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揭阳潮汕机场与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影响
摘要:本文立足于汕头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阐述揭阳潮汕机场与经济特区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分析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揭阳潮汕机场将让城市更好连接世界,践行经济特区二次腾飞的使命,实现打造千万级机场新目标新作为。
汕头是全国五大传统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汕头特区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经济发展建设中承担起探索示范及辐射引领的使命,闯出一条独具潮汕特色的发展之路。汕头与台湾隔海相望,与潮州市、揭阳市为邻,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岭东门户、潮汕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百载商埠”历史的汕头,商业气息浓厚,经过四十年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的一体化,使得自然文化、经济环境、城市形象日趋优化。
而揭阳潮汕机场作为岭东地区唯一承担民用航空运输的机场,服务半径覆盖至3万多平方公里的粤东地区,辐射闽西南赣东南等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干线机场。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进程里,汕头的民航事业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与同行者,与汕头特区同成长,共呼吸。汕头经济特区在市场经济框架下,通过培育区域性的增长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潮汕机场与汕头区域经济发展一步步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一、特区经济对机场发展的深刻影响
(一)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潮汕先民们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发展,海路将汕头这个“通商口岸”与世界连接起来。而改革开放以来,汕头成立经济特区,一条条全新的空路在经济特区发展前进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可以说汕头经济特区的成立发展为汕头民航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汕头经济特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飞速的发展,始建于1974年的民航汕头站(潮汕机场的前身)因而在当时中国民用航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5年汕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就达到196.2万人次,创造出全国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第12位和货邮吞吐量第11位的辉煌历史。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
(二)潮汕机场承担的社会功能
潮汕人素有外出经商的传统,且海外华侨众多。据统计,仅遍布全国的潮商就超过一千万,海外潮汕人也有一千万,被称为“凡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的存在”。独特的人口结构让以汕头为中心的潮汕地区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而汕头经济特区所特有的优惠政策更吸引着生产要素向这座城市流动。作为交通枢纽的潮汕机场,也因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担当起公共服务的职能。经济特区的建设为潮汕机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汕头的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转变升级。
有人说,机场是一个集大成者。它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和最全面的统筹组织能力,是一个呈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场所。潮汕机场在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中,在星罗棋布的城市网里,搭建起了一个具有潮汕地域文化特色的空中交通节点。从大力开发新航线、新航班,到不断改善机场的软硬环境,潮汕机场的建设不断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机场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汕头机场的诞生、扩建再到转场后的潮汕机场,这一切离不开汕头经济特区对民航事业发展的支撑。经济特区与机场发展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二、机场建设大力助推特区繁荣
(一)潮汕机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作为高速交通体系中重要节点的航空港,高效的交通空中桥梁让城市经济生产要素流通更加便捷、及时、有效,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也同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机场可以加快各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速度,使其能更快的投入到生产中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由航空运输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扩散让地区的外向度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经济多元化特点越趋明显。机场提高了地区与外界的交流机会与连通性,企业间的信息流动与交换频率,提高知识与人才流动能力,这些势必将增强这个地区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从而大大提高人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机会和热情,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机场航线的日益丰富和航班数量的增加,经济特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这无疑能够吸引更多企业来汕投资,设厂办公。而随着知名公司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也将进一步吸引资金和高层次人才汇聚在汕头这片热土之上,以此优化经济特区的产业、资金、人力资源与人才结构,其社会效应巨大。从而使得特区的开放程度变得更高、对外吸引力更强,经济特区在发展建设上拥有更多的比较优势。
(二)助力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汕头是典型的南方海滨城市,非常适合发展对外贸易。新的历史条件下,潮汕机场充分发挥其对外的窗口作用,力争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外部需求,并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通达交流条件,助力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商业往来。而远距离的市场交易越来越多,机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流通效率的提升与交易成本的降低,进行实现边际收益的增加,助推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汕头地区其本地社会和海外华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因而,由机场构建起的便捷通道对吸引境外资金十分有利,这一点,在汕头经济特区的初期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
机场改善了特区的经济投资环境,成为特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过来,特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外向性的加大,也将增强机场交通枢纽的作用。航空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经济的正外部性效应将得以显现。例如,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制造、商业贸易等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潮汕机场为推动汕头经济特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提升了特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机场让汕头更好连接世界,让世界再次认识特区
(一)机场让城市更好连接世界
作为地面与天空的连接站,机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航空运输具有适应性强、安全性高、效率速度快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机场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为优越便捷的服务体验,而科技进步使得航空运输的真实成本得以下降,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成为了可能。据统计,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有近30亿人次通过航空运输进行商务活动或旅游休闲活动。而对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来讲,机场航空运输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机场是很多外地游客认识一个城市最初的起点,感受城市温度和魅力的延伸。潮汕机场将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名片符号,一扇井然有序,热情好客的城市门户。潮汕机场称得上是闪耀在汕头这座经济特区城市的一颗明珠,机场依托城市才得以发光,而城市因为机场而更加闪耀。它们相互依赖,休戚共存,共同发展。机场的每一步前行离不开经济特区的支持,而机场是城市独特气质的综合展现,它的发展更增强了城市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相关产业的提质增效。
(二)机场为经济特区插上二次腾飞的翅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要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随着广东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对广东两翼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汕头提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2021年亚青赛的举办将极大地提升汕头知名度和影响力,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将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大提速中,潮汕机场将依托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借势发力、乘势而上,迎来航空运输的大跨越。
汕头有着自身独特的区域文化,语言、音乐、戏曲,久负盛名的功夫茶文化和蜚声海内外的潮菜。同时,汕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北回归线与海岸线相交的唯一城市。辖区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海岛县,更是生态旅游岛,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众多名胜景点将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作为独特优势的潮汕机场向人们提供了世界范围的运输和交流沟通的渠道,使得全球商务和旅行不再遥不可及。随着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服务、航空旅游的需求将不断扩大。潮汕机场2019年全年接送旅客735.4万人次、运送货物和邮件2.78万吨,同比增长13.2%和10.3%。可以说潮汕机场运力的提升对汕头地区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且持久性的推动力。如今,潮汕机场正在不断优化航线、航班时刻结构,增加国际航线覆盖面和国内、国际中转比例,这对汕头的旅游市场将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为汕头的旅游经济,为国际旅游及国内长途旅行游客构建多层次多选择的航空旅游交通网络,这也体现了潮汕机场在特区经济发展中无可比拟的作用。
(三)潮汕机场加快朝千万级机场迈进
潮汕机场定位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和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空中节点。目前,潮汕机场定期通航城市达70个,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为7个,国内航点为63个,新航季新增拉萨、盐城、襄阳、琼海、满洲里等航点,让更多的游客能够通过潮汕机场更加方便地来到汕头,亲身体验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潮汕传统文化。未来几年内潮汕机场将开通15条国际地区航线,国内、国际航线的拓展将极大地加强特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给当地的市民在文化休闲娱乐方面带来多种利益。
与此同时,潮汕机场正加快建设扩容的步伐。2019年潮汕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工程已顺利完工投产,飞行区等级从4D级升级为4E级,跑道从2800米延伸至3200米,满足A330、B787等大型飞机起降条件,潮汕机场迈入大飞机时代。此外,潮汕机场航站区扩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将极大提升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潮汕机场进入千万级机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潮汕机场自2011年12月投入运营以来,已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运输生产快速增长。航线数量从2012年初20条增加到69条;进驻航空公司数量从8家增加到24家;旅客吞吐量年平均旅客增长率达到20%。成绩单的背后正是汕头特区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未来,潮汕机场将不断改善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环境,让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机场高效的航空网路实现快速流通,凸显机场粤东交通枢纽地位,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持续优化旅客出行体验,在提高机场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塑造自身良好的城市窗口形象,以此提升城市的区位吸引力。(作者:钟建国 广东省机场集团揭阳潮汕机场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学东著.《国际空港城市在大空间中构建未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8
2.林晓言、刘秀英著.《中国交通运输发展》(1978-2019)[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0
3.宋伟、杨卡著.《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地理科学,2006.12,第26卷第6期
4.陶一桃、鲁志国等著.《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