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小机场非航业务高质量发展探索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民航运输市场需求萎缩,航班量、旅客吞吐量断崖式下跌,大多数民航企业均出现亏损,面临经营性风险。对于体量较小的众多中小机场而言,恶劣的外部环境,致使中小机场的生产运营也面临着重重考验。在此大背景下,中小机场非航业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带来流动的“血液”以维持生存,是摆在机场管理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非航从业者当前的重要使命。
宜昌三峡机场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支线机场,也是我国鄂西渝东地区唯一开通航空一类口岸的非省会机场。2019年(疫情前)宜昌三峡机场的吞吐量为32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52位。当年宜昌三峡机场非航板块营收占比为49.59%,实现非航收入5400万元。2020-2022年受疫情冲击,全国民航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带来的非航业务发展困境,宜昌三峡机场不等不靠,采取市场化非航发展策略,将非航资源进行整合归集,并在惠企政策辅佐下创新经营模式和商业合作模式,维持了机场非航业务的正常经营,为中小型机场非航发展方向探索了新的思路。
一、以市场化运营为导向推动非航资源整合
从全国来看,国内机场非航商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模式也呈现多种形式。对于体量较大发展较为充足的机场来说,机场非航业务板块专业化经营是一大特征。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为例,浦东机场商业由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经营分公司经营,定位是“成为亚洲领先、旅客首选的机场购物中心”。虹桥机场商业由上海沪港机场管理公司旗下的沪港商业经营分公司负责,定位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最佳商业体验机场”。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千万级别吞吐量的大机场,非航业务板块大多由专业管理团队独立经营,业务边界较为清晰,专业化程度较高。
反观中小体量级的机场受到吞吐量的影响,且大多位于发展中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城市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商业资源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存在过度依赖特许经营或租赁模式来运营机场非航业务的情况,机场管理公司将机场商业资源通过租赁方式交给零售商经营收取租金即为任务完成。长期采用这种单一经营模式,弊端显而易见,机场管理公司逐渐对机场非航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不了解,对其非航业务的价值潜力以及收益预期目标不清楚。疫情当下,机场航空主业受到巨大冲击,多数机场的商业、贵宾服务等非航业务单纯依靠零售商独自运营难以为继。
宜昌三峡机场在开发非航业务板块时,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城市机场非航运营管理模式,通过顶层设计按照市场化组织架构,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实现机场非航业务的管理、规划、开发和运营。市场化组织架构搭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对非航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将机场商业、广告、贵宾、停车场等主要业态的商业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以及科学发展的目标进行整合,最终做到协作并进,将不同业态进行融合经营,推动非航商业上下游延伸业务的发展。
组织机构的搭建,非航业务资源的整合为宜昌三峡机场的非航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宜昌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于2018年3月23日正式启动,2022年6月T2航站楼转场运行。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建设期间,T2航站楼非航业务招商活动同步开展。2021年底,宜昌三峡机场T2航站楼的15间商务贵宾厅全部完成冠名招商工作,除了常见的金融机构企业冠名,新增7家知名企业品牌冠名入驻,机场贵宾厅冠名收益较T1航站楼贵宾厅冠名收益增长了86.40%。广告媒体位置预刊登点位达28处,知名企业品牌入驻商业展示店面新增6处。商业招商方面,T2航站楼A区商业招商共吸引60余家商户报名参与。 2021年12月,宜昌三峡机场共引进国内外、宜昌本土知名品牌30个,除宜昌市首家米其林品牌餐厅——金玡居进驻外,更有赛百味、瑞幸咖啡、德克士、周黑鸭等知名品牌入驻,招商率高达94%,店铺商业收益率整体高于评估价格的16%。
宜昌三峡机场通过创新商业管理模式,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实现了非航业务的逆势增长。
二、围绕机场作为城市窗口的特性推动业务创新
宜昌三峡机场的非航板块规划根据各业态特点,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开放、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以机场商业零售业态为例,宜昌三峡机场采取了自主经营、外包租赁、联合经营、冠名经营等多种商业经营模式。在自营的基础上,利用灵活的经营模式将机场单一的商业零售业态升级打造为本地知名企业对外展示交流的窗口平台,吸引地方知名企业入驻。此举提升了机场非航业务收入,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机场的社会责任,机场商业品牌也实现了提档升级,可谓一举多得。
再以机场广告业务为例,机场是一个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机场广告所覆盖的行业范围面广,是企业广告发布和形象展示的理想场所。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因经营困难,减少了广告业务的投放量,机场广告业务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绝地求生,思想破冰才是唯一出路。
2022年,宜昌三峡机场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广告业务外包模式,走上广告业务自营的道路。通过将机场贵宾服务、商业展示、广告宣传等资源整合,以政企合作为抓手,将提升城市形象、优化营商环境、要项招商引资、重点客户维护作为机场广告资源卖点,向宜昌周边各县市区政府及企业开展广泛深度推介。通过“广告+贵宾”、“广告+商业”等创新业务模式的运用,成效显著,2022年签约广告业务收入增长164.46%(不含户外广告收入),实现了疫情下广告业务经营的逆势增长,为疫情下的非航业务发展打造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赛道。
在商业品牌的创建上,机场非航业务也大有可为。为扩大机场商业的辐射范围,宜昌三峡机场于2021年6月7日完成宜昌三峡机场“空港汇”新零售品牌的专利注册,正式打造宜昌三峡机场专属的电商平台。宜昌三峡机场“空港汇”以自营精选、全球直采、正品保障、售后无忧为四大主打特色,吸引来访机场的旅客,在高质量精选货源的基础上,满足当地出行旅客的个人及家庭消费需求。“空港汇”电商平台在搭建初期重点打造生鲜、美妆专场线上销售模式,充分展现了航空运输的时效优势,实现了宜昌三峡机场电商发展的零突破。后续充分利用航空物流的便捷性、通达性,根据时令特点相继开展了满洲里牛羊肉、海南妃子笑荔枝、西沙深海海鲜、跨境电商美妆等系列线上销售活动,继续提升宜昌三峡机场“空港汇”线上商城的知名度和客户量。
2022年5月26日,宜昌三峡机场与中免集团达成合作,引入中免集团旗下“cdf会员购”跨境电商,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球臻品并包邮到家。通过打造推广“空港汇”、“cdf会员购”等线上电商品牌的互动活动,为机场非航营收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
三、着眼未来推动机场非航业务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机场在航空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然初见成效,生物识别、无线射频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众多场景中得到应用,但很多中小型机场现阶段非航业务的智慧转型尚未全面展开,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科学手段来实现机场非航业务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规划运营和决策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沉淀的数据无法有效利用,系统间的数据无法互相打通是非航业务无法有效提升的典型痛点。对于数字时代的经营者而言,缺乏数字化能力意味着远离数字化时代的消费者。
为加大机场非航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建设力度,推动非航业务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发展,2022年宜昌三峡机场携手中国银行共同助推宜昌三峡机场非航商业数字化平台的搭建。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机场商业的商圈数据精准收集、分类并统计分析,实现机场商业的数据共享并建立“云商业”,开辟新的机场商业发展空间,同时打通机场商业线上线下链接。结合旅客出行的各个触点及场景,以旅客为中心对机场商业实施全媒体营销、全渠道销售和全链路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从连接旅客的消费应用,到愉悦旅客的服务提升建立起高效精准的数字化通道,实现各类消费场景的融合,推动智慧商业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目前多数中小型机场而言,中小体量级更加适合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针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将机场内部非航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专业的市场研究以及科学的方法制定市场化发展方案。相比于大体量级机场的非航板块体量,中小机场的非航板块资源整合难度更低,市场需求更加明确,市场化发展方案更加容易实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疫情之下的中小机场非航业务板块,通过外拓发展、内强整合,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机场走出困境,开创出全新的未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坚信,疫情终将可控,不久的将来,民航业也定会迎来全面复苏的时刻。(作者万芳,单位:宜昌三峡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