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CCAR141航校与飞行学生招生趋势分析
1981年秋季,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前身)首次参加全国高考招生,招收了第一批大专班飞行学生,也成为民航CCAR141整体课程合格证编号为X-001-XN的航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境内共有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 98 所,其中实施CCAR141整体课程的驾驶员学校40所(其中35所具有面向121部运输航空公司培养飞行员资质)。根据2009年-2024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年度发展报告》中相关数据,笔者就CCAR141航校做了趋势变化的分析。
一、CCAR141航校数量变化
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04年颁布了CCAR-141部,即《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对从事民航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资格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2009年首份飞行员年报披露了CCAR141航校官方数据,境内5所航校,境外33所。航校在训2937名飞行学员。2024年已有境内40所、境外16所获批的141航校,统计如表1(境内外CCAR141航校数量)。
表1.境内外CCAR141航校数量
在2022年境内外航校数量各为35所,但随后境外航校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境内航校稳步增长。目前,境外航校在运行中的有14所,处于暂停/失效的有21所。
二、CCAR141航校在训与批准容量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境内和境外各个国家和地区141 部驾驶员学校的航线运输驾驶员(飞机)整体课程训练容量,数据涉及:
1.在校训练学生:当前注册且在训的学生数量(包括理论、模拟机、飞行训练等阶段)。
2.训练容量:航校在年度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能支持的最大学生训练量。容量取决于:
物理资源:飞机数量/状态、模拟机数量、教室/讲评室容量。
人力资源:理论教员、飞行教员、机务、调度员的可用工时。
空域/场地资源:机场起降时刻、空域使用限制、天气影响。
管理能力:排班效率、维修保障速度、学生进度管理能力。
(1)境内外航校批准容量占比
从2011年-2024年摘录了飞行员年报中涉及境内外航校批准容量数量进行对比,如表2(境内外航校批准容量占比)分析,发现在2019年境内航校获批的训练容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而境外航校容量继续下降。
表2:境内外航校批准容量占比
(2)境内外航校在训注册学生占比
在141批准航校训练容量的基础上,对境内外航校注册学生进行对比,呈现如表3(境内外航校在训注册学生占比)。
表3.境内外航校在训注册学生占比
境外航校在2014年-2019年期间在训注册学生超过境内航校,2017年在训学生占比57.47%,达到历史最高峰。境内外航校在训学生从2019年开始呈现两个极端的发展态势,境内航校在2023年一度达到93.62%,当然也有疫情原因导致国内121航司将飞行学生统一安排在境内航校进行(补充)训练。
三、民航发展与民航院校招生
201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民航有55家运输航空公司,全行业运输机队2650架,通用航空在册用于教学训练飞机508架,全行业取得驾驶执照45523本。
1.民航运输航空公司数量
2024年民航运输航空公司有66家。无论是境内外航校,还是飞行学生、民航院校的招生,与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队的发展密不可分,表4(全民航运输公司数量)呈现近十年运输航空公司的发展状况。
表4.全民航运输公司数量
民营和民营控股运输公司在2021年达到26家,或与部分航司控股母公司的“变革”有关。
2.民航机队与教学训练飞机年均增长对比
近十年来,民航全行业运输机队年均增速6.44%。其中,在“十三五”期间的2016年-2018年机队年均增长11.15%,“十四五”期间的2021-2024年机队年均增长3.01%。具体如表5.(民航全行业运输机队与教学训练飞机年均增长率对比)。
根据《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13年至2020年数据,运输航空飞行人员与机队规模基本保持12:1的人机比。
2016年、2019年、2023年这三年从教学训练飞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但在2024年呈现-10.44%的负增长,尤其值得关注境内141航校在机队、财务状况上的变化。
表5.民航全行业运输机队与教学训练飞机年均增长率对比
3.民航直属院校招生与全国飞行学生招生
民航局直属的两所本科院校、两所专科院校以及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在2015年-2017年期间年招生20926名学生。由于民航招飞系统从2017年开始投入运行,所以将2018年-2024年民航直属院校招生与飞行学生招生做对比分析。
(1)飞行学生招生数与全行业运输机队之比、与民航直属院校招生之比,如图6。
从2021年开始,飞行学生招生数与全行业运输机队之比降低到0.70,而在2019年是1.63,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运输航空公司招生数最多的年份之一,也是目前飞行学员积压的开始。
从飞行学生与民航直属院校招生之比分析,2022年仅占0.10,招飞步入“寒风萧瑟”之季。
2021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两所民航局直属院校在飞行学生招生合计数,占飞行学生招生总数的70.41%,2022年达到73,74%。
(2)全行业机队增长率、民航直属院校招生增长率、飞行学生招生增长率对比分析。
根据年度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在2017年之前缺乏全民航统一的招飞平台,相关对比数据可以从2018年-2024年期间进行对比。
2019年飞行学生招生数增长12.88%,随后在2020年-2024年期间招生数年均增长为-16.37%。部分开办飞行技术专业的普通高校连续出现招生数为0(面向121部运输航空公司招录飞行学生)的窘境。
四、未来飞行学生招生培养之路
“十四五”期间全行业运输机队增速年均增长3.01%,2024年飞行学生招生比2023年减少了394名。对于121部运输航空公司而言,既要满足未来机长实力需求,又要做好飞行学生招生储备,非常具有挑战。
1.科学制定运输航空公司“十五五”机队规划,在飞行员核心实力供给上,密切关注运输公司飞行员退休预警数据、外籍飞行员因合同、年龄等因素造成的流失数量,进而预算或调整近三年的飞行学生招生数。
2.飞行技术专业在理论培训阶段,打造“新质战斗力”培养基线,如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作为飞行技术专业新增的培养维度,培养的载体可以通过141航校训练器(驾驶舱)AI管家沙盒演练等。
3.部分机队较小的运输航空公司可以探索“订单池”共享计划,实施141航校联合招标培养,降低141航校训练容量上的空置率。
4.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运输航空公司可以探索与飞行学生签订的飞行学生培养协议中增加 “无人驾驶过渡条款”,保障转岗无人机指挥员/运行控制岗位。
主要数据来源:
1.2009-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年度发展报告》;
2.2010-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肖飞)(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