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江苏民航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策略的指导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较为稳固,但零星散发,反复出现多地局部爆发的态势依旧严峻。在此背景下,我国民航如何能尽快完全复苏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为此,笔者基于江苏民航发展实际,特别是结合今年暑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爆发情况,做一些粗浅探讨,以期给疫情影响下的我国民航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021年上半年,经历疫情影响的江苏民航正逐步止跌企稳,持续恢复。特别是“五一”期间,民航旅客出行出现爆发性增长,东部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66.53万人次,其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约40万人次,同比上升122.9%,比2019年同期上升22.2%,其中5月1日旅客吞吐量为疫情以来最高峰,达到9.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5.6%。然而,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并迅速外溢至扬州、淮安等城市,对全省民航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东部机场集团国际客货运航班全部停航。疫情反弹对江苏民航运输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历此次疫情后,江苏民航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如下思考与探讨:
一、疫情影响下江苏民航业基本状况
(一)民航市场总体萎缩,形势严峻
自疫情以来,江苏民航业受到的冲击、面临的挑战明显大于其他行业。据江苏省政府公布的《202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但全省机场飞机起降44.5万架次,同比2019年下降20.7%。2021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7月26日机场完全停航关闭,至8月26日即停航关闭一个月后,才迎来首个航班。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省内的特殊地位(为全省年旅客运输量唯一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所以停航不仅给机场本身,也给江苏民航运输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二)客运市场刚有起色,又入低谷
2020年,江苏省民航运输在经历一季度大幅回落后,逐步止跌企稳、加快回升。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3922.7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七成左右,降幅小于华东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客运规模位居华东第3位。2021年1-6月,完成旅客吞吐量2385.9万人次,同比增长76.4%,恢复至2019年的85%。而随着南京禄口机场排查发现新冠确诊病例,且疫情向周边地区及国内部分省市扩散,对航空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南京禄口、扬州泰州机场全面停航,旅客吞吐量快速下滑,7月31日全省旅客吞吐量仅约为高峰日的1/4,完全跌入低谷。
(三)货运市场供需两旺,突现负增长
2020年,江苏省民航完成国内货邮吞吐量58.2万吨,同比增长6.0%,疫情发生以来单月货邮吞吐量全部超过2019年,与江苏省通航的19个省市货邮量同比实现正增长,2020年9月更是创历史新高;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8.1万吨,同比增长16.5%。2020年3月至年底,江苏省开通了至51个国家的98个境外航点货运航班(含“客改货”、临时包机),新增通航国家30个,共执飞3539架次,平均每周执行82架次,新开、恢复定期国际全货运航线13条,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直达率由2015年的75%提升至85%,航线网络覆盖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国际货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全货机首次成为江苏省航空货运主力,共保障2105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5.2万吨,占比分别达到59.5%、71.7%;“客改货”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完成航班量920架次、货邮吞吐量1.7万吨,占比26.0%、23.8%。在运输抗疫物资需求及客机停航双重因素影响下,国内、国外航空货运市场需求“两旺”。然而,2021年7月全省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速同比下降11.6%,出现疫情以来航空货运的首次负增长。
(四)民航企业经营困难,雪上加霜
根据中国民航局新闻发布会消息,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航空公司累计亏损300.5亿元,同比减亏45.8亿元。航空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高杠杆、高负债、高资产负债率,亏损金额远比机场要高。巨额亏损之下,加重了债务,推高了杠杆,让航空公司面临破产风险。特别是江苏省基地航空公司,遭遇2021年7月以来的突发疫情及停航影响,更是雪上加霜,经营困难。
(五)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基本停运,暂难恢复
目前,航空公司能否盈利一方面取决于成本的把控程度,另一方面要看国际航线何时能够恢复正常。然而,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以及国内外政策限制,2021年1-6月份,江苏省机场共完成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2.6万人次,同比下降79.6%,较2019年下降95.9%。加之7月份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影响,预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2021年内暂难完全恢复。
二、疫情危机中江苏民航业的发展新机遇
近期局部疫情爆发,影响了江苏民航的复苏进程,一方面刚刚恢复的市场又跌入谷底,另一方面旅客出行信心的恢复也需一个渐进的过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也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经历此次疫情后,江苏民航防疫措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和加强,疫情下蕴含的发展潜力也不断涌现,江苏民航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航空客源发生转移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商务旅行市场的规模超过14000亿美元,占据国际旅行市场总份额的21.4%。其中,仅美国与中国两国的商务旅行市场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与历史上所有的航空业危机不同,此次疫情所带来的新挑战是人们正在不知不觉中依托科技形成新的工作生活模式。虽然这种习惯导致部分商务出行市场永久消失,但部分旅客因为点到点安全的原因选择民航也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民航旅客的客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江苏历来是传统出境游的重要客源输出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境游需求回流,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西北、西南等地区网红旅游城市显著升温,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江苏出港前往宁夏、湖南、甘肃、重庆、四川的民航旅客累计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4.9%、35.3%、26.8%、15.1%、11.4%。
(二)出行习惯发生改变
通过防疫措施的加固完善,江苏民航防范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不断提升,提振了旅客出行信心,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加速改变了旅客“无接触”出行习惯,出于尽量减少接触和聚集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旅客在出行时,开始改变长久以来养成的路径依赖,在智慧出行方面更加愿意做出新尝试。旅客越来越愿意尝新,航空公司和机场所推出的智慧出行方案便能积攒越来越深厚的用户基础,从而为智慧出行不断改进升级、更新迭代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市场消费发生调整
旅游出行虽然根据个体的不同有很强的弹性,但旅游所带来的体验却是其他消费很难替代的。疫情影响下,江苏省内消费升级类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2020年8月,汽车类单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7.3%。全省限额以上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4.2%;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12.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同比增长24.3%;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31.7%。因居家时间的增加,人们将压抑的旅游消费转变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商品消费。这种现象说明旅游的消费群体依然坚挺,只待合适时间的到来。202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5月1日-5日),旅游出行叠加补偿式返乡客流,成为“史上最热劳动节”,江苏省机场迎来疫情以来的首次出行高峰。“五一”假期,全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9.0万人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达到17.8万人次,与2019年暑运相当,较2019年同比增长15.1%,是2020年的2.7倍。
(四)产业结构发生升级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逐步实施,受疫情冲击最大、基数最大的国内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江苏人口密集,产业集群发达,新型消费模式增长迅速,现代物流体系和出行体系的升级迭代需求也更加强劲。国内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的新发展中向中高端攀升,高端航空货运需求持续增长,在江苏均有较好体现。
三、江苏民航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帮扶,打出纾困组合拳
此次疫情给江苏民航企业带来了巨额亏损,且持续亏损的经营状况还在加剧,企业要想改革发展实现超越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纵观国内外政府纾困民航措施,一些国家力度较大且具有更受欢迎的针对性措施。2021年9月,民航局推出促进行业恢复发展一揽子对策,其中也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助力航企纾困解难。企业需要地方政府加大纾困民航措施的力度,针对本省民航业特点,通过政策引导、贷款、税收优惠、增资扩股等措施,打出纾困措施组合拳,实现精准纾困,帮扶企业走出经营困难窘境。
(二)明确分工,引导机场重新定位
江苏地处对外开放前沿,经济开放性、外向度、依存度很高,江苏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旅游大省,这些都意味着江苏国际航空需求量也是很大的。江苏航空服务能力与水平薄弱将成为制约江苏进一步扩大开放、创新转型、促进高端消费的突出短板。针对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省内机场要系统梳理,统一谋划,根据省内各地产业结构特点,重新定位机场,明确市场分工。
(三)提前布局,做好市场复苏准备
一般而言,随着局部疫情持续叠加挤压,旅游市场便会在疫情完全结束后迎来一波报复性的反弹。疫情程度和持续时间越重越长,通常反弹越剧烈。而通过历史经验,经过重大疫情事件后,人们反而更加珍惜与重视出游的珍贵。以中国疫情复苏的实践来看,各旅游目的地市场也通过各种市场手段极力刺激需求的恢复。此时价格等经济因素也将起到刺激反弹的作用。可以预见,全球疫情宣告结束后的这波个人跨境休闲热潮,或将成为机场、航空公司面临的第一个难得机遇。民航企业要做好市场复苏准备,提前谋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智慧出行,协同民航各方主体
智慧出行要在旅客反映的痛点、难点上下功夫。不能解决旅客实际困难的智慧出行新举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会沦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事实上,旅客也是智慧民航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旅客在航空出行中的诉求、建议、偏好和选择将会汇聚为宝贵的基础大数据。在互联时代,智慧生活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民航智慧出行是智慧交通的组成部分,智慧机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各单位推出智慧出行方案的格局和思路要跳出民航。作为国际口岸的机场,需要边检、海关、公安等多部门入驻;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机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联动越来越多。智慧出行需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打通链条上的关节。不仅要能过安检,能登机,还要能过边检;空地联运、空铁联运,要通过智慧化变得更加顺畅。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航将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江苏作为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应在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征程中,根据民航强国建设八个基本特征的具体要求,最终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苏民航发展蓝皮书,2021
[2]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N]. 南京日报,2020-5-12(A03).
[3]龙继林, 刘光才.对我国航空运输服务创新的探讨[J]. 经营谋略. 2012(7)
[4] Schum 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 Cred 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M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13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