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坪安全文化建设

编 辑:王蕾 2018-03-01 11:33:00

近年来,机坪安全问题受到关注。特别是鸟击和外来物(FOD)损伤航空器问题,尽管总量明显下降,但风险却在增高。相比较而言,机坪交通事件、抢行事件、剐碰事件等时有发生,虽然远远没有鸟击和FOD事件那么多,但也不可小觑。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以及新的技防手段消除或减少风险,切实做好机坪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乃当务之急。

抓住“人·机·环·管”四要素

机坪是航班保障过程中最为复杂的场所,汇集了航空器、保障车辆、保障设备、大量的旅客流、货物邮件行李流以及大批量分工不同目标一致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机坪运行监管,确保机坪运行规范有序。在实践中,抓住“人·机·环·管”四要素,对机坪运行安全进行持续监控和管理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人”即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机”指设备、设施、机器;“环”是指环境、工作条件;“管”指管理和安全措施。对于人员,要完善准入制度和场内驾驶员培训与考核制度,此项要进行常规的闭环管理。机坪监管部门的手册内容必须有相关的章节。对于设备,要完善进场车辆牌照颁发与检验制度,加强机坪地面辅助设施管理;设备准入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更新升级等。监管手册中也是要落实闭环管理的,促使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环境主要指机坪环境及外来物(FOD)防治。

机坪管理包括证件即通行证积分规定;保障作业监管制度及相应作业检查单管理,日常宣传教育和专项活动,对外协调事宜。

在机坪管理实践中,建议落实以下管理措施,增强实效:

1.分区管理——设备设施按功能摆放,落实区块监管;

2.闭环管理——人、车、设备等登记造册,建立危险源库;

3.编码管理——对车辆运行线路编码分类,突出重点STOP点,方便司机观察,避免人员、车辆、飞机相互发生意外冲突。

4.风险管理——月度安全裕度分析会,融合各作业单位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机坪作业交通、操作、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对称。

把牢人员和设备准入关口

机坪运行管理必须推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所有在飞行区内工作的员工,初次申请领取控制区证件时,需要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培训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通用安全知识和飞行区安全知识两部分内容。

通用安全准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场概述、机场规章、公共安全、航空安保、职业健康与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体系SMS概要。飞行区安全准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飞行区概述、机坪交通安全、机坪保障作业安全、施工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以上安全课程依据的法规包括:《民航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民航局令第170号,CCAR-331SB-R1)、《民航机场应急救援管理规则》(民航局令第208号,CCAR-139-II)、《民航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50号,CCAR-137CA-R2)、《民航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56号,CCAR-139CA-R1)、《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1号,CCAR-140)等。

对场内驾驶员除了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以外,还要进行特种操作培训,以消除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隐患,迫使安全关口前移。

机坪设备设施的准入以及退出也必须建立制度,持续落实,进行完整的台账管理。这一点在机坪监管工作手册中必须体现出来,作为年度工作计划执行。

找准机坪监管员角色定位

机坪安全文化建设中关键一点是机坪监管员角色定位的准确性。机坪监管员是六种角色集于一身是机坪安全的监督评价者、维护促进者;机坪运行的组织协调者、服务提升者、机坪文化的宣传呈现者、推动建设者。机坪监管要力求纵横结合,一管到底,不留边角、死角,使各有关单位协调统一、信息对称,更好地完成机坪作业保障任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机坪运行进行有效监管。

1.加强宣传教育,讲求实效:

——制作案例教材,到驻场各单位去宣讲;

——制作宣传画、展板到各单位展示;

——设置机坪上的LED屏幕,循环播出安全作业要点、难点;

——在关键通道口附近悬挂横幅、设置宣传栏;

——制作安全操作录像,以提高作业技能。

2.持续开展专项活动,鼓励人人参与:

——安全随手抓拍,员工干部人人参与,微信平台或LED屏幕上播出来,狠抓“三违”无后果行为,思想上进行预防;

——推广工作方法,树立典型。比如某某食品车靠接法、行李装卸法;

——采用标准化作业法,优化统一,比如某廊桥对接法;

——分析典型案例,要求及时有效,触动心灵,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上台阶。

3.抓好班组团队建设。激发团队积极向上的活力、营造互相激励的氛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形成1+1Ω2的合力,共同把好机坪安全关,提高机坪运行保障能力。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朱斌、房新光、李鑫 作者单位: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