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看不见的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郭军 编 辑:王亚玲 2017-05-25 15:36:00

      近来,民航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似乎一派平和安逸景象,这反倒引起业界飞行人的普遍警觉,大家认为平稳中往往蕴藏着危机,于是及时将过去实施的以周例会、月讲评为核心的风险分析工作,单独剥离出来,以专题会议进行危险源、隐患的分析,明确防控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通过识别、分析、防控风险源,积极做好风险前移工作。

     

      经过多年的风险评估,大家已经认识到查找风险点的重要性,也尝到了通过响应一个相对较小的安全事件而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从而降低发生事故概率的甜头。将单纯梳理危险源,实施风险防控的方法,变更为风险、隐患两重管理的方法,对存在的风险,实施全方位的实时防控,增加安全裕度,切实保证安全。

      目前,众多看得见的风险已经逐个被筛查和定性,手册中看得见,技术上认得清,管理上把控得住,然而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风险无形中降低了安全指数,威胁飞行安全。

      何为看不见的风险?是指排除飞机自身故障、飞行技术资质、运行环境之外的不可预见的突发风险或潜在风险。这里主要是指由于执行SOP偏离、信息报告失实、管理失控带来的一些列潜在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运行程序、操纵习惯、操纵技能、接口环节等部位;在思想、作风层面的问题体现在可控制性、可预见性;在数量上,体现在避免疏漏,也要考虑管理深度、幅度,对于常识性的、个人素养问题的把握精准度。

      当前已经进入夏季,天气多变,航路复杂,公司空客A330、空客A320neo等新机型引进较多,异地帮飞多,对飞行资质、飞行经历、飞行状态、飞行作风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人员的思想心态不同,易影响判断,放松警惕,导致发生不安全问题。机组之间相互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沟通,机长教员与副驾驶交流不畅,致使驾驶舱资源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也是看不见的风险。

      帮飞人员进入时间短,流动偏快,不能很快融入所在地飞行部,包括未能及时对复训、病假、过夜等情况进行专项预估,导致对各类流动人员缺乏有效监控和保障,也提升了看不见的风险额度;新空客A320NEO机型构成的运行要求不同,飞行员短时间内还需要进行磨合,运行程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空客A330轮转的副驾驶对飞行部乃至公司管理运行要求不熟悉,与机长间相互不熟悉,同样是看不见的风险。

      而最大的看不见的风险,主要来自管理失控的风险,不能有效发现风险源,或麻木不仁听之任之,不敢管、不愿管,使许多偏离SOP的动作程序和不良运行作风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对航班变化不及时进行宣传、提醒,机组因惯性思维出现迟、漏、错的情况,致使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看得见的风险变成看不见的风险,最后酿成大祸。

      飞行干部不带头严管机组,普通机长就可能放任自流,机组作风就会越来越放松,安全风险就会急速飙升,而这些看不见的风险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所以,降低看不见的风险,要从各级飞行干部严管做起,全面掌控“零容忍”行为的规律、特点和趋势,抓住关键阶段、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发现符合“零容忍”标准的行为,就地惩戒、随即增补,形成“对上对下、对人对事、一严俱严、一严再严”的工作标准。

      要全面宣贯“零容忍”行为清单及罚则,坚持“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的总基调,持续释放“露头就打、见到就管、一查到底、再犯加码”的严管信号,切实将“零容忍”清单主动运用到无后果违章和重大问题的处理上,逐渐形成严格管理、敢抓敢管的工作作风,持续加大对无后果违章和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处理故意违章和失信人员以及责任单位。大力倡导主动报告减免责和自愿报告奖励制度。

      坚持安全生产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插一线、直奔关键岗位,坚持安委会月月查、安全管理部门周周查、一线班组天天查,加强对重点单位、岗位、人群、环节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复问题的督查。完善帮飞人员管理流程,多沟通、勤提醒,建立大组管理制度试点,合理分配成员,加强教育,建立良好的飞行作风,干部为机长做严管的表率,机长为副驾驶做严管的表率,营造严管厚爱氛围。

      对重点危险源防控缓解措施进行培训,培训可以分阶段进行,通过培训使运行岗位人员清晰明白岗位的风险,清楚掌握风险防控措施。管理干部要定期跟踪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保持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严密监控空客A320 NEO机型运行的情况,经常与机务部门组织交流会,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切实降低安全风险。(作者系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