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浅析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

    徐海文 编 辑:陈虹莹 2021-10-28 16:17:00

      摘要:首先通过梳理近十余年的民航发展目标,将民航发展目标归纳为建成让人民满意的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其次通过分析民航发展目标,得到培养一流行业人才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点,进而得出开展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再次阐明了民航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最后给出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民航发展目标  智慧民航  一流学科  一流专业 

     一、引言

      2002年,中国民航首次提出了民航强国目标[1,2],随后在2010年明确阐明了我国在2021-2030年民航发展目标为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3,4];进一步,在2018年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民航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并且实现民航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位于世界前列[5]。随后提出到2035年实现民航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过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全面实现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运行、智慧监管目标[6]。综合中国民航发展目标,可以看出,建成让人民满意的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是当前和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民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民航行业人才[10],因此实现中国民航现代化航空体系的重要战略目标需要大量掌握民航行业知识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知识的交叉融合行业人才。 

      与此同时,国务院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7]。该方案指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8]。该办法指出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为了全面提高中国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办公厅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9]。该通知提出了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吴岩指出“一流”都是围绕人来讲的[11],因此实现中国民航现代化航空体系的重要战略目标,需要民航高校培养一流民航人才,需要加快建设民航高校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形成具有民航特色的一流学科群。 

      就实现民航发展战略需求,笔者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关于中国民航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的分析和总结。下边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说明了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的重要性,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内容将在第三部分阐述,第四部分陈述了如何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的政策建议。 

    二、民航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的重要性

      民航行业的核心人才组成主要为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人员和航空公司的签派员等。这些关键核心人员80%以上毕业于民航直属高校和科研院所,这里民航直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二所。由于行业核心人才是实现民航发展目标的根本所在,因此为实现中国民用航空的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需要开展民航院校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等关键服务需要民航各部门实现即时响应和智能反馈等目标,因此民航各部门需要利用现代化基础设施收集和整理大量实时数据,并选取民航运行基础元素的数据流,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优化理论、快速算法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手段,实现现代化民航服务需求。但是目前民航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的基础偏弱,行业知识多以法规培训等通识教育为主,行业原理性知识偏少,缺乏从整个行业角度理解民航各部门的原理知识,造成缺乏民航行业原始应用创新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开展民航行业高校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提升数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和系统性理解民航行业原理的能力与素养。 

      民航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主要面向民航科技创新,解决民航重大发展战略需要的原始创新问题。通过民航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民航行业在空中交通运输、机务维修、飞行培训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整合民航高校、科研院所和运行单位的紧密合作,筑起民航特色学科的新高地,为实现民航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民航高校已经拥有的学科点(1)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民航高校有1个博士授予点,18个一级硕士授予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没有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点,可见民航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偏弱,更加需要开展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1 民航高校一级学科点 

    序号 

    学科 

    级别 

    学校 

    1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博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2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3 

    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5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6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8 

    工商管理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10 

    数学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11 

    机械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13 

    法学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航大学 

    14 

    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5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6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一级硕士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8 

    机械 

    专硕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9 

    翻译 

    专硕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民航高校的一流专业建设主要面向民航行业基础性人才培养。通过民航高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可以打牢民航人才的系统性行业原理基础,掌握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优化理论、算法等智慧民航的核心知识,形成善于总结和推广应用的能力与素养,提升民航专业人才质量,为建设民航现代化服务体系提供一流人才,为全面实现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的服务目标提供人才基础。 

      根据民航高校已经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和表3)统计数据显示,民航高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偏少,学校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专业良性生态圈,需要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 

    2 民航高校获得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序号 

    建设点称 

    学校 

    1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 

    2 

    交通运输 

    中国民航大学 

    3 

    飞行技术专业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3 民航高校获得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序号 

    建设点称 

    学校 

    1 

    通信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 

    2 

    飞行技术 

    中国民航大学 

    3 

    飞行器制造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 

    4 

    飞行器动力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 

    5 

    工商管理 

    中国民航大学 

    6 

    交通运输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7 

    飞行器动力工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三、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内容

      民航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民航直属高校应发挥民航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立足特色优势,拓展新兴领域,坚持内涵发展,夯实学科专业基础,重视提升人文素养。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单一学科发展,很难发展成一流学科,需要数学学科等基础学科的强有力支撑;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往往是以一流学科群的形式进行建设和发展,多个一流学科组成良性系统的学科群,形成一流学科生态圈。结合民航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指导民航高校选择优势学科,形成一流学科群,组成良性生态圈。 

      民航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民航行业师资引进和培养、民航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根据民航发展目标,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应主要围绕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等学科开展。根据学校特点,着力在空管、飞行、管理、飞行控制等相关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群,开展相关建设任务,形成民航行业学科建设的新高地。 

      譬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可以选择交通运输工程建成国家一流学科,与数学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省级或区域一流学科形成学科群,组成良性生态圈,达到学科间良性支持。中国民航大学选择安全科学与工程建设为国家一流学科,与数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形成学科群,形成良性生态圈,达到学科间良性支持。当然民航高校应根据国家民航发展重要战略和自身优势,经过科学研讨,建设独具特色的学科群,形成良性生态圈。 

      根据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导民航高校选择相关本科专业开展建设。民航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在交通运输、飞行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航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中选择;着力在建设民航的飞行、机务、机场、管理等运行服务部门核心人才需求上,为建成让人民满意的安全、高效、优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培养人才。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要从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平台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开展建设任务。 

    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建议

      2017年,民航局出台了《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建设民航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民航类高等学府。突出民航行业特色,以民航特有学科专业为突破口,积极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努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随后,通过民航教育人才类基金安排了相关项目支持,但缺乏系统性支持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文件和资金安排。根据表1、表2和表3的数据显示,民航高校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存在不足,需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并需要均衡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发展,避免出现民航行业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缺乏竞争。笔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和见解,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1.出台民航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支持相关建设,经费由民航教育人才类基金、中央教育改革专项经费和地方政府支持等。 

      2.定期(可以按照每年或每三年或机动跟随国务院、教育部的重要政策)召开民航教育大会,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和提出未来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规划或实施方案。 

      3.建立民航高校和国内一流高校或国际一流高校的校际合作,推动联合研究基金,带动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 

      4.鼓励民航行业内部的高校和业务单位间的项目合作,实践基地合作等,推动一流实践基地建设。 

      5.加快民航信息数据共享,提供民航高校科研教学使用,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快一流课程建设。 

      6.增加每年民航教学质量奖、民航教育创新奖和民航教学名师的评奖,推动教学质量革命。 

      7.出台民航教师到相关业务部门实习或借调或调研的相关文件,提高民航教师了解一线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为民航应用创新打基础。 

      五、结论 

           本文首先论述了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随后陈述了民航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内容,最后给出了民航高校建设的几条建议。(作者:徐海文)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航网. 20022012年民航大事记[EB/OL]. (2012-12-08) [2020-02-25].http://www.caacnews.com.cn/1/2/201211/t20121108_1122189.html.[EB/OL]. 

      [2].彭峥,胡华清.民航强国科技创新的战略要求及发展方向[J].科技导 

      ,2020,38(09):32-38. 

      [3].民航强国专题,中国民航总局,             

      http://www.caac.gov.cn/ZTZL/LSZT/MHQG/index.html[EB/OL]. 

      [4].关于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民航发〔2018115号。 

      http://www.caac.gov.cn/XXGK/XXGK/ZFGW/201811/t20181116_192928.html [EB/OL]. 

      [5]《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出台,20185月, 

      http://www.caac.gov.cn/XWZX/MHYW/201812/t20181211_193411.html[EB/OL]. 

      [6].民航局印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和《五年行动方案》,202012月, 

      http://www.caac.gov.cn/XWZX/MHYW/202012/t20201230_205869.html[EB/OL]. 

      [7].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015年国务院国发〔201564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EB/OL]. 

      [8].“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教育部, 

      http://www.moe.gov.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zcwj/ [EB/OL]. 

      [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03/content_5458035.htm[EB/OL]. 

      [10].人才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中之重[J].中国民用航,2007(09):5. 

        [11]. 吴岩, 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C],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