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纲要》指出,2020年是四型机场建设的顶层设计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一般要求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建设差异化的四型机场是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认为建设差异化四型机场的关键在于选择策略和实施路径。为此本文首先对四型机场建设策略选择评估体系进行探究,探索形成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并以国内排名前20名机场为样本进行模拟评估;其次结合厦门新机场的探索经验,提出五个实施步骤上的差异化思考;最终希望能为行业政策制定和其他机场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机场运输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场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往往是建设进度跟不上发展节奏。这种野蛮粗犷的增长模式也造成各地机场盲目在规模、造型上相互赶超;机场同质化日益加剧,个性不突出;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方面差强人意,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愈加凸显。
根据我国《新时代民航强国行动纲要》,到2035年,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450个,即短短15年内将新建机场200余个,加之扩建、改建机场,未来全国机场将在《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本文简称《纲要》)的统一指引下,呈现“大爆发”式建设。《纲要》是全局的,但各机场的自身情况又不尽相同,如何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地域区位、阶段特征、规模结构、服务需求等,立足基础条件,吸收借鉴四型机场建设方面的经验,自主创新差异化建设,避免千“场”一面,展示“百花齐放”的四型机场,是行业面临的新处境。
二、国内大型机场四型机场建设的基本情况
四型机场建设尚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通过对国内大型机场(国内年旅客量排名前20名机场,未含港澳台地区,以下简称“国内TOP20机场”)从顶层设计、主要热点事件、近三年建设项目等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我们大致可看出国内大型机场四型机场建设的以下几点基本情况。
(一)各机场在四型机场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比较薄弱
国内TOP20机场中已出台四型机场相关纲要、规划、指南等顶层设计文件的只有7个;按文件指导方向来看,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的占比为2:3:6:3,智慧机场占比最高。首都机场、西部机场和长沙机场较全面地推进四型机场,厦门机场更侧重于人文机场,深圳和杭州机场更侧重于智慧机场,海口机场更侧重于智慧+生态机场。
图2-1 国内TOP20机场四型机场顶层设计情况分析图
(二)各机场对四型机场的探索多聚焦于智慧
通过对国内TOP20机场近三年有关四型机场主要热点事件的网上搜索,智慧机场相关的热度明显高于其他三个。
备注:1.数据来源网络搜索,可能存在偏差,仅作方向性判断参考;
2.横轴为国内TOP机场代码。
图2-2 国内TOP20机场主要热点事件分布图
(三)大型机场长期处在新建、扩建阶段
国内TOP20机场近三年都有大规模建设项目,北京、成都、厦门、青岛4个机场为新建,其他16个均有扩建工程。
备注:1.2017-2019年正在建设或完成建设或国家立项批复的机场工程;
2.横轴为国内TOP机场代码。
图2-3 国内TOP20机场近三年工程投资情况示意图
综上分析,笔者对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机场在四型机场建设的顶层设计上,如何结合自身在行业内的定位、城市资源禀赋、企业发展战略等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差异化道路。
二是大型机场长期处在扩建或改造的阶段,如何将工程建设与四型机场建设有机融合,按照既定的差异化建设策略,取长补短,构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并逐步提升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三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民航主管部门如何通过示范项目引领,鼓励各机场结合自身特性做差异化的尝试,以“百家争鸣”之势促进行业共同进步。
四是四型机场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长期任务,涉及多个因素和多个数据维度的综合考量。如何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帮助各机场在建设策略上有所参照。
三、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之评估体系建立
(一)评估体系的内涵及框架
评估体系首先应能准确地反映《纲要》的内涵,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五个基本关系;其次应能真实地衡量不同机场在制定差异化建设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能帮助机场认清自身优势劣势,并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建设策略。
本文通过综合提炼国内外先进机场的经验,以及对影响建设策略选择主要因素进行细分和界定,确立了评估体系的框架。评估体系具体可分为3类一级指标,即机场区位、城市禀赋和企业经营;按照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9个二级指标。
表3-1 四型机场建设策略选择评估体系框架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涵 |
机场区位 (20分) |
机场定位 (5分) |
国际枢纽、区域枢纽、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
地理位置 (5分) |
在全国、全球航空网中的位置; 在城市、区域大交通网中的位置。 |
|
行业资源 (10分) |
基地航资源、航权资源、航班时刻资源、行业政策等。 |
|
城市禀赋 (30) |
城市定位 (10分) |
城市地位、开放程度、发展战略等 |
自然资源 (10分) |
生态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天然能源资源等。 |
|
产业资源 (10分) |
旅游文化、商务会展、高端科技及制造、物流等航空密切关联产业。 |
|
企业经营 (50分) |
发展战略 (15分) |
关联产业发展程度、未来发展战略 |
人才队伍 (10分) |
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
|
建设投入 (25分) |
新建、扩建、改造提升等不同投资规模; 四型机场建设专项资金。 |
从评估体系的二级指标可以看出,机场定位、地理位置、行业资源、城市定位、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等6个指标是相对客观或固定的;发展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等3个企业经营相关指标是相对变化的。
(二)评估体系应用说明及建议
由于对概念和内涵把握的不同,对实际情况认识的不同,以及对信息来源掌握的不同,评估体系是一个反复权衡比较、反映客观规律和评估者导向的综合结果。以厦门新机场评估为例:
表3-2 厦门新机场建设策略选择评估体系框架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涵 |
评分 |
机场区位 (20分) |
机场定位 (5分) |
区域枢纽、大型机场。 |
3 |
地理位置 (5分) |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在航空网络中没突出优势;在厦漳泉主要经济区的核心位置。 |
3 |
|
行业资源 (10分) |
厦航的最主要基地,拥有第五航权政策,但空域资源相对紧张。 |
7 |
|
城市禀赋 (30) |
城市定位 (10分) |
国家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城市 |
9 |
自然资源 (10分) |
国际宜居城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能源资源一般。 |
8 |
|
产业资源 (10分) |
拥有一定的旅游文化、商务会展、高端科技及制造、等航空密切关联产业。 |
7 |
|
企业经营 (50分) |
发展战略 (15分) |
厦门机场有清晰的四型机场发展战略,集团的产业与航空业紧密关联。 |
13 |
人才队伍 (10分) |
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
7 |
|
建设投入 (25分) |
正在建设厦门新机场,并设置了四型机场建设专项资金。 |
25 |
|
合计: |
82 |
对照厦门新机场,采用同样方法对国内TOP20机场进行模拟测算,按照测算结果,可以将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策划分为综合引领型、资源领先型、战略领先型和学习跟随型。
综合引领型策略: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机场可考虑采用,如北京大兴、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成都天府、西安、昆明机场。该类机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广泛的合作,花更多的精力在创新体系建设和试验上。
资源领先型策略:综合得分在75~85分,且城市禀赋指标得分相对较高的机场可考虑采用,如上海虹桥、重庆、青岛、三亚、乌鲁木齐机场。该类机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的优势。
战略领先型策略:综合得分在75~85分,且企业经营指标得分相对较高的机场可考虑采用,如深圳、杭州、厦门机场。该类机场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积累,厚积薄发。
学习跟随型策略:综合得分在75分以下的机场可考虑采用,如南京、郑州、武汉、长沙、海口机场。该类机场若短期内无大规模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适当保守,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机场的探索经验。
当然,各机场对上述四种差异化建设策略的选择也不是绝对的,同一机场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建设阶段评估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需要将评估体系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能选出更适合当下的策略方向。
四、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之实施路径
在选择四型机场建设策略后,机场需进一步考虑实施路径的差异化表现。本文结合厦门新机场的探索经验,按照策略细化、课题研究、示范项目集成、成果转化和总结提升五个实施步骤,呈现差异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图4-1 实施路径的五个步骤
(一)策略细化
策略细化是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主要包括:愿景、建设目标、品牌策划、实现蓝图、行动计划等内容。以厦门新机场为例:
图4-2 厦门新机场四型机场建设框架示意图
(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建设项目推进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不同阶段课题研究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在总体规划阶段,课题研究侧重于节约用地用海、保护生态环境、航空器低碳运行等方面的绿色规划;侧重于功能设施紧密关联、资源集约共享、多种交通无缝衔接等方面的科学布局;侧重于建设时序、基础设施、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提前谋划。
在方案设计阶段,课题研究侧重于行业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变化、生产运行痛点等方面的深入剖析;侧重于地域文化、城市特征、产业资源的深度挖掘;侧重于功能流程、商业布局、重要系统选型、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创新重构。
在工程实施阶段,课题研究侧重于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侧重于新型节能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的广泛引入;侧重于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严格要求。
(三)项目集成
示范项目集成是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四型机场建设是综合工程,应通过不同方向的示范项目将各类研究课题进行有机地串联和整合,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益。同时,应积极借用外脑,鼓励跨界合作。以厦门新机场四型机场示范项目《智能化高体验绿色航站楼项目》为例,该项目整合了7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课题。
图4-3 《智能化高体验绿色航站楼项目》课题框架示意图
(四)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四型机场差异化建设的最终呈现。不管是课题研究还是示范项目,最终都要落实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产品当中,才能呈现在社会效益、企业价值和客户体验中。
图4-4 课题生成及成果转化流程图
(五)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四型机场建设差异化的不断迭代。四型机场建设是长期任务,每个建设周期的四型机场建设经验教训,都是下一阶段更新迭代的重要基础。
五、结束语
四型机场建设刚刚起步,受研究深度、数据源和实践案例等因素限制,本文对国内机场四型机场建设基本情况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建议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实施路径的五个步骤也需在厦门新机场的实践中继续验证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征程,《纲要》的发布为中国机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大方向引导,差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能为中国民航的发展提供更多样化的案例和经验,以便向世界输出更丰富更具特色的四型机场建设“中国方案”。(作者:吴超群 福建兆翔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民航局.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2020.
[2]董志毅.在《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宣贯会上的讲话.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