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民航的新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要内涵扩展了、层级提高了,各行各业都在以这个新时代的新要求衡量自己,审视自己如何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新期待。
民航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航局提出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以来,尤其是民航局党组提出“一二三三四”发展思路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连续12年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2016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占全球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的11%;中国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16亿人次,约占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3%;航空货邮吞吐量达1510.4万吨,约占全球机场货邮吞吐量的14%。伴随着骄人的业绩,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当前民航上下也正在思考和审视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如何在已有的成绩和工作基础上在国家战略的大棋盘中谋划民航,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站位上发展民航。
一、构建立体交通网络,通过“交通运输链”让中国乡镇连通世界
新时代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民航发展最为关键的网络建设来看就是要发挥民航的优势,基于“交通运输链”,依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在各自分工中发挥优势,建设人民需要的、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贯通的、各种运输方式在机场集结的立体网络。在“交通强国”的指引下,改变传统的各自为战、各种交通方式独立做强的思维,在协同、立体网络中推进中国交通的发展。地面交通发达的地区,老百姓出行方便了,民航在已有存量基础上优化;老百姓出行不方便、地形地貌不适合其它交通、地处偏远的山区,民航业要义不容辞、敢于担当,成为百姓出行的 “空中通道”,把中国乃至世界的资源、人流物流带到偏远山区,通过支线航空以及与干线的衔接,架起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桥梁,带动偏远山区的资源开发、经济投资。从而形成民航与其它交通的协同、互补,网络连通的总体效率最优的立体网络格局,避免各自打造、“空地不连”、唯“GDP”、相互竞争的建设思路。从网络的开放性、幅员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各种运输方式在机场集结,可以最大化网络的覆盖半径,放大机场的开放性和通达效应,支撑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中国的村镇通过立体的网络与世界相连。
二、提升运输服务品质,让质优价廉的服务令旅客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所作的重要批示,强调提升运输质量,抓住了行业的关键。应该看到,由于民航业的生产和消费同一过程的特点,消费者全程体验服务质量,没有机会“彩排”,不像制造业一样可以先生产成品,再剔除次品,所以对航空运输来讲服务质量的全程保障尤其重要。
质优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满足消费的期待,令旅客放心,最基础的体现就是航班到达目的地可计划、可预期,出行安全无事故。这就要求航空运输的管理要具有系统思维,不仅从航空公司,而且从机场和空管保障,不仅从核心系统,而且从技术保障系统来全方位协同保障,满足旅客的朴素需求,令旅客放心。
同时关注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我国已有的航空公司以全服务航空为主,如果让更多没有乘机体验的人坐得起飞机,从占比和趋势来看,应该提高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比例,以较低的票价满足新增消费群体的需求。从全球航空运营模式来看,低成本航空关注核心服务,提高航班的正点率、降低行李的差错率,同时不带“花边”服务,从而满足核心服务,降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整个运营模式更多考虑消费者的效用和性价比,以消费者为中心,旅客可根据购买力和需要程度选择性购买,从全球来看被接受程度持续走高。根据OAG数据,以基于座位数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截至2016年12月,南亚低成本航空占比已经达到57%,欧洲低成本航空占比达到40%,非洲32%,而我国低成本航空已经有长达十二年的实践,但是目前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仅有8%,甚至低于非洲国家10%的占比。中国低成本航空发展缓慢,原因值得思考。笔者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认为低成本航空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靠政府补贴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仅靠飞点对点、飞短航线、不供餐等外在的、可复制的形式实现的,而是靠创新、效率和精细化管理。对未曾有过乘机体验的众多边远地区人民来讲,低成本航空也能助梦遨游蓝天,从而惠及更多旅客,分享民航发展的成果。
另外,由于消费升级,在航空货物运输中对医药疫苗、生鲜果蔬等温度、时间敏感的物资需求增加,对我国航空物流中的冷链运输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现有的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中,平均有大约20%左右的托运货物因为温度控制、流程衔接等问题受损,给承运人、物流供应商均带来了较大损失,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满足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根据目前发展现状,加强温控设备设施的建设、主动延伸航空冷链运输与地面冷冻运输的无缝衔接,满足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三、提高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关键时候靠得住、用得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包括能安全生活、规避风险,关键时刻救援队伍能靠得住、用得上。航空应急救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指在飞行器自身或者机场发生安全事故的营救。随着通用航空的逐渐普及,借助航空器去救助伤员、抢救生命,从而用航空的快速拉长生命的长度,提高一个国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实力和现代化城市的水平,开始被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逐步重视起来。民航服务社会、促进公共安全的价值凸显。
由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和由中国民航局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都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将航空应急救援融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当中。目前航空应急救援还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短板。要想让航空应急救援关键时候靠得住、用得上,在灾难现场发挥快速、机动、悬停和投放物资方便等交通运输独有优势,还需要探索创新,敢啃硬骨头。包括加强和推进通用航空公司融入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多元主体救援的信息传递链和高效命令链,加强国家或地方政府航空应急救援资源调度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通航应急救援的人员配备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安全运行标准、应急预案规范等建设,努力在航空医疗应急、航空海上搜救、航空森林灭火、航空城市消防等领域做出民航人应有的贡献,体现民航人更大的担当,让航空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军民融合模式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民族复兴的国家安全总战略,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军民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战略发展和安全全局,着眼世界军事斗争新的特点,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的战略构想,是顺应社会经济和军事耦合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
民航作为准军事性行业,和军方的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和需求。我国拥有占全国运输机场的30%军民两用机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军民合用机场的资源共享、保障共担的机制,接下来要在国家提出的军民融合模式和路径的基础上,思考民航和军方进一步如何融、融什么的问题。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加强机场的联运能力和军事保障能力的建设,加强民航货运投送能力的建设,加强军民空域的协同和效率提升。推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多领域军民融合,探索依托通用航空企业组建军队航空预备役部队的路径、模式等,推进通用航空和军用航空的标准、规范的融通建设等,使民航更好地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于民族复兴的国家安全总战略。
五、促进航空外溢,繁荣地区经济
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我国民航每天执飞国内外航班近万个、运送旅客近120万,庞大的人流、物流聚集起的“流量经济”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崛起的新动力,并被行业和地方政府广泛关注。在依次通过了内河、海港人流物流的聚集以及火车站、高铁站的流量聚集后,全球化和速度经济的发展又迎来了流量在枢纽机场的聚集,形成临空经济区。机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运输的节点、而成为接入全球价值链和地区经济起飞的平台。如何放大航空的正外部性和流量效应,促进航空外溢,就需要民航不仅仅是关注自身发展,而要跳出民航看民航,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民航如何支持和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借助航空流、交通轴、产业链、经济带,放大航空流量经济。
综上,面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民航人在已有骄人成绩基础上还需继续创新工作、更新观念,在网络搭建方面注重协同互补、在航空旅客运输上注重更多惠及旅客、在航空货运服务上主动响应消费升级,在应急救援方面注重挖潜民航特有优势。不忘初心、怀揣人民,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下创新军民融合模式,将民航发展成果最终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民航网智库专家李艳华 教授,博士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