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坚持以反恐的思维做好机场空防安全工作

    刘波 编 辑:王亚玲 2021-11-02 17:05:00

         

      摘要:民航空防安全与国家反恐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关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反恐的思维去做好民航的空防安全工作,这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需要。到2019年我国民航已经保持了18年的空防安全记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的劫机和炸机等恶性事件,同时由于民航快速发展,这几年在管理中赋予了空防安全工作很多新的内容。部分人对空防安全工作盲目乐观,或千头万绪的工作使部分人失去了工作重心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笔者从对空防和反恐的关系分析出发,再次强调反恐仍是当前空防安全工作的核心,以期能引起关注。 

        

      空防安全是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安全。如果说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是民航的两翼,那么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就是民航安全工作的两翼。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航反恐怖工作作出批示时,将民航安全特别是空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到了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民航空防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民航空防安全工作是与国家反恐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反恐。2019年中国民航实现了连续了18年的空防安全年,成绩值得骄傲。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任务的复杂和艰巨,空防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一、什么是空防安全 

      空防安全,国际上称“aviation security”,就是预防和制止针对民用航空的犯罪和非法干扰行为,保证民用航空活动安全正常运行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对空防安全的理解有一个不断地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最初的“空防”就是“空中防线”简称,主要是防止内部人员禁不住敌人诱惑,驾机外逃,这种概念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后,国际上开始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劫机违法行为,对中国民航的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反劫机就成为当时空防安全的代名词。1983年,在民航局《关于严防阶级敌人劫持、破坏飞机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防安全”的概念。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空防安全的重点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由保护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上升到保卫国家安全。2001年3月,《国家处置劫机事件总体预案》制定下发,中国空防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防劫机、防炸机、防袭击逐渐成为当前空防安全工作的主要作务。 

      二、空防与反恐的关系 

      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安全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是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明确,反恐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显然,国家已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民航的空防安全的目的是防范和制止劫机、炸机和袭击行为,确保民航的运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民航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站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切实维护我国航空安全。冯正霖局长进一步强调,空防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体空防战士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布局空防安全,确保民航持续安全。 

      民航空防安全工作因反恐而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飞行管制、民用航空、公安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空域、航空器和飞行活动管理,严密防范针对航空器或者利用飞行活动实施的恐怖活动。法律规定了民用航空是国家反恐的重要领域。从历史进程中分析,民航空防安全工作也是因反恐而存在、伴随着反恐而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进入高潮期以来,民用航空器和机场设施一直是备受各种恐怖主义组织青睐的破坏对象。1959年至1977年的近二十年间,全世界发生劫机事件达到了惊人的550起。曾有一断时间民航空防安全工作就是反劫机,新时期特别是9.11事件后,对民用航空破坏行为的变化也对空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恐更是成为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核心。 

      国家反恐力量增强保证民航空防安全。国家反恐力量的强大有助于保证民用航空的空防安全,可以从具体的实践中得到答案。以色列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巴以问题使该国反恐的技术和水平世界领先,所以以色列民航安全系数一直较高,40多年没有发生过空防安全问题。当前世界局势纷繁复杂,中国政府加强反恐力度,特别是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打击,2008年成功地阻止极端恐怖组织诱骗19岁新疆少女充当人体炸弹乘机事件(民航3.7事件),2012年成功处置了劫持天津航空班机事件(民航6.29事件),充分说明了国家反恐力量的加强,民航空防安全工作才更加有保障。 

      三、以反恐的思维切实做好机场空防安全工作 

      民航空防安全工作重在防,防就是要防止危险人员及危险物品接触航空器,最终目的是要保障航空器安全。防的重任在机场。目前,我国有238个民用机场在运营,2019年平均每天有180万人通过机场安检登上民航飞机,机场的空防安全是民航空防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机场要切实做好防控工作,首先要不断地强化空防一线员工的反恐意识。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要把反恐作为空防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个人极端威胁空防安全的行为屡有发生,潜在的有预谋有组织地针对民航发动恐怖袭击的风险仍然存在。每一个空防一线员工都要增强反恐意识,时刻警惕、时刻防范,将这种意识深入地渗透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将不安全因素查堵在地面。再者,要重点把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切实保障公众的乘机安全。这不仅是民航安全工作的需要,更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一)安全检查是空防安全工作的核心 

      一方面是要严格落实安全检查的岗位职责。安检工作是空防安全的重中之重,是空防安全工作的核心岗位。无论是管理岗位还是一线操作岗位,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岗位职责,不给别有用心的人有任何可乘之机,才能切实确保空防安全。从近几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分析,部分安检一线岗位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还是主观上对履职尽责没有强烈的意识、对岗位职责的要件没有清晰地认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设备多么先进,制度多么完善,关键还得靠人来实施。因此,必须强调空防安全岗位责任的落实,要自觉遵守岗位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要有保证岗位责任落实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另一方面是要用科技来提高安全检查水平。当今世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只有走在技术的前沿,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空防安全水平。要大力推广智能安检通道,应用自动识别闸机、手机二维码过检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毫米波安全门,将人脸识别、人包对应、毫米波安全门等新技术融合在一个系统内,将各个岗位的智能查验技术整合在一起,以期实现旅客全流程智能自助过检。要推广双视角型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CT机安检设备查验行李和货物,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最大程序降低漏检的风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走在行业技术的前列,提高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确保空防安全。 

      (二)控制区的管控是空防安全工作的难点 

      控制区管控是目前空防安全工作的难点,难就难在控制区点多线长面广。一个大型机场的围界有10多公里,道口及候机楼需要控制的空防界面也特别多。国内机场曾多次发生非法进入机坪的事件,也多次发生翻越“搭乘”飞机事件。控制区的管控就象一个大气球,只要有一点被扎破,整个空防界面就被破坏。这些事件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效仿或利用,对民航的安全将带来极大的威胁。 

      第一,要做好道口的安保管理。要科学设置管控的道口,加强设备和设施配备,保证设备符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的标准,特别防冲撞设施要到位。要做好不停航施工的管理工作。近几年出现的几起空防不安全事件都跟不停航施工管理不到位有关,2016年中南某机场曾发生了一起外来人员通过不停航施工道口进入控制区看飞机的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第二,要做好围界的安全管控。围界的线很长,一定要整合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的功能,围界物理隔离功能、报警系统、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处置三方面缺一不可,要形成安全防范整体合力。同时要不断地加强风险评估、反复地查找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 

      第三,要加强航站楼空防界面的安全防范。航站楼内空防界面主要指航站楼内的控制区与公共区之间的物理分界线。近几年国内发生了多起未授权人员突破航站楼空防界面进入控制区的事件,有趁值守人员忙于其它工作溜过空防界面的事件,有利用空调通风口从天花板爬越空防界面进入控制区等。各机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防范,如在易于攀爬的空防界面围挡加装入侵报警系统,利用航站楼视频监控系统重点监控空防界面周边,合理设置现场巡逻岗位等。 

      (三)公共区的防范是新形势下空防安全工作的要求 

      公共区的防范成为空防反恐的重点是当前新形势的要求。2016年3月、6月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分别两起针对机场的恐怖袭击,都是在候机楼等人员密集公共区发生。该区域的反恐安保工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航站楼公共区域是航站楼控制区的前沿阵地,在公共区域发生冲闯控制区等应急突发事件,同样会严重威胁机场控制区甚至是航空器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要求,机场应该担当航站楼治安防控的主要责任,机场公安作为国家公安机关应负责机场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突工作。防控与处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工作体系,防控是处突的基础,处突是防控的后盾。因此机场管理机构布置治安防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机场公安机关的应急处突需要,机场公安机关的应急处突工作必须要以机场管理机构的治安防控工作为基础。 

      四、当前空防安全工作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空防反恐意识淡化的问题 

      空防安全工作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防劫机、防炸机、防袭击这三方面来开展,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空防安全工作泛化的现象。一是工作内容泛化。比较典型的就是消防工作,民航的消防工作是与应急救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应急救援的一部分,应该纳入应急救援管理。二是工作要求泛化。有些机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机械地将服务质量的要求强加于安全检查工作,使安检员在履行职责时患得患失,因怕被投诉而不能很严格执行安全检查。三是工作考核泛化。有些机场设置一些检查旅客数量、检查货物件数来考核安检工作量,导向上促使安检工作重量不重质。空防安全工作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没有发生空防安全事件就是最大的成绩。这些问题分散了一线安检员的精力、冲淡了安检员的反恐意识,应该在工作中予以纠正。 

      (二)空防反恐合力不够的问题 

      当前在一个机场至少同时存在四支空防队伍:民航公安、安检、空警、机场保卫,有的较大机场还有武警、监护等队伍,不同的队伍都隶属不同的单位管理,队伍力量分散、没有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其次是职责不明晰。2019年民航公安调整为由公安部管理为主、民航为辅,意味着空防安全的监管主体责任转移到了公安部门,但此工作中推进缓慢,地方公安和民航监管局的空防处如何协作共同形成监管合力仍不明晰。再次是责任落实还存在盲区。当前有部分机场的公安是由地市的公安分局派驻,各省厅机场公安局只有指导职责,民航监管局空防处对这些机场也只有指导关系,这部分机场的公安机构目前仅仅起到了一个维护机场治安的职能,对民航空防工作落实远没有达到上级要求。这些原因导致当前的空防反恐没有形成合力,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当前我国正处在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时期,又实际面临着极端宗教势力恐怖袭击的切实压力,我们各运输机场一定要切实增强空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握新形势下空防安全工作特点,以反恐的思维,严把空防安全关,切实维护民航运行安全和国家安全。(作者:刘波 民航湖南监管局) 

      参考文献: 

      [1]刘飞,张亮.航空安保现状及优化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7):27-29 

      [2]王旭东.试论劫持航空器与空防安全[J].金卡工程.2011,(5):112 

      [3]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Z],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