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浅析我国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建设

    李博 编 辑:陈虹莹 2021-10-31 15:27:00

      摘要:本文从我国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目的、原则、职责边界划分、框架结构等方面,对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航、消防安全

      一、引言

           消防安全是机场四个安全底线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和建设我国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是确保民航消防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为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消防安全保障的重要任务。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多新机场投入建设和使用、新型航空器投入运营,诸多新技术、新能源也在民航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灭火救援,还是火灾预防,这都使得民航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也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公安消防部队的转制,消防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机场公安机关也划归地方政府,这些变化也给民航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国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建设。现行的规章制度中只有一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管理规定》[1]涉及灭火救援的管理工作;针对防火管理,还没有民航业的相关规定。

      无论是从内在需求出发,还是从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出发,都迫切需要去建设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本文从制定目的、原则、框架建议等方面,对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提出建议。

      二、制定目的和原则

      制定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承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落实民航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按照行业特点,加强民航消防管理工作实施。在规则中需要对运输机场及各驻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对民航机场管理机构消防救援工作提出要求;为民航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提出依据;突出对运输机场消防保障等级的监管职责;对违法行为制定罚则。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为民航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民航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民航消防安全。

          结合民航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以及我国消防行业的现状,在制定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过程中,为确保规则能够有效落地实施,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是要明确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边界。由于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多方参与,所以一定要明确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边界,避免出现交叉地带、空白地带或是职责不清晰的地带。

            二是火灾预防要以企业自查和地方消防救援机构为主。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是以消防法为上位法,要遵循上位法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职责交叉。

            三是突出航空器救援的管理内容,强化监管和业务建设。航空器灭火救援是民航消防的主要救援任务,在管理规则中一定要突出这一部分,特别是在业务建设方面,要有足够的制度支持。

            四是明确执法主体,并制定罚则。

      三、职责边界

            在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编制中,需要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住建部、民航局内设司局、地方政府这四个方面就相关职责进行梳理,理清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边界。

      (一)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从消防监督,灭火救援,消防宣传,火灾事故调查,专职消防队业务指导,消防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认定,培训机构资格认定这几方面进行职责梳理,明确民航消防安全管理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职责边界。

            (二)与住建部

      与住建部,应就建筑消防审验方面明确职责和边界。

            (三)与民航局内设司局

      需要与航安办、机场司、民航工会、适航审定司进行相关职责的明确。与航安办,需要就安全管理、安全信息、事故调查方面进行职责梳理;与机场司,需要就部分机场消防设施管理、机场特种设备管理、应急救援、机场建设方面进行职责梳理;与民航工会,就立功受奖和比武竞赛方面进行职责梳理;与适航审定司,就航空器自带的消防系统方面进行职责梳理;与各司局职责梳理后,要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在上述各方面中的职责边界。

            (四)与地方政府

      与地方政府,应就应急救援和火灾预防方面进行职责梳理,明确民航消防安全管理在上述方面的职责边界。

      四、建议框架

          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共设七个章节,分别为总则、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预防)、民航消防灭火救援、民航消防火灾事故调查、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各章节主要框架结构、内容如下:

      (一)第一章总则

      在总则中明确民航消防的定义和民航行业的管辖范围,如国外航空器在中国境内运行的消防安全管理权限,含消防救援和火灾事故调查权等内容;明确(民航局)管理局、监管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以机场红线的属地原则,明确运输机场各企事业单位及民航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明确运输机场消防工作的主要监督机构;明确运输机场消防救援工作的主责单位;成立民航救援技战术组织机构(协会)或专家库的工作职责。

            (二)第二章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预防)

      第二章分为五节。第一节基本规定,在本节中要明确企业应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或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运输机场消防管理工作接受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和机场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指导,接受民航公安的业务指导。第二节公共航空企业航空器运输防火,包括旅客和货物的防火。第三节重点区域、场所、单位防火要求,包括航站楼、交通综合体、货运站、空管、油料等。第四节建设工程和施工工地防火。第五节消防安全宣传。

            (三)第三章民航消防灭火救援

      第三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运输机场的救援管理单位,内容包括运输机场消防保障等级的管理要求;运输机场管理单位及相关单位的管理要求;明确运输机场消防救援资源研究、评估等法定自查职责。

      第二节运输机场消防救援机构,框架内容:

      1、机构要求,包括机场应急救援相关部门要求、机场管理机构、机场专职消防队的机构要求;

      2、从业资质要求,包括参与民航消防救援培训的机构要求,专职消防队负责人;

      3、设施资质要求,包括飞行区供水系统、民航消防训练场地;

      4、设备资质要求,包括机场消防车、民航专用的救援设备,民航消防专用训练设备、民航消防弱电类信息系统;

      5、民航消防救援信息管理。

            6、勤务管理,框架内容:勤务要求、战评、预案、联勤(国家救援队、军方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训练、演练。

            7、救援战术要求

            8、立功受奖措施

            第三节参与民航消防救援工作的科研、培训等单位,框架内容:明确科研单位的责任、明确培训单位的责任。

            (四)第四章民航消防火灾事故调查,

      第四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航空器火灾,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为主,民航公安协助;第二节机场红线范围内的火灾事故调查,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为主,机场公安协助;第三节火灾事故统计。

            (五)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五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防火安全的监督检查;第二节对灭火救援的行业监管,明确监管队伍的资质要求和培训要求;第三节企事业单位的法定自查,明确自查最低标准。

            (六)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奖励制度;第二节防火安全的监督检查罚则(按当地消防条例执行);第三节灭火救援罚则。

            (七)第七章附则

      包括名词解释和生效日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的建设需求是十分迫切的,编制工作也是十分繁重的,为确保民航的消防安全,在局方领导下,加快建设我国民航消防安全管理规则,提升民航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民航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作者:李博)

      参考文献

      [1]《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管理规定》[Z].2012.