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打造空天联盟众创高地 填平成果转化“死亡谷”

    丁水汀 编 辑:金杰妮 2021-02-08 12:22:00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已成为时代强音,同时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也成为强国目标。党和国家正在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作为国之重器,航空航天首当其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里,航空航天汇聚了大量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但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渠道不畅,航空航天产业面临高校科技成果无处转化、院所优势技术无法转移的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亟需整合创新资源、重构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在收官十三五、开局十四五之际,中国民航大学与天津市东丽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120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发出倡议,于2020年12月31日共同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简称“空天联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该联盟将进一步加快建立京津冀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精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转化:机遇与挑战

      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现象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关键概念是技术成熟度等级(TRL,TechnologyReadinessLevel)。该概念于1989年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2005年正式确定为1-9级:技术成熟度1-3级的项目大多属于国家资助的基础研究;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大多资助7-9级的成果;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中间存在“死亡谷”(4-6级),多数成果止步于3级,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使申请专利也被束之高阁,造成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据中国专利局统计,目前中国80%的高校专利转化率在10%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基础研究向产业转移转化亟需越过或填平这个“死亡谷”。

      二战后的美国也长期面临这一难题,囿于“谁出资,谁享有”的政策,导致高校大量专利无法转化。在大学教授、政府议员等多方呼吁下,美国政府于1980年开始实施《拜杜法案》和《史蒂文森-魏德勒技术创新法案》,核心思想是允许大学和中小企业对政府投资产生的成果进行转移转化。这两个法案沿用至今,为美国高校成果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1978年美国的专利转化率是5%,《拜杜法案》出台后这个数字短期内翻了10倍。具体到实施层面,1970年,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OTL,OfficeofTechnologyLicensing),通过技术成果评估和市场风险预测、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品化,不但使学校的成果转化收益急速增长,更成为了硅谷和生物技术湾一些高技术产业成长和壮大的源泉。

      有一种观点认为,成果转化是个伪命题,因为大部分成果不足以称其为成果,没有进行“产、学、研、用”一体化设计,导致转化率低。在该问题上,欧盟的“地平线”项目更加强调市场牵引,研发计划的技术路径、商业路径和政策设计同步进行,从源头保证成果的转化。从科研立项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专项计划实施模式以基金指南作为研究的唯一触点,研究团队封闭程度高、交流不畅,成果转化率仅为8%左右。相比之下,欧盟科研项目的立项时间和研发时间几乎各占50%,在项目论证和立项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成果转化方式,该模式使得成果转化率超过了40%。两年的立项期内,各方定期论证商业、政策和技术的实施路径,并征求所有相关企业对该项目的需求紧迫度,企业提供配套经费才能作为国家项目立项。加之人才选拔与项目选拔同步进行,不以论文和人才称号为选拔依据,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生态和创新生态。

      反观国内航空航天科技创新,高校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需求导向,项目自由零散,可称之为“布朗运动”。技术需求侧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孤岛”现象特别严重,尤以央企为甚。民营企业虽然对市场技术需求更为敏感,但体量仍然有限,市场份额较低。供需双方协同不足,导致基础研究类项目“不协、不同”,应用开发类项目“协而不同”。重点研发计划各单位联合申报、分灶吃饭;型号研制类项目虽然有合同形式下的合作攻关,但成果分散,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较低。二是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偏差,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与成果转化贡献、质量、绩效联动不足。以新材料研发为例,发达国家新材料研发大多已进入成熟期,而我国大部分新材料研发都停留在概念期,也就是说,论文导向,一方面使得国内大部分学者都在做新概念研究,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科研经费投入集中在概念期研究。这就不难想象,我国能研发到成熟期、能够转化应用的技术就非常少了。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理应发挥引领创新的先导作用。高校如何利用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发展、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中,在“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民航强国战略、科教创新战略的激励下,航空航天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也更加迫切地需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一体化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空天联盟:探索与实践

      回溯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军用航空设备和人员转向民航;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引进国外设备,基于国外设备运营维护;三是自立自强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中国民航开始转型,进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从过去基于国外装备的运维,到基于国内自主装备,如C919、ARJ21、AES100、长江1000等,包括技术标准都要实现自立自强,以摆脱技术落后导致的“卡脖子”困境。

      天津市抓住历史机遇发出号召,中国民航大学积极协同东丽区政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空天联盟,借助区域优势、行业优势和科研优势,进行系统探索与实践,合力破解供需不协同、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以联盟力量为空天产业升级赋能,布局空天生态资源,盘活空天创新资源。

      天津作为全国唯一同时集聚航空总装和航天总装的城市,其空天产业升级由谁来赋能?如何布局空天生态资源、盘活空天创新资源?后疫情时代如何制定发展战略?这些问题需要空天联盟集中来回答。初步统计,天津市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共194家,其中124家位于东丽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客总装厂、中国民航大学等龙头企业和院校均集聚于此,形成了“临空经济+航空制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是承接天津市空天发展重要使命的关键区域。在收官十三五、迈进十四五的历史节点,以空天联盟为枢纽,构建以人才团队为核心,以政府、新型空天研发机构和新型空天企业为合作支撑的产业创新发展架构,使得天津市东丽区成为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填平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的改革试验先锋区。

      生态环境:集聚与养成

      创新生态方面,我国过去大部分前沿成果都通过以发表SCI文章的方式流向国际学术圈,却难以有效支撑国内工业和军方、民航的需求。美国的做法则是面向未来的科研通常将新概念体系提出来进行国家计划牵引,甚至向全球发布,吸引全球的智力资源迅速围绕美国的行业新概念开展研究。以发动机变循环为例,1950年美国提出这一概念后,全世界的科学家用本国经费做研究,再将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美国人最先得到一手资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跨代、颠覆性技术的产生。

      创新生态的关键是磁场,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就是要重构这个磁场,以成果转化为牛鼻子,强化磁场、整合资源,支撑今天的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吸引创新人才围绕空天联盟中新型空天研发机构和新型空天产业的联动去做贡献。创新生态重构,就要把基础推动和需求牵引紧密联系起来,重新构造支撑重大战略、引领空天科技前沿的评价体系,让科研团队产生新动能。在联盟框架下,前端由行业旗舰高校和一流研究型大学共谋、共建、共享、共赢,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端由创新型企业来联通产业;中间则需要国家投入与市场手段打组合拳。

      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集聚和枢纽作用,发挥创新联盟空间载体作用,建立孵化器、加速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概念展示中心,把技术、资本、信息、管理综合起来,强化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要建立国家拥有、大学托管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吸纳多种资源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做好战略规划,发布空天科技创新引领计划,牵引全国的基础研究机构、联盟企业包括国外的基础研究机构和国际专家以及金融资本,围绕未来引领技术开展研究,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为空天强国目标服务,共同打造空天领域的一座座高峰。由政府设立创新发展基金,将高校的存量和民航“十四五”规划研究发展的增量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化,将民航领域的四强空管、四型机场、自主化国际规章和智能网联无人运输系统等在联盟框架下在天津打造科技珠峰,引领国内空天产业的升级。在各类科技计划中设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专用项目,做好与基础研究的衔接,形成专项计划的放大效应,通过政府的“手”对整个空天产业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和核心作用。

      企业设立揭榜挂帅的牵引基金,把国家投资产出的重要成果通过牵引基金释放出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这就是企业的“手”。以空天联盟为枢纽,使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发生碰撞,产生核爆效应,形成国家空天产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校企联合建设产学联合体和国家创新平台,推动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强化产学研紧密融合,构建科技成果孕育、转化、应用的全链条机制,支撑关键技术突破和型号研制。通过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空天联盟将持续荟聚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全力支撑区域航空航天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经验,让联盟“有位”更“有为”,助力中国空天产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空天联盟成立以来,各方对联盟框架下的空天创新态势充满期待。中国民航大学将持续发挥行业旗舰高校的先导作用,强化创新合作网络,丰富产业生态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搭建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打造技术经济联盟优质品牌,促进航空航天产业根深天津、盛放全球。(作者系中国民航大学校长 丁水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