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创新项目分析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国家重大标志性重点工程,是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东航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四个工程”重要指示,以冯正霖局长提出的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目标,重点做好“节能、环保、高效”等工作,在东航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确保了公司在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实现。
一、东航在大兴机场工程建设方面的创新运用
(一)贯彻节能节材要求
项目设计、施工中,东航大量运用新型外墙外保温节能装饰一体板,发挥其施工易、平整度高、质量稳定、环保节能等优点,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货运站部分采用岩棉复合夹芯板;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适应机场的进度要求;采取一系列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创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等措施,尽可能从源头降低用能需求,有效降低项目区域内用能量及用能强度。技术公司主要采用了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内墙加气混凝土条板、机库采暖的燃气热辐射等多项新技术。深入推行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保证了脚手架的强度、刚度,提高了整体安全稳定性。倡导一体化设计整体卫浴,大量减少材料和人工,有效的杜绝渗漏现象,控制质量,减少污染以及噪音,节约资源、能源。
机务维修及特种车辆维修区钢结构工程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长城杯”金奖;核心工作区、生活服务区、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获得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金奖;核心工作区争创“鲁班奖”,其它区域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
(二)落实科技智慧理念。
在设计阶段,将绿色指标、生态指标、信息智能化指标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中率先建设使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BIM技术全覆盖,从而达到时间和资源最优化配置。
东航基地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是以BIM技术为三维数据基础,通过云端科技手段实现设计、施工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工程数据串联与共享,使东航基地五大地块在建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得到整合与管理,促使4家设计单位,5家施工总包单位联合管理与协同工作。东航基地项目被国际BIM行业管理权威机构——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授予了2018年度BIM最佳应用金奖。核心工作区、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机务维修及特种车辆维修区工程被北京市住建委授予“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示范工程”称号,被全国机场峰会授予2018年度智慧机场集成解决方案奖。
(三)坚持自然环保思想。
广泛运用可再生能源,如供暖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屋面采用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屋顶设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筑照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工艺方面均采用节能型设备;货运区实现了100%新能源车辆运行。通过“小地块、密路网”的街区模式、人车分流理念的交通流线、错落有致的建筑群高度与布局、乔木遮阴与屋顶绿化、海绵设计以及通勤班车、自行车与新能源车专用停车位及区分快慢、共享设计的充电桩等系列“以人文本”的规划设计,为项目区域内的员工营造了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及通勤便利。
项目核心工作区、生活服务区、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获得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核心工作区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核心工作区、生活服务区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认证。
二、东航在大兴机场建设运营中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运用
(一)项目设计建设中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
1.打造“智慧园区”,构建安全、绿色智慧管理新模式。东航大兴基地通过安防视频监控全面覆盖,结合关键区域人脸识别、人流监控,实现园区内人员及人流动态信息实时掌控,为园区运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园区布设能耗监控系统,并实现线上数字化管理,与上海总部进行互联互通,通过能耗计量、监测、控制等一体化管理,时时掌控各园区水、电、气、热能等相关能源信息,为园区能耗降低提供有力管理工具;东航“一卡通”全面落地,在各园区内实现集办公、消费、生产、身份出入认证、宿舍管理、考勤功能于一体,突破地域屏障,为东航员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模式,全面打造全球东航区域“一卡通行”新模式。
2.紧跟国家5G战略,结合移动平台,助力运行保障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东航基地项目全面部署万兆基础网络通讯系统,实现基础网络数据高带宽传输。同时在大兴机场率先实现国内三大运营商5G通讯建设和启用,利用5G技术低延时高带宽等先进优势,结合万兆基础网络、移动智能终端平台、东航生产系统,实现“人、车、物”的快速时时联动,贯穿办公、生产、服务、运行、保障等各环节,实现“五位一体”的生产运行保障模式,为公司产业升级和变革提供了全新发展方向。
3.整体联动,打造东航北京“最强大脑”。为实现大兴机场“统一运行,相互共享”的建设理念,东航基地不仅实现东航各区域之间的双冗余联网,同时也将海关、空管、机场、货站、检验检疫等外部联动单位纳入到联网建设范围内。以AOC\HCC大厅为中心,切实打通各方壁垒,实现各方之间 “互联互通,相互联动,数据共享、统一运行”全新生产运行模式。确保航班时刻协调、签派放行有序、航班状态时时监控,实现“集中排班、统一管理、区域实施”管理目标。
(二)在航站楼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
1.推进智慧出行项目。东航在大兴机场航站楼的5G+智慧出行项目围绕“一张脸走遍机场”“一张网智能体验”“一颗芯行李管控”开启智慧出行服务,并对11个子场景进行优化和调整。以“5G+人脸识别技术”为依托,开发APP刷脸值机,加强官网APP人脸注册的采集率和推广力度,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的便捷出行,提升旅客服务体验;以“5G网络+智能终端设备+AR+东航APP”等技术应用,推出“智能信息推送服务”,让旅客实时掌握出行动态,提升服务体验;通过5G网络和东航服务网叠加,提供“远程视频会议”,为旅客带来全新的智能服务体验。
2.采用RFID行李技术,推出电子行李牌。公司在大兴机场全面采用RFID行李技术替代原有的光学扫描,双向全流程对行李进行追踪。扫描一件行李的时间由原来的7秒缩短至如今的1.5秒,RFID技术能自动读取行李数据,无需人工操作,为旅客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行李运送信息。公司正式推出的“永久电子行李牌”特色产品,成为全球首家推出无源永久电子行李牌的航空公司,电子行李牌可反复使用,不易损坏,永久跟随旅客。旅客只需通过东航APP完成自助值机后选择行李托运,将电子行李牌贴近手机进行数据感应,就完成航班号、行李目的地等信息绑定。
公司在大兴机场与华为公司合作,推出全球首个基于5G技术的行李跟踪解决方案,通过5G+RFID+AR”技术,实现行李出港全流程可视化,实现行李信息实时追踪、全流程智能管理、自动识别不当分拣行为,行李精准定位快速查找,减少因行李问题而导致航班延误。
3.部署东航个性化离港APG。公司在所有值机、登机柜台部署了新一代东航个性化离港APG系统,支持柜台逾重行李收费等便捷功能,自开航至今系统稳定运行。APG作为新一代机场旅客服务前端,面向航空公司、机场地面服务人员提供值机、登机等离港重要环节的旅客全流程行程服务。系统以优化旅客机场体验、增加航空公司收益、支持服务定制为目标。支持柜台电子支付、高端双屏等个性化功能。支持登机口候补、改签等新业务模式。
4.部署新一代东东机器人。公司在大兴机场部署4个东航服务机器人“东东”,分别在机场值机岛、贵宾室提供迎宾引导、登机口指引、航班查询、天气查询、登机牌扫描、航班动态获取、飞机信息查询、翻译助手、行李查询、目的地城市介绍、身份证件识别,会员信息及积分查询、展馆展示品介绍、广告宣传、娱乐互动等多项服务外,实现了与智能客服对接,旅客可以实时了解东航最新指南咨询,目前最新款“东东”三代,实现了业务办理功能,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辅助语音互动增强使用体验,实现人脸(可以无需证件)值机(无纸化或有纸化)及延误取消证明打印。
三、东航在大兴机场建设运营中管理方面的创新运用
(一)探索和采用代建代管新模式。为实现基本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公司在北京新机场项目建设采取代建代管模式,东航投资公司主要负责项目招标和现场施工管理,北京指挥部主要负责建设保障协调、运营筹备和红线外资源获取。双方严格执行代建代管合同,为东航超大规模基建项目的代建代管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突出体系化管理,首家提出建设运营一体化理念。公司在大兴机场建设攻坚阶段就对投运工作通盘考虑,在2019年初将北京建设指挥部调整机构和职能,成立北京大兴机场建设运营指挥部,增设投运工作办公室和后勤保障部,在建设职能的基础上增加运营管理职能,成为公司在大兴机场建设运营中统一的协调管理平台,构建完成建设运营一体化体系。在集团党组和股份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公司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精之又精的建设运营总要求,将建设、搬迁、运营同步展开,统筹各项工作,顺利实现了“3.30、6.30、9.30”重要目标。
在建设投运工作按照新思想、新理念,采取新举措。为实现东航“北京战略”“双龙出海”等战略,公司在大兴机场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严格进度管控,编排72个大项,237个子项的管控计划;历时1个月,编写35万字的《东航大兴机场投运方案》、10万字的《东航大兴机场投运演练工作关键线路图》。组织投运演练,历时5个月,围绕航空器流、人员流、行李流、货物流、信息流、数据流、物料流、交通流等八大流程,组织8次综合演练,涉及69个控制节点、40个主要信息系统,演练548个科目,参演车辆978台次,模拟托运行李5650件次,复盘220个子项;排查315个风险点,统筹7900人次参演,实现了演练目标。开展验证试飞,全程三次参加大兴机场试飞,担负国内首次试飞CAT IIIB 进近着陆及HUD RVR75 米起飞等低能见度程序,在国内首家具备A320机型最高标准的低能见度运行能力。
(三)强化派驻纪检监督。北京指挥部纪委积极推进常规监督和延伸监督并举,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进。研究制定了《北京指挥部纪检驻点监督试点工作办法》,实现业务工作和人员监督全覆盖。在内部,紧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督促完善指挥部相关管理规定,使指挥部日常工作开展既规范有序又高效顺畅。在外部,加强与东航内部有建设项目单位间的互动监督,与五家建设总包单位签署“廉洁工程”联动共建协议书,通过联动机制,实现安全风险互控、制度落实互管、做法体会互学,演练训练联动、警示教育联抓、增进交流联谊为主要内容的“三互三联”目标。
公司全面落实习总书记“既要高质量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更要高水平运营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指示。抓好中联航搬迁,坚持京沪联动、内外齐抓,协调华北局及大兴机场管理中心一道,全方位配合、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实现“一夜转场、无缝连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工作中,东航第一个实现整体工程验收、第一个取得运行合格资质、第一个在大兴机场按照CCAR-121-R5标准运行、第一个从大兴机场向全球发出了电波、第一个整建制搬迁至大兴机场、第一个实现商业载客航班起飞和降落等,全面开启“两市四场”运营新阶段。(作者:吴小强 东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