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机场的影响及对策

作 者: 黄伟 | 编 辑:邢路 2020-03-06 15:22:00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根据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除湖北武汉以外的全国各地在抓好防控工作同时,也在抓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其中,交通物流恢复是重点也是难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在2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领导指出,航空企业、旅游企业等“受疫情冲击最大,影响也最直接”。航空公司是首当其冲的“重灾户”,与之密切相关的机场也承受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需要积极谋划应对,化解负面影响。

 

  一、疫情对全国机场的影响与冲击

  (一)运输生产断崖式下跌

  2020年全国机场春运(1月10日-2月18日)期间累计运送旅客38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7.5%。从客运量变化趋势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月10日至22日,13天累计运送旅客2505万人次,平均每天运送193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0万人,增幅为8.6%,总体正常。

  第二阶段为1月23日至2月18日,1月23日武汉封城,公众对疫情重视程度迅速提高,全国各地强化防控措施,自当日起全国机场运量断崖式下跌,2月13日跌至最低,全天仅运输13万人次,同比降幅达到92.8%。至2月18日,27天累计旅客运输量1334万人次,同比下降73.4%,比去年同期减少3600万人,春运后半段平均客座率不足50%。

  春运期间,全国前十大机场旅客、货邮运量大幅下降,其中旅客运量下降42.4%-53.5%,货邮运量普遍下降,除杭州机场增长1.8%外,其他九家机场货邮运量下降1.7%-37.2%。而中小机场更加举步维艰。2月13日,全国235个民用机场中,除计划停航的6家机场外,还有55家机场航班执行率为零。

  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从疫情对行业影响的一般规律来看,运输生产恢复具有一定滞后性。虽因复工复产等原因,近期生产量有小幅回升,但一段时期内,全国机场运输生产低位徘徊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国机场运输生产量今年大概率将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二)机场收入剧减,现金流告急

  机场收入主要由航班起降费等航空性收入和资源租赁、特许经营费等非航收入构成。从航空性收入上看,春运期间,全国机场累计完成航班起降39.13万架次,同比减少34.6%,加之按民航局要求,对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的航班,免收起降费,收入难免受到较大影响。从非航收入上看,一些承租机场资源的商家、店铺受疫情影响,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关店、退租,导致机场经营“雪上加霜”。以笔者所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例,截止2月18日,航站楼内店铺临时闭店超过70%。除此之外,围绕机场上下游产业链的航空公司、租户、旅行社等市场主体都在此次疫情中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机场部分应收账款可能延后,甚至难以收回,形成坏账。在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情况下,今年全国机场收入都有可能大幅缩水。

  而另一方面,机场属于人力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固定成本占比大,虽然“进项”大幅缩水,但人工成本、水电气暖能耗、设备折旧、资金利息等“出项”并未因业务量下降而大幅度减少。疫情以来,机场在防护设备物资等方面的投入又进一步加大了成本压力。一些机场极有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

  (三)机场建设受影响

  当前,全国共有81个机场建设项目。受疫情影响,截至2月24日,这些项目的复工率仅有26%,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复工率也只有42%,(截至3月3日,机场建设项目复工率为59.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复工率76.6%)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产尚在恢复之中。已经复工的项目,也有可能遇到因防疫要求限制流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到位后需隔离一定时间、防护物资紧缺、交通物流受阻材料供应困难等问题,建设进度会受到影响。

  (四)机场外部环境和行业生态受到冲击

  从外部环境上来看,包括机场在内的航空业对宏观经济具有高度依赖性。疫情爆发后,国内需求和生产骤减,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到明显冲击,旅游、贸易等与机场相关的产业受影响更大。以旅游业为例,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要求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至今尚未解除限制。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分区分级仍有一些限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减少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由于疫情持续,旅游业普遍亏损,一些中小型旅游企业有可能出现大面积亏损甚至倒闭。即使疫情结束,恢复、培育航空市场也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投入。

  与2003年“非典”疫情影响比较,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二者都是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都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非典”疫情在4月集中爆发,5月得到控制,6月底基本消灭,实际影响周期3个月左右。但不同之处在于,“非典”期间全国交通没有出现大的中断,工厂并未完全停工停产,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等地,即便受冲击最大的5月,民航旅客运输生产量同比下降77.9%,北京、广州机场生产量分别下降86.5%、81.4%。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更快、涉及地区更广,对民航的冲击更大。“非典”爆发的4月、5月通常为民航运输淡季,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正逢民航春运旺季。同时,2003年正逢亚洲经济复苏、中国刚加入WTO,国民经济和民航发展都处于高速增长期,恢复较快。而目前,无论国内经济还是民航业,都已进入中低速、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加之目前国际疫情形势变化非常迅速,欧洲、日韩以及伊朗、美国等都不容乐观,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因此恢复的周期会更长。

  从行业生态上看,机场与航空公司“一荣俱损,一损俱损”。目前国内很多航空公司因疫情影响,经营惨淡,个别中小公司甚至举步维艰。从1月21日开始,各航空公司办理退票超过2000万张,票面金额超过200亿元。仅春运期间,因疫情影响全民航减收约700亿元。国际航协(IATA)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业因疫情影响收入损失约293亿美元。据公开报道,海航、春秋、九元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推行缓发高管薪酬、员工无薪轮休等应急措施。南航集团也专门制定了经营极度困难应对方案。一旦航空公司无法挺过危机,相关机场在航空市场开拓、发展战略合作、营收账款获取等方面都可能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五)因疫情影响可能在机场引发或衍生的其他风险

  除对机场运输生产和正常运营管理带来挑战,疫情期间还有以下几类风险需重视和关注:

  因生产复工、驻场单位或商家管理不到位导致疫情反弹的风险。本次疫情爆发后,有着半军事化传统的民航总体上防控应对是有力的。但机场是进出城市的连接点,往来人流众多,对在场区内办公,尤其是航站楼内营业的驻场单位或外包单位、商家等,人员结构复杂,机场对其缺乏防疫方面的直接硬性约束,往往管理难度较大。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情况下,个别人员有可能产生麻痹放松的心理,航站楼、办公场所等人群集聚的密闭空间,一旦发生传染,影响面大、波及面广。抗疫防线上的任何一点失守,都有可能从“万无一失”变成“一失万无”。

  法律风险。机场类企业,特别是大型机场集团,往往签有数量众多的各类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涉诉风险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建设工程、租赁、采购等合同的相对方有可能以不可抗力作为抗辩事由,要求改变事先约定的合同义务或履行标准,从而增加履约风险。此外,机场自身也有可能因疫情影响引发债务违约等法律风险。

  

  舆情风险。机场作为窗口单位,公众的期望值较高,信息发布,员工甚至商户、外包单位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旅客、各类自媒体的视野中,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大背景下,一旦某个环节处置失当,极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从而引发舆情风险甚至危机。如:防疫措施有疏漏(测温登记及消毒通风措施落实不到位、值机登机现场秩序和人流密度控制不好、消毒液和洗手液等供应不足或超过保质期……)、异常事件或突发事件处置有误(航班延误处置不当导致旅客聚集滞留、机场测温检出发热旅客引起局部现场恐慌、发热旅客处置流程不符合相关规定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紧急运输保障工作不到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抵离安排不细致、保障效率不高……)、信息泄露或发布失当产生负面影响(内部信息传达发布不严谨引起曲解误读、防疫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一线员工防护牵动舆论情绪(员工防疫物资不足或未达标准、员工休息用餐区域管理不到位……)、防疫诉求与机场安全运行矛盾冲突(酒精等防疫用品无法过检、个别旅客在安检及人脸识别等环节不愿摘下口罩……)。对这些平常不太可能构成风险的细节,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必须高度重视。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机场的对策建议

  

  烧不死的鸟会成为凤凰,我们也要有信心。疫情虽然可怕,如若应对得当,也完全有可能减少损失,甚至将之转化为推进改革、推动发展的契机。机场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短期与中长期统筹谋划,打好防控攻坚战,打赢高质量发展主动仗。

  (一)持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讲话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机场管理者务必保持清醒,围绕“防、预、保”三方面,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所谓“防”,是指落细落实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反弹。要落实好进出港旅客测温防疫措施,近期尤其要关注韩国、日本及其他确诊人数上升较快的国际和地区进港航班,严防疫情输入。要建立覆盖全员的员工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档案,加强排查,特别是对商户、外包单位,要细化督导复工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防止末端“掉链子”导致整个链条“出漏子”。此外,还应因地制宜做好工作场所防控,尽可能避免员工在食堂、会议室等场所小于间距的聚集,指导员工、旅客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所谓“预”,是加强预案管理。应急预案要明确处置流程、工作措施、与医疗疾控机构的联动方式等要素,确保责任落实。有条件的,还可通过桌面推演、在线测试,确保管理人员和员工熟知并掌握预案的内容,防止“演练”变成“演戏”。可根据机场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研究划设低、中、高不同风险区域,分级分类管理,集约使用资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生产秩序和乘机流程的影响。

  所谓“保”,是做好运行保障。航班保障既是每一家机场的“饭碗”,也是特殊时期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疫情期间,部分机场可能因为人员隔离或安排员工轮休,现场力量不足。应提前安排好生产运行单元人员备份,确保有完整保障队伍随时待命。特别是运送防疫物资、医务人员的航班,必须科学统筹,细化每一项工作措施,尽可能安排专门保障力量,确保航班运行准点、流程衔接顺畅、旅客体验舒适,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

  (二)尽最大努力恢复生产建设,努力降低疫情损失

  复产、止损需要机场之间、机场与航空公司和上下游关联单位之间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各机场应加强沟通,主动向局方汇报,与航空公司一道,共同争取推动在疫情结束后放宽航班控量相关政策,为恢复航空运输市场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以大数据手段助推市场复苏。强化与OTA平台在数据信息分享上的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研判疫情发展态势对运输生产量影响,通过搜索热度,准确预测旅客出行需求,做细做实航班、运力恢复的前期准备工作。

  实施精准的刺激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根据机场具体情况,研究制定鼓励航空公司恢复重点航班的优惠政策、鼓励周边地区旅客乘机的促销措施,协助航空公司恢复运力、组织客源、开拓市场。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高度,推进国际航班尤其国际货运航班的复航和稳定,也可以研究航线联营或者关键航点串飞等方式。要抓住政府鼓励复工复产契机,协助航空公司组织好复工复产包机。

  

  加强与旅游部门、航空公司、旅行社及相关上下游关联单位、产业的协同合作,共同开发“航空+”产品,通过跨界整合,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为疫情结束后的经济社会复苏提供动能。同时,还应深化与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合作,通过不同渠道,面向不同受众有针对性地宣传航空出行的安全性和民航采取的有效措施,引导旅客在疫情结束后优先选择乘机出行。

  安全稳妥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复工。加大复工前后防疫管理力度,督促项目单位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方案,强化施工人员疫情防控教育,指导工人科学做好个人防护。积极协调机场所在地政府部门,帮助解决防疫物资不足、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和材料不足等问题,确保物料齐备、管理到位。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防止疫情输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行项目施工分区域管理,通过分班组作业、推行分时分批就餐等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加强工作和生活场所消毒,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划设隔离观察区域,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强化施工现场防疫督导检查,防止因复工造成聚集性疫情扩散。此外,还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建设投资目标,重新评估倒排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期进度。

  (三)节支增收,牢牢守住现金流底线

  特殊时期应尽量控减非必要支出。各机场可根据自身情况,对成本费用和投资项目进行梳理,削减不必要的消费性支出、一般性开支、非刚性支出,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节奏,节约运营成本,减少资金流出。

  压缩外包成本。外包费用在很多机场成本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可暂缓实施不属于生产运营和疫情防控刚需的外包项目,探索优化针对外包成本的考核方式,鼓励机场职能部门、下属企业压缩不必要的外包项目,控制人工、提升效率。

  控制财务成本。重新审视企业资金预算计划,精细日常资金管理,对存量贷款,视情况向金融机构申请展期、续贷或延期还款;控制增量有息负债规模,对增量贷款,争取纳入央行3000亿专项再贷款名单和各地发布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享受优惠贷款利率,积极争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科技创新补贴、租金减免、成本补贴等资金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以民航凸显在国家应急救援中战略性作用为契机,争取外源性资金投入,扩充机场资本金;对于现金流收入稳定的项目(跑道起降费、旅客过港费等),探索实施资产证券化ABS;择机选择在利率较低的时间窗口发行企业债券,参考深航、厦航等经验,发行超短融“疫情防控债”,用好债券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和不高于2.5%的优惠利率政策,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做好“节支”的同时,还应思考谋划“增收”之道。积极引导航司恢复运力、组织客源、开拓市场,尽快将三大指标恢复至疫情前状态,靠运输生产量的增长夯实航空性收入来源基础。盘点机场内资源,对因疫情期间“退租潮”导致闲置的资源,以网络方式在线招租招商。鼓励线下线上业务互动。提前谋划布局更加多元、盈利能力更强的临空产业生态圈。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以线上化、智能化方向为导向的商业模式转型。

 

  (四)用好“存量”政策,争取“增量”支持

  疫情爆发后,国家、行业、各地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抗疫的政策。各机场应加强研究,及时对接,争取以下几方面优惠:

  争取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的缓减免。机场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单位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在成本结构中占较大比例。疫情期间,一些地方政策中专门制定了缓减免的措施,为企业减负。如:上海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推迟缴纳社保缴费基数的时间、延长缴费期、实施培训费补贴、下调医保费率、准许实施灵活用工政策。重庆市发布的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21条政策措施规定,2020年一季度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征收期可延长至4月底。延迟缴费期间,不收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员正常享受待遇,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返还标准为3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各机场,特别是中小机场和符合条件机场下属企业应认真研究当地出台的政策,积极争取支持。(3月4日,财政部、民航局发布通知,对疫情期间不停航和复航的国际航班给予奖励。)

  争取税收减免。财政部、税务总局2020第8号、第9号公告等文件规定,对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企业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虽然这部分降减的额度有限,但对机场,尤其是中小机场,也聊胜于无。

  争取金融支持。根据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委出台的银发〔2020〕29号、财金〔2020〕3号文件规定,“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场也应积极争取。

  除了用好“存量”政策,机场也应设法争取“增量”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向局方争取时刻扩容、向地方政府争取恢复性航班航线补贴、争取提高机场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申请减免部分机场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等等。

  (五)加强防范,化解因疫情引发的衍生风险

  应注重精准的细节管理,防止因工作缺位,导致平常并不起眼的小问题在特殊时期发酵,最终上升为危机,对机场形象造成损害。针对社会公众,应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尤其关注旅客测温、公共场所秩序维护、航站楼内清洁卫生状况、消毒清洁物品供应保障、航站楼内商铺药品及消毒用品销售是否合法合规等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细节,及时回应和处置旅客、媒体的质疑、抱怨或投诉。应根据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制定航班保障计划,将测温导致排队时间增加、大面积航班延误下旅客积压集聚等情况考虑在内,提前安排相应的预案,从源头上做好防范。针对内部员工,应坚持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并重。要加强特殊时期员工关爱,及时将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资补充至一线单位,做好被隔离员工的心理疏导,对在本地无固定住所的被隔离员工,有条件的机场应提供符合隔离要求的临时住地。此外,要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完善机场舆情处置预案,严肃新闻纪律。

  要强化法务管理。加大对合同履行等重点环节的跟踪,提前预判合同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分类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风险规避指南,避免因疫情引发履约风险。

  (六)着眼长远,提高机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韧性

  反思这次疫情影响,单一、集中的机场业态,在遭遇突发事件等外部挑战时,极易因特定业务板块的塌陷导致系统性风险。对此,应坚持航空产业“生态圈”式发展的思路,提升机场整体抗风险的内生韧性,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应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是拓展机场收入来源,分散航空主业风险,增强机场系统“免疫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各地机场情况各不相同,发展临空经济也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推动机场与城市融合,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反馈、提升,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径。比如立足机场土地资源、房屋资源优势,寻求细分市场领域优质市场主体并开展合作,探索以资产、股权等非货币资金出资的项目投资模式。

  应着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尽管疫情对包括机场在内的绝大多数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有一些企业、产品在疫情中逆势而起。如: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销量大增,某手机游戏单日流水突破十亿,企业微信、钉钉等在线办公软件广受追捧……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伴随互联网、5G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作为基础平台的在线商业模式将在更广范围、更多场景得到应用。机场应把握时代趋势,加大对互联网经营、营销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加速推动餐饮、免税购物、出行服务的线上拓展,进一步挖掘航空旅客的流量价值。此外,鉴于机场企业重资产行业性质,机场运营涉及大量设施设备保障,这部分固定资产支出量大,可考虑整合场区各方使用需求及资源,在符合行业规定规范前提下,适时发展机场设施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将一次性投入改为分期租赁方式,变固定成本支出为可变成本,实现特殊时期与运行规模相匹配的快速调整和成本控制。

  进一步加快智慧机场建设。这次疫情表明,用智能化、智慧化的手段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旧模式,不仅更高效、更省钱,也更安全。应加快推进智慧机场建设。除了花钱买设备、建系统,还需进一步考虑与有能力的企业合作开展生产运行智慧系统、智能化设施设备研发,借助机场平台流量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试点,待优化、成熟之后向市场推广。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机场而言,短期是大战,长期是大考。只要坚定信心、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度过危机,在挑战中迎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涅槃。(作者:黄伟 “原文刊登在《民航管理》杂志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