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以机场为平台 塑造日照航空产业优良生态圈

    编 辑:王蕾 2021-01-14 13:43:00

      自通航以来,按照民航局“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支线机场”的目标,结合实际,日照机场确立了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即:依托日照机场,实现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者良性互动、和融共进,以支线机场带动通航发展,以通航作业弥补支线机场运力不足,以机场为平台集聚航空产业发展。

      日照机场是中国民航“十二五”机场发展规划项目,是山东省第九座新建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4C。于2013年12月10日开始施工建设,2015年12月22日通航。通航之初,受制于客源腹地小,城市经济体量、人口总量不大,同时在方圆150公里以内,面临北有青岛和潍坊机场、南有连云港机场、西有临沂机场的困局,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日照机场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单纯依靠客货运输,难以打破中小机场的发展困境,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我们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科学化定位,确立特色化发展路径

      自通航以来,按照民航局“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支线机场”的目标,结合实际,日照机场确立了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即:依托日照机场,实现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者良性互动、和融共进,以支线机场带动通航发展,以通航作业弥补支线机场运力不足,以机场为平台集聚航空产业发展。应该说,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定位夯基垒土、立柱架梁,把目标定位转化为发展动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运营效率,为日照机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化发展路径。

      日照机场围绕服务地方发展,聚焦客货运输主业,按照“公商务为主,兼顾旅游”思路,重点开通与日照市公商务来往密切的城市航线,逐年提升运行品质,已累计开通28个城市31个通航点的航班,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枢纽城市,日照机场已成为日照对外交流的“空中桥梁”和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通航5年以来,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4年年均增长36%。2019年飞机起降12.6万架次,位列全国239个运输机场的第27位,其中,通航飞行架次突破10万。通过精细化收益管控,持续降低航线人均补贴,2016年~2019年,人均航线补贴下降38%。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同类机场前列。

      特色化发展,构建现代化通用航空生态体系

      在航空运输主业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日照机场引入通用航空,让支线机场“闲置”的空域资源、保障资源充分发挥功能。确立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建设、统一管制指挥、统一运营管理、统一产业布局的“五统一”通航运营管理体系;创新打造“1+N”通航发展模式,即:建立以日照机场为中心“1”,以涛雒、岚山等通用机场、起降点为“N”的支线带通用、通用带起降点的通航网络,日照通用航空在“换道超车”中开启了“腾飞”模式。争取空军划设15块、面积12500平方公里的低空飞行空域,是日照市陆地面积的2.3倍,保障通航能力逐步夯实。功能协调、兼容互补的通航联动网络,让“运通融合”成为现实,通用机场无法开展的夜航、仪表等飞行训练科目,全部依靠日照机场空管、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设备来完成。日照机场航班繁忙时,将通航训练调剂到各通用机场开展目视飞行,电子飞行包(EFB)、低空目视航图、气象“1+N”信息共享等项目,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裕度。目前日照机场已吸引九天飞院、南山飞院、锐翔飞培、锐翔通航、如意通航等5家通航企业、57架通航飞机驻场飞行,通航飞行连续保持120%的增速,2019年通航飞行达到11.6万架次、3.2万小时,飞行时长占山东省的1/3,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通航训练基地,年培养飞行员300多名,通航发展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10月26日,“环鲁飞”短途运输首条航线济南—日照航线在日照成功首航,通用航空从“原地飞”向“联网飞”过渡,由“飞起来、热起来”转向“好起来、强起来”。

      平台化集聚,日照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以从零开始、敢于后来居上的勇气,日照机场充分利用中小机场的辐射和溢出效应,搭平台、做支撑、增动能,努力成为航空产业链聚集高地。

      日照市划设107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开发区,建成综合保税区、岚山通航产业园和市北通航产业园,聚焦通用飞机、无人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维修改装、应急救援、航空研学教育等产业,发展临空高端制造业和航空现代服务业。飞奥无人机发动机公司年产发动机6000台,日照山太飞机公司为支线、公务、通航飞机提供定检、维修、喷漆等业务,年维修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飞机100余架,雏鸽(CH2000)、美国奥德赛航空发动机租赁项目落户日照,已经开展相关业务,航空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日照华翼蓝天的空客A320D级模拟机研发成功并取得民航局CCAR-60部D级认证,填补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生产基地落户日照高新区,将在日照生产销售,以此为依托设立的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基地推进顺利,项目筹建办已经成立,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为了更好地发展航空产业,日照机场建立8名院士进驻的日照航空院士工作站,成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空中乘务等专业),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航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此外,还设立了2050万元的通航人才专项基金,建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通航产业项目库,为相关产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坚持融合发展,发展成效得到充分肯定

      日照机场以航空运输主业为主体,持续在通用航空和航空产业方面发力,对以机场为平台,打造日照航空产业生态圈进行了大胆尝试,创立了支线机场与航空产业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的模式,也得到各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支持。

      2018年8月23日,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到日照机场调研时指出:“日照机场立足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强化机场运行管理,聚力航校培训等航空产业发展,既符合民航局提出的‘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又符合支线机场发展实际,通过通航短短两年多努力,不仅实现了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而且打造了‘1+N’通航发展模式,趟出了一条支线机场发展的成功路径。”2019年6月13日,时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批示:“日照机场的做法是运输机场保障通航的范例,值得认真总结和在相关机场学习推广,尤其是运行量不大的机场。”民航局专门下发明传电报在全国中小机场推广。2020年7月23日,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在第三届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指出,日照机场就是以机场为平台集聚航空产业发展的一个范例。它确立了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和“1+N”通航发展新模式,趟出了一条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路径。目前,日照机场已成为山东省主要通航训练基地,正在创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这将助力日照成为航空产业链聚集高地。2020年9月28日,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在第二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上指出,山东省机场集团提出支线机场“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培育了“1+ N”的通航发展新业态。其中,日照机场构建了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为全国运输机场保障通航发展的范例。

      通航5年以来,日照机场还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省级以上荣誉26项。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民航报》《大众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都对日照机场典型做法做了深度报道。

      深化“三位一体”,推动融合发展

      今后,日照机场将围绕地方发展需求,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深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支线运输,加强航空市场培育,科学规划航线,在现有航线基础上,继续延伸、拓展航线网络,依托“环鲁飞”,打造互通互转产品,实现联合发展。

      二是打造通航基地,优化通用航空发展结构。建设短途运输服务基地、通航运营维修中心和通航飞行服务站、二手通航飞机交易中心、公务机服务中心(FBO)、航空医疗救援中心等,延长产业链,拓展通航发展空间。

      三是依托空港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岚山通航产业园和市北通航产业园、日照机场通航基地,争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大力发展民航培训,发挥教育培训的引领作用,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培育总部经济,释放集聚效应,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郑嘉洲 系日照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