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关于发展国际间中转货运业务对促进枢纽机场建设的思考——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例

    夏添 编 辑:王亚玲 2021-11-19 18:39:00

        

        

      中转货运保障能力是枢纽机场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也是衡量枢纽机场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对外开放通道,枢纽机场的航空货运发展亟待思考向交通引领、服务开放的方向转型,依托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区位地理优势进行协同建设,实现航空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江北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枢纽机场,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江北机场正全力推进建成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并十分重视国际货邮中转集散能力建设。 

      本文将以江北机场为例,通过分析江北机场的基础条件,探讨通过发展国际间中转货运服务强化枢纽机场建设的路径和方式。 

      一、江北机场的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2019年,江北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1.2万吨,中转货邮吞吐量5.44万吨,占货邮吞吐总量13.2%,其中,国际中转(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国际转国际)货运吞吐量2.1万吨,占货邮吞吐总量的5.1%。对比全球前20位的枢纽机场2019年1-6月货邮吞吐量,尽管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货邮吞吐量整体下降,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中转货邮吞吐量占比分别为46.2%和31%,高于江北机场同期中转货邮吞吐量占比。 

      作为我国重要的内陆开放枢纽,江北机场的航空货运市场国际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先从区位条件、政策支持、航线网络和综合保障能力分析江北机场发展国际间中转货运业务的基础。 

      (一)区位条件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字形节点上,同时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起点,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的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连通我国西部向南与东盟的重要节点,具有构建通达全国、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的条件。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基础也为重庆发展航空货运提供了经济支持和潜在市场。 

      江北机场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国际航空枢纽,承担着区域内主要的航空运输服务和发展职能,江北机场的航线网络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一同构建起重庆市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二)政策支持 

      根据《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到2035年,重庆“将以江北机场为核心,以向西、向南为重点,建设全方位开放的国际航空骨干网络,强化航线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达性,构筑与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相匹配的国际航空运输大通道,充分发挥重庆区位优势,建设国际航空物流转运中心,支撑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 

      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都为江北机场助力打造“衔接中新国际经济走廊的中枢、沟通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便捷枢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三)航线网络 

      截至2019年12月底,江北机场航线总数为366条,其中,国内航线271条,客运268条,全货机3条;国际(地区)航线95条,其中客运77条,货运18条。开通“一带一路”航线64条其中客运55条,货运9条;开通“陆海新通道”航线42条,目前已逐步构建起覆盖欧洲、美洲、澳洲、亚洲、非洲的客货运航线网络。 

      由重庆出发经新德里或迪拜到达亚的斯亚贝巴的货运定期航线,在到达亚的斯亚贝巴后,将继续飞往南美洲,也因此成为我国现有最长的货运定期航线,连接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经济洲域。 

      (四)保障能力 

      基础资源建设上,江北机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建设有23万平米的物流保障资源,年货邮保障能力为每年110万吨。江北机场二期国际货运站项目建成后,国际货邮保障能力将达到每年40万吨。 

      服务保障能力方面,江北机场率先在全国机场发布首个货物运输保障标准,即:鲜活、易腐国际货物在航班货舱门开启后60分钟内即可提货,腹仓运输的普通国际货物在航班货舱门开启后90分钟内可提货,全货机运输的普通国际货物在航班货舱门开启后180分钟内可提货等保障标准,保障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在具备区位优势、政策支撑、航线网络、保障能力等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提高国际间中转货运服务的效率、扩大中转货物吞吐量占比,进一步形成并发挥江北机场作为枢纽机场的平台作用和辐射优势,将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二、发展国际间中转货运业务的现状和问题 

      海关监管不可或缺 

      经国际航段运输的中转货物都必须接受海关监管,通关便捷性程度直接影响货物的流通效率和枢纽机场建设发展。根据海关法规要求,海关依法监管进出境货物,即国际中转货物的处置和保障均须在海关监管下进行,通用的方式包括:库内转运、库外转运、机坪直转、中转集拼等。由于库内转运和库外转运需将货物在不同货运仓库之间进行短驳,将额外增加货物的中转衔接时间。 

      机坪直转是指货物通过境内时不需要进入货运仓库进行拆分处理,直接在机坪卸货后换装到下一程航空器;中转集拼是指境外货物通过境内时在临机场空侧区域内拆分,根据不同目的地重新装箱后再次运输出境,这意味着中转、出口的货物可以拼装到一个集装箱内进行运输,在提升国际货物中转流通效率的同时,也对海关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海关在管控货物进、出境运输风险的同时,采用更宽松、灵活的管制方式,满足航空货物运输的时效要求。 

      航空公司资源有限 

      空空中转货物的运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同航系航空公司之间的中转,第二种是跨航系航空公司之间的中转。开展中转运输时,运输成本管理和舱位资源安排都是承运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运输成本管理方面,航系、机型(客货机、全货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航线网络配套等都会成为影响中转货运成本的因素。具体而言,各航空公司不同的定价策略直接影响运费高低;货物运输成本的计算口径也不同,客机腹舱带货时燃油费、起降费、停场费等运输成本均按客机标准计算,全货机运输时全部按照货机标准计算;由于货物运输所需涉及的航段不同,是否有足够的后续航程进行衔接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之一。 

      舱位资源分配则主要受航线网络和运输市场需求影响,货物中转运输时可选择的航段、航程越多,中转运输成本就越低;货物运输生产旺季因市场需求旺盛,航空公司运价相应也比淡季更高,也会相应出现航空公司舱位难求的现象。 

      三、发展国际间中转货运业务的建议 

      明确发展定位 

      根据《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674.0万吨,全国主要的货邮吞吐量聚集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66.6%;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06.6万吨,占比6.4%。货运吞吐量分布客观反映出我国航空市场分布匹配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但与“满足我国全域开放、全面开放的战略格局”还存在差距。 

      通过分析,我们也看到,成渝机场群2019年完成的货邮吞吐量增幅在四大机场群(京津冀机场群、长三角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和成渝机场群)中位列第二,发展潜力巨大。结合国家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有利契机,建议由民航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货运枢纽机场规划,引导建设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机场群和中部机场群五大国际枢纽机场群,规避全国货运机场发展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运输资源的有效聚合和流动 

      提升通道便利性 

      枢纽机场中转衔接能力受到机场位置、货源、航线网络等因素影响,重庆本身已具备沟通亚欧大陆、连接南亚东盟的优越条件,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地区的腹地经济市场,以及成渝两地的航线网络和地面交通网络配合,机场国际货运的中转效率提升也需由便利的资源配套和通关政策予以支撑。 

      建议海关与机场进行更深入的合作,采用相对更宽松、灵活的监管政策开展机场国际间空空中转货物监管。具体而言,首先是由海关充分参与机场货运区规划设计,合理分析运输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中转货物的运输保障需求;第二是在符合条件的监管区域内探索更灵活、开放的海关监管方式,通过扩容监管区域、配套视频终端、实行远程监管、按比例抽检、探索担保放行等方式提高国际间中转货物的通关速度,实现货物的“无缝中转”,加速航空货运市场国际化转型,充分发挥机场在区位、政策和服务配套上的优势,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目标。 

      高效利用航线网络和大数据平台 

      由于目前大型枢纽机场的航线时刻存在较多制约,高效利用航线网络资源和大数据平台,是解决航空公司承运中转货物“成本高、舱位少”两大难点的有效举措。 

      建议民航局等相关部门牵头,利用并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共享功能,收集各机场和航空公司航线网络、中转货运运输路线需求、航空公司实时舱位动态等数据,分析、匹配并形成运输时效最快、运输成本最低的中转货物运输路线,合理引导航空公司充分利用航点的航线网络开展同航系和跨航系中转,避免出现单家航空公司承运时有货源、没运力或有货源,但“望成本兴叹”的情况;根据运输淡旺季充分利用航空公司舱位资源,避免出现货运淡季时航空公司舱位空置、旺季时“一舱难求”的情况,实现货主、承运商的多方共赢。 

      枢纽机场的本质就是中转,中转能力建设对枢纽机场的效益提升作用毋庸置疑,要进一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实现机场服务于国家开放战略的目标,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响应市场需求以及利用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共同努力来实现。(作者: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夏添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 http://cq.cqnews.net/html/2019-11/03/content_50711353.html. 2019-11-03/ 2020-02-03 

      2.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 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http://www.caac.gov.cn/XXGK/XXGK/TJSJ/201903/t20190305_194972.html.2019-03-05/2020-02-03 

      3. 欧阳杰,李家慧,陈生锦. http://news.carnoc.com/list/474/474719.html.2018-12-26/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