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何东林 编 辑:王亚玲 2021-11-02 17:25:00

      摘要: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市举行。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科技部会同奥组委等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民航牵头承担了重点专项课题机场智能无障碍服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研究工作,重点针对残障运动员和残障旅客,构建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研制信息智能无障碍交互和出行引导装备,在北京奥运保障机场进行应用示范。 

      一、引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2011年世界残疾报告分析,2010年世界总人口的15%,超过10亿人患有残疾,其中近2亿是严重残疾。根据2018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85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一名残疾人。截至2018年底,全国老龄办公布,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人。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残障旅客出行也日益增多。据统计,201860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国内航空旅客中占比为11.2%港澳台及国际旅客中占比15.2%,同年度深圳机场统计共服务各类特殊旅客超70万人次。 

      随着机场残障、老龄旅客航空出行数量的日益增多,对机场信息无障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好的提升我国机场无障碍、便捷出行服务的人性化、科技化水平,为有功能障碍的特殊旅客提供高效、便利、适用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是民航坚持真情服务底线的重要体现。 

      202224届冬奥会和第13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市举行。20199月,民航二所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机场智能无障碍服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该课题将面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重点针对视障、听障、行动不便等特殊旅客的航空出行服务需求,构建机场特殊旅客服务保障体系,研制无障碍智能服务装备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将应用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奥运保障机场,增强机场无障碍出行服务保障能力。 

      二、国外机场信息无障碍现状分析 

      国外部分航空公司、机场等较早开展了机场信息无障碍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针对视障、听障等特殊旅客提供信息辅助服务上面。 

      (一)美国机场信息无障碍现状 

      美国境内绝大部分机场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文字电话设备TTY,为听障人士提供了专用电话设备TDD 

      移动互联网发展为机场无障碍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Aira是一款独立的第三方应用,视障旅客通过智能手机安装,使用时后台服务人员借助旅客手机摄像头和机场服务信息,为旅客实时提供行走导航、信息浏览和预报、目的地寻找等帮助。哈兹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迈阿密国际机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等相继宣布支持Aira在机场为视障旅客进行航空出行服务辅助。 

        

      1 Aira服务专业在为旅客提供指引服务 

      部分机场根据自身需求也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无障碍信息服务。如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针对听障旅客,将机场信息中心音频信息转换为文本在用户终端显示,包括天气、航班信息和行李信息等,相同信息同步显示在信息大屏;机场餐厅、商店等服务区的显示设备都具有字幕显示功能,可将紧急信息(航班信息变更、天气、紧急疏散等)在屏幕上显示以提示旅客。 

      (二)欧洲机场信息无障碍现状 

      针对盲人和视力障碍旅客,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支持Aira软件在机场为视障旅客提供出行导航、信息获取等辅助服务。 

      针对听障旅客,欧洲机场主要通过助听器、信息提示屏、智能APP等手段为特殊旅客提供无障碍信息服务。希思罗机场在整个机场布设助听器感应回路,在旅客值机、休息、登机等区域布置明显标识,听障旅客可以借助助听器完成与工作人员的沟通问询。 

        

      2 希思罗机场感应回路助听器 

      对完全失去听力的旅客,希思罗机场还提供在线视频手语翻译服务。旅客通过SignLive App提供的实时手语翻译服务与机场服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该服务目前覆盖整个机场区域,可为特殊旅客提供全天候的手语翻译服务。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两个航站楼内为旅客,特别是听障旅客,部署百余台自助信息屏,用于各类信息的查询,目前信息屏支持八种语言:德语、英语、中文、日语、汉语、俄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信息屏中配备的扫描仪可以快速读取旅客登机牌数据,并针对性的显示相应的航班的最新动态、起飞时间以及登机口等信息。此外,信息屏还提供法兰克福机场内商店、餐厅以及服务项目的实用信息。 

        

      3 法兰克福机场信息屏 

      (三)日本机场信息无障碍现状 

      针对听障旅客,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提供易聆听扩音器和安检交流板,旅客可以根据需求向机场借用。 

        

      4 机场听障旅客安检交流板 

      针对行动不便旅客,成田机场除了提供轮椅、电动车、人工咨询服务以外,还提供自动驾驶电动轮椅,可辅助肢体残障旅客的航空出行,20183月在东京羽田国际机场进行过第一次测试。该轮椅支持旅客使用手机APP呼叫轮椅到自己身旁,并在旅客指定目标地点后,自动规划导航路线,运送旅客到达餐厅、商店或候机厅等目标点,并最终自行回到轮椅存放地。 

      三、国内机场信息无障碍现状分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930日正式投运。在信息无障碍方面,大兴机场在航站楼各登机口区域的航班显示屏上都设置了闪光灯提示信息,由无障碍国际通用标识和飞机起飞标识共同组成,上有飞机起飞标识和“立即登机”的字样,用来提示聋哑旅客登机信息。 

      为方便特殊旅客操控无障碍电梯,电梯的内呼面板采用28寸的全触摸液晶显示屏,集成触摸控制、电梯运行信息、使用状态信息、楼层标识信息和机场信息播报等功能,方便旅客出行并及时掌握机场信息。 

            

      5 电梯全触摸液晶显示屏 

      作为国家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的牵头单位,民航二所开展了智能避障、多模态定位导航、无障碍交互等技术的大量研究,正在研制针对特殊旅客无障碍服务的多交互能力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装备、多模态导航设备等智能装备,以及机场无障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面向视障、听障、行动不便三类特殊旅客提供机场信息无障碍服务,构建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保障体系,将于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应用。 

        

      6 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保障体系架构 

      在具体的交互和引导方式上,将针对2022年北京奥运会和冬残奥运会中不同类型残障旅客,基于文字、语音、视觉、动作等,采用人因工程方法,通过机场应用场景中高分辨率的触觉、听觉、视觉反馈融合互补的交互方式为旅客提供信息服务,保障旅客出行。 

      7 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交互实现 

      四、机场信息无障碍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机场无障碍服务建设多关注在机场基础设施方面,无障碍服务仍以人工服务为主,提供的无障碍智能设备等信息无障碍应用相对较少,尚未建有专用于机场无障碍服务的信息平台。各机场、航司在残障、老年等特殊旅客服务方面做了较多努力,但当前仍处于各自建设阶段,缺乏系统性指导。信息无障碍推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市面上为特殊人士设计的智能无障碍产品较多,但基于机场应用场景设计制造,适用于机场航空出行的产品仍然较少 

      2)国内外特殊人群基数较大,但受当前无障碍出行环境的限制,真正可做到独立航空出行的特殊旅客人数仍然较少,导致多数机场与航司忽略了特殊旅客对独立自主出行的迫切需求 

      3)机场、航司等提供的无障碍服务仍以人工辅助为主,由服务人员全程陪同,限制了残障、老年等特殊旅客在机场的个性化需求 

      4)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为特殊人士提供辅助的智能产品在功能性、易用性、适用性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特殊人士的个性化需求; 

      5)机场、航司、民航科研机构、设备生产及信息系统集成商等对民航信息智能无障碍的关注度仍然不够,缺乏系统性指导,缺少能真正满足特殊旅客需求的智能无障碍服务设备与信息系统等产品。 

      五、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服务建议 

      针对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现状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产品应与机场应用场景深度结合,充分考虑各类残障、老年等特殊旅客的通用及个性化服务需求,设计生产出适用、易用的机场信息无障碍服务产品 

      2. 机场、航司等应对机场无障碍服务进行系统性考虑,构建涵盖机场专用无障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智能服务设备、人工辅助的一体化无障碍服务体系,为机场信息无障碍产品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系统性指导 

      3. 机场、航司、民航科研机构、设备生产及信息系统集成商等应紧跟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风向,提对民航信息智能无障碍发展的关注度,转变思路,提高站位,结合当前可穿戴、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最新进展,推进机场信息无障碍产品的研制与应用。 

      4. 通过大力开展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提升特殊旅客独立出行能力,减少机场、航司等的人工服务负荷,鼓励特殊旅客自主出行,形成机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5. 行业尽早出台民航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标准,指导各机场信息智能无障碍建设,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建设信息无障碍大国。(作者:何东林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