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航空人口规模,激发群众消费潜能

李达 编 辑:李季威 2025-08-12 16:31:00

  当前,民航正在深入推进首乘服务,为第一次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送温暖、保畅通。首乘服务既是一项服务创新,也是民航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当前阶段,深入推进首乘服务民航深挖内需提振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扩大中国航空人口规模,激发群众消费潜能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民航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约9亿多人没有乘机出行经历,2024年中国人均乘机次数仅有0.52中国航空市场蕴含巨大发展潜力。2024,我国人均GDP超过1.3美元,距离世界银行公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一步之遥,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面对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CPI低位运行外部冲击加剧的形势,深入推进首乘服务抓手,优化航空市场服务供给,扩大中国航空人口规模,将为中国迈向超大体量“消费大国”提供坚强支撑。 

  扩大航空人口规模,航空市场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建设交通强国民航篇章的必然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民航篇章的历史进程必然伴随中国航空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航空运输的大众化发展据统计2021年民航启动首乘服务工作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航空人口超过3000,在率先开展首乘服务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通过电话、现场预约享受首乘服务的旅客超过18万人,相当于西北一座小型支线机场一年的旅客吞吐量。随着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速迈进,预计2035我国航空人口规模将超过7亿人,航空人口规模的扩大,为中国航空市场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持续扩大航空人口规模,广大人民群众均等享受民航发展成果,也是民航历史担当和“人民航空为人民”行业宗旨的直接体现 

  扩大航空人口规模,可以有效激发群众消费潜能,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民航业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产业,打造面向广大旅客的产业融合产品,扩大航空人口规模,让人民群众通过航空出行增加消费机会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意愿,可以有效带动旅游、住宿餐饮、零售保险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服务产业整体规模,形成民航业与相关产业良性互促,为助力全国提振消费,提升服务业占比和服务型消费占比,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航空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2025以来,民航局引导全国民航企业聚焦入境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等航旅融合发展需求,持续深挖市场潜力,扩大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春秋航空公司顺应中国航空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依托春秋国旅全球网络与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务和航空业务深度融合,西北地区规划推出了504条“首乘旅游线路”,并配套“丝路征途”“穿越十三朝”等首乘研学产品为带动航旅融合发展吸引群众乘机消费,从而深挖内需创造积极条件。 

  扩大航空人口规模,激发群众消费潜能,要聚焦不同应用场景,打造差异化的首乘服务产品。供给决定需求,需求引致供给民航开展首乘服务之初通过向市场投放大量优质服务产品,吸引了很多群众走出家门尝试首次航空之旅,随着首乘服务的深入推进,旅客首乘服务内容、品质场景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行业聚焦不同应用场景,打造差异化、多样化服务产品,以精准契合首乘旅客需求。2025,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启动“场景引领”首乘服务再升级工作,引导辖区航空公司、机场聚焦首乘旅客安全提示、客票、中转、联运到达、出境等应用场景,分领域、分人群、分时段持续丰富服务产品供给,并将首乘服务举措向其他特殊旅客、一般旅客服务领域拓展,精准满足各类旅客服务需求,以点带面提升了民航整体服务品质全方位提升了各类旅客乘机意愿西北管理局指导辖区航空公司、机场联合开展首次飞行“凿空”活动,组织人员开展民航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活动广大群众宣讲乘机常识,推介服务产品,欢迎没有乘机经历的群众都来坐一次飞机,体验民航首乘服务,享受民航发展成果,航空人口的“量”助力推动消费能力的“质变”。 

  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日益完善民航服务产品的不断丰富,航空出行方式将更加大众化,中国的航空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更多的旅客将实现从“未乘机旅客”到“首乘旅客”再到“常旅客”身份的转变,航空市场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民航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将更加有力,民航高质量发展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将加快实现。 (作者: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  李达)(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