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应做好与疫情较量“共舞”的准备
据统计,9月份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国庆中秋黄金周出游人数更是达到了6.37亿人次之多。可以说,这样的成绩取得令人欢欣鼓舞。然而,随着第四季度到来,大家其实依然是有所担忧的,主要是疫情防控形势还会更加紧迫。很明显,从现在看,秋冬季新冠病毒不会因为现在市场恢复自然退去,而是要与我们在抗疫——恢复生产——疫情反复——继续抗疫——继续发展生产中较量“共舞”,甚至还会延续一段更长时间。所以,民航人现在还不是面对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而是要问自己,与疫情较量“共舞”,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当然,与疫情较量“共舞”,并不是被新冠病毒绑架,而是一边与疫情斗争的同时,一边安全地做好民航的运输工作。
一些人可能对此会有畏难情绪。毕竟年初病毒来袭的时候,航空市场下跌的惨状历历在目,似乎病毒来袭就是不可抗拒的危机。对于这样的危机,人们只有待其减轻了,过后再慢慢地收拾烂摊子,然后再迎来一次市场强力的反弹。
这种畏惧和等待的情绪,很显然是只看到了困难的一面,没有看到人的能动性所能发挥的作用的一面,以及通过战胜困难获得再发展机遇的一面。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每一次大发展,往往是通过战胜危机,克服各种困难后取得的。航空业能发展到今天这样波澜壮阔,也是在经历过一次次摔打和战胜各种危机中走过来的。航空业不仅没有在危机中衰败下去,反而更具抗风险能力,并走出了不断亏损的泥潭,创出了10年连续盈利的佳绩。
也有人可能会认为,9月份国内市场已经基本恢复,而且新冠病毒疫苗已经研制成功,疫情很快就会过去,航空市场也将很快恢复,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搞那么复杂的防疫措施吗?
从历史的经验看,疫苗确实是人类战胜疫情的一项重要武器。这次新冠病毒疫苗肯定也能在在最大程度上抑制疫情的传播。但是,我认为,疫苗推开还需一段时间,如果我们静等疫苗发挥作用,就会出现一个时间差。在这段时间中的任何无所作为,都可能让疫情重蹈覆辙,再施淫威,令我们前功尽弃。一旦“前功尽弃”,市场的信心和人气也会再次被打压,再行恢复还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巨大。
其实,任何无所作为,盲目乐观和等待的心理,都表明一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之前的市场“恢复”阶段。这样的状态肯定不利于第四季度抗击疫情,继续推进市场发展的工作。
那么,与疫情较量“共舞”,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办法和措施又有那些呢?
我认为,所谓与疫情较量“共舞”,首先不是被疫情捆绑的“共舞”,也不是眼睛只盯着“疫情”这一件事,而是防疫的同时还要夺回损失,让市场继续增长。
从目前看,新冠病毒不会很快在全球范围自动退出。即使疫苗上市,消灭病毒也需要一个过程。故此,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工作应该是:
一方面继续抗击疫情,这方面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已经有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且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目前,只要各方面继续配合,不松懈,疫情不仅能够防得住,而且主动权也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掌握了主动权,就可以腾出手来,在前期“恢复”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航线的扩展,效益的提升。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我们眼睛还要盯着市场效益提升上。
正所谓,疫情施虐不要紧,我自有抵御策略,这就是“较量”。我们防范住了疫情,生产也就能继续发展,生产越来越好,这叫“共舞”。比较国外其他市场,不难看出,正是我们不懈努力,也就迎来了大好的市场机遇。当然,病毒最终是要被人类战胜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正在前面等待我们,它永远属于敢于克服困难和有准备的胜利者。
具体到第四季度发展生产的措施,我认为,9月份和黄金周尽管市场恢复令人鼓舞,但是,在“恢复”阶段,航司的付出也是很大,成本很高,如:票价低、运力过剩、国际航线停滞和客座率不稳定等。所以,第四季度应在继续挖掘国内潜力的同时,与疫情恢复较好或者较稳定的国家合作,采取相同的疫情管理措施,打开相互间的边界限制。IATA总干事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曾表示,存在隔离,即意味旅客无出行意愿,只有边境通畅才能带动起出行的势头。
取消边境限制也就给了市场以信心,就能较快的恢复国际航线。正如国内航空市场,只要找到了打开的缺口,旅游、探亲和公务旅客会很快的跟进。国际航线通顺了,飞机利用率便可提高,供大于求的状况改善,成本就会降下来了,收益也会逐步回升。其实,航空业作为拉动经济的引擎之一,它的启动也能得到各方的响应和支持。其意义不仅仅是对航空业有利。
只要局面打开了,航司在具体运作方面也是有很大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正如“随心飞”一剂解药,旅游和商务市场就会有所反应。这些工作做好了,相信第四季度航司必然大有所为。
当然,具体操作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很多,本人在此也只是抛砖引玉,所要表达的关键点是,在前期成功防疫的基础上,目前应防疫和市场发展两手抓,为航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作者系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 王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