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C919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关键因素的探讨——初期机组实力投入

    安自辉 编 辑:陈虹莹 2021-10-29 16:17:00

      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将是和大家一起分享研讨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投入商业运营,最终成功走向平稳运行、得到广泛认同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素:初期机组实力投入。

      正文: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国产大型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那一天的到来,尤其是各个工种的民航人。这在中国民航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事件,多少个民航人日夜盼望着国产大飞机的一飞冲天。现在距离这一步越来越近,在怀着期盼与激动心情的同时,我个人对C919国产大型飞机投入商业运营,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做了一些思考;完全是从民航业内一个基层专业人员的角度提出的看法和建议,可能看法比较片面,或者说比较单一;但是,作为民航业内的一分子,积极参与民航的建设,为中国民航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也是民航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建造我们国有大飞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重大专项工作之一,早日让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是国家的意志,是人民的意志,也是我们民航人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C919的成功正是四个自信的印证,数不清的行业专家、各工种高精技术人才不断的钻研创新、坚持不懈努力,实现了2017年5月5日的首飞(图-1)。期间很多人尤其是民航人时刻在关注着C919的成长,每一次取得进步成果,都让我们由衷的激动和喜悦。

    国产C919飞机 

      图-1 国产C919飞机

      现在C919,即将迎来她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我们都知道:对于一种新的机型,前期开展的所有研发和试飞工作,其最终目的是让她成功地飞向蓝天,平安顺利服务于旅客。至此C919已经扎实得走过了一大半路程,而接下来的环节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必须保证C919投入商业运营的顺利、平稳,保证万无一失。在这期间可能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对于C919商业运营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小的问题,我们都应该严谨、慎重的去对待。我们需要把C919的安全、舒适、可靠、自信等方方面面,完美地向世界展示出来;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的环节当中我们需要扎实的花大力气去投入和执行。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了“七种能力”的要求;在C919成功实现安全平稳商业运营这个环节,就到了各运营航司首批执飞C919的机组人员应该展现“七种能力”的时候,如何将C919的安全可靠,将优越的性能展示给世界广大关注者,取得他们的信任,是决定C919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对于一个全新的机型,在成功投入商业运营的环节,我们要虚心吸取已有的一些案例教训,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不能有将就、差不多的心态,也不能有操之过急的心态。以波音B737MAX机型的教训教训回顾来看,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在一些技术瑕疵的关键点波音没有进行充分的、本着从安全角度出发的准备工作或者验证改进工作,便匆匆忙忙将B737MAX推进了汹涌的商业运营浪潮之中。两起波音B737MAX空难事故,彻底的将该项目拍进了谷底,波音公司的信誉也严重受损。

      飞机在某些软件和关键设备上存在细节缺陷而难以识别的时候,人的因素也成了关键。可能在波音技术专家团队看来,MCAS的功能是正向性的,有利于安全的,即使出现一些功能逻辑和软件上的缺陷,也不足以产生严重后果。这一点,从波音初期对第一次“印尼狮航空难”的重视和处理态度,以及本人2018年11月在波音西雅图交付中心与波音技术人员沟通时能充分地感觉到,波音公司对MCAS技术缺陷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和警醒,或者说没有把这个问题认真提到一个较高的重视程度。2018年11月中旬,本人受公司派遣前往西雅图波音交付中心接收新的B737MAX飞机。当时印尼狮航10月29日发生B737MAX空难不久,波音公司于11月7日向所有运营B737MAX系列飞机的航空公司发布了安全公告(图-2),指导机组人员如何通过现有飞行程序应对迎角传感器出现的错误数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也于2018年11月7日颁发紧急适航令,指出B737MAX机型在迎角传感器数据错误的条件下,飞行控制系统可能会重复发出使飞机下俯的指令,“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机组人员难以控制飞机,导致过度俯冲、严重的高度下降和触地。”FAA要求该机型的运营者和所有者在收到适航指令的3日内,修订飞机飞行手册的指定内容。

    波音发布关于B737MAX的技术通告 

      图-2 波音公司关于B737MAX技术通告

      在对技术通告的内容仔细研究后,很多飞行员,包括世界各地的飞行员都对波音此技术通告产生了疑问,对指导的核心内容,认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缺陷。因此受公司委托本人在波音西雅图交付中心与波音B737MAX技术总师进行当面请教和探讨,对通告中一些技术讲解内容进行深入沟通,但是从当时的沟通交流效果来看,这位波音技术专家给出的解释或解答,基本上和波音发布的技术通告相同,并不能让人信服,通告并没有真正解决技术软件的根源问题,处置程序基本上是靠飞行机组的判断处置能力去弥补软件或技术上的缺陷。本人也当场表示对他的解答表示不认可,得到的答复是等待波音进一步解释或措施。2019年3月,就在波音B737MAX发生第二起坠机事故(埃塞俄比亚航空ET302空难)的三天前,17名印尼狮航空难的家属,在美国向波音公司发起诉讼,声称这起事故是由B737MAX飞机安装的新型飞机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 Augmentation System, MCAS)”。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为了应对737MAX机型新的引擎吊装方式所带来的额外的抬头力矩,如果AOA数据错误,俯仰配平系统能指令安定面持续下俯配平长达最多10秒。机组可以使用电动安定面配平电门制止并回调安定面下俯配平,但在松开电动安定面配平电门5秒后安定面下俯配平又会重新开始。除非按照“安定面失控”非正常检查单里所要求的,使用两个安定面配平切断电门(STAB TRIM CUTOUT)切断安定面配平系统的工作,否则将这种非指令性的安定面下俯配平将会重复循环。除非系统输入完全被飞行员配平输入抵消,并且两个安定面配平切断电门(STAB TRIM CUTOUT)都放到“切断”(CUTOUT)位,否则安定面可能达到下俯极限位置。这些家属的代理律师还表示,波音在飞行手册中没有介绍MCAS系统,而系统自动启动时也不会通知飞行员。美国《西雅图时报》称,正是这一系统的故障让狮子航空客机在空中进行了12分钟的“拉锯战”——接到错误数据的MCAS系统反复将机头下压,飞行员则不断将其重新抬起,但最终导致飞机失控跌大海。

      也许,在波音的技术工程师看来,即使MCAS软件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飞行员的干预和处置下也是可以保证飞行安全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细节,世界上有众多的航空公司,各个航空公司运行的规模体系、运行环境和人员素质,都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机组能力这一方面,不同的航空公司,人员训练投入,公司安全文化都有很大的差距,不是所有航司的飞行员都处在同一个水平,对于一种机型的性能、飞控系统设计原理都有不同程度认知差距。而这些差距在波音对B737MAX投入商业运营前,由B737NG向B737MAX过渡培训过程中,为迎合市场需求做出的一些决策,有一定的关系。波音给各个航司提供的过渡课程或过渡模拟机训练,或者是叫差异训练,由最初的模拟机训练,降低为只需完成理论差异训练即可执飞B737MAX机型。因此,很多飞行员对B737MAX的认知掌握并不是十分的深刻,尤其关于MCAS这些知识点,波音没有提供给运营商,而正是这些不可忽视的细节,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更严重的灾难性发生。系统的缺陷是根本的,但是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也是安全风险控制的一个关键点。

      我们怀着一颗憧憬的心,坚定的期望与支持的心态,期待我们国产飞机成功进入到商业运营阶段,我们不希望有任何不顺利。现在运营的国产ARJ21飞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营多年,为我们积攒了宝贵的经验。但当时从业内不同的渠道了解到运营ARJ21航司的机组实力状况,有些是临时从各个航司招聘而来,之前飞过的机型也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组人员之间的实力不太均衡,机组人员整体实力不是成熟机队地最佳状态,这也是影响机型运行安全的一个因素。

      当前的民航安全记录已经创造了历史,但是我们还要坚定地向更高更好的安全目标前进。在我们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投入商业运营的关键时刻,民航人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投入最好的实力,不止于C919,我们还有未来的C929;不单是国内市场,还要顺利走向全世界。由此可见,C919初期安全运营非常重要,因此我的建议是:涉及初期运营C919的各个航司的机组人员实力,应该本着优中选优、精挑细选的原则,从政治觉悟、年龄阶层、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核心飞行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选拔精干主力投入先期运行。可以酌情考虑从薪酬待遇、个性化政策等方面做一些倾斜,激励处于精华年龄、技术实力卓越的一批精英飞行员,把C919的优越性能和安全可靠充分地展现给国人,展现给全世界。新的机型在投入运营期间,尤其是初期阶段,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对初期投入运营的精干力量,可以适当应用一些跨机型的政策,对比机型的优缺长短,从专业角度、用户角度发现细节问题,让潜心钻研的一线人员从实际操作中提出更多的改进建议,完善C919的整体性能,提高运营安全能力。等到C919走向全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很自信地交到客户手里;届时还可以派遣这些成熟的C919精英人员,帮助客户在初期运营阶段完成对机组人员帮扶和提升,如此,中国C919飞机在各个不同的运营国家、不同的安全文化和规章制度下,在遇到一些细节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如人员能力或人的因素方面,去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导致不安全后果。用户的运营安全和认可,才会建立C919的良好信誉。

    但凡涉及安全,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掉以轻心。要在任何一个有改进和提升的环节,提高重视,切实付出努力和心血。我们有自信的道路,我们有自信的理论,我们有自信的制度,我们有自信的文化;中国民航业者有充分自信的专业能力,也有高效的执行力,秉持着谦虚严谨的态度,共同为中国C919的展翅高飞做出自己的贡献。期待国产大飞机遍布全世界!(作者:安自辉)

     

      参考文献:

      [1]国产大飞机制造行业深度报告.

      [2]Boeing Flight Crew Operations Manual Bulletin.

      [3]波音737MAX空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