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临空产业背景下机场货运发展研究

    王聪 编 辑:王亚玲 2021-11-19 17:11:00

        

      摘要: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努力稳定供应链,航空货运的战略地位凸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航空货运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发展速度缓慢、货运集中度过高、全货机货运量占比较低等问题。机场作为航空货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首都机场为例,研究机场周边航空货运相关企业的情况和需求,提出在临空产业背景下机场货运发展的建议。 

    一、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9年,我国民用机场货运吞吐量总计1710万吨,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同比增长了2.2%,成绩来之不易。但长期以来,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缓慢,机场重客轻货、货运功能不强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一)机场普遍重客轻货 

      近年来,我国民航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2018年旅客吞吐量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了6.9%。与客运相比,航空货运增长速度缓慢,尤其是2019年仅仅增长了2.2%。2018年ACI机场排名中,中国内地有8家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前50位,只有6家中国内地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前50位,而且排名都偏靠后。以首都机场为例,2018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全球排名第二位,然而货邮吞吐量全球仅排名第16位。 

        

      1-1  我国民用机场货运吞吐量 

        

      1-2  我国民用机场客运吞吐量 

      (二)我国机场货运集中度过高 

      2019年,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总计1710万吨,其中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深圳四家机场货邮达到87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1.4%,2019年北京、上海货运量同比下降,导致全国货运量增速的直线降低。但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从2015-2019年五年的复合增长率来看,其他机场高于全国整体的复合增长率,显示出以郑州、重庆、南京、成都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机场货运量增长迅猛。 

          

      1-3  我国民用机场客运吞吐量构成 

      (三)全货机货运量占比较低 

      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竞争激烈,UPS、FEDEX等国际物流巨头竞争优势明显。受到“控总量、调结构”政策影响,大型机场的时刻分配始终向客运倾斜,虽然为货运时刻留了窗口,但实际情况下很难取得机场时刻。我国缺少以货运为主的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公司难以实现网络化运营。再加上航空货运公司本身存在的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我国航空货运长期发展缓慢,在总体的机场货邮量中,全货机的货邮量占比不高。以首都机场为例,2018年首都机场货邮量207万吨,全货机仅为29.5万吨,占比仅为14%。 

    二、机场临空产业发展对机场货运发展的影响

    《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随着电商、快递、冷链等现代物流市场的高速发展,航空货源结构性变化凸显,对航空物流服务升级的要求不断提升。”航空货运是一条物流链、产业链,机场货运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将机场货运纳入机场整个物流生态系统,研究机场临空产业发展对机场货运的影响。下面,以首都机场为例进行分析。

    (一)首都机场物流生态圈

      围绕首都机场,形成了临空经济产业的物流生态圈,根据与航空物流关系的强弱,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2-1  首都机场物流生态圈 

      第一圈层:为物流核心主体,包括政府机构、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联检单位、货运代理以及地面服务商,其与机场紧密连接,对机场资源依赖性极高。 

      第二圈层:为物流提供运行条件,包括货主、物流企业、快递企业等,货主企业提供货源、物流企业提供运输服务。 

      第三圈层:由于首都机场运营而出现的一些引致产业,包括金融、住宿餐饮、教育科研、休闲娱乐等。 

      三个圈层互相作用,构成了整个临空产业生态圈。机场虽不直接参与货运业,但在整个生态圈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能够协调各方,促使其共同发展。 

    (二)临空产业对机场货运的影响

      临空产业生态圈内的企业相互作用,共同对机场货运的发展产生影响。下面,选取三类重点企业进行分析。 

      1.临空经济区货代企业 

      货运代理面向全社会服务,联系货主企业与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之间的最直接的纽带,航空公司将货舱位包给各一级货代企业,货代行业通过了解货代公司业务范围与货物结构将有助于直接了解到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状况。 

      首都机场航空货物类型以普通货物、快递货物和危险品货物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危险品货物占到了14%,冷链货物和鲜活货物分别占比仅为2%。在国际航空货物出口方面,货源地主要为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北京地区货源较少。在国际航空货物进口方面,进口货的目的地主要为长三角地区。货代企业选择机场主要影响因素为价格和航线班次,首都机场凭借丰富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货代企业选择首都机场运作。但本地货源相对较少、首都机场航班进出港时间较长、货运航班地面服务效率不高等因素,也影响了货代的选择。 

      2.临空经济区快递企业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以及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快递行业增长迅猛,并拥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630亿件,同比增长了24%,快递行业正在成为航空货运的重要力量。首都机场周边快递企业规模较大,聚集了顺丰、EMS、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其中,顺丰快递在北京空港物流园区设立了华北分拨中心,与首都机场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在京航空货运量占首都机场总体航空货量的30%左右。 

      2016-2018年三年时间,首都机场快递进出港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航空快递进港货量最大涨幅36.58%,出港货物最大涨幅31.49%。航空快递货物在类型上以商业文件、居民快递、跨境电商等小件散货为主。航线班次是快递企业选择首都机场的主要原因,信息共享程度低、地服效率低、安检标准单一等是阻碍首都机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临空经济区货主企业 

      货主企业为航空货运提供稳定的本地货源,是促进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航空货运发展的动力。在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2018年北京市共计迁出企业781家,从迁出企业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下降趋势明显,因此需更加关注高附加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一是医药类企业,属于高附加值的货物,包括药品、疫苗、医疗耗材及器械,主要以进口为主,该类产品对温度敏感程度和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倾向于选择航空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二是冷链经销类企业,首都机场周边的冷链类货主企业规模普遍为中大型企业,数量不是很多。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日渐提升,生鲜冷链货品消费正在稳步提升。北京作为一个消费型城市,将有大量的生鲜冷链货物的需求,冷链经销企业在首都机场航空运输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三是电商类企业,当前知名电商平台都选择在京建仓,主要覆盖华北地区,其中京东在京的仓库面积最大,仓覆盖地区最多,仓配效率最高。但由于交通和航线问题,北京飞不进全货机又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导致客户选择天津、郑州等其他地区的机场来运输货物。同时高铁货物运输专线的开通,也对航空货物的运输量造成冲击。 

    三、机场临空产业背景下机场货运发展的建议

      (一)机场应充分发挥管理平台作用 

      机场作为管理机构,不仅要关注航空客运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航空货运的运作。建议机场与临空产业生态圈中的单位和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牵头组建航空货运发展委员会等机构,积极了解货运航空公司、货代等营运单位的需求,提高货运地面服务和安检服务效率,提升货站物流信息化水平,推动国际货物通关效率的改善,从而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增加航线,降低价格等因素来吸引更多的货代企业入驻机场,增加货源,拉动货代市场行情的增长。 

      (二)持续关注危险品、冷链等特殊货物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特殊商品,如危险品、冷链货物增长趋势迅猛。首都机场88.9%的企业都从事危险品运输,航空特种货物子类型中,危险品的比例也非常高。同时,有55.6%的企业从事冷链货物运输。可见,危险品、冷链货物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机场要关注危险品、冷链货物的未来发展趋势,适当增加相关的基础设施来满足货代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重点强化大型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 

      受到时刻紧张的影响,首都机场全货机航线很难增加。但首都机场凭借强大的客运航线网络,国内连接京津冀地区、珠三角与长三角,国际欧美航线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能力成为国际货运航运中心。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首都机场陆空联运的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加货物流通频次,进一步巩固在北、上、广三大航空枢纽的重要核心节点地位,加强与各枢纽之间的联系,努力建设航空货运中转枢纽。 

      (四)深入挖掘快递企潜力 

      快递货物流量近三年业务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与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一致,但在国内快递货物运输方式上,中短距离的陆运与空运存在较激烈的竞争,航空快递货运应提升地服效率,充分挖掘航空的速度优势。中长距离航空快递市场方面,应进一步发挥航线和价格优势,挖掘市场潜力。(作者:王聪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焕然. 京津冀机场群中天津机场货运发展路径分析[J]。 《空运商务》,2019(02)。 

      [2]付京. 临空经济发展浅谈[J].民航管理,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