管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机场的发展。
一、中小机场空管保障特点
中小机场空管保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空管保障人员紧缺,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业务中坚骨干,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空管人员待遇和职业发展受限,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十分突出;二是管制方式单一,普遍实行程序管制,管制员所需要掌握的管制技能与空管系统的要求差别较大,部分中小机场采取繁忙时段塔进分离,其余时段合并运行的方式;三是空管设施设备保障不足,中小机场大多只配置了基本的通信、导航和气象设备,少数机场建设了ADS-B设备,极少数机场引接了空管系统建设的二次雷达信号大多数机场,空管设备无备份系统,仅能基本满足日常运行需要,空管应急能力脆弱,设备维护基本采取自主维护,设备维护系统性不够,设施设备老旧现象严重。
二、中小机场空管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空管安全基础薄弱。中小机场空管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科学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不够,“三基”工作脆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运行手册针对性不强,空管设施设备老旧,设备维修保养系统性不强,规章标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员资质能力堪忧,规章规范的执行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管制运行手段落后,专业人员紧缺和疲劳上岗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多,运行风险大,空管安全水平与机场发展速度矛盾显著。
(二)空管人员资质能力不足。中小机场对外部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中小机场招聘的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不高,资质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由于中小机场培训设施设备短缺,培训资源未成体系,专业人员工作后无法得到系统化培训,培训主要依靠传统的传帮带教学方式,致使专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技能的系统性学习不足,缺少对本专业的全面认知,尤其是在运行风险把控、特情处置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工作中缺乏大流量、高负荷、有难度的操作实践,其业务技能相对不足,资质能力存在后天不足。培训工作内生力量不足和外部支持不够,内培资源缺乏,能力不足,效果不好;外培机会不多、针对性不强。空管专业人员资质能力建设已成为中小机场安全运行和长远发展的瓶颈。
(三)空管工作投入不够。中小机场班子成员熟悉空管业务的干部少,领导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开航线,更看中扩容增量,更在意旅客吞吐量、航班正常率等效益指标,对空管发展研究不力,对空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中小机场更关注跑道、停机位、候机楼等机场改扩建,对空管保障能力提升依赖于民航局给补贴、出政策,寄希望于空管系统帮扶支持,在规章制度建设、专业人员培训、设施设备保障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
空管一体化以来,空管系统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设施设备、人员资质能力、新技术应用、协同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诸多工作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保障能力和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中小机场空管。当前,空管系统正以建设“四强空管”为目标,推进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建设。相对于空管系统的规范运行,相对于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机场发展的瓶颈,逐渐成为民航发展短板。
三、提升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的思考
为提升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民航局提出“空管办管行业、空管局管系统”的管理思路,2018年,民航局空管局出台了支持中小机场空管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培训资源共享、设备维护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文化共享,支持提升中小机场空管安全管理能力、运行服务效率、人员资质能力、综合保障能力。中小机场应乘势而上,借助空管系统专业优势,统筹谋划空管发展,强化空管发展规划,加大空管投入,加强空管队伍建设,现从“人”、“机”、“环”、“管”等方面提升空管保障能力进行思考。
“人”主要解决人的数量和人的能力问题。针对中小机场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可以从资质准入、统筹工资构成标准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从资质准入方面,加大专业人员到其他机场工作的资质限制,提高机场之间专业人员流动的成本,避免中小机场之间通过收入等竞争方式导致效益较差的机场空管专业人员招不来、留不住;从统筹工资构成方面,可以参考空管系统工资构成体系,统筹建立中小机场空管专业人员工资构成标准,可以达到繁忙机场或管制指挥难度大的机场空管工作压力相对大,从业人员收入相对高,不繁忙机场或管制指挥难度小的机场空管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较低。
针对中小机场空管人员资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应按照民航局“三基”工作要求,苦练空管人员基本功。健全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建设是保证空管人员资质能力稳步提升的基本要求,中小机场要建设涵盖空管人员基础培训、岗位资质培训、岗位复训、提高培训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规范培训大纲和培训标准,完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严格上岗资质,空管人员资质是保证机场安全运行的基础,可参考空管系统岗位复训和放单考核标准化流程,严格基本功训练,严把放单考核标准。注重能力提升,空管人员能力提升是保证机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形成规范的人员资质能力提升机制。
“机”主要解决中小机场设施设备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应从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等方面提升设施设备保障能力。中小机场应在民航局的支持、帮助下,加大空管设施设备更新、建设力度,健全“一主二备三应急”的设施设备保障体系。依托空管系统设施设备维护的专业优势,委托空管系统专业团队进行设施设备维修服务,提升设备维修维护能力。规范零备件的储备与使用,借助空管系统零备件储备能力,由空管系统统一建立全国零备件库,提供中小机场使用,以提升中小机场空管应急能力。
“环”主要解决空管人员工作负担重,运行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应从空域环境优化、新技术应用、管制运行方式改善等方面减轻空管人员工作压力。空域环境方面,中小机场从运行的角度提出进离场航线矛盾需求,空管系统应在空管系统干线航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研究中小机场空域优化调整工作,研究繁忙机场终端进离场航线分离和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分离的问题,中小机场积极配合飞行程序修改和相关台站建设工作。新技术应用方面,应试验推广远程塔台技术,开发针对中小机场的自动化系统,机场管制单位与区域管制之间实现管制自动移交,加强ADS-B和CDM 技术的应用,建设气象探测系统,积极尝试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中小机场的应用,发挥新技术在增强机场安全、提高运行效率上的支撑作用。管制运行方式方面,中小机场应借助全国航路ADS-B建设和机场ADS-B建设,推行ADS-B管制方式,逐步实现从程序管制向监视下的程序管制或雷达管制过渡,缩小管制间隔,降低安全运行风险,提高中小机场管制运行效率。
“管”主要解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正确处理空管安全与机场效益、空管安全与机场发展的关系,狠抓空管安全运行工作,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空管安全底线。要加强制度建设,应加强安全管理手册、运行手册、培训手册、操作流程等规章制度的建设,提升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强化日常管理,合理搭配值班力量,严防人员疲劳上岗,提高遵章守纪意识。要加强运行检查和能力评估,加强空管的运行安全检查,督促落实规章制度,纠正空管运行问题,规范空管工作行为,注重空管保障能力评估工作,整体测评空管运行保障工作,科学评估空管运行保障能力,以保证空管运行保障与机场运行协同。
民航发展、空管先行,空管发展是民航发展的保障,是机场发展的基石。中小机场要高度重视空管工作,一是要加强空管工作的领导,机场班子成员要配备空管业务出身或熟悉空管专业的领导,班子定期研究空管工作,配齐配强空管部门的领导,为机场空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二是要关爱支持空管队伍,提高管制人员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人文关怀和职业发展通道,让空管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荣誉感;三是要抓好空管发展规划,根据机场吞吐量的增长预测和机场整体的发展规划,做好空管发展规划;四是要加大空管发展投入,加大在空管安全管理、运行保障、设施设备建设、新技术应用和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五是要加强与空管系统的交流合作,依托空管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优势、在新设备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人才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人员培训、运行保障、业务建设、干部挂职、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
在民航局的统一领导下,各中小机场应主动作为,积极思考,主动对接空管系统,借助空管系统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推进中小机场空管高质量发展,为机场的安全、高效、协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民航强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民航局《关于下发2017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局发明电【2016】3578号)。
2.民航局空管局《关于支持中小机场空管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空局【20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