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投资建设运营海外机场国别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牟凯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2 14:23:00

      摘要:中国机场建设走出去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要求,尽管海外部分地区机场设施不足,但受疫情影响,加之全球经济动荡、海外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地区、国别机场投资建设运营难度和风险较大。为此,本文研究建立了海外机场投资建设运营国别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机场建设走出去提供支撑。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求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民航各领域包括基建、运营管理、航空公司、民航院校等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由于快速发展需求,也在积极探索在机场基础设施领域进行私有化尝试,以获取更广泛的资本和技术支持。

      尽管海外疫情和全球经济波动震荡影响全球民航发展,但长期来看,航空运输业依然表现出双倍于全球GDP增速,表现出优秀抗击打能力,这得益于航空运输业在高效高端运输领域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然而机场设施不足和天空开放政策成为制约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个国家也开始重视航空运输业面临的瓶颈问题,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来助力行业发展和崛起。中国机场设施快速扩张模式为中国航空运输业及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机场成功的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逐渐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中国机场品牌走向国际化是能够迎合全球尤其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市场领域开发需求。

      但受疫情影响,加之全球经济动荡、海外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地区、国别机场投资建设运营难度和风险较大。亟需对不同国别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适合中国机场投资建设运营能力输出的国别,为中国机场走出去提供支撑。

      一、海外国别评价体系

      根据海外机场建设开发经验,研究提出了与中国战略契合度、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实力、经济发展潜力、机场投建营环境、已涉足过机场项目国家共6类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17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数据来源及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1海外国别评价体系指标及数据来源

    一级指标(1)

     

    与中国战略契合度(2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区位

     

    国家核心战略布局;

     

    商务部国别分析报告

     

    与中国关系

     

    商务部国别分析报告

     

    一级指标(2)

     

    政治社会环境(2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国家风险展望

     

    中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国家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一级指标(3)

     

    经济发展实力(3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负债及通胀情况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当前GDP规模

     

    世界银行数据

     

    当前GDP增速

     

    世界银行数据

     

    一级指标(4)

     

    经济发展潜力(3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预计GDP增速

     

    世界银行数据

     

    工业化阶段

     

    商务部国别分析报告;

     

    世界银行数据

     

    制造业竞争力

     

    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一级指标(5)

     

    机场投建营环境(6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道路、机场连接性和空运服务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航空业务量

     

    国际机场理事会(ACI);

     

    国际民航组织(ICAO)

     

    金融系统状态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主权信用风险

     

    中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营商环境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劳工市场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一级指标(6)

     

    已涉足过机场项目国家(20分)

     

    数据资料来源

     

    二级指标

     

    已涉足过机场项目国家

     

    建筑类央企内部统计信息

     

      (一)与中国战略契合度。

      国别选择首先需要符合国家海外战略布局要求。因此,在国别评价时,分析国别及所在区域与中国相关战略和政策要求的契合度是十分必要的。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东盟合作,澜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上合组织,“16+1合作”,中阿合作论坛,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战略要求,分析海外各国别的战略区位契合度以及与中国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

      (二)政治社会环境。

      国别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性、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于项目开发和实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国别评价体系结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及《中信保国家风险报告》对国别的政治社会环境做出评价。《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于国家竞争力的评分,从多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动态包括创新、市场效率、开放性和灵活性等情况,以及制度框架、社会结构、安全状况等环境。《中信保国家风险报告》研究成果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家风险状况,国际经济活动偏离预期结果造成的损失和可能性,综合考虑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金融、社会发展、营商环境等因素,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经济发展实力。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市场与其经济发展实力密切相关,评价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是考虑是否进入该国家开展机场投资运营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实力包括国家的负债及通胀情况、当前GDP规模以及当前GDP增速三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国家的负债及通胀情况能够反映国家的经济存量及举债能力,当前GDP规模及当前GDP增速采用世界银行2018年最新的数据(有部分国别缺少的,采用2017年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机场项目所直接的依托的经济体量。

      (四)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潜力显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展望,包括未来GDP增速,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竞争力三个方面的指标。其中,未来GDP增速采用世界银行对各国家的经济预测。工业化阶段根据国别分析报告“宏观经济”的“GDP构成”中,一、二、三产业(农、工、服务)的比例进行工业化阶段划分。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进行评价。工业化阶段和制造业竞争力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动能,从而反映其人力资源集聚和流动情况,也体现了其商务旅行的需求潜力。

      (五)机场投建营环境。

      机场投建营环境在国别评价体系中占据主导权重,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与机场业务相关的环境情况。其包括航空业务量,道路、机场连接性和空运服务,金融系统状态,主权信用风险,营商环境,劳工市场6个方面的指标。根据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相关研究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商务部国别分析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航空业务量体现了当前该国家和地区的机场总体规模和实际发展需求基础。道路、机场连接性和空运服务能够从该国家和地区综合交通整体层面反映其基础设施状况和升级改善需求。金融系统状态、主权信用风险、营商环境和劳工市场则从多角度反映在该国家和地区进行项目投资运营所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

      (六)已涉足机场项目国家。

      充分结合建筑类央企目前已经在各国别经营开发的机场项目情况和项目类型对国别进行评价。该指标充分体现了建筑类央企在该国家和地区机场项目的深耕程度、属地化经营状态、政商关系维持情况,为下一步继续开发新项目创造良好条件。

      二、东南亚地区国别评价分析

      本文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应用海外国别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以此对东南亚各国别中国机场建设能力输出适应性进行评价。

      (一)航空市场情况。

      东南亚是新兴航空市场国家的聚集地,廉价航空崛起并高速发展,过去18年期间,航空旅客量年均增速为8.8%。但是,该地区除了新加坡在航空运输基础保障设施方面做得比较完善外,其它国家在航空运输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人才匮乏和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让安全监管处在失衡的边缘。尤其是缅甸和越南等迅速发展的航空市场,但又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航空基础设施保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亚洲航空、马来西亚航空以及印尼狮航事故频发,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东南亚的航空安全问题有所担忧。尽管如此,东南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其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不可抑制。

      (二)地缘政治。

      1967年,东南亚成立了“东盟”,中国已同东盟所有成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2002年以来,东盟与中国在民用机场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以及投资融资等方面逐步建立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在指定空运企业数量、航线表、运力安排、代码共享合作以及第五航权等方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了航空运输安排。并且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签订了《东盟-中国航空运输协议》,全面打开航空市场。因为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中国又是东南亚入境第一客源国,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东南亚有些国家开放了更多政策,比如放宽签证规定。廉价航空的航班也可以提供更多运力支持,从而进一步带动中国旅客的出行。

      (三)经济社会。

      东南亚以一个整体经济体角度参与世界排名,其GDP能够稳占世界前十的位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22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5%。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在东南亚地区中最高的是印度尼西亚,其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

      表2东南亚国家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国家

     

    名义GDP(亿美元)

     

    (现价美元)

     

    人均GDP(美元)

     

      (现价美元)

    GDP增长率

     

    (%)

     

    人口

     

    (人)

     

    印度尼西亚

     

    10,139.30

     

    3,871.60

     

    5.1

     

    2.56亿

     

    泰国

     

    4,557.00

     

    6,735.90

     

    3.9

     

    6,619万

     

    新加坡

     

    3,239.50

     

    57,722.20

     

    3.6

     

    563万

     

    马来西亚

     

    3,172.50

     

    9,898.70

     

    5.9

     

    3,205万

     

    菲律宾

     

    3,138.80

     

    2,991.50

     

    6.7

     

    1.06亿

     

    越南

     

    2,238.40

     

    2,389.60

     

    6.8

     

    9,370万

     

    老挝

     

    1,709.00

     

    2,530.80

     

    6.9

     

    691万

     

    缅甸

     

    656.10

     

    1,228.90

     

    6.8

     

    5,338万

     

    柬埔寨

     

    223.40

     

    1,421.30

     

    6.8

     

    1,600万

     

    文莱

     

    122.10

     

    28,985.80

     

    1.3

     

    44万

     

    东帝汶

     

    15.43

     

    1,299.00

     

    3.9

     

    132万

     

      (四)工业化。

      东南亚区域拥有具备吸引力、且成本较低的制造业目的地。但是,大多数东盟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时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制造业改造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刚刚起步,各国急于抓住机遇,因此与外界开展产能合作的愿望较为迫切。

      表32017年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情况

    国家

     

    三产结构

     

    工业化阶段

     

    马来西亚

     

    8.2:36:54.4

     

    后工业

     

    新加坡

     

    0.04:30:69.96

     

    后工业

     

    文莱

     

    0.82:63.19:37.88

     

    后工业

     

    泰国

     

    8.2:36.2:55.6

     

    后期

     

    菲律宾

     

    9.66:30.45:59.89

     

    中期

     

    印度尼西亚

     

    12.82:40.56:46.62

     

    中期

     

    越南

     

    15.34:33.34:41.32

     

    初期

     

    老挝

     

    24.8:34.7:40.5

     

    初期

     

    缅甸

     

    25.5:35:39.5

     

    初期

     

    柬埔寨

     

    23.4:30.9:39.7

     

    初期

     

    东帝汶

     

    9.4:57.8:31.3

     

    初期

     

      (五)投资吸引力。

      从投资环境看,东盟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拥有超过6亿人口的区域组织,市场潜力巨大;(2)预计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以后,其消费市场在未来20年间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3)经济共同体成立之后,东盟内部贸易将保持30%的增长率;(4)从低成本制造业到生物科技领域,东盟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竞争力;(5)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东盟内部和外部对东盟银行业、制造业、交通和通讯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多,对高科技产业投资也不断增多。

      表4 东南亚各国投资吸引力评分

    国家

     

    营商环境评分

     

    劳工市场评分

     

    金融系统评分

     

    新加坡

     

    81.2

     

    80.2

     

    89.3

     

    马来西亚

     

    63.6

     

    70.2

     

    84.1

     

    文莱达鲁萨兰国

     

    60.9

     

    64.2

     

    51.2

     

    印度尼西亚

     

    58.5

     

    57.8

     

    63.9

     

    菲律宾

     

    56.9

     

    64.5

     

    67.9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53.5

     

    55.4

     

    51.3

     

    泰国

     

    53.4

     

    63.3

     

    84.2

     

    越南

     

    52.1

     

    55.6

     

    62.3

     

    柬埔寨

     

    50

     

    59.7

     

    53.6

     

    缅甸

     

    -

     

    -

     

    -

     

    东帝汶

     

    -

     

    -

     

    -

     

      (六)评价结果。

     

      

      表5东南亚国别评价打分表

    国别

     

    与中国战略契合度

     

    政治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实力

     

    经济发展潜力

     

    机场投建营环境

     

    已涉足过机场项目国家

     

    总分

     

    (满分180)

     

    区位

     

    与中国关系

     

    国家风险展望

     

    国家体系

     

    负债及通胀情况

     

    当前GDP规模

     

    当前GDP增速

     

    预计GDP增速

     

    工业化阶段

     

    制造业竞争力

     

    道路、机场连接性和空运服务

     

    航空业务量

     

    金融系统状态

     

    主权信用风险

     

    营商环境

     

    劳工市场

     

    新加坡

     

    10

     

    7.5

     

    9

     

    8.1

     

    9.3

     

    7.9

     

    7.1

     

    7.5

     

    1

     

    6.8

     

    9

     

    7

     

    8.9

     

    9

     

    8.1

     

    8

     

    20

     

    144.2

     

    印度尼西亚

     

    10

     

    6.5

     

    5

     

    5.8

     

    9

     

    10

     

    8.7

     

    9.1

     

    10

     

    6.2

     

    6.7

     

    10

     

    6.4

     

    7

     

    5.9

     

    5.8

     

    14

     

    136.1

     

    泰国

     

    10

     

    9

     

    6

     

    5.5

     

    9

     

    8.7

     

    7.8

     

    8.1

     

    3

     

    6.2

     

    7.9

     

    9

     

    8.4

     

    7

     

    5.3

     

    6.3

     

    14

     

    131.2

     

    马来西亚

     

    10

     

    7

     

    6

     

    6.9

     

    10

     

    7.9

     

    8.3

     

    8.6

     

    1

     

    6.2

     

    6.4

     

    8

     

    8.4

     

    8

     

    6.4

     

    7

     

    14

     

    130.1

     

    菲律宾

     

    10

     

    6

     

    5

     

    4.8

     

    9

     

    7.7

     

    9.6

     

    10

     

    10

     

    0

     

    5.2

     

    7

     

    6.8

     

    6

     

    5.7

     

    6.5

     

    14

     

    123.3

     

    越南

     

    10

     

    7

     

    4

     

    5

     

    7.5

     

    7.2

     

    9.9

     

    10

     

    8

     

    6.6

     

    5.9

     

    8

     

    6.2

     

    6

     

    5.2

     

    5.6

     

    0

     

    112.1

     

    柬埔寨

     

    10

     

    8.5

     

    3

     

    4.2

     

    7.4

     

    4.9

     

    10

     

    10

     

    8

     

    0

     

    4.8

     

    3

     

    5.4

     

    5

     

    5

     

    6

     

    10

     

    105.2

     

    老挝

     

    10

     

    7.5

     

    4

     

    4.5

     

    6.9

     

    3.6

     

    9.6

     

    10

     

    8

     

    0

     

    3.5

     

    1

     

    5.1

     

    4

     

    5.4

     

    5.5

     

    16

     

    104.6

     

    缅甸

     

    10

     

    8

     

    2

     

    0

     

    0

     

    6.2

     

    9.4

     

    10

     

    8

     

    0

     

    0

     

    3

     

    0

     

    5

     

    0

     

    0

     

    16

     

    77.6

     

    文莱

     

    10

     

    7

     

    7

     

    5.8

     

    7.4

     

    2.7

     

    1.1

     

    2.1

     

    1

     

    0

     

    5.7

     

    1

     

    5.1

     

    7

     

    6.1

     

    6.4

     

    0

     

    75.4

     

    东帝汶

     

    10

     

    7

     

    2

     

    0

     

    0

     

    0.5

     

    2.6

     

    8.9

     

    8

     

    0

     

    0

     

    0

     

    0

     

    0

     

    0

     

    0

     

    8

     

    47

     

     

      

      根据海外国别评价体系,结合上述分析,对东南亚11个国家进行评价打分,得出适合投资建设运营海外机场的国家。其中,得分在120-180分为重点推荐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得分在60-120分为密切关注国家,分别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得分小于60分为战略跟踪国家,为东帝汶。

      三、结语

      各区域航空业发展与其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从与中国战略契合度、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实力、经济发展潜力、机场投建营环境和已涉足机场项目国家情况等6大类17小类指标入手,形成了一套在各个国家投资建设运营机场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5个国家可重点推进海外机场建设。

      该评价体系能够为中国机场建设走出去提供最基本的国别筛选,尽可能规避风险,实现国家战略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本文研究基础上,还可进一步研究各个重点推荐国家内各机场的投资建设运营价值,形成针对海外机场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精准支持海外机场开发建设。(作者: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