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在新常态下的地位作用和启示
摘要:如今,中国共有14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基本形成了以“北上广深为引领,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为核心,其他特色定位为互补”的竞合格局。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新常态下和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创新型经济的竞争力远不是低成本要素可比拟的。各临空经济区,尤其是国家级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应该如何利用城市能级、政策、资源禀赋,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笔者首先概述了临空经济区(包含国内临空经济区及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进程,接着探讨了临空经济区圈层、类型及主导产业,之后重点分析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总结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取得成就的启示,希望为其他临空经济(示范)区抛砖引玉,共同发展。
一、临空经济区发展概述
(一)中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历程
自中国第一个临空经济区在1992年成立以来,全国临空经济区(包含建设/规划)已高达67个,主导产业也逐渐从最初的航空运输服务业到企业总部、高端制造业、文化旅游、新零售等,临空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科创化、引领性发展趋势。
图1-1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概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二)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历史沿革
1986年,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前身-上海虹桥开发区成立,它是首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它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当时唯一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开发区,也是第一个面向国际招标批租地块的经济开发区。
1996年,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名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并且逐渐发展成为虹桥新的成长空间、长宁新的名片。
2010年,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被有关部门授牌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
2016年12月,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获批,开启国际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建设的新篇章。
表1-1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大事件
年份 |
1986年 |
1996年 |
2010年 |
2016年 |
事件 |
首批国家级开发区 |
更名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
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基地 |
建立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2018年,示范区2018-2030年发展规划发布,示范区将和上海虹浦两场一道,将其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航空枢纽、企业总部。
2019年,示范区充分利用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及虹桥商务区新动能、新定位。
2020年3月,示范区2020年行动计划发布:到本年末,将充分实现示范区与其他商务区的功能联动及部分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举措创新的突破。
二、临空经济区圈层及产业
临空经济依托机场而产生,临空经济和机场生态可实现共生、共赢、协同发展。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不但可以助力产业转型、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而且可以促进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形成富有航空特色的产业集群。
(一)临空经济区圈层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依据与机场的距离、适合发展的产业,可分为四个圈层:航空枢纽、临空服务、展贸制造和外围圈。各个区域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确定本圈层的重点发展产业,最终实现各区域协同化、高效化和特色化发展。具体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临空经济区圈层及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二)临空经济区类别及主导产业
参照国际、国内临空经济园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在准确把握自身城市定位、资源禀赋、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主导产业。临空经济区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
1.枢纽型临空经济区
本类型的临空经济区主要是利用机场优势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运输集散中心,发展与交通运输及酒店、餐饮等相关的产业。
交通枢纽式临空经济区,主要以旅客、货物的集散相关,发展与旅客服务和货运服务业的产业为主,如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业。
航空物流式临空经济区,主要是以民航的交通运输工具作为依托,开展货物仓储、中转、保税、配送、供应链金融等相关产业。
2. 航空产业链集聚型临空经济区
航空产业链集聚型临空经济区,以航空及关联产业为基础,吸引飞机整机及零件制造商及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实现协同、有效、共赢发展。
3. 港产一体化型临空经济区
港产一体化型临空经济区,是以航空相关领域相关的企业总部、商贸、金融、酒店会展等服务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区。如张家界机场,它充分利用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及拥有国际航线,将发展重点确定为对外型旅游商业:通过保税直购、中外美食和医学美容等方式,着力发展相关商贸和服务业发展,让张家界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随着临空经济区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航空枢纽为依托,航空高端制造、旅游、展贸等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了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各城市均越来越重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或可发展成为新经济的增长极。
三、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地位和作用
示范区经过24年的摸索与不断完善,凭借独特的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发展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西部核心区域的“黄金走廊”,它集聚的是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并且日益成为最具活力、最具辐射带动力的示范区。同时,它的国家级示范区的定位意味着不但在本地要凸显特色,做出实效,更要在“长三角一体化”,甚至把全国临空经济推向更高的高度,体现自己的担当和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战略赋能,特色发展
示范区的主导产业是锚定上海战略定位、长宁特色发展,再加上自身因素确定的。首先,它符合上海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其次,它耦合长宁区的三大重点产业(航空服务、互联网+生活服务、时尚创意)特色发展。最后,结合虹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确立了示范区的主导产业,明确自身的特色定位(如图3-1所示),最终形成了示范区的2018-2030年发展规划。
图3-1:功能定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从区域范分工角度,示范区还编制了“一核三区”的规划:“一核”为T1精品航站区,涵盖值机、安检、登机等机场航空地面服务;自西向东,依次为机场作业区、航空管理与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合称“三区”。
图3-2:“一核三区”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未来的示范区将基于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也将更好地承接国家级战略对区域经济的赋能,不断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赋能,不断提升示范区及长三角重点城市能级。
(二) 深挖产业链重点产业价值,升级为价值链
示范区在重要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大有可为,深度挖掘产业链上的重点产业价值,有机融合创新驱动型的科创企业,使其在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利用不同区域、不同板块间的产业结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实现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合理布局,完成由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转变。
(三)发挥长三角“桥头堡”引领和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示范区对长三角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利用进博会等外溢效应,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富有层次、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长三角临空经济布局。促进不同要素在长三角内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资源价值最大化。
总之,航空枢纽及其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武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撑,以航站楼为中心辐射更大区域协同发展,以航空枢纽为基础性战略平台。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和疫情后时代双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更需要深度挖掘临空经济的价值,使之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引擎。
四、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启示
示范区仅用5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近5%的税收。同时,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兼备面积最小(总面积仅13.89平方公里)、单位面积产值高(每平方公里平均产税达18.7亿元)、高端产业集聚的三大特征。
表4-1 示范区2015年-2019年税收及增长率
年份 |
航空及物流业税收金额(亿元) |
同比增长(%) |
2015年 |
63.63 |
18.43 |
2016年(1-6月) |
47.8 |
17.4 |
2017年 |
- |
40% |
2018年 |
123.98 |
- |
2019年(1-9月) |
73.51 |
-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据前瞻行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竞争力指数以90多的高分遥遥领先,比排在第二的北京高出将近20分。
示范区如何能维持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竞争力持续增强,而且贡献了百亿级以上的税收,示范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一)战略赋能,把握特色,精准定位
1. 积极利用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示范区赋能。充分利用机场资源、人才优势和行业特色,响应并承接“国际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相应任务。
2. 示范区聚焦长宁“3+2”产业 ,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形成了航空、互联网、总部三大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
3. 结合临空经济的行业特征,因“区”制宜,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航空相关产业和企业总部。如航材贸易、飞机研发等相关产业,抢占全球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高地,积极推进企业总部落地。
(二)解放思想,创新创造,示范引领
解放思想,求实创造,用好制度“试验田”优势,形成常态化创新创造机制,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诸如协调海关,探索保税功能创新;会同相关部门,探索推动其他创新举措在示范区内的复制和推广;利用进博会溢出效应,将进口博览会期间的创新政策在示范区内常态化、固定化;实施包容审慎性监管,是对示范区内平台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经济创新的监管理念和方式。
(三)贴近企业,群策群力,夯实服务
1.走访企业,进行调研,收集诉求及对示范区工作的建议,群策群力,协同发展。通过深入企业,一方面,可及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对于能解决的,及时落地,为企业纾困;对于不能解决的,转交相关部门或适时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具备良好成长性、技术含量高的优质企业,注重对区内企业的培育,打造区内标杆企业。最终实现调实情、理清单、定措施、出方案等事项流程化、标准化,真正做到把问题“带回来”,把方案“送出去”,切实满足企业诉求。
2. 整合优化公共服务,打造优良办公环境。整合优化公共资源,促进国际化、特色化园区、商务区、居住区、休闲区等产城融合,吸引、集聚、留住高端人才、优质企业和特色产业,比如优化示范区及周边环境,探索口袋公园等。
(四)区域联动,扩大辐射,协同发展
1. 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加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和特色企业的互动,提升对其他区域的辐射能力,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大战略合作,促进长三角多元化的企业总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企业和功能性组织在示范区入驻,统筹域内资源,实现协调化、特色化、层次化、一体化发展。
2. 不定时组织各类注重实效的活动,完善广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间的互动、产业间的联动、人才的流动。(作者:金亚东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参考文献
[1]曹允春,何仕奇,赵冰.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 (4)
[2]刘韶滨. 挖掘支线机场空港经济的发展潜力[Z]. 中国民航报,2018-07-12
[3]金亚东. 我为上海献一计|率先制定“长三角临空经济发展指数”[Z]. 新民晚报,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