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尽快将北京新机场命名为“京津冀国际机场”

编 辑:admin 2017-02-23 14:26:00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并将三地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今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3周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京津冀民用航空一体化系统,2014年12月12日民航局发布了《民航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航空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京津冀民航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民航局还专门成立了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智库)。3年以来,民航局积极推动落实《意见》,做了大量工作。

2014年12月,备受关注的北京新机场项目获批,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新机场主航站楼提前封顶,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但是迄今为止,北京新机场还未正式命名。

我认为,北京新机场的命名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京津冀航空运输业的协同发展。北京新机场位于京津冀三地交界处,三地民间争相为新机场取名,甚至还出了“武大郎”(天津武清、北京大兴、河北廊坊)机场这样荒谬的名字。我建议在新机场命名问题上打破常规,将其命名为“京津冀国际机场”,这样新机场就成为了三地共建共享的新机场,对推动三地和谐发展会有帮助。新机场的名字也可以用来纪念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京津冀”是指地理位置,如同过去我们常说的“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也符合以地理位置命名机场的惯例。“国际机场”则符合北京新机场将来作为国际枢纽机场的定位。至于英文名称,常规取法是“JingJinJi International Airport”。但考虑外国人叫“JingJinJi”可能比较绕口,也可以简称“3J International Airport”,用“3J”代表三地的英文首字母。(作者吴仁彪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