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航空安全员是航空运输过程中安全保卫的核心力量,其安全保障能力直接决定着航空器及其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传统的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主要侧重身体素质、工作经验、体能素质等方面。当前,随着空防安全形势任务的变化,传统的能力要求无法胜任岗位职责。因此,系统地分析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特征的构成要素和构建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航空安全员的培养和选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航空安全员工作流程和规章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得出了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特征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而使用层次分析确定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最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航空安全员的选拔、培训和安全绩效考核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航空安全员;工作职责;能力特征;评价指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空防劫机事件活动的斗争,有数据统计表明,1970至 1979 年间,全球共发生 347 起劫机事件,造成 1225 人死亡,1045 人受伤。劫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民航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国际民航组织及其缔约国纷纷开始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各国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组织专门的人员应对劫炸机犯罪和其他空中非法干扰行为。鉴于空防劫炸机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国际民航组织附件 17 的要求,我国于 1973 年开始组建自己的空中安全保卫队伍,专门负责飞行实施全过程中的空防保卫工作,进而防止一系列非法干扰事件的频繁发生。
2008 年 3 月 7 日,由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 CZ6901 航班上,一名维族女子携带汽油,企图炸毁飞往北京的航班,制造恐怖事件时,被当班航空安全员和乘务员察觉,随后被航空安全员立即控制。2012 年 6 月 29 日,由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 GS7554 航班遭到 6 名歹徒暴力劫机,两名航空安全员与乘务员、旅客一起与歹徒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击毙 3名歹徒,擒获 3 名歹徒,成功处置了此次劫机事件。2015年7月26日,由浙江台州飞往广州的ZH9648航班上,一名歹徒在飞机上持刀纵火伤人,机上两名成功控制了歹徒,与乘务员密切配合,扑灭明火,稳定客舱秩序,确保飞机平安着陆。由此可见,航空安全员队伍已成为确保空防安全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虽然 上述事件得以人机安全降落,但是在分析、反思处置过程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航空安全员的安全保障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日益严峻的空防安全形势需求,进而引发了我们对航空安全员现行选拔、培训、考核和晋升标准科学性和实战性的深思。
(二)研究意义
各航空公司依照民航局的各项规定制定各自的安全员工作手册及管理手册,其主要内容为民航各项规章的具体落实及航空安全员的招聘、培训及晋升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然而,目前这种招聘、培训和晋升更注重航空安全员的背景审查、基本身体状况和体能素质,而较为忽略支持安全保障能力的另一些基本素质,如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理素质等。同时,民航局现行的人员资质训练和考核标准中,也仅限于政治、体能、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未考虑心理素质、灵活性等相关因素。上述这些缺失因素恰恰是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体系中关键性的要素。当前,航空安全员的招聘和选拔等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招聘的行为。企业对其岗位的特殊性和必然性的重视程度往往被降低,从而出现安全保障能力不合格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为空防安全留下重大隐患。因此,科学的界定航空安全员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以及构建其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航空安全员能力分析
(一)基于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的航空安全员能力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安全保卫规则》等多个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航空安全员职责和任务做出要求。能够胜任职责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政治素质、文化程度、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体能素质等方面。
(二)基于工作流程的航空安全员能力
航空安全员是民航运输活动中的重要机组成员,其工作特点和工作阶段与飞行运输活动一致。航空安全员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预先准备阶段、直接准备阶段以及飞行实施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图2-1 航空安全员工作阶段流程图
根据航空安全员工作流程的系统分析,并依照与飞行活动向类似的工作阶段,预先准备阶段、直接准备阶段和飞行实施阶段三个阶段,通过其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分析和经验总结,得出航空安全员所需胜任能力要素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要素特征见下表1.1。
表2.1 基于工作流程的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要素特征
工作阶段 |
重点工作 |
所需胜任能力特征 |
预先准备阶段 |
安全员签到 |
工作准时性、主动性、执行意识 |
领取装备 |
武器使用能力、武器完整性检查能力、武器管控能力 |
|
证件检查 |
法律法规掌握、公司规章了解 |
|
资料检查 |
业务知识、公文写作能力、文件的交接能力 |
|
航前准备 |
航班信息掌握、应急预案了解、团队协作能力、要客信息掌握、任务分工状况、机组沟通方式、急救知识、犯罪心理学、应急生存能力、应急设备使用能力、武器使用能力、事件谈判能力 |
|
机组协同 |
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 |
|
直接准备阶段 |
旅客登机前的安全检查 |
主动、服务意识、社会公关能力、心里承受能力、安保识别能力 |
旅客登机后的重点安全监控 |
安保意识、认真、主动、安保识别能力 |
|
飞行实施阶段 |
航空安全员安全广播 |
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公关能力、英语沟通能力、事件谈判能力、奉献精神、激情 |
航空安全员客舱巡视 |
沟通协调能力、事件谈判能力、英语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恐怖行为认知能力 |
|
旅客下机后的检查工作 |
认真、主动、廉洁、服务意识 |
(三)相类似的安全岗位的能力分析
航空安全员的安全保障能力本质上是其胜任航空安全保卫岗位的能力。国内外相类似的安全岗位人员能力研究主要有司法警察、刑事警察、地区警察等岗位。不同的研究学者通过对不同类似岗位的研究得出其岗位的能力特征。如:王驰(2006)以南京地区警察为研究,得出警察组织战略、警察组织结构、警察职位体系和警察个体特征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而比较胜任特征差异性,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1]。张月娟、戴卫民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18个军人胜任能力特征评价要素[2]。乔圆(2012)以空军警卫人员为研究对象,得出评价其能力主要从4个要素入手[3]。范喆(2013)从胜任力理论模型出发,并结合DF航空公司对空保人员的管理现状,得出了空保人员胜任力评价内容 [4]。根据以上文献综述,安全岗位相关人员能力要素评价指标有知识、能力、技术、个人特质和价值观等五个主要的方面。
(四)确定航空安全员能力评价初始指标
航空安全员的职责决定了其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结合航空安全员相关规章和工作流程分析初步确定其安全保障能力特征包含:身体素质、责任意识、执行意识、航空运输安全知识、组织协调能力、谈判能力、武器使用能力等等共39个项目。经过与(三)汇总分析,主要体现的见表2.2。
表2.2 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初始特征
序号 |
维度 |
安全保障能力特征 |
1 |
个人潜质 |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
2 |
价值观/态度 |
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忠诚意识、主动意识、执行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 |
3 |
基础知识 |
公司基本概况、队伍管理规定、民航运输安全规定、客舱服务礼仪知识 |
4 |
业务知识 |
法律法规知识、局方及公司规章了解、航空运输知识、旅客消费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应急程序、急救知识、危险品知识、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原则 |
5 |
通用能力 |
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社会公关能力 |
6 |
工作技能 |
英语沟通能力、事件谈判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客舱应急能力、应急设备使用能力、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能力、器械使用能力、一招制敌技术、一招制敌战术 |
三、探索构建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准确地获得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指标评价,以及定量分析各特征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上述初始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可靠性分析
本研究向山东航空、厦门航空、奥凯航空、天津航空、深圳航空和东方航空一线航空安全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共1910份,回收整理后,得出剩余有效问卷1788份。本研究性别选项中男性占总样本数的99.33%,女性占0.67%,这种现象是航空安全员岗位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其男性的数量会远远多于女性;年龄选项中26岁以下年龄段人员的数量最多,占总样本数量的43.68%,其次分别为26-30岁年龄段占36.74%,31-35岁年龄段占12.14%,36-40岁年龄段占4.59%,41-45岁年龄段占2.18%,45岁以上年龄段最少占0.67%;学历选项中专科学历最多,占总样本数55.09%,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总数41.78%,最少的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占总数的0.67%;工作年限选项中,1-5年时间段占样本总数最多,为44.24%,其次分别为1年以下,占总数的24.33%,6-10年,占总数的16.83%,最少的为10年以上时间段,占总数的14.60%;进而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数据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并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详情见表3.1。
表3.1 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特征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业务核心能力B1 |
制定应急预案X1 |
器械装备使用能力X2 |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原则X3 |
|
分析决策能力X4 |
|
团队协作能力X5 |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能力X6 |
|
事件谈判能力X7 |
|
沟通表达能力X8 |
|
应急程序X9 |
|
组织协调能力X10 |
|
危险品知识X11 |
|
客舱应急能力X12 |
|
一招制敌战术X13 |
|
一招制敌技术X14 |
|
局方公司规章X15 |
|
法律法规知识X16 |
|
急救知识X17 |
|
犯罪心理学知识X18 |
|
应急设备使用能力X19 |
|
民航运输安全规定X20 |
工作基础能力B2 |
客舱服务礼仪知识X21 |
公文写作能力X22 |
|
旅客消费心理学知识X23 |
|
服务意识X24 |
|
社会公关能力X25 |
|
英语沟通能力X26 |
|
公司基本概况X27 |
|
航空运输知识X28 |
|
安全员队伍管理规定X29 |
|
个人基本素质B3
|
忠诚意识X30 |
责任意识X31 |
|
执行意识X32 |
|
奉献意识X33 |
|
全局意识X34 |
|
主动意识X35 |
|
合作意识X36 |
|
安全意识X37 |
|
心理素质X38 |
|
身体素质X39 |
(二)指标权重
通过层次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特征指标权重值的递减排序为业务核心能力、工作基础能力和个人基本素质。具体权重分配见表3.2和表3.3。
表3.2 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指标权重分配表
一级指标 |
权重系数 |
二级指标 |
权重系数 |
||||
业 务 核 心 能 力 B1 |
0.604 |
制定应急预案X1 |
0.079 |
||||
器械装备使用能力X2 |
0.075 |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原则X3 |
0.071 |
||||||
分析决策能力X4 |
0.086 |
||||||
团队协作能力X5 |
0.070 |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能力X6 |
0.122 |
||||||
事件谈判能力X7 |
0.077 |
||||||
沟通表达能力X8 |
0.050 |
||||||
应急程序X9 |
0.033 |
||||||
组织协调能力X10 |
0.051 |
||||||
危险品知识X11 |
0.017 |
||||||
客舱应急能力X12 |
0.053 |
||||||
一招制敌战术X13 |
0.057 |
||||||
一招制敌技术X14 |
0.055 |
||||||
局方公司规章X15 |
0.022 |
||||||
法律法规知识X16 |
0.025 |
||||||
急救知识X17 |
0.013 |
||||||
犯罪心理学知识X18 |
0.016 |
||||||
应急设备使用能力X19 |
0.013 |
||||||
|
|
民航运输安全规定X20 |
0.017 |
||||
工 作 基 础 能 力 B2 |
0.214 |
客舱服务礼仪知识X21 |
0.073 |
||||
公文写作能力X22 |
0.089 |
||||||
旅客消费心理学知识X23 |
0.050 |
||||||
服务意识X24 |
0.073 |
||||||
社会公关能力X25 |
0.136 |
||||||
英语沟通能力X26 |
0.113 |
||||||
公司基本概况X27 |
0.047 |
||||||
航空运输知识X28 |
0.081 |
||||||
安全员队伍管理规定X29 |
0.337 |
||||||
个 人 基 本 素 质 B3
|
0.182 |
忠诚意识X30 |
0.163 |
||||
责任意识X31 |
0.187 |
||||||
执行意识X32 |
0.118 |
||||||
奉献意识X33 |
0.074 |
||||||
全局意识X34 |
0.100 |
||||||
主动意识X35 |
0.049 |
||||||
合作意识X36 |
0.062 |
||||||
安全意识X37 |
0.133 |
||||||
心理素质X38 |
0.061 |
||||||
身体素质X39 |
0.052 |
表3.3 方案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排序 |
二级指标 |
相对于目标的权重 |
|||
1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能力X6 |
0.074 |
|||
2 |
安全员队伍管理规定X29 |
0.072 |
|||
3 |
分析决策能力X4 |
0.052 |
|||
4 |
制定应急预案X1 |
0.048 |
|||
5 |
事件谈判能力X7 |
0.047 |
|||
6 |
器械装备使用能力X2 |
0.045 |
|||
7 |
机上非法干扰或扰乱秩序事件处置原则X3 |
0.043 |
|||
8 |
团队协作能力X5 |
0.042 |
|||
9 |
一招制敌战术X13 |
0.034 |
|||
10 |
责任意识X31 |
0.034 |
|||
11 |
一招制敌技术X14 |
0.033 |
|||
12 |
客舱应急能力X12 |
0.032 |
|||
13 |
组织协调能力X10 |
0.031 |
|||
14 |
沟通表达能力X8 |
0.030 |
|||
15 |
忠诚意识X30 |
0.030 |
|||
16 |
社会公共能力X25 |
0.029 |
|||
17 |
英语沟通能力X26 |
0.024 |
|||
18 |
安全意识X37 |
0.024 |
|||
19 |
执行意识X32 |
0.022 |
|||
20 |
应急程序X9 |
0.020 |
|||
21 |
公文写作能力X22 |
0.019 |
|||
22 |
全局意识X34 |
0.018 |
|||
23 |
航空运输知识X28 |
0.017 |
|||
24 |
服务意识X24 |
0.016 |
|||
25 |
客舱服务礼仪知识X21 |
0.016 |
|||
26 |
法律法规知识X16 |
0.015 |
|||
27 |
奉献意识X33 |
0.014 |
|||
28 |
局方公司规章X15 |
0.013 |
|||
29 |
合作意识X36 |
0.011 |
|||
30 |
心理素质X38 |
0.011 |
|||
31 |
旅客消费心理学知识X23 |
0.011 |
|||
32 |
民航运输安全规定X20 |
0.011 |
|||
33 |
危险品知识X11 |
0.010 |
|||
34 |
公司基本概况X27 |
0.010 |
|||
35 |
身体素质X39 |
0.010 |
|||
36 |
犯罪心理学知识X18 |
0.009 |
|||
37 |
主动意识X35 |
0.009 |
|||
38 |
应急设备使用能力X19 |
0.008 |
|||
39 |
急救知识X17 |
0.008 |
四、结束语
航空安全员自组建以来,一直是空中安保工作的核心骨干力量,负责处置机上非法干扰及扰乱性事件,维护客舱安全秩序,承担着保护航空器及其所载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在国内外空防安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在民航安保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空中安全保卫队伍是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确保持续安全运行、提供空防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的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指标系统希望能够为行业提供参考。特别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选拔、考核航空安全员提供依据,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航空安全员职业等级制度提供依据。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展更加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论证,为航空安全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确保民航空防持续安全共同努力。(作者:刘晓璐 民航局公安局)
参考文献
[1] 王驰.警察胜任特征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 张月娟,戴卫民,曹鹏飞,张刚,孙祥,赵韫,王进礼. 武警士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293-296.
[3] 乔圆. 空军警卫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及评价方法[D].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4] 范喆. DF航空公司空保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D].南昌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