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5G时代民航企业培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肖伟 编 辑:王亚玲 2021-11-19 18:0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民航企业在4G时代开展智能化培训的方式,针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对5G时代培训的基本要素和培训方式进行了预判。同时,针对4G到5G时代的过渡期如何做好培训智能化转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5G时代民航企业的培训转型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给出了建议。 

      一、4G时代民航企业培训发展现状 

      (一)资质类培训与提升类培训 

      无论对民航企业发展运营来说,还是对旅客负责来说,安全问题高于一切。民航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就是资质类培训的开展。资质类培训主要是根据局方的要求,围绕安全和运行的角度展开。培训的专业包括为飞行员、乘务员、机务人员、安全员等等多个专业。除此之外,也有反恐培训、危险品培训等各项专题资质类培训,以满足民航企业安全运营的需要。 

      除资质类培训之外,民航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实施,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行各类提升类培训。提升类培训从专业上区分,包括营销类培训、服务类培训等。从培训对象来区分,可以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人员技能提升类培训以及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等。提升类培训的质量是民航企业保持业务领先、提升竞争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和保障。长远来看,也是是民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民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长期资本,也直接关系到中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升级。 

        

      1  某分公司开展的资质类培训与提升类培训占比  

      (二)传统培训与混合式培训模式 

      传统培训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线下培训)为主,培训方式为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对培训成果的检验方式通常为课堂考试。通过考试结果与绩效奖惩相挂钩,能够对学员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但总体来说,对参训人员的学习质量提升程度有限。 

      混合式培训(Blending Learning)随着近10年来的不断发展被证明是更加有效的培训模式。首先,从学习环境上,混合式培训包括线上和线下培训,线上培训的环境可以是PC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是智能手机;其次,从混合式培训的内容载体上,包括教师课堂讲授、授课录像和音频、课程的演示材料、文档和案例等;最后,从培训的流程上看,混合式培训可以做到线上预习、线下授课、随堂测验、课后复习、线下自测等流程,避免单一线下授课的模式。混合式培训经过逐渐的发展,从E-learning模式的产生,到智能化学习平台的上线,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迭代和发展演变。 

        

      2  民航混合式培训模式实践模式   

      (三)智能化学习平台微课的发展 

      1.网络和设备的全面发展构建了智能化培训基础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自2013年推行以来,至今已建成4G基站376多万个,4G用户渗透率已达75.4%,覆盖水平全球领先。4G终端的上网速度是3G网络的3倍,其中根据工信部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使用的流量占据互联网整体流量的99.6%。 

      随着4G网络的普及,Android、IOS系统的智能手机也实现了大范围覆盖,手机端的学习应用程序逐渐增多,除了微信、钉钉等常用办公软件外,抖音、快手和Bilibili等网站也具备了培训的功能,大批用户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的层面上,用户通过手机端的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达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机会,给了民航企业重塑学习体系的机会。 

      2.微课和智能化在线学习平台对民航企业培训工作的赋能 

      微课通常是一段教学视频,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开发相关的培训课程,供学员观看学习。微课主要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将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视频、图表和配音等方式进行讲解。微课的基本特征为:内容短小精悍、简单聚焦、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便于传播与更新。微课是以微型学习资源为基础,带有教学服务性质的小型化课程,具备完整的教学结构。 

      微课是构建混合式培训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用于课前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复习。其用途形式多样,适合民航从业人员受训。目前,民航从业人员主要群体包括飞行员、乘务员、机务人员等,其工作形式均为不定时工作制。参加线下培训会影响受训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影响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根据MOOCs学习平台edX.org的统计分析,在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中,无论视频有多长,成人的持续注意力只有6分钟。换言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成人的注意力已经显著下降,传统教学方式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新生代员工如90后、00后的学员更是习惯于在体验中学习。微课能很好的适应民航人员不定时工作制、成人注意力下降和混合式培训的特点,实用性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3  2012-2019年关键字为“微课”的文献数量  

      云课堂是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一种实时在线互动、课堂远程教学模式。云课堂通过互联网界面有效把学员、教师联系到一起,实时高效的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资源: 如学习教学视频、微课、在线测试等。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任务教学PPT,课中发布教学测试,课后发布拓展训练,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学习碎片化和无缝化。学员可以自主式学习,教师可通过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根据学员的学习记录和任务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讲授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目前,较为成熟完善的在线学习平台有知学云、钉钉云课堂等平台,也有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MOOC平台。 

        

      4 某航空公司智能学习平台   

      二、5G时代对于民航业培训要素的影响 

      (一)5G的概念与特性 

      5G网络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其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每秒10 G,理论上来说,可达到4G网速的100倍。 

      5G的背景下,培训场景的4个主要要素为:教师、学员、学习资源和环境。在四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关系中,存在教师与学员的交互方式、教师与学习环境的交互方式,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方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员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借助5G时代数据高速传输的特点,学习资源会更加云端化、学习终端会更加轻量化,学员与培训资源之间交互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培训的效果。学员在交互中可主动选取相应的学习资源,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也可根据学员的学习记录、学习习惯和能力评估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为其推送定制化的培训。 

        

      5 5G时代的培训基本要素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附加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通过AR技术,可以在屏幕上将虚拟世界嵌套在设备中与体验者进行互动。从本质上来说,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和虚拟信息整合的技术,通过AR的辅助,学员可以更有深度、更加立体、更加清晰的体验事物的信息和细节。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数字化的仿真技术。VR可以通过信息的输入和算法,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中的物理规律的复制,也可以重塑人体的感知。VR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虚拟、同时符合人类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场景。VR 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使得学员体验特定的虚拟世界,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可以使学员沉浸到环境中,通过3D的方式体验学习。 

      (二)5G时代的民航培训发展方向 

      1.学习体验情景化 

      5G网络的支持下,4G网络数据传输速度与大脑反应时间不同步的延迟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VR课程作为未来的学习资源,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VR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实践。VR模拟的真实环境,将可以替代某些真实的训练场景。例如可以通过VR设备模拟B-737、A320、A330等不同飞机型号的客舱,以供乘务员和安全员模拟学习。通过VR模拟,可以节省实体模拟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节约场地费用并且更加环保。同时,通过VR可以设置虚拟场景,从而对特殊的客舱情况、反恐演练等场景进行还原,学员可以模拟真实的场景进行训练和反应。通过VR和人工智能的配合,可以覆盖民航培训中的大部分实际场景,从机务导线的施工,到乘务员对卫生间灭火瓶的摆放,都能通过VR进行更加生动、有效的培训。通过这类培训,5G+AR的课程将可以学员提供直接的经验和实境体验,让学员在学习中摸索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和效果可以大幅增加。 

      2.学习资源云端化 

      5G时代,借助AR、VR等电子化设备,学习资源将进一步智能深入,体验感进一步增加。学习资源的创建成为培训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培训资源将不仅仅限于文档和视频微课,而是由新的载体和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资源的产出难度进一步提高,对于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课程开发团队除传统的教学资源外,还将涉及到程序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设计更有效的互动方式,对教研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5G时代的学习资源将进一步通过云端存储和集中。由于新的学习方式依托于智能硬件,借助5G信息高速公路,智能硬件得以访问培训资源终端,获取相关权限后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手机、5G和智能设备的结合。学员可以通过智能硬件和5G网络,随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测验。5G时代,将对民航企业学习平台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3.学习硬件智能化 

      2019年末,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的推广,支持5G网络的智能手机型号日益增多,而且各主要手机厂商有望在2020年推出覆盖高端、中端的低端的5G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将受益消费者,5G手机的平均售价将进一步拉低,5G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手机SOC的快速迭代和发展,5G手机的运算和图形计算处理能力、数据传输速度将继续大幅提高,移动网络带宽速度将进一步增强。随着学习类 APP 应用的逐渐开发和增长,5G智能手机将成为民航从业者5G时代的主要和首选培训工具。 在自学、测验和直播学习等多种培训场景下,通畅的信息“超极高速公路”与“云端一体”的资源及环境融合将使得学员大大提升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2020年,随着5G、IoT、AI三大技术变革的齐聚和快速发展,智慧屏幕可以让手机与智慧屏形成无缝连接,带来更好的操控体验。智慧屏通常具备屏幕投放功能,学员可以用手机将影视、文档、试题等学习材料投射到大屏上,还可以使用手机控制,实现与智慧屏的远程协作。智慧屏还具备探测装置,通过接受探测声波的反馈,屏幕具备智能识别空间结构的功能,从而可以与使用者建立动作的互动。 

      华为公司Eyewear,Bose公司的Frames均开发了新型智能眼镜,其中Bose公司的产品可以实现“太阳镜+蓝牙耳机+语音 AR”的交互,Eyewear 由华为和Gentle Monster联合出品,机身完全没有物理按键,眼镜内置了触控板和传感器,支持触控交互,可监测用户的佩戴状态。爱普生公司开发出的BT-300智能眼镜与大疆开展无人机合作,佩戴AR眼镜后能够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体验第一人称飞行,可以进行体验式学习。 

       

      6 爱普生BT-300智能眼镜可体验第一视角飞行  

      在可见的未来中,学员在AR学习环境中有更多的控制权,5G为AR渗透到各类教育场景或学习空间提供了更好的应用空间,有效改善传统学习中书本知识的抽象获取方式和思考途径。借助AR技术,民航培训可以灵活运用智能化工具模仿各类工作场景,提高学员的学习体验和培训效能。 

      三、对民航企业培训发展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一)在4G到5G过渡阶段做好提升智能化培训水平 

      我国目前5G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5G的大规模普及,仍需伴随着主要城市基站的覆盖、5G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和培训资源的开发。根据4G普及速度测算和5G基站建设情况预估,5G的大规模普及应在2024年左右。在5G过渡期内,航空公司应积极推进培训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好技术储备: 

      一是从培训人才储备上,积极吸纳优秀人才,打造培训智库,使航空企业领导团队、业务骨干、兼职教师和IT人才紧密合作,扩大培训智能化的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技术过硬的培训管理团队。 

      二是从平台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培训智能化平台对传统业务的整合。使得日常资质类培训和提升类培训紧密围绕智能化培训平台运营。在培训调研、培训开展、考试和评估等流程上,全部以智能化平台为依托。应加大培训数据可视化建设力度,使得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改进分析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发起和调整。 

      三是从管理导向上,积极推进培训智能化改革力度,加大线上培训资源投入,加大混合式培训占比,方便民航员工在线学习的同时,倡导和培育公司员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提倡自学文化,逐步改善员工的学习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进行转变。建立与员工在线学习想匹配的激励制度,加快培训文化的改革和落地。 

      四是从基础设施建设上,航空企业应适度加大智能化培训资源投放力度,加快培训资源智能化转型。比如传统的教室可以进行智能教室的升级改造,引进智能化电子设备,在公司范围内完整覆盖WIFI,节省员工在手机端使用个人流量的培训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员工培训。 

      五是建议民航管理部门对于员工通过企业在线平台的学习课时和培训经历予以认证。员工的参训是否有效果,应更主要从实际的应用场景和理论水平测试中予以考量。严格进行考试程序检验的同时,可以对学员的学习经历的鉴定要求进一步放宽,从政府管理导向上,引导企业改变培训模式,拥抱5G变革。 

      (二)对未来5G时代民航培训的思考 

      由于目前正处在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5G设备的应用,还是5G时代培训平台的建设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既涉及到不同企业对于5G培训发展路线研判的不同,也涉及到培训相关企业和院校对于5G理解的不同。同时,伴随着5G时代的高速发展,5G相关企业仍将不断推陈出新各类产品,持续试错并等待市场的检验。待5G在中国全面铺开,软件和硬件都达到相对成熟之日,5G体系将对培训的开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民航企业,唯有紧跟5G潮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以最低的成本,谋取最大的培训效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民航企业、中国民航的强国之梦。(作者:肖伟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湘寓,崔颖强.解读 5G 网络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 

      [2]]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 

      [3]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 

      [4]王觅. 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