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我们如何处理调节座椅靠背这件小事儿?

编 辑:张薇 2016-12-28 16:38:00

  如何在界定私人空间的同时,享有更大的个人自由空间?对于乘坐经济舱的旅客来说,这似乎一直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笔者在乘机中就不止一次遇到过因为调节座椅靠背而发生争论的旅客。实际上,这一问题也被列入到在飞行中最常见、最烦人的问题。有统计显示,在英国,有3/4的旅客希望航企能取消座椅可调节功能。

  的确,经济舱空间相对狭窄,如果遇到特殊机型或者身材肥胖的旅客在长途飞行中保持固定不变的坐姿简直就是一种“沙丁鱼般”的煎熬。不过,有些消息听起来可能更让人沮丧,以美联航波音737-800为例,该飞机目前的载客量为166人,而非之前设计的152人。也就是说,为了满足更大运输需求,增加更多的座位,机舱的座位空间可能比以往更小了。不过,航空公司表示,由于座椅的超薄线性设计,舒适度并没有降低。但不管怎样,旅客无法逃避一个问题,即我们应如何解决机上的座椅靠背调节。

  一个小小的座椅靠背调节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冲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一旦占据了某一座位,便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对其拥有了绝对的所有权。因此,在机上,很多旅客认为,调节座椅靠背是自己花钱之后应享有的权利。加之,机上的座椅是可调节的,这也使得旅客认为,他们有权将座椅靠背调节到所能允许的最大限度。以上这些心理导致在遇到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武力解决。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日前德国汉莎航空、瑞士航空和美联航等公司开始重新考虑机舱座椅设计,即综合考虑短程航线与远程航线设计的差异。例如,许多短程航线旅客不会调节座椅,因此许多飞机上的座位是固定的,以此避免了旅客之间引发冲突。就目前而言,对于不可调节座椅需求较大的主要限于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及中短程航班。此外,让旅客通过向前滑动而不是向后靠的方式来实现斜倚的新型座椅设计也在测试阶段。

  在笔者看来,航空公司及各设计公司所作的努力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在乘机出行日益普及的现在,作为旅客同样要履行自身义务,文明出行。机舱内毕竟还是公共空间,座椅靠背的调节这一自由仍是有限度的自由。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和前后座旅客进行有效沟通。如果您需要最大限度的舒适程度,那么最好也征求下后座旅客的意见,看其对此是否有意见。因为如果后座旅客需要使用小桌子放笔记本电脑进行商务工作等,最大限度的座椅靠背调节可能给其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还有一些共识的意见是,只调低一半的座椅靠背,取折中的方法。当然,不管您对自己的舒适度有多么强烈的要求,都应该注意,在就餐时应该调正座椅靠背。

  现如今,乘机出行日益大众化,文明出行,营造良好的乘机环境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享受飞行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身为旅客的我们何不从自身做起,用更多的包容和微笑,将身比身、将心比心,共同维护我们的机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