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际航协结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2025年11月5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宣布,新增人民币作为国际航协清算所(ICH)可供全球航空公司及其他供应商使用的结算货币之一。这是国际航协官方承认我国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是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将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此前,国际航协清算所支持七种货币结算,包括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澳大利亚元和日元,人民币成为第八种货币。按照国际航协清算所的安排,人民币结算计划于2025年12月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将完成试运行阶段。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厦门航空公司将于2025年11月率先试点人民币结算。
一、 推动境外航空公司扩大在华业务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随着中国持续推出各项免签安排、签证优化等政策措施,越来越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感受中国活力、见证中国发展、争取中国机遇。进一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和全面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使得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和商业人士前来我国的意愿快速增加,同时也进一步带动我国民众出境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回升,国际航线需求上涨明显。国际航线需求的快速上涨,为更多航空公司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作为国际航协结算体系的组成部分,国际航协清算所为全球581家航空公司及航空运输价值链中的相关企业提供快速、安全且高效的结算服务,2024年结算金额高达638亿美元,其中包括33家在中国运营的中外航空公司。人民币成为国际航协清算所的结算货币,将大大助力境外航空公司扩大在我国的民航服务业务,助力其增开或新开国际航线、增加航班频次,同时还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汇率风险、简化中国本地供应商接入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二、有利于我国航空公司提升财务绩效
国际航协清算所开通人民币结算,国际航协会员航空公司无需承担任何额外费用,即可享受更优质的结算服务,因此会员航空公司的反响非常积极。另一方面,开通人民币结算,也为我国航空公司提升财务绩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航线的人民币结算,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成本和多重货币兑换,此举将大大加快国际航线业务的结算速度,同时可以控制和降低汇率风险,减少因外汇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这有助于我国航空公司在预算和财务规划中更加精准,降低外汇损失的可能性。
此外,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我国航空公司在外币结算时产生的手续费及转换成本,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支出,通过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简化资金的流动和结算流程。不仅如此,人民币结算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航空公司在全球航空市场的竞争力,使其在与其他航空公司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与业务优势,吸引更多的境外客户选择中国航空公司的服务。
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应用场景示范
国际航协清算所开通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应用场景示范,促进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将大大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通过人民币结算,中外航空公司可以在国际航线的票务、货运等交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币,这为中外航空运输行业的其他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结算选项,鼓励更多国际企业在与中国公司进行交易时采用人民币。随着人民币结算的开通,可以推动类似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吸引国际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在人民币结算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和创新,甚至在我国内地设立区域总部或业务中心。
航空运输是跨境电商的重要环节,人民币结算的开通,可以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在物流和支付环节进一步采用人民币,提供更直接、低成本的交易方式,从而示范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推出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如外汇风险对冲、融资租赁等,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应用范围。国际航协清算所开通人民币结算,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航空公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示范了如何在国际治理和多边合作中推动人民币使用,促进更广泛的国际交流。通过与国际航协的合作,推动人民币结算可以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的国际化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作者:励贺林,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贾涵硕,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