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空公司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力对于国家、民族、企业以至于个人都十分重要。创新蕴含的巨大能量在近些年来以极快速度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本身就是创新的集合体,成立之初原本就可能源自一个想法创意,继而在扩张中不断创新出奇,搭乘互联网高速列车在短时间成长成为一家巨型公司,让传统企业难以望其项背。而且互联网公司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即使是一个小型的公司但是通过新模式扩张,也会对本领域的巨头公司造成严重威胁。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艾德·蒙菲尔普斯《大繁荣》一书中写到,“一个民族的繁荣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据经济学估算,美国GDP年增长50%来自产品和服务创新。有90%以上的企业高管称,组织长期成功有赖于开发并实施新创意。研究表明,组织创新带来的增长更能产生丰厚的利润,部分原因来自于两者所需的组织能力大相庭径。普华永道和伦敦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琳达·格拉顿在2018年开展了最新的合作调研,总结了着眼未来最重要的10项组织能力,包括“赢得社会信任”“人际技能”“创新”等,其中创新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为员工设立提出创新想法的途径,并支持他们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创新文化能引发多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种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与常规和传统行为一种冲突。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发情况作出迅速反应。
二、现实中创新的困境
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都能得到共识,并且希望在创新上有所作为,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困境致使创新潜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
(一)职能细化的担忧。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分工细化,专业化分工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分工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越来越细化的模式下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各司其职,交流大多局限于本职业务,业务之外壁垒严重,甚至个别部门内部员工之间没有工作交叉。本职工作之外的项目会增加本部门的工作,员工本职工作之外的参与的工作不能在其业绩中体现,公司制度上也没有很好的支撑。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从而形成新的解决思路,新的产品。职能细化筑起的壁垒,亟需打通。
(二)创新主体不明确。创新既需要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领导,引入创新领军人才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也需要搭建创新平台由下而上,发动在各职能部门、各领域一线员工积极参与,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痛难点,提出改善意见,挖掘创新点。目前,一些公司在创新战略上比较重视,创新主体着重于管理层、战略层,对于创新的落地落实做的还不够,没有很好将全体员工作为创新的主体,难以发挥全员工层面积极性形成创新合力,同时也缺乏与外部相关方、客户群体以及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创新。有的航空公司建立了由下至上的合理化建议平台,但是受限于建议层层审批,而且平台相对孤立不够开放,对于创新驱动力不足。
(三)缺乏创新的氛围。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里趋向。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影响下,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员工创新力的起始阶段是解决现有的小问题,如果员工提到的问题能够重视并解决,员工积极性会大大增强,进而会触碰更大更难的问题,创造更多可能性。而当员工发现问题,而得不到积极回应,找不到解决途径,发现问题、创新解决的意识会大大受挫,进而减少或者失去创新意愿。在一些公司里常常看到大家在抱怨一些小的问题,按照常理应该解决,但是没有很好的渠道反映或者反映协调无果,一直停留在员工的抱怨吐槽中,无疑会扼杀创新的动力。
二、创新者的启发
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发、创新爆发的时代,现实商业中有非常多创新的案例,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启发。
(一)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想象力对企业创新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两大巨头公司苹果和阿里巴巴在此方面表现尤为典型。苹果就是靠想象力打下天下的。所有的苹果产品,都是苹果员工用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东西。乔布斯曾经天马行空地想象“以后每一个家庭会拥有一台电脑,以后的电脑会变得跟记事本一样薄,以后的电影可以用计算机来制作”,如今都变成了现实。阿里巴巴企业展厅内,“想像力是第一生产力”标语非常醒目,这种理念已然已融入阿里的文化中,整个阿里前瞻性、创造性地开辟阿里商业生态系统,比如公司初创阿里的想象力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十年前阿里开始想象云计算的巨大潜力,投身云计算,如今做到世界第三。每年举办的淘宝造物节,更是想象力的天堂,比如以“解放想象力、年轻就要造”为主题的2019年造物节能够看到榴莲螺蛳粉、黄金脑花、球鞋积木等各种创意品。
(二)跨界与混搭。近年来,人们的消费不再满足于物质的购买,而更加热衷追求消费体验和感官满足,业态边界逐渐模糊化,混合业态应运而生。许多颠覆人们传统印象,让人眼前一亮会心一笑的跨界混搭产品诞生,顾客购买后并以发朋友圈拍照打卡为荣,进而影响其他潜在顾客。比如“国民女神”老干妈跨界做起了衣服,还找专业模特拍了时尚杂志,登上纽约时装周,可谓是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而这样一件卫衣定价120美元,约人民币800元,让很多人都去凑了一把热闹。另外,故宫口红、周黑鸭的口红、肯德基的防晒喷雾,让“跨界混搭”成为产品营销的香饽饽。大批网红产品,博足了眼球,赚足了收益,也刷新了认知,提升品牌影响力。航空公司是否可以跨界混搭做营销和品牌,比如把年代相对久远不能用于专业飞行训练仍可以使用的模拟机放入商场,供消费者付费体验,赚取额外收益的同时增进大众对民航的了解。与混搭先锋合作比如大白兔奶糖,生产有东航标志飞行形状大白兔奶糖材质的糖果。把航空公司有条件对外开发的区域打造成网红景点,增进民众对航空公司的认知等等。利用移动物联网指数级的传播效应,只要做成网红产品,即使不赚钱,转发浏览等带来的流量不是传统还钱做广告带来的流量所能比的。
(三)他山石之与民间高手。创新多来自于跨界,当用外行眼光看事务,会产生新的东西。在公司内部,他山之石是本单位之外的职能部室、业务单位、分子公司。在公司外部,他山之石可能是上级管理机构、同行公司,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公司等,要有意识地在公司内外创造沟通交流甚至轮岗的空间和机会,为创新提供更多的空间。大型公司有着天然的人力资源优势,容易挑选出某一方面具备特质的员工,比如近几年直播一直是一个焦点热点,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挑选人员试水网上直播售票。
(四)碰撞创新火花。公司内每一位员工都是一个独特复杂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成长背景,不同的学习经历、培训经历,看过不同的书,去过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业务工作,不同的技能特长、消费习惯,既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份子,也是整个市场主体中的一员,具有强大的内在活力,共同点是希望公司能够发展得更好,希望为公司分忧,希望发挥所长,所从事业务的优势为公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每个人对于公司的改进对于创新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创造员工之间交流碰撞的平台,通过交流找到有一样想法的人,通过碰撞弥补想法的片面性,形成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
建设创新文化需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等多方面开展工作,要在公司上下梳理创新理念,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各级组织要调动支配资源、协调各方,加强关注和支持,投入实实在在的人财物是创新实施的必备条件。要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确立以创新为荣的价值观,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宣传创新典型,营造创新氛围。
(二)搭建去中心化平台。广大职工群众是推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持续释放群众活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搭建一个从员工到管理部门,只有两级的、去中心化的、流动的平台。通过平台收集问题建议、创意想法,进而分成“问题池”“创意池”“意见池”等等,而且是开放的平台,高层领导可以由此了解员工所忧所想,项目经理从中寻找灵感,几个普遍的问题可能就梳理出一条改革的主线,一个小想法可能做成一个大项目,解决员工的一个建议可能提升一大批员工的幸福指数。公司也可以自上而下发英雄榜召集创新人才,共同完成项目。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成为落实高层领导战略布局的工具,中层领导推动工作的抓手,基层员工展现才能的舞台。
(三)分阶段实施创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推动的。首先是解决问题阶段,解决问题与创新似乎不是同一个话题,事实上创新很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解决问题,创新初期可能集中于员工身边遇到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或者得到满意解释,能够验证整个渠道顺畅,也能够很好赢得员工信任,进而提高员工积极性,员工更加积极参与到建言献策、创新创效的活动中。模仿阶段,模仿某种程度上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对于其它的公司做过创新实践,经过讨论验证,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做成功也是一种创新。模仿从行业内到跨界跨行业都应该得到鼓励。有了好的创新氛围,成熟的创新实践,进而会顺利过渡自主创新阶段。
(四)建立柔性组织制度。重大创新项目的实施,依靠个别部门,单一专业领域的力量无法实施。公司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撑、激励项目的实施,鼓励在公司范围内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项目经理组织招募有相关技能、相应业务领域的人才,共同推动公司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回归各自原来岗位。
(五)宽容创新失误。保持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与失误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创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经验,难免出现失误甚至失败;另一方面,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失败又为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最终促成创新成功。事实上,许多新发明、新创造、新事物,都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才取得成功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创新过程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着力培育和增厚宽容的土壤,为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干部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善待挫折者、宽容失败者、保护干事者。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航空公司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创新文化成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力量源泉。(作者:曹振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阿里纳,罗布·克罗斯.《官僚组织也适用的创新方法》商业评论 2019.2/3
[2]于晨,朱佳怡.《HR的新挑战》哈弗商业评论:中文版 2019.6
[3]杰夫·戴尔,赫尔·葛瑞格森.《创新者的基因》中信出版社 2013.2
[4]周彧君.《如何重燃创新激情》21世纪商业评论,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