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
承接“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中国民航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航空货运场景角度,应该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航空货运发展短板,思考如何补齐这一短板,着力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疫情发生后,客运停飞,货运运输能力随即受到极大削弱,这充分暴露出了缺乏专业化航空货运的短板,而其背后则是缺乏自主的全球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
全球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是一个由内外各类发展要素组成的系统和网络集成,即对内汇集基地货航、大型物流集成商、硬件设施、软件配置、信息系统、金融业务等要素,打造集物流、标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系统支持;对外紧跟商流,建设海外货站,形成网络支撑,实现海外航点的全球布局和境外的快速清关和高效配送,实现物流服务能力的输出和构建。最终推动全球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成为航空物流领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明晰其阶段性特征。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递进式发展阶段。
(1)前期阶段特征
完善全球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内部系统和外部网络要素组合。内部系统方面,一是加快引育物流要素,齐聚“六要素”;二是围绕硬件设施、操作流程、信息传输以及通关安检等要素的标准化建设,打造标准流;通过建设货物追踪、航线订舱、多式联运、跨境支付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信息流和资金流,推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促进和融合,实现各要素间的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和深度融合,形成扎实的系统支持。外部网络方面,主要是紧跟商流变化节奏,实施 “抱团出海”,打造海外货站。一是设“点”,在国内选出一个具备以全球航空为核心的航空综合交通枢纽机场,联合欧洲一同样特征机场加快推动海外货站项目建设,建立海外枢纽航点,充分利用枢纽航点的区位和网络优势,大力发展中转与联运业务,不断增强货物运输的可达性与时效性。二是连“线”,在试点机场通道上,加大货运运力引进力度,加强在航线上的运力投放,加密航班频次,打造国际国内、客机腹舱与全货机高效衔接,外籍航司与本土货航互为支撑的空中快线网络。三是铺“网”,吸引大型物流集成商参与构建物流网络,深挖市场发展潜力,增强货物集疏力度,会同航司形成干线与支线衔接互转、相互支撑的区域性辐射格局,航空枢纽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持续放大。
(2)三年期阶段特征
复制海外货站项目,布局全球网络货站点。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逐步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区域多点布控选址建立海外货站,强化与全球主要货运枢纽的衔接性和整体型,构建多航点结合、聚集能力强、辐射范围广、通达至全球主要地区城市的洲际干线的航空物流服务网络。
(3)五年期阶段特征
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较为完善和成型的发展模式并推广至全国,建成通达全球的综合航空物流服务网,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进一步增强。(作者:常晓涛,单位:河南省机场集团货运公司,文章原刊发于《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20年11期刊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