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构筑民航大服务新格局
摘要:本文结合民航行业特点,深入阐述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构筑民航大服务格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更新观念、明确对象、构建体制机制及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观点举措。
民航在国家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担负着“民航强国”的使命;同时民航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民航的重要内涵,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广大旅客日益增长的美好愿望和社会需求。本文拟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构筑民航“大服务”新格局作初步探索。
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民航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这是民航行业性质决定的
民航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人民航空为人民”。依笔者看来,这一宗旨从中国民航创建时就一直没有改变,尽管历代领导人对中国民航的指示批示不同,业内人士对民航精神和文化诠释迥异,根本的还是离不开“服务”基本内涵,这可以说是民航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这一立场,对民航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那就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好新时期民航“大服务”文章,构筑“大服务”新格局。
(二)这是民航担负的使命决定的
民航担负的使命,已经上升到“民航强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将“安全发展、真情服务”作为工作指针。安全是服务的前提和基石,安全也是最大的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极其重视,批示“对安全隐患零容忍”,要求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态度抓好安全工作,消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民航持续安全。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中国民航英雄加机组”时强调: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民航主管部门和有关地方、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习总书记对民航工作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便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新形势下民航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强了民航的使命担当。
(三)这是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公众对民航服务内涵的丰富性、整体完整性越来越高,民航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确定正确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顾客旅途感知。
“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民航,便是“以顾客为中心”,要求民航提供的产品诸如安全、正点、舒适、审美、超值等满足顾客需求,服务的整体性、标准化、服务链全方位体现,形成“大服务”的闭环;要求民航各单位、各环节和谐联动,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评价,形成“大服务”的格局。
二、浅析民航在构筑大服务新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差距
首先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不足,政治站位还不够高,领悟不够深,或者是片面的认识,没能很好地将这一思想提到全局的高度,将之贯彻到“以旅客为中心”工作中,落实到“大服务”格局构筑中。有些仅停留在学习上,没有将其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融入到中心工作中,融入到整体服务中。
其二是对构筑“大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据笔者所知,目前全民航对什么是“大服务”,怎么样构筑“大服务”,还没有统一的实施意见或方案,大多停留在领导要求或者报告触及,还没在全民航、全系统形成统一思维、统一方向、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覆盖到全行业、全系统。
(二)体制机制上的差距
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后,民航局实行行业管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油料、公安等独立分设,民航单位的主题还是“服务”,共同面对的还是“顾客”。在这种情形下,从民航局到地区管理局、到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集团,“大安全”“大服务”更多是理念上的、观念上的,没有建立一种体制或机制,形成一种约束力。拿机场来说,有航空公司、空管、油料、公安、海关、边检等驻场单位,一般有建立机场运行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综合演练等活动,算是形成一种内部联动机制,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服务”体制或机制。
由于民航行业集中度高,社会公众往往把民航所有组织机构看做一个整体,因此民航的声誉是整体声誉,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航各单位彼此利益相关、不可分割,需要“大服务”体制机制加以保证。比如说,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群体事件、应急处置或者其他舆情,绝不单是机场方面的事,也不单是航空公司的事,需要机场、航空公司等整体联动,共同对旅客负责、对服务担责、对社会履责。
(三)服务建设上的差距
构筑“大服务”格局,从内涵上讲,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明确建设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和措施;从形式上讲,需要建立体制机制,需要搭建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及时响应;从评价上讲,需要接收社会评价监督,经受公众考量。目前民航在“大服务”建设上整体是滞后的,不仅是观念上、体制上,更在于平台搭建、资源共享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难以统一一个声音、统一一个步调、形成合力。
三、如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构筑民航大服务新格局
(一)在更新服务理念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航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行业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民航运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习总书记在出席北京大兴机场投运仪式时强调,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战略眼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
习总书记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全民航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构筑“大服务”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指引和推动民航“安全发展、真情服务”工作方针的落实落地。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民航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服务理念,把民航服务与国家战略、人民群众利益紧紧联系起来,增强新时期民航服务的使命担当。
(二)在明确服务对象上下功夫
“以人民为中心”对民航来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那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两个层面,这对民航各单位来说,应是一个共识。
民航的服务功能是聚焦的,即保障好航空器、旅客、货物的进离港,安全、便捷、舒心是核心内容。外部顾客容易理解,即寻常的旅客、货主,这一点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单位是一致的。内部客户,按照笔者的理解,一则是行业内部客户服务,机场对航空公司对驻场单位,航空公司对机场对驻场单位,相互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服务对象;一则是同一个单位内部,也存在一个服务问题,那就是如何从员工出发考虑问题,如何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兼顾外部、内部顾客这一思维,将有助于提升对“以顾客为中心”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民航服务对象,拓展民航服务的涵义,有助于构筑“大服务”格局。拿机场来说,主要功能是服务保障航空器、旅客、货物安全顺畅进出,它又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市的缩影,需要在“大安全”“大服务”上做文章,需要有使命追求和责任担当,需要集合航空公司、各驻场单位、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让城市以机场为荣,建设人民满意的空港。
(三)在构建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构筑民航“大服务”新格局,需要体制上加以系统化,制度上加以保证,机制上予以激励约束。个人认为,民航需要建立四个层面的体制机制:
一是从顶层设计考虑,民航局应根据民航发展要求、社会需求,集合各方面力量,制定民航“大服务”规划、实施意见或方案,对什么是“大服务”定性,构建“大服务”做系统规划,怎样实施“大服务”出具指导性意见。通过顶层设计,使“大安全”“大服务”不要停留在一般的认识层面或者讲话报告中,而是成为一种制度规范、机制约束和工作推动,在全民航形成共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只有顶层设计到位了,行业内规范了,“大服务”不仅是一种理念、停留在思想层面,更是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引领,指引开创民航服务工作新局面。
二是系统内考虑,地区管理局、航空集团、机场集团、油料集团及空管系统、公安系统,应结合行业特点、结合实际,落实民航局顶层设计要求,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从系统内规划设计“大服务”,指引实施“大服务”,把“大服务”落实到具体的航班保障、顾客服务、货邮服务等环节中,为促进系统内民航发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当前,广东省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工作要求,全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进行“5+4”骨干机场布局,这需要树立全局意识,从系统上规划“大服务”,以大发展、大规划确保大安全、大服务,以大安全、大服务促进大发展,使之产生良性互动和相互的作用力、影响力。
三是从机场内考虑,需要构筑“大服务”新格局。机场的功能元素集中,不单单机场当局独立运作,更有各航空公司、空管、油料、公安及联检单位协同,构成联系紧密的系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离开一个元素来看机场服务,则是不完整的、孤单的,也是经不起检验的。目前,各机场也有成立运行委员会这种机构,建立协作联动机制,但局限于机场运行和应急保障等,还没提升到“大服务”层面,这与社会和顾客对民航的全方位评价则不相符。基于此,这需要机场牵头,从构筑“大服务”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成为机场各单位的指引,助力服务质量上新台阶。
四是从民航单位内部考虑,也需要树立“大服务”理念、建立“大服务”机制。民航安全服务,不单是职能部门的事,也不单是生产保障单位的事,而是与每个员工息息相关。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之间,都有一个内部客户服务,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换句话说,只有满意的民航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服务,如果民航员工不能体面地、有尊严地工作,谈何愉悦旅客、真情服务。因此在构筑民航“大服务”新格局中,不能只眼睛向外、也要眼睛向内,致力于建立内部服务机制,形成行业规范、行为习惯,人人成为服务大使,使“大服务”理念入脑入心、成为工作推动力。
(四)在建设服务平台上下功夫
民航构筑“大服务” 新格局,称得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笔者看来,目前民航各单位在构建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接受社会评价等方面,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民航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来讲,有必要行业内、系统内、机场范围内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智慧服务成为核心要素,共同接受社会公众评价监督,不断丰富“大服务”的外延和内涵,呈现“大服务”的规范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作者:钟建国 广东省机场集团揭阳潮汕机场公司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重要指示精神读本》(M).中国民航出版社
3.林明华.《凤翥龙翔》(M).人民日报出版社
4.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机场投运仪式并致辞(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